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佛心禪語】禪師心平氣和地反問他說:“佛與祖師到底給了你什么恩惠?讓你替佛與祖師如此說話?!?/p>
【第2句】:【經典禪語】生活的壓力,不等同于生活的壓迫,人生山一程水一程的向前,風一程雨一程的磨練,活的是一份從容和淡定,是努力,不是急躁,是向前,不是追趕。
【第3句】:【禪語人生】知識是用學的,智慧是用悟的。要化導一個人,慈悲的言行、關愛的心懷,比任何都受用。
【第4句】:【禪語人生】一切的成就、一切的輝煌,都是從苦中來。事業的成就如此,學問的成就如此,修行的成就更是如此。
【第5句】:不應該迷戀舊事物,不應該承受新事物,不應該哀傷消失的事物,不應該依附虛空?!督浖返谒钠?,第十五章《執杖經》
【第6句】:【佛心禪語】人生難免遭遇挫折,要經得起考驗,才能保住慧命,突破難關。
【第7句】:學會欣賞,它會讓你的生活更有詩意,讓你在獲得精神享受的同時,進而獲得身心的健康。
【第8句】:【禪心佛語】實相是無相之相,真心是無心之心,真得是無得之得,真用是無用之用。
【第9句】:【禪心佛語】您可知道:“酒是穿腸毒藥,色是刮骨鋼刀,氣是下山虎豹,財是惹禍根苗。”清心寡欲,靜心為要。
【第10句】:【禪心佛語】賞析:靜下心來好好想想你所走過的路,體驗過的生活,你就會覺得其實你一直活在幸福的包圍圈中。
【第11句】:【佛心禪語】做人四不:不為討便宜而侵犯他人,不為逞己快而諷刺他人,不為嫉彼好而打擊他人,不為護私欲而傷害他人。
【第12句】:小忍成仁,大忍成佛參禪的秘訣就是忍,忍不住也要忍,忍到極點,豁然貫通,明朗開悟。忍是無價寶,人人使不好,若能會用它,萬事都能了。
【第13句】:【禪語人生】先悟妙心,行無修之修,證無證之證,不用向外馳求,只自回光便了。
【第14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教我們如何包容人、不與人計較。
【第15句】:真如妙體,不離生死之中;圣道玄微,還在色身之內。色身清凈,寄住煩惱之間;生死性真,權在涅槃之處?!独阗熧Y記》原序
【第16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生活中的糾結和摩擦,塵世間的繁瑣與爭端,需要自己的一份謹慎和理解,更需要自己心地的平靜和平坦。莫嫌人生憂慮多,只因心地無閑田。
【第17句】:【圣經文案】316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羅12:19)
【第18句】:【禪心佛語】萬事都是緣,萬事總是緣。把握機遇,隨緣而住,隨遇而安。
【第19句】:【禪心佛語】人并不只有這一生,而是有前生后世的,知道人生怎么回事,也知道我們這一生應該到哪里去。
【第20句】:【禪語人生】學道人若欲得成佛。一切佛法總不用學。唯學無求無著。無求即心不生。無著即心不滅。不生不滅即是佛。
【第21句】:金錢可以帶來優渥的生活,可以開拓事業,實現夢想,它的作用不可忽視,愛財之心也并非過錯,然而,對待金錢必須拿得起放得下。
【第22句】:【禪心佛語】那么,該如何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呢?首先是要懂得如何判斷什么是好念頭,什么是壞念頭。
【第23句】:弟子不觀師功德,輕信依止者,如服毒藥;師不揀擇弟子而傳法者,如走路不看犬,行當自蹶。(唐)蓮花生《大圓滿無上道廣大心要》
【第24句】:【禪心佛語】所謂開心,就是眼睛向上把快樂放大;所謂郁悶,就是眼睛向下把煩惱放大。
【第25句】:【禪語人生】我們要敢于去接受生命中的苦難。所以人只要敢于去接受生命中的一切,苦難就會慢慢地減少。生病也是這樣。
【第26句】:許多時候,許多美好的事物,能得到的是秋之一葉,是值得珍重的緣分,而更多的是不屬于自己的,不該獲取,只應遠遠地欣賞,為之祝福為之陶醉!
【第27句】:【禪語人生】無論什么樣的門,都能推得開的,也看你肯不肯去推,看你上不上去推而已。路本是同樣的路,只在乎你怎么樣去走而已。人生的路也是這樣子的。
【第28句】:蘋果、花生之類的很好吃,很有營養,那是對人來說的。佛菩薩并用不著。此世的善事、功德也一樣,只對人有益,凈土佛菩薩用不上,還是留在人間好好享用吧。
【第29句】:教法不必聽太多。若能身體力行,簡單的一句偈文就是真法,就能啟發真正的善根。
【第30句】:我們即是本身所想的模樣,一切行為來自內在的想法,這些想法使我們造成今日所處的世界!
【第31句】:延參法師:人生的那些是與不是,不是讓誰疲倦或者癡迷,用你的心態去活過生活的那些咯咯噔噔。不是,多反思自己的不是;是,自己活過才是。
【第32句】:【佛心禪語】※你最執著的東西對你的傷害最大。你對哪件事、哪個人、哪句話執著心最強,它對你的傷害就最大,人就是這么被傷害的。
【第33句】:【禪心佛語】人生最可憐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卑,人生最大的痛苦是癡迷。
【第34句】:【圣經文案】104恐怕我飽足不認你,說,耶和華是誰呢。又恐怕我貧窮就偷竊,以致褻瀆我神的名。(箴30:9)
【第35句】:【經典佛語】不是山,卻需要攀登的是人生;不是淵,卻需要跨越的是自己。只有真正戰勝了自己,征服了自己,還有什么是自己做不到的.
【第36句】:【處事圓融,可助成功】懂得順應各種對象、不同環境來改變自己的態度,以最恰當的方法讓對方接受自己的主張,就可能助你成功。
【第37句】:蘊體無常,因果展轉,生起不絕,而言斷滅,不應道理。(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七
【第38句】:【禪心佛語】生命中有一些人與我們擦肩了,卻來不及遇見;遇見了,卻來不及相識;相識了,卻來不及熟悉;熟悉了,卻還是要說再見。
【第39句】:【禪語人生】有些事情既然不得不做,那就把所做的當成一門修行的功課去做。
【第40句】:佛學的智慧,不僅可以讓人們把人生看得更透、更開、更淡,同時也能啟迪心靈,引導人們樂善好施,幫助別人。
【第41句】:如樹無根,則無枝葉花果等物。如是無明無自性故,行等生起定不可得。無明自性從于虛妄分別而生,非真實生,從顛倒生,非如理生。《梵志女首意經》
【第42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見不到苦,就不能了解苦,如果不了解苦,就不能解除苦。
【第43句】:【放下名利心】能將世俗名利之心放下,才可能成為仙佛;能將成仙成佛之心放下,才能徹悟世間的真理。
【第44句】:【禪心佛語】來自心里發出的好意,是一種有價值的資產,它是一種無聲而重要的力量。
【第45句】:【佛語悟道】只有在心里時刻告誡自己要以慈悲為懷,才能培養出“利他”的高尚情懷。
【第46句】:【禪心佛語】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良的言行,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習慣,讓自己身上多一些陽光的、正能量的東西。
【第47句】:一個女人,太四平八穩了,端正得過分,始終是不可愛的!心中有愛的女人是打開的、放松的、全然的,像花兒一樣的開放。
【第48句】:佛說:如來說有我,其實并無一個我,而凡夫之人,把假我當做真我了。
【第49句】:【禪心佛語】如果認為自己很弱小,我們就成為弱小;如果認為自己很偉大,我們就變成偉大。
【第50句】: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古印度)無著《大乘莊嚴經論》卷二
【第51句】:在佛的眼中,世間的一切事、物、人都在不斷變幻,沒有一刻停留。萬物有生有滅,沒有瞬間停留,這也正是佛教中所說的“無?!?。
【第52句】:香痕點滴墨為姿,流水清風硯作池。簾幕輕寒花未徹,半含朝雨海棠時。
【第53句】:啟智是進入大世界的門戶,悟道是暢游大世界的路徑,只要讓心與智合,心與道會,你的世界將海闊天空,你的生活將美不勝收。
【第54句】:【禪語人生】一切法門,都要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才能有成就,凈土法門當然也不例外。要想有成就,必須專修,不能雜修。
【第55句】:【禪心佛語】你有再大的過失,別人看到了也不會說,說了得罪你;能夠說你過失的人,對你是大恩大德。
【第56句】:處事大忌急躁,急躁則先自處不暇,何暇治事?論人當節取其長,曲諒其短。做事必先審其害,后計其利。無心者公,無我者明。
【第57句】:夫飲食男女,聲色貨利,未始為障道,而所以障道者,特自身自心耳。故昔人有言,功勞莫先于有智,大患莫若于有身。——《紫柏尊者全集》
【第58句】:大象不游于兔徑。大悟不拘于小節。莫將管見謗蒼蒼。未了吾今為君訣。——永嘉大師
【第59句】:每個人都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對根器上乘的人,可以高標準、嚴要求,對根器下乘的人,只能低標準、嚴要求,對根器下乘的人要求太高,往往是致亂的原因。
【第60句】:【禪語人生】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欲是壽。人生只要知足、清心、寡欲,就是福、祿、壽三星高照。
【第61句】:寡言者未必愚,利口者未必智,鄙樸者未必悖,承順者未必忠。故善知識不以辭盡人情,不以意選學者。(宋)靈源清禪師(《禪林寶訓》卷二)
【第62句】:【禪心佛語】花生是有用的,但不是偉大的、好看的東西。人要做有用的人,不必刻意做偉大的、體面的人。
【第63句】:【佛心禪語】武士都沒正眼看他,象是沒聽見的樣子,邁著大步走了。鐵眼和尚急忙追上去,低聲乞求:“給多少都行。”
【第64句】:頭回上當,二回心亮。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第65句】:【禪心佛語】生活里誰傷害了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能夠盡快化解自己的憤怒。或者原諒?;蛘咄洝;蛘叱聊?。有辦法就有活法。有佛法就有辦法。
【第66句】:選擇里沒有對正確的道理,也無幸福的標準,只是代表生命的時間,不斷行進,并終究走向靜默。
【第67句】:往事隨風,亦如煙亦如夢,若心事禪定,將光陰里的往事一一串聯安放,禪悟中,靜然觀之,堪那青藤往事,自會如詩如歌,繞指成香。
【第68句】:【禪心佛語】能量是不滅的,當你把這股能量引向愛的地方,它就變成了愛的能量,當你不愛的時候,這股愛的能量并沒有消失,它只是變成了恨的能量。
【第69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放下應從修持布施、奉獻愛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奉獻愛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為三種:一、財物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70句】:【佛心禪語】不必問苦樂,不必問得失,不必問成敗,沒有厭倦,沒有煩惱——還是很懷念在幼兒園的日子。
【第71句】:看看大自然的生靈給我們的人生啟示。很樸實簡單,卻不簡單的什么,是否讓人有所領悟?
【第72句】:【禪心佛語】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詳,死亦安詳。”了。
【第73句】:在尋找愛情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了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我們一定不要被猶豫和怯懦絆住腳步,不要害怕去愛,將愛大膽說出口,才能收獲幸福的愛情。
【第74句】:開始發現一個人的缺點同時又能包容,痛并快樂時,即是今生該娶該嫁的那個人。
【第75句】:【圣經文案】303我想,現在的苦楚若比起將來要顯于我們的榮耀,就不足介意了。(羅8:18)
【第76句】:戒的目的是要使我們的身口意保持平衡與清凈,進而修習禪定,由此顯發本有的智慧。
【第77句】:小怒數到十,大怒數到千輕易地發怒,這在大多數情況下不但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惡化了沖突,得不償失。惱怒是片刻的瘋狂,你應該控制住情感,否則情感就會控制你。
【第78句】:【禪心佛語】其實,勇于承認錯誤并沒有人嘲笑你,反而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有錯誤,只不過有的人善于掩飾自己的錯誤,有的人勇于承認罷了。
【第79句】:從今以后,愿遁世不見知而不悔,作一齋公齋婆,向廚房灶下安隱過日,今生不敢復作度人妄想。(彭二林)
【第80句】:的流行又對應著什么呢?你看看“忐忑”這兩個字形,就會明白會發生什么事了。
【第81句】:每個人的內心都蘊藏著無限寶藏,那就是佛性,若我們能除去心中的自私自利,發揮無私的精神,那么我們就能擁有美滿的人生。
【第82句】:佛教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愛別離、求不得、五蘊盛。一個人從出生后發出第一聲啼哭,到去世時留下最后一抹微笑,幾十年都無法逃避人生的重重劫難。
【第83句】:父子親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夫賢婦惠家和順,父慈子孝樂天倫。
【第84句】:【圣經文案】17惟獨我的仆人迦勒,因他另有一個心志,專一跟從我,我就把他領進他所去過的那地;他的后裔也必得那地為業。(民14:24)
【第85句】:人人都希望生活在包容、和諧的環境中,寬容不僅于健康有益,而且也有助于贏得友誼,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滿。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人都應保持一顆寬容的心。
【第86句】:【佛心禪語】開啟心胸,才能發揮無量的慈悲,獲致真真正的智慧與功德。
【第87句】:【禪心佛語】今日漢地能夠讀誦到的三藏十二部經典,無不是鮮血凝成、汗水化成,包含了上至后漢、下至隋唐五百多年間先輩求法者的志愿和生命。
【第88句】:為什么有人常去算命、問運氣?師言:“其實有一分正信、正念,自己就可以轉運。慈濟貧戶個案中,有很多是算命的?!?/p>
【第89句】:【禪語人生】于一切處無處,即是法處,即是道處。菩薩觀一切處即是法處。
【第90句】:【禪語人生】有的人一生都在等自己如意的工作,戴到白發之時方誨自己執著地等待。因為世界真的很精彩,只要你肯努力,處處都有你滿意的工作。
【第91句】:以文字般若讓不安定的心安定,以觀照般若讓安定的心穩固,以實相般若讓穩同的心發揮功用。
【第92句】:選擇與放棄決定著你的生命。人生的不幸不在于身陷困惑,而在于不知道已身陷困惑。
【第93句】:【禪心佛語】而且所謂不惑是面對任何事都可以從容地保持其品格的年紀。
【第94句】:【禪心佛語】佛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其實都是貪念惹的禍,如果舍掉了這些東西,人與人之間就不會有你爭我奪的情況發生,說到底這些人最后都成了金錢的犧牲品。
【第95句】:【禪心佛語】時光,總盛開在當下。年華,常零落在未來。不要奢望能鎖住時光,把握住了當下,才能把握自己的人生。
【第96句】:汝等應當守護根門,善攝其心,若眼見色時,莫取隨形好,。當受持眼律儀。耳聲、鼻香、舌味、身觸、意法,亦復如是?!峨s阿含經》卷四十二,第1165經
【第97句】:【禪心佛語】命運不是放棄,而是努力。命運不是運氣,而是選擇。命運不是等待,而是把握。命運不是名詞,而是動詞。要改變命運,先改變觀念。
【第98句】:釋迦牟尼能夠成為佛教的創始人,來源于他多年來的苦行,來源于他歷經苦難之后的靜思總結。苦難不是目的,醒悟才是開始。
【第99句】:【禪語人生】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么也沒有做成。
上一篇:網上最火的佛語禪心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