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有的人總是喜歡把自己偽裝起來。可是越是這樣,傷的就越深。
【第2句】:【禪心佛語】內視不己見,返聽不我聞,乃知一切諸法滅,非智緣滅。
【第3句】:【禪語人生】只要無有大礙,最好的辦法,一笑而過。快樂的鑰匙,一定拿在我們自己手里。
【第4句】:【誹謗與贊美】世界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誹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美的人。
【第5句】:毆杖良善,妄讒無罪,其殃十倍,災迅無救。《法句經》卷上,刀杖品
【第6句】:【禪心佛語】弄明白自己的心叫明心,見到了自己的本性叫見性。
【第7句】:【佛心禪語】每個人都是道場,每個人生都是一部經藏;為人群付出,就會增長智慧。
【第8句】:佛陀的教育不只教我們如何了生脫死,更教我們如何包容人、不與人計較。
【第9句】:齋是素食,戒是規矩;珍惜自我生命,更要尊重萬物生靈。
【第10句】:修持萬千種的有緣三昧,不及修持一剎那之無緣三昧來得殊勝。(宋)岡波巴《寶鬘集》
【第11句】:【禪心佛語】夫真見者,無所不見,亦無所見,見滿十方,未曾有見。
【第12句】:【禪語人生】于是他皈依佛法,并受持五戒,精進而修持出世之法。
【第13句】:【禪語人生】一水一山何處得?一言一默總由伊;全是全非難背觸,冷暖從來只自知。
【第14句】:【禪心佛語】佛曰:此如來藏藏識本性清靜,客塵所染而為不凈。
【第15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雜阿含經》卷十四,第347經,《中阿含經》卷二
【第16句】:【佛家禪語】只要有信心,沒有做不好的事;只要肯忍耐,沒有擔不起的重任。
【第17句】:但了妄念無生,即是真心不動,此不動之外,更無毫厘法可得。(五代)延壽《宗鏡錄》卷五
【第18句】:與一切境,無依無住,無有分別,明見法界,廣大安立,了諸世間及一切法,平等無二。
【第19句】:人的欲望就好像被關在牢籠里的猛獸,你一旦把它放出來就再也無法管制得了它了!
【第20句】:【禪心佛語】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第21句】:【禪心佛語】離妄想顛倒無真如佛性。離貪嗔邪見,無菩提涅盤。
【第22句】:菩提實性是心實性,心之實性即是一切法之實性。《大方廣如來秘密藏經》卷下
【第23句】:【禪心佛語】妙有就是將大智慧運用在每一個生命的動點上。
【第24句】:【禪心佛語】當你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的時候,就不會去較真,不會有不滿。
【第25句】:【禪心佛語】氣昏了頭的信徒興沖沖去找新任的拉比想討個公道,告訴他整個故事。
【第26句】:【禪心佛語】什么是善惡?一切為自己就是惡,處處為別人就是善。
【第27句】:一個人沒有信仰,就像一條沒有燈塔指引的船,既容易觸礁,又無法到達彼岸。
【第28句】:【禪心佛語】停止一切造作和努力,不要東搞西搞,松松坦坦的放在那兒就對了。
【第29句】:【禪語人生】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依舊對我不屑一顧。
【第30句】:【佛心禪語】愛是一種關系,而愛如果沒有他者來愛是不完全的。
【第31句】:不要以別人無心的傷害來傷害自己,應該當作鼓勵,歡喜接受。
【第32句】:處世要讓,讓到無可讓地存,存心重新再讓;居家要忍,忍至不能妨時耐,耐性仍舊還忍。
【第33句】:若敬愛于他,以德自稱贊,他德既稱贊,乃是自敬愛。《菩提行經》卷三
【第34句】:【佛心禪語】人生最寶貴的是生命,最痛苦的是病痛,所以拔苦從拔除痛苦一開始。
【第35句】:【禪心佛語】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第36句】:【禪心佛語】路燈不畏冬夜的峭寒,是因為它有一顆燃燒的心。
【第37句】:【禪語人生】要聽三種人的話:一是有智慧的人,二是好德之人,三是有經驗的人。
【第38句】:彼無智慧人,行于畜生法,馳趣于女色,猶豬樂糞穢。《大寶積經》卷九十七,優陀延王會
【第39句】:【禪心佛語】擔心,是多余的折磨;用心,是安全的動力。
【第40句】:【禪心佛語】人的桃花運,跟生理周期一樣,都是一陣一陣的。
【第41句】:人的威望不可能一天樹立起來,人的聲望更要用畢生的德行來養護。
【第42句】:【禪語人生】學會愛,因為愛可以給我力量,只有愛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第43句】:生死相續由內因緣,不待外緣,故唯有識。(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八
【第44句】:【禪心佛語】神秀證道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
【第45句】:【禪心佛語】你喝酒為的是求醉;我喝酒為的是要從別種的醉酒中清醒過來。
【第46句】:人生最大的修養是寬容。(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47句】:戀愛時,他想你只能給你打電話發短信;而結婚后,他可以對你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第48句】:【禪語人生】因緣有內外,外緣雖然具足,如果內在因不好,果報就產生種種差異。
【第49句】:【禪心佛語】該放下時且放下,寬容別人,其實就是給自己留下一片海闊天空。
【第50句】:【禪語人生】真正偉大的人,會使你覺得你也可以變得偉大。
【第51句】:【禪心佛語】如果你看了很多書,千萬別告訴別人,告訴別人別人就會不斷考你。
【第52句】:【佛語悟道】即使是作惡多端的人,如果能夠拋棄屠刀,那么即刻也能成佛。
【第53句】:【禪心佛語】善加認知、承擔、體驗和享受吧。否則,你將永遠與真善美慧的覺受揮手告別。
【第54句】:愿是大海,實踐是高山,以行山填愿海,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第55句】:【禪語人生】在社會上,使人際關系趨于和諧有序,有效免除暴力和沖突的產生。
【第56句】:人必自侮,而后人侮之;家必自毀,而后人毀之;國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第57句】:【禪心佛語】菩薩心如虛空,一切俱舍,所作福德皆不貪著。
【第58句】:【禪語人生】相信有業有報。業是一種行為,主要有善、惡兩種。
【第59句】:【佛家禪語】將放生的心態轉為護生,才是真正的尊重生命。
【第60句】:【禪心佛語】就算不快樂也不要皺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第61句】:【心靈禪語】佛曰:處事須精明,待人要糊涂。有福而不驕,則無禍;有禍而不懼,自是福。
【第62句】:【禪心佛語】什么叫做佛,就是覺者,智者,通俗的講就是覺悟了的人就叫佛。
【第63句】:【禪語人生】我以為終有一天你會發現你身邊的我,終有一天會回頭。
【第64句】:【禪語人生】我相信幸運,而且我發現:工作愈認真,運氣就愈好。
【第65句】:【佛語摘抄精選】一切之事,心能忍,可令其不生。(《道院集要》)
【第66句】:【禪心佛語】世間如火宅,并不安穩。眾生被愚暗所包圍,被瞋恚、嫉妒、偏見所惱亂。
【第67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切莫隨著社會潮流,沖進愛河或苦海中浮沉不定,應及時自覺自救。
【第68句】:【禪心佛語】契證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懷體究,不墜機境,直下拔萃超群。
【第69句】:【禪心佛語】人生,像一個喝醉酒之后爬在桅桿上的水手,隨時都可能跌下來。
【第70句】:【禪語人生】一性圓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現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攝。
【第71句】:【禪心佛語】凡是拿虛偽做武器的,在還沒有損害別人之前,先損害了自己。
【第72句】:如是眾生,若遇大善知識,教令坐禪,覺悟無心,一切業障盡皆銷滅,生死即斷。
【第73句】:學道深宜退步體究,但以生死為念,世諦無常,是身非堅久,一息不來,便是異世。
【第74句】:【佛家禪語】凈化人心,需用愛心付出、用智慧輔導、用耐心陪伴。
【第75句】:誠而向正,雖愚亦可用。佞而懷邪,雖智終為害。(宋)自得慧輝禪師(《禪林寶訓》卷四)
【第76句】:【佛家禪語】舍一分煩惱,能得一分清凈;舍一分財物,即得一分輕安。
【第77句】:譬如火燒木,木盡火不留。見木若已燒,空火亦應滅。《大乘密嚴經》卷下,阿賴耶識微密品
【第78句】:【佛心禪語】把佛法當作世間學問來研究,這是很悲哀的一件事。
【第79句】:一心不散亂,盡攝諸善法。(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七十三
【第80句】:自利益者不名為實,利益他者乃名自利。《優婆塞戒經》卷二,自利利他品
【第81句】:【禪心佛語】沒用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要買;不愛的人,再寂寞也不要依賴。
【第82句】:【禪心佛語】如果有本事找到逃避問題的辦法,其實也有本事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
【第83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緣,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因果,不必去羨慕他人。
【第84句】:及時再造福不要以為目前很富有,財產很多,福已經足夠了,不必急著再造福。
【第85句】:【禪語人生】愚昧自私的人自己獨樂,殊不知人人若都這么想,就人人都得不著快樂。
【第86句】:由能棄小樂,后若見大樂。智人舍小樂,觀于后大樂。——佚名
【第87句】:【禪心佛語】如果不能證實心的可靠性,怎么可以相信心所提供的認識,或者聽從心的感覺。
【第88句】:【禪語人生】在愛的世界里,沒有誰對不起誰,只有誰不懂得珍惜誰。
【第89句】:【禪心佛語】人也是這樣,假如燒壞了一個身體,罪業因緣仍然存續,沒有消滅。
【第90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有愛心,就能成為他人生命中的貴人。
【第91句】:【禪語人生】我相—就是在我們的內心深處,有一個強烈的主觀意識在主導,這個就是我相。
【第92句】:【禪語人生】悟無止境,能有所感悟,就是福報現前,佛緣成熟了。
【第93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有所求的人生,就有痛苦與煩惱。
【第94句】:【禪語人生】我們每一個人、每一個靈魂,都是善與惡的交戰地。
【第95句】:【禪心佛語】人一悲觀,智慧就會枯萎,繼而失去判斷力,而不知所措。
【第96句】:【禪語人生】我們無法保留任何事物,一切都是剎那間的。
【第97句】:【佛家禪語】修行不只有耐力,還要耐怨,才會圓滿人格。
【第98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凡夫難免有缺點,若能勇于改過,必得完美的人生。
【第99句】:【禪語人生】只要有疑、迷惑、意志不堅定,就不可能有進步。
上一篇:有哲理的話,透徹心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