【第1句】:【 見過鬼怕黑受過挫折,老有顧慮。】成語:心有余悸。陳 殘云《香飄四季》:“是呀,見過鬼怕黑,你便斷了這條心吧。”
【第2句】:放馬后炮——有啥用
【第3句】:【蟬翼為重,千鈞為輕】(慣)鈞:古代重量單位,一鈞是三十斤。千鈞:形容極重。蟬翼極輕,卻把它看得很重;千鈞極重,卻把它看得很輕。比喻是非被顛倒。
【第4句】:【國有王法,廟有清規(guī)】(諺)王法:國家設(shè)置的法律。清規(guī):寺廟里處罰犯規(guī)者的條文。指國家有大法,寺廟有清規(guī),都必須依照執(zhí)行。
【第5句】:【寧失一人喜,不結(jié)千人怨】(諺)寧可失去頂頭上司的歡心,也絕不使群眾抱怨懷恨。指做事不能為了討好當官的而坑害群眾。
【第6句】:【侃大山】《現(xiàn)代漢語新詞語詞典》有這樣的解說:“侃大山指沒有中心話題、無意義、無目的、漫無邊際地閑聊,北京俗語又叫‘砍大山’。”接著詞典往下說,四川人叫“擺龍門陣”,東北人叫“白話兒”,還有些地方索性叫“神吹”或“聊大天兒”。 “侃大山”源自北京,也稱“砍大山”,是北京土話,20世紀70~80年代期間在北京青少年中成為流行語。1988年,有位學者和他的研究生對北京青少年(14~25歲)流行語作調(diào)查,當問到不少調(diào)查對象:“為什么叫.砍大山’?什么意思?”他們不約而同地回答:“就是那么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瞎砍唄!”砍,本義用刀、斧等劈、斬,組成“砍大山”后才不用刀、斧,而用嘴“瞎砍”“瞎扯”。 “侃大山”這一詞匯也不是毫無根據(jù)隨便來的,“侃”在古代已具備說的意思。在先秦時代,“侃侃”是個形容詞,如《論語·鄉(xiāng)黨》:“朝,與下大夫言,侃侃如也。”形容說話人的樣子從容不迫,理直氣壯。到了元代,“侃”字開始單獨作動詞“說話”使用。如“你那隔墻酬和都胡侃,證果的是今番這一簡”(《西廂記》三本二折);“拌幾個知交撒頑,尋一回漁樵調(diào)侃”(《送車文卿歸隱》)。其中“胡侃”、“調(diào)侃”都是指說話不著邊際。由于“侃”和“砍”諧音,所以兩字可以換用。
【第7句】:【 身在蕾營心在漢】關(guān)云長在曹操營中時,心里總想回到 劉備那兒去。借指表面上為一方工作,實際上為另一方著 想。古華《浮屠嶺》:“富灘雖說是你娘家,可你身在曹營心 在漢!這三國里的話你懂不懂?”
【第8句】:【夜眠清早起,更有早行人】(諺)黑夜打早起身趕路,可路上還有比自己起身更早的人。指自己行動快,還有比自己更快的。也指人前有人,凡事不可自滿自足。 也作夜眠清早起,還有不眠人。 夜眠清早起,路上又有早行人。
【第9句】:【牙疼不是病,疼殺無人問】(諺)指牙痛不算什么大病,犯上了卻揪心般疼痛,別人無法體會。 也作牙痛不是病,疼開真要命。 牙痛不算病,痛起來真要命。
【第10句】:【事不關(guān)心,關(guān)心者亂】事不關(guān)心則已,關(guān)心起來精神上勢 必有負擔。明代《警世通言》:“事不關(guān)心,關(guān)心者亂,打點做 這節(jié)非常的事,夜里就睡不著了。”
【第11句】:飛機上扭秧歌——載歌載舞
【第12句】:【鼻子上掛鲞魚——嗅鲞】(歇)鲞(xiang)魚:剖開晾干后食用的魚。嗅鲞:諧“休想”。指不要癡心妄想。
【第13句】:【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釋義:比喻能真正解決問題癥結(jié),才是有用的。例句:小梅想了半天,皺著眉頭說:“唉,這個人,真拿他沒辦法!”雙喜給她鼓勁兒,笑著說:“能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呢。”
【第14句】:【公婆愛長孫,爹媽疼小兒】(諺)公婆:此處指祖父、祖母。長孫:孫子里最大的。指祖輩愛的是孫子里最年長的,父輩疼的是兒子里最年幼的。 也作“公疼頭孫,爺疼晚崽”。
【第15句】:【生米成了熟飯】(慣)比喻已成事實或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也作生米已煮成了熟飯。 生米做成了熟飯。 生米燜熟了飯。
【第16句】:今年春天,干旱少雨,卻天天刮風。爸爸說:“沒有春風,難望秋雨。”媽媽也說:“春雨貴如油,秋雨連綿頭。”(河南·南陽)
【第17句】:【欺眾不欺一】(諺)指寧在眾人身上分獲薄利,不在一人身上謀取暴利。舊時商販常語。
【第18句】:鴨子過河——隨大流
【第19句】:【芝麻開花節(jié)節(jié)高】芝麻開花,由下而上。借指逐步發(fā)展 提高。成語:蒸蒸日上。《北京日報》( 1986,3,4):“多年生 活踏步的狀況,六五期間基本扭轉(zhuǎn),我國人民生活如芝麻開 花,節(jié)節(jié)高。”
【第20句】:臨死蹬棺材蓋兒——沒幾下蹬頭了
【第21句】:一臺無二戲,臺上無閑人。
【第22句】:【前人栽樹,后人修剪】釋義:比喻前人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后人要鞏固、發(fā)揚光大。例句:那年月,老一輩鬧革命啃草根、吃皮帶,還要流血犧牲;現(xiàn)在咱吃細米、嚼白饃,只不過多流幾身汗。這就好比“前人栽樹,后人修剪”。
【第23句】:“大毛”常偷偷摸摸,誰知他的兒子才十來歲,手腳也不干凈了。鄰居們說:“這真是啥山照啥影,啥葫蘆出啥種;老鼠溜屋檐,輩輩往下傳哩!”(河南·新野)
【第24句】:在鎮(zhèn)上召開的“嚴打”審判大會上,爺爺見罪犯都是年紀輕輕的小伙子,不由得感慨道:“這些人伸手可提得一斗,抬肩可挑得一擔;站著是根柱子,橫著可當枕木。年輕力壯的,為啥大路不走走歪道啊?”(湖南·瀏陽)
【第25句】:摔倒五味瓶——酸甜苦辣都嘗到
【第26句】:摻糠喂雞——哄蛋
【第27句】:溫度計掉在冰箱里——直線下降
【第28句】:【有甚,不要有病;沒甚,不要沒錢】(諺)甚:什么。有什么都可以,不可有病;沒什么都可以,不可沒錢。指健康和錢財在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
【第29句】:【牽羊入屠戶之家——一步步來尋死地】(歇)屠戶:以宰殺牲畜為業(yè)的人家。指人一步一步走向絕路。多指自尋死路。
【第30句】:【羊皮膏藥——不靈】(歇)舊時民間認為狗皮膏藥療效好,羊皮膏藥不管用。指不靈驗,不起作用。
【第31句】:叔叔養(yǎng)雞發(fā)了家。奶奶提醒說:“孩子,你爹這輩子可是一分錢破成八瓣花。如今咱富了,錢也得計算著用啊!”(河北·邢臺)
【第32句】:【天沒眼睛,地沒良心】謂天地間沒有公正。《李順大造 屋》:“天沒眼睛,地沒良心,窮人受的災(zāi),想也想不到,說也 說不盡。”
【第33句】:【上有老,下有小】(慣)上有老人要贍養(yǎng),下有兒女要撫育。指家里有負擔,有拖累。
【第34句】:【 得理不讓人/占理不饒人】雖然在理,但做得過分。池莉 《來_來往往》:“你固然有道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饒人。”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和尚無頭發(fā),打傘遮住天。發(fā)、法諧 音,謂胡作非為。和尚,也說:禿子、光頭。張濤之《中華人 民共和國演義》:“十年‘文革’浩劫當中‘和尚打傘,無發(fā) (法)無天’的慘痛教訓太深刻了,飽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呼喚 著民主和法制。”
【第35句】:張果老騎毛驢——背道而馳;往后看
【第36句】:【累死沒人買棺材】做事白忙,無人感謝。孫犁《風云初 記》:“你這孩子,就不想想,你就是忠心保國,累死在谷子地 里,田大瞎子也不會給你買口柳木棺材的。”
【第37句】:兩個麻子結(jié)婚——點子不少
【第38句】:塘里的荷花一眾人其賞
【第39句】:【只點火,別加柴】只是引導(dǎo)或煽動,自己不參與。浩然 《艷陽天》:“馬之悅追著女人,又小聲地囑咐幾句,讓女人只 點火,別加柴,適可而止。”。
【第40句】:【 越熱越出汗,越冷越打顫】謂情況向兩極分化,走向極端。 劉江《太行風云》:“世道就是這么個世道,發(fā)財?shù)模鲎夥刨~ 越發(fā)財,倒運的,吃了上頓沒下頓越倒運。真是越熱越出 汗,越冷越打顫。”
【第41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見“拼得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第42句】:【爭一日之短長】(慣)短長:指勝敗、對錯、高低等。比喻決出一時的勝敗、對錯。
【第43句】:【狗攬三堆屎】貪多務(wù)得,把住不放。清代《醒世姻緣傳》: “你若不茁茁實實的說與他,狗攬三堆屎,有了和尚他還有 寺哩!什么是看長的人!”
【第44句】:【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臉部表情一反常態(tài),形容不 高興。老舍《離婚》:“設(shè)若她們在院中遇見,而馬少奶奶的 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那便有點麻煩。”
【第45句】:【自己打嘴巴,給別人聽響兒】貶低自己,以討好別人。王 蒙《失態(tài)的季節(jié)》:“要不寫個檢討,出發(fā)前給大進送去?他 一激靈。他也是要摘下舌頭燒小菜的。他也是要自打嘴巴 給別人聽響兒的。”
【第46句】:【敵不可縱,縱敵患生】(諺)縱:放縱,寬容。對于敵人,絕不能寬容,以免留下無窮的后患。指對敵對勢力不能心慈手軟,必須徹底消滅。
【第47句】:【 見廟就燒香,見神就磕頭】到處尋求援助。諶容《人到中 年》:“我拿了它去找衛(wèi)生部去,見廟就燒香,見神就磕頭。 求爺爺,告奶奶,也要把這張狀子遞上去。”
【第48句】:不保溫的熱水瓶——沒有膽
【第49句】:【當官不打送禮的】做官的喜歡人巴結(jié),也指不拒絕饋贈。 《人妖之間》:“但是俗話說得好,當官的不打送禮的呀。再 說,這都是那年月有錢也買不到的東西呀。”
【第50句】:【一雞死后一雞鳴】(諺)一只聲音洪亮的公雞死后,另一只公雞才能接替鳴啼。比喻占著崗位的人離開了,其他人才能補上來。
【第51句】:【瓜子不飽暖人心/瓜子不大是人心】仁芯,人心諧音。謂招 待菲薄,但情意深厚。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請你收下,轉(zhuǎn)交 給他,瓜子不大是人心!要他務(wù)必不嫌棄。”
【第52句】:【若信卜,賣了屋】(諺)卜:占卜,用迷信的手段給人算命。如果相信那些占卜算卦的鬼話,就會因風水不佳,連住房都要賣了。指占卜算卦純屬騙人,絕不可信。
【第53句】:【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夜貓子,貓頭鷹。叫,是正 常的現(xiàn)象;笑,是反常的現(xiàn)象。表示不吉利,或要警惕壞人 耍陰謀。海外梁容若《故鄉(xiāng)集》:“俗話說:不怕夜貓子叫,就 怕夜貓子笑。呻吟在床的病人,夜靜更深,聽見了夜貓子的 笑聲,病人立刻感到精神的死滅,看護病人的人,也就心灰 意冷了。”
【第54句】:星期天,爸爸教我做飯。切菜時,我怕被菜刀切了手,不敢動手切。一旁的奶奶說:“常摸刀,不能不割手;常在河邊走,不能不濕鞋。”(山東·萊陽)
【第55句】:【你一言,我一語】(慣)指兩人或眾人交談、討論或爭辯。 也作你一言,我一句。 你一句,我一句。 你一舌,我一嘴。
【第56句】:【又要過河,又怕脫褲子】(慣)比喻既想辦事,又怕麻煩。
【第57句】:【破天荒】“破天荒”有開天辟地頭一回的意思,意為打破常規(guī),首先出現(xiàn)的事物。源出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和宋朝孫光憲《北夢瑣言》等文獻。據(jù)記載,唐代的荊州南部地區(qū)(今湖北),雖然文人書生很多,但每年解送(即選送)舉人進京赴考,很少有考中成名的,因而被人稱為“天荒解”,即解送的考生沒有一個考中。意同現(xiàn)在某中學高考無人考上戲稱“剃光興”一樣。唐宣宗大中四年,終于有一個名叫劉蛻的舉人考中了進士,這才破了“天荒”。當時魏國公崔鉉鎮(zhèn)守荊南,他感謝劉蛻為荊南爭了光,贈給劉蛻“破天荒”錢70萬以示資助。劉蛻從不輕易接收別人饋贈,遂謝絕了崔鉉的好意,并回信感謝說:“五十年來,自是人廢;一千里外,豈日天荒。”大意是說,五十年來是人們荒廢學業(yè)造成荊南地區(qū)的文化落后,以地理概念而言,荊南一千多里的地域又怎能稱得上是天荒之地呢?言外之意是對“破天荒”之說有意見,不能接受。由于劉蛻脫穎而出的“破天荒”壯舉,使人們改變了對荊南地區(qū)的偏見,而“破天荒”也成為一個典故流傳下來。
【第58句】:【有明白兒子,不如有明白媳婦】(諺)有個明理孝順的兒子,不如有個賢惠的兒媳婦。舊指男主外,女主內(nèi),在料理家務(wù)、照顧老人生活方面,兒好不如媳婦好更實際。
【第59句】:口念佛經(jīng)手拿刀——言行不一
【第60句】:蝎子打呵欠——毒氣沖天
【第61句】:【手里捧著個刺猬】事情棘手,難于處理。周立波《暴風驟 雨》:“我看他姓蕭的算是手里捧著個刺猬,撂也撂不下,扔 也扔不掉。他斗我,看他能斗下,這不是斗了三茬了?”
【第62句】:【吐唾沫】生活中我們常見這種現(xiàn)象:當一個人遇到晦氣之事或說錯了話時,會“呸!呸!呸!”連吐三次唾沫;當他與所鄙視甚至仇恨的人擦肩而過時,也會回身對著這人的背影重重地吐口唾沫,這是為什么呢?民國時期,江紹原先生對唾沫文化進行了非常有趣的探討。透過他所搜集的諸多史料可以看出,唾沫在古人眼里具有許多神奇的功效。古人認為,唾沫可以制鬼。宗定伯捉鬼的故事是個典型。據(jù)說,當宗定伯知道同行者是個容易對付的新鬼時,他將其用力挾住,新鬼情急之下變?yōu)樯窖颍竹R上吐唾沫使其定型難逃,竟然牽到市上賣了個好價錢。《搜神記》也記述了一個故事,崔少府妻子懷孕尚未分娩就死了。但四年之后,仍把生育的兒子送回家。當時賓客滿座,都知道是鬼來了,于是“遙唾之”。大業(yè)《拾遺記》也提到,隋煬帝游江南吳公宅時,忽遇陳后主鬼魂,仍稱殿下,敘述舊事。煬帝突然醒悟遇鬼,馬上唾之云:“何今日尚目我為殿下,復(fù)以往事訊我耶!” 唾沫可以辟邪。《清異錄》卷二記述:“梟乃天毒所產(chǎn),見聞?wù)弑仡狙甑湥毕驐n連唾試三口,然后靜坐存北斗一時許,可禳。”李時珍介紹,唾沫可以治療“毒蛇螫傷”及腫痛、長瘤等病,據(jù)說這是以毒攻毒。其實我們遇到晦氣或說錯了話吐唾沫,就有以上民俗內(nèi)涵在里面。唾沫在制鬼驅(qū)邪的同時也可以攻擊和傷害他人。看起來朝著仇人背影吐唾沫其實也有攻擊傷害的巫術(shù)含義在里面,似乎是一種咒恨。
【第63句】:寧養(yǎng)頑子,莫養(yǎng)呆子。
【第64句】:雪地里的青松——巍然挺立
【第65句】:【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釋義:舊時用葫蘆裝藥。比喻弄不清真相。例句:王工作員雖然也來過幾次,可惜人年輕,識不透人家葫蘆里賣的是什么藥,見人家表格細致,訓練忙碌,反以為人家工作認真,大大稱贊。
【第66句】:【撐硬船兒】(慣)形容人態(tài)度生硬,架子大。
【第67句】:【匹夫】“匹夫”通常作普通的人、平常的人來解釋,常言說:“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為什么稱普通的平民百姓為匹夫呢?它起源于春秋時期。匹,原是數(shù)量單位,古代四丈為一匹。又說兩丈為一端,二端為兩,每兩就成一匹,長四丈。兩而成匹,是相合的意思,按照這個意思,夫婦兩者也相合,故作匹夫、匹婦。由于古代只有貴族、富人才可能實行一夫多妻的制度,如《論語·正義》:“士大夫以上,則有妻媵;庶人無妾媵,惟夫妻相匹。其名既定,雖單,亦通謂之匹夫匹婦。”這就是“匹夫”的出處。因此,實行一夫一妻的人也就是代表著地位低下和貧苦,所以,在封建社會里,便把沒有地位的平民百姓叫做“匹夫”、“匹婦”。段玉裁注《說文》中說:“雖其半,亦得云匹……猶人言匹夫也。”就是說匹夫、匹婦拆離開來單獨也可使用。以后,匹夫便不光指男子,而泛指平民百姓。需要指出的是,匹夫本是貧富和不平等的產(chǎn)物,帶有歧視百姓的意味。如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稱為“匹夫之輩”、“匹夫之勇”,這就與“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背道而馳。
【第68句】:【記吃不記打】(慣)斥責人不接受教訓,只記得好處而忘了受罪的時候。
【第69句】:光頭上面長虱子一無處藏身
【第70句】:【寧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諺)寧可迎娶大戶人家的奴婢,也不要娶小戶人家的女兒。指大戶人家的婢女往往知書識禮,而小家女子往往缺少教養(yǎng)。
【第71句】:水銀落地——見縫就鉆;無孔不入;形影不離;眨眼不見
【第72句】:木偶做戲——受人牽連
【第73句】:【天不怕,地不怕】(慣)指什么都不怕,無所畏懼。
【第74句】:【硬碰硬】(慣)1指以強硬的手段對付強硬手段。2指以強制的方法進行。
【第75句】:【茂林之下無豐草】釋義:茂密的樹林里,草長不旺盛。例句:地上除了雜生的一些小蘆箕草外,什么也看不到,光溜溜的。好似才打掃過一樣。走到這里,梅梅不禁想起了一句俗語:茂林之下無豐草。
【第76句】:【行見行,沒處藏】(諺)行內(nèi)的事遇到真正懂行的人是無法瞞過的。 指一切假冒偽劣的東西,逃不過內(nèi)行專家的眼睛。
【第77句】: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
【第78句】:【知錯改錯不算錯】(諺)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改正,就不算錯誤了。指任何人都會犯錯誤,關(guān)鍵在于知錯能改。 也作知錯能改不為锘。 知錯改锘不算錯,知錯不改錯中錯。
【第79句】:【大雨天,中午晴,雨不停】釋義:下大雨的天氣,如果中午睛,預(yù)示雨停不了,還要繼續(xù)下。例句:山路本來就不好走,雨后叉濕又滑,走起來更吃力。夏蓮說:“大雨天,中午晴,雨不停。要趕在雨前到龍窩,得快一點走呀!”
【第80句】:【天道好還】(諺)天道:舊指掌握賞善懲惡之權(quán)的天意。好還:樂于主持報應(yīng)。指天道總是公正無私的,善的就賞,惡的就懲。 也作天道好還,絲毫不爽。不爽:不差。 天道好還,報應(yīng)不爽。 天道好還,無惡不報。
【第81句】:【死蛟龍,不如活老鼠】(諺)蛟龍:傳說中能興風作浪的神異動物。蛟龍只要一死,就連一只活著的老鼠都不如。指世間的一切貴在新生有活力。也專指文藝作品貴在活潑有生氣。
【第82句】:【炒冷飯】(慣)比喻說話或做事重復(fù)過去的一套,沒有新的內(nèi)容。
【第83句】:姑姑經(jīng)常說她干活多,我干活少。奶奶數(shù)叨她說:“黃鱔泥鰍本來就拉不了一般長。”(河南·新野)
【第84句】:【樹老焦梢,人老貓腰】見“人老貓腰,樹老焦梢”。
【第85句】:【八月初一雁門開,懶婦催將刀尺裁】釋義:雁門:山名,在山西省代縣西北。到了農(nóng)歷八月,大雁就開始南飛了,人們無論怎樣也應(yīng)準備過冬的衣食了。例句:田家雜諺:八月初一雁門開,懶婦催將刀尺裁。
【第86句】:【好人多磨難】(諺)指維護正義的人,往往因為主持公道而身受無理攻擊,遭受種種磨難。也指有作為的人總不免經(jīng)受許多坎坷。 也作“好人多難,好事多磨”。
【第87句】:膏藥貼嘴巴——難開口
【第88句】:【花又不損,蜜又得成】釋義:花不受損傷,蜜又能釀成。比喻既要有所得,又不要又有所失。例句:人云:“花又不損,蜜又得成。”予謂花不損,何由成蜜?且京師危急,今欲存社稷耶?存百姓耶?
【第89句】:【和尚拖木頭——做出了寺】(歇)和尚搬運木頭,是要修建寺院。寺:諧“事”。指出了事或闖了禍。
【第90句】:【大難不死,必有大福】(諺)指身遭大難而能保住性命,以后必定有享受不完的大福氣。 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后祿。祿:福祿。 大難不死,必有厚福。厚福:豐厚的福分。 大難過去有大福。
【第91句】:【螻蟻尚且貪生,為人何不惜命】(諺)螻蟻:螻蛄和螞蟻。像螻蟻這樣微小的昆蟲也知道貪生,人生七尺之軀,有什么理由不愛惜自身。指人應(yīng)該珍惜自己的生命。 也作螻蟻尚且貪生,豈有人不惜死。 螻蟻且貪生,人豈不惜命。
【第92句】:【沾手三分肥】(慣)比喻凡有錢物經(jīng)手,都要從中撈取一部分私自享用。
【第93句】:【贊人陷人皆是口,推人扶人皆是手】(諺)同是一張口,能贊揚人,也能陷害人;同是一只手,能扶助人,也能推倒入。指人應(yīng)該多做扶助人和贊揚人的事,少做陷害人和損傷人的事。
【第94句】:【一是一,二是二】(慣)形容說話做事老老實實,是一不二。 也作一則一,二則二。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第95句】:【使功不如使過】(諺)任用有功勞的人辦事,不如任用犯過錯誤的人辦事得力。指有功的人往往以功自居,有過的人卻常常引咎奮勉。
【第96句】:【生鐵補鍋——看各人的手段】(歇)補鍋要用熟鐵,生鐵性脆,補不牢。指看各人的本事,以決勝負。
【第97句】:【十網(wǎng)九網(wǎng)空,一網(wǎng)就成功】(諺)比喻做事不怕失敗次數(shù)多,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行了。
【第98句】:【溫吞水退不得毛】殺豬,殺雞鴨,都需用開水退毛。此指 不果斷,不明朗。圖書:“溫吞水退不得毛,鈍刀子割不得 肉。態(tài)度曖昧,模棱兩可,吞吞吐吐,欲說不說,全是不行 的。”
【第99句】:天漸漸冷了,可我卻不愿穿毛褲。媽媽又氣又急地說:“人冷腿,狗冷嘴,將來凍出個毛病可怎么得了?”(山西·太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