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境來不拒,境去不留,一切隨緣,能得自在,放下即得解脫。
【第2句】:化惡從善,切磋以法,忠正誨勵,義合友道。《佛說孛經》
【第3句】:【禪心佛語】合掌以為華,身為供養具;善心真實香,贊嘆香煙布。
【第4句】:【禪心佛語】識人識己識進退,時時安心平安;知福惜福多培福,處處廣結善緣。
【第5句】:【禪語人生】由于我知道你是個輕易擔心的小孩,所以我將線交你手中卻也不敢飛得太遠。
【第6句】:【禪心佛語】沒有機智的談吐,又不知適時沉默諦聽,就是不懂談話的藝術。
【第7句】:【禪心佛語】你以為你想死,其實,你只是想要被別人拯救。
【第8句】:【佛家禪語】付出不在多少,他人能受用,就是最大的愛。
【第9句】:【挫折與磨煉】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煉,人間的是非要當做教育自我的師長。
【第10句】:人身難得,正法難聞,唯佛陀的正法,才能開啟人生的迷誤,成就智慧的善根!
【第11句】:【禪心佛語】內心不開悟叫做末法,內心證悟有證量它叫做正法。
【第12句】:【禪心佛語】三界輪回,亦從心起。心是一世之門戶,心是解脫之關津。
【第13句】:【禪語悟道】不只愛人,還要愛地球;土地平安,人才能平安。
【第14句】:【禪心佛語】當你用手指指向別人的錯誤時,有三只手指是朝向你自己。
【第15句】:【禪心佛語】你以為我會眼睜睜地看著你去送死?我會閉上眼睛的。
【第16句】:【禪心佛語】如果你還能努力時,及時去做;如果你無能為力時,放下憂慮吧。
【第17句】:【禪語人生】壓力通常來自對身外事務過于在意,同時也過于在意他人的評斷。
【第18句】:【禪心佛語】道,但以假名字,引導于眾生。未識得破時千難萬難,識得破后,有什么難易。
【第19句】:【禪語人生】只要你是天鵝蛋,就是生在養雞場里也沒有什么關系。
【第20句】:【禪心佛語】仁愛或同情,一方面需以情感來啟發,另一方面還得以理智來領導。
【第21句】:不著一切法,而學一切法。《摩訶般若經》卷二十九,凈佛國土品
【第22句】:【禪心佛語】涅槃智是普通人的經驗、知識里都從來沒有的。
【第23句】:【佛心禪語】本性者,是汝無生心。定者,對境無心,八風不能動。
【第24句】:【禪心佛語】解脫是徹底明白,是大智慧,是會解決、處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
【第25句】:【禪語人生】相對于宇宙,地球是一粒微塵;相對于地球,人是一粒微塵。
【第26句】:【禪心佛語】恐懼自己受苦的人,已經因為自己的恐懼在受苦。
【第27句】:須信娑婆實實是苦,極樂實實是樂,深信佛言,了無疑惑。(印光法師)
【第28句】:每有受災就是福,能投入做幫助人的人,就是“福中福’’。
【第29句】:愛不是要求對方,而是要由自身付出,無條件地奉獻,做到事事圓滿。
【第30句】:世間萬物因緣所生,因緣所滅,一切都是假有、暫有、幻有的,人也是如此。
【第31句】:【佛心禪語】最甜蜜的聲音,是仁慈的話,它永遠帶來陽光。
【第32句】:佛祖而來原無僧俗,但人人有諦當,親證真得處,名入佛心宗。——《宏智禪師廣錄》
【第33句】:【禪心佛語】所有的失敗,與失去自己的失敗比起來,更是微不足道。
【第34句】:【禪心佛語】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
【第35句】:【禪心佛語】關谷:你每天都跟他們聊到半夜,他們哪有時間創造人類啊。
【第36句】:【佛心禪語】福自求多福,就是身體力行多造福,才能多福氣。
【第37句】:以無所得而為方便,能滿六度。《大般若經》卷三,初分學觀品
【第38句】:真正的慈悲必須以智慧為前導,否則弄巧成拙,反失善心美意。
【第39句】:【禪心佛語】佛的整個教義都以此為目的;他的說法,從來不是僅為了滿足求知的好奇。
【第40句】:【禪語人生】我的侄女高貴大方,她最拿手的就是拿提琴,不是小提琴,而是大提琴。
【第41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一念錯,則步步皆錯;一念善,則事事造福。
【第42句】:菩薩于一切法住無分別,能滿六度。《大般若經》卷二十二,教授教誡品
【第43句】:【圣經文案】160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5:3)
【第44句】:【禪語悟道】.出有所求,求不得,苦不堪言;若求得,歡喜也短暫。
【第45句】:【禪心佛語】承擔生命的全部,快樂就有了翅膀,在無盡的時空中自由地飛翔。
【第46句】:【禪心佛語】告訴自己放下,放下世間的假相,你就擁有永恒的生命。
【第47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是由無數個今天總合而成,每個今天都充實的過,一生便會充實。
【第48句】:【禪心佛語】行動是治愈恐懼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養恐懼。
【第49句】:【禪語人生】以平等心,過著沒有欣厭取舍,沒有禍福得失的生活。
【第50句】:【禪心佛語】推銷產品要針對顧客的心,不要針對顧客的頭。
【第51句】:陳榕門云:“定火工夫,不外以理制欲。理勝,則氣自平矣。”
【第52句】:采花著日中,能存幾時鮮?放心自恣意,命過復何言!《佛說尸迦羅越經》
【第53句】:【禪心佛語】生命不過是一口氣,寄托在一個多災多難的軀殼里,受著一切天時變化的支配。
【第54句】:【佛心禪語】愛和恨皆是一種破壞,惟有慈悲才是平衡的,和諧的,永恒的。
【第55句】:不論周圍的人如何刺傷身體,心中仍然要充盈善意,這樣,自己不痛,與人無傷。
【第56句】:非有子怙,亦非父兄,為死所迫,無親可怙。《法句經》卷上,無常品
【第57句】:佛說:你們這些僧人,知道我說法時,常以乘筏渡河為喻。正法尚且應該舍棄,何況邪法呢?
【第58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第59句】:【禪語人生】一個愿力,一個念力,信心堅固,愿力充足,就不會走錯路了。
【第60句】:【禪心佛語】人世間的一切美好,都要靠自己付出努力,付出辛勤的勞動去創造。
【第61句】:一言禪世間萬般好,難敵少年情;獨羨人之初,愿為老頑童。
【第62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們真會叫自己大吃一驚。
【第63句】:【佛家禪語】懂理的人,不一定懂事;懂事的人,一定懂理。
【第64句】:【佛家禪語】人人發揮心中的愛,能凝聚善的福業,形成善的循環。
【第65句】:【禪心佛語】成佛之路戒定慧,地獄之路貪嗔癡。萬法歸心明佛性,行深般若度有情。
【第66句】:【禪心佛語】法界無界,唯是一心,一心現六凡,一心現四圣。
【第67句】:【佛家禪語】為善如汲井水,即使汲取再多,仍會不絕地涌出,怕的是不掘井。
【第68句】:有人說善惡無定論,人性善惡的標準,很難做評價;但是我們可以由其人的行為來判斷。
【第69句】:【禪心佛語】身體靠飲食成長、靈魂靠愛心成長。沿途風光只可欣賞,不可取舍。
【第70句】:【禪語人生】修行一定要緊緊地抓住當下這一念,從當下這一念做起。
【第71句】:【禪心佛語】念佛到一心不亂,何嘗不是參禪。參禪參到能所雙忘,又何嘗不是念實相佛。
【第72句】:有時候,堅持不一定能到達成功的彼岸,換個思路、擴展思維或許才是通向成功的捷徑。
【第73句】: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事都不肯用心分辨,不愿認真去做,這和昏睡不醒又有何差別?
【第74句】:永遠不要為一處風景沉迷,否則會錯過其他更迷人的景致。
【第75句】:【禪心佛語】上等人安心于道,中等人安心于事,下等人安心于名利物欲。
【第76句】:【禪心佛語】人生不能像做菜,把所有的料準備好了才下鍋。
【第77句】:【禪心佛語】九八、擁有一顆無私的愛心,便擁有了一切。
【第78句】:【禪語人生】只要守護六根,就是已控制一切,修行圓滿了,這正是修習佛法的核心。
【第79句】:【佛心禪語】不要狠命地把門“砰”地關上,因為很可能你還要回來。
【第80句】:【禪心佛語】佛教絕對不是講對死亡、臨命終的一種依靠和寄托,佛教是講現在。
【第81句】:【禪心佛語】為行善而行善的人,雖不求取歌頌,也不求取報酬,但兩者終將來臨。
【第82句】:【禪語人生】無是因緣無,因緣無無自性就是有,它也不生,也沒有無。
【第83句】:【佛語悟道】(佛祖的)道理是修行者由心領悟到的,哪里是在打坐中就能得到的呢?
【第84句】: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春至百花開,黃鶯啼柳上。一香嚴禪師
【第85句】:【禪心佛語】活著要做有意義的事,做有意義的事就是要好好活。
【第86句】:身在其中的眾生,完成心靈的凈化,自發自覺地保護我們生存的環境,才是應循之道。
【第87句】:【佛心禪語】不主動找你,不是因為你不重要,是我不知道我重不重要。
【第88句】:【佛心禪語】因為太期盼結果,所以往往忽略過程;因為忽略過程,所以往往失去結果。
【第89句】:【佛心禪語】俗話說的好,受的委屈吃飽飯,歲月長長,哪有不受風霜的僥幸人生呢?
【第90句】:佛家禪語:人生最大的成就是從失敗中站起來。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第91句】:【佛心禪語】以大慈悲心實踐大愛,以大智慧力超越煩惱。
【第92句】:【禪心佛語】境界因平時用功而顯,做好事得好境界,做壞事得壞境界。
【第93句】:【佛心禪語】善用世間財利益人群,獲得輕安自在,才是真正屬于自己。
【第94句】:【禪心佛語】當你發現自己又在多管閑事時,恭禧自己有謙虛和智慧可以退出。
【第95句】:【佛家禪語】不做事、不動手就事事困難,只要有心動手做,沙漠也會成綠洲。
【第96句】:快樂的時光過去了,不要流連:痛苦的歲月過去了,也不應日日深陷其中。
【第97句】:【圣經文案】253神是個靈,所以拜他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他。(約4:24)
【第98句】:【佛心禪語】愛情永遠比婚姻圣潔,婚姻永遠比愛情實惠。
【第99句】:以清凈的耳根,接受清凈的語聲;以圓通的耳聞,吸收世間的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