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只公雞四兩力,四只公雞舂米吃。
【第2句】:【若怕螻蛄咬,就不用種田了】見“光聽拉拉蛄叫,就別種地了”。
【第3句】:鱉咬手指頭——不放
【第4句】:【—把鼻涕,一把眼淚】形容不住地哭泣。或說:一行鼻涕 兩行淚。成語:涕泗交流。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他 說到傷心的地方,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哭得眼都腫了?!?/p>
【第5句】:【跳在黃河也洗不清】(慣)比喻受了冤屈,盡了最大努力也無法辯白,洗雪不清。 也作跳到黃河洗不清。 跳進大河也洗不清。 跳到天河里也洗不清。
【第6句】:父親要出外做生意,奶奶不同意,說:“守著聚寶盆,偏拿討飯棍。常言說得好,‘土能生金’。咱每人三畝責任田,只要莊稼種好了,比啥都強?!保ê幽稀む嚳h)
【第7句】:【值幾個錢一斤】謂沒有價值,或不起作用。表示輕視。 值,也說:賣。張恨水《八十一夢》:“正氣賣多少錢一斤?你 那點本領,在我這里吹什么正氣?”
【第8句】:【棋力酒量】(諺)指下棋比的是智力,智力不高,棋就下不贏;飲酒比的是酒量,酒量欠缺的人,多飲一杯就會醉倒。
【第9句】:【枇杷黃,醫(yī)者忙;橘子黃,醫(yī)者藏】(諺)枇杷皮色發(fā)黃時是夏天,這時瓜果桃李齊上市,疾病多,醫(yī)生忙;橘子皮色發(fā)黃時是冬天,市上沒了瓜果,疾病少,醫(yī)生閑。指夏季人們亂吃瓜果,容易生病。
【第10句】:李明出外找事做,事情沒找到,還賠了盤纏。他媽嘆氣道:“真是狗沒套到,卻把狗繩給弄丟了。”(安徽·樅陽)
【第11句】:【紅軍】建軍初期,共產黨領導的軍隊并不叫“紅軍”,1927年八月的南昌起義和九月的秋收起義,都不叫紅軍。毛澤東詞《西江月·秋收起義》開頭兩句為證:“軍叫工農革命,旗號鐮刀斧頭?!敝稽c明了軍隊的性質,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革命軍,沒有出現(xiàn)紅軍字樣。最早稱“紅軍”的是之后的廣州起義,起義領導機關發(fā)布《紅旗號外》,公開宣稱組織工農紅軍,“工農紅軍總司令葉挺,工農紅軍總參謀徐光英。”此次起義失敗后,根據廣東省委指示,改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師。 1928年5月25日,中央發(fā)布《中央通告第五十一號——軍事工作大綱》明確指出:“可正式命名為紅軍,取消以前工農革命(軍)的名義?!?月4日,中央在給井岡山前委的信中,又具體指示四軍:“關于你們的軍隊,你們可以正式改為紅軍。”從此,“紅軍”這一名稱正式成為我黨領導的革命武裝的稱號,各地工農革命軍也相繼改稱為紅軍。
【第12句】:【貂惜皮毛象護牙】釋義:貂:一種動物,皮毛珍貴。比喻各自珍惜自己最寶貴的東西。例句:他略頓了頓,又進一步開導說:“貂惜皮毛象護牙。咱們呢,眼下最要緊的就是站穩(wěn)腳跟,不被沖垮,保住烏紗帽。”
【第13句】:我的表哥整天不愛說話,但學習很好。媽媽說:“他是一肚子加減乘除,心中有數?。 保ê幽稀ぴS昌)
【第14句】:【 讓開大路走兩廂】大路寬廣讓別人走,兩廂狹窄自己走。 胃讓出有利條件。《北京日報》( 1985,2,18):“大興縣‘讓開 大路走兩廂’,以讓出交通、生活都比較方便的地區(qū)和讓利 等優(yōu)惠條件,吸引中央、部隊和市屬單位到大興縣聯(lián)營辦 廠,為振興黃村衛(wèi)星城的經濟、實現(xiàn)工農業(yè)總產值提前翻兩 番的目標,打下了牢固的基礎?!?/p>
【第15句】:我和幾個小伙伴幫一位老爺爺把車子推上坡。老爺爺高興地說:“真是添個蛤蟆四兩力。別看你們人小力薄的,可幫了我的大忙?!保ê幽稀し鰷希?/p>
【第16句】:【打皮科兒】(慣)指開玩笑,逗笑。
【第17句】:【書到用時方恨少】遇到實際問題需要解決,才體會到自 己學習不夠,讀書太少。王蒙《活動變人形》:“‘熟讀唐詩三 百首,不會做詩也會謅。’她又說,‘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 過不知難?!薄?/p>
【第18句】:那天,我在路邊的拐彎處碰倒了一個提著雞蛋的小姑娘,雞蛋爛了,小姑娘哭著叫我賠,我也急哭了。真巧,迎面走來了我表叔,這才知道碰倒的是他侄女。表叔笑著說:“真是大水沖了龍王廟,一家人不認一家人啦!”說得我們都笑了。(河南·虞城)
【第19句】:【四面冒煙,八邊著火】(慣)形容事情緊急。
【第20句】:【對著真人,不說假話】見“當著真人,不說假話”。
【第21句】:【 揀高枝兒上飛】向高處走,想高攀。清代《紅樓夢》:“如 今沒長翎毛兒就忘了根本,只揀高枝兒上飛去了。” 浪子回頭金不換謂犯過大錯,吃過大苦,吸取教訓,能 變?yōu)闃O有用的人。浪子,也說:敗子。清代《十二樓》:“不上 十年,都成了氣候。俗語道得好:浪子回頭金不換。但凡走 過邪路的人,歸到正經路上,更比自幼學好的不同,叫做大 悟之后,永不再迷,哪里還肯回頭做那不端不正的事!”
【第22句】:春節(jié)到外婆家拜年,表弟亮亮只吃素菜,一塊肉也不吃。原來,有一次亮亮吃肉多了,結果傷了胃。外婆對他說:“你呀,就是不會吃,真是‘會吃吃得千頓香,不會吃吃得一頓傷’!”(河南·林州)
【第23句】:【開口不罵笑臉人】(諺)對賠著笑臉的入絕不應張口謾罵。指人不可用粗暴的態(tài)度對待謙恭有禮或誠心賠禮的人。
【第24句】:媽媽看了我寫的作文后說:“東一斧子西一鐮的,狼腿扯到狗腿上,這也叫作文?”(河南·伊川)
【第25句】:鐵軌上的火車——走得正行得直
【第26句】:【做了皇帝想成仙】謂不知足,貪得無厭。類似的:做了宰 相望諸侯。《民國通俗演義》:“人心不知足,得隴又望蜀,做 了皇帝想登仙,同是中國人,何苦逼得人沒處走?!?/p>
【第27句】:【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后者冤枉,作替罪羊。或說:黃 狗偷食(吃肉),白狗擔當(當罪)。趙樹理《三里灣》:“咦! 這才是黃狗吃米,逮住黑狗剁尾哩,別人愿不愿嫁你,我礙 得著什么事呀?”
【第28句】:五更天下海一一趕浪潮
【第29句】:【 鼉鷥不吃鷺鷥肉】比喻同類不相傷。明代《西游記》:“悟 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了方情。常言 道:鷺鷥不吃鷺鷥肉。他師既是不在,攪亂他做什?”
【第30句】:【過去完成式】原為英語語法術語,稱動作已經結束的時 態(tài),借指已經成為過去的事情。中杰英《在地震的廢墟上》: “她呆呆地站在那里,發(fā)癡地望著她的已成為過去完成式的 丈夫。”
【第31句】:【光禿禿的樹杈留不住鳥】(諺)比喻沒有吸引人的物質條件與良好的環(huán)境,就留不住人才。
【第32句】:【一個單子吃藥】(慣)單子:指藥方。按照同一個藥方吃藥,患的是一樣的病。比喻處境相同。
【第33句】:我和媽媽一起吃芥末調的粉皮兒,辣得我直叫。媽媽笑著說:“蔥辣眼睛蒜辣心,芥末就辣鼻子上的筋。夠味兒吧?”(河南·安陽)
【第34句】:吃飯的時候,碗里還剩一點飯,我不想再吃了。爸爸對我說:“一把草撐死一條牛?。砍缘?!”(湖南·衡陽)
【第35句】:【江河千百條,條條歸大?!酷屃x:比喻遲早要歸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例句:江河干百條,條條歸大海。今日言別,明日重逢,這也是常有的事。
【第36句】:【鐵公雞,一毛不拔】一毛,雙關,也指一毛錢。借指吝嗇, 小氣。《香港小說選》:“還有,他盡管鐵公雞一毛不拔,但是 喜歡那些有禮及會講話拍馬的人,有時興致一來,也會大發(fā) 慈悲哩?!?/p>
【第37句】:【順竿兒爬】(慣)比喻順著別人的意思說話、行事。 也作順桿子往上爬。 順梯子往上爬。
【第38句】:【一盆漿糊,漿糊一盆】極言糊涂。成語:糊里糊涂。《人民 日報》(1981,12,27):“家庭里籠罩著一層混沌,又何以教育 兒女成人?一盆漿糊,漿糊一盆,想來未免有點可憐。”
【第39句】:【把死人說活了】善于說話。死人,也說:木頭人。馬烽 《劉胡蘭傳》:“咳,你這兩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說活。”
【第40句】:范進中舉——喜瘋了
【第41句】:【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釋義:比喻不能被一種行不通的辦法難倒,還要想別的辦法。例句:沒關系,陸路不通水路通,反正不能在一棵樹上吊死,咱們趁早另想辦法。
【第42句】:【人心似鐵,官法如爐】(諺)人心即使堅硬如鐵,也經不住官法像熔爐一樣,使你無法抗過。舊指再強硬的人,在官法的強制下也會認服。 也作人心堅似鐵,官法熾如爐。 人情似鐵非是鐵,官法如爐即是爐。
【第43句】:【寧拆七座廟,不破一樁婚】(諺)寧肯拆毀七座神廟,也不破壞一家婚事。指婚姻是人生的重中之重。 也作寧拆十座廟,不破一門婚。 寧拆十座廟,不拆一對婚。 寧拆一座廟,不拆一家人。
【第44句】:【 人窮志不窮】不怕貧窮.要有志氣?!堆嗌揭乖挕罚骸八麄?堅定不移地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氣節(jié),真是像俗諺說的,‘人窮志 不窮’,不能不叫人肅然起敬。”
【第45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釋義:比喻說大話、吹牛皮沒有用。例句:大炮不靠吹,火車不靠推(yipinjuzi.com)。不能光憑嘴皮硬,真要動手,看你敢不敢!
【第46句】:【 兔子尾巴,長不了】兔子尾短。指不會持久。張賢亮《河 的子孫》:“此刻,他大腦計算機輸出的第一個數據就是:這 伙人是兔子尾巴——長不了。”
【第47句】:谷子里的石頭——甩了
【第48句】:駱駝脖子仙鶴腿——各有所長
【第49句】:【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諺)發(fā)大水之前,魚有反應;起大風之前,水有反應。指水災、風災的到來,在自然界都能觀察到征兆。
【第50句】:歪嘴爛舌頭——說不出好話來
【第51句】:【夫妻交市,莫問誰益;兄弟交憎,莫問誰直】(諺)交市:互相做交易。交憎:彼此結怨。夫妻間交市,不必過問誰得了便宜;兄弟間結怨,不必過問誰有理誰沒理。指夫妻、兄弟之間沒有根本利益和是非曲直之爭。
【第52句】:【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諺)指人前半輩子,正在成長之年,眾人看重他,是看在他父親的情面上;后半輩子,父親老了沒作為,眾人敬重他父親,是看在兒子的情面上。
【第53句】:【官官相衛(wèi)】(諺)舊指當官的為了各自的私利,往往互相包庇、袒護。 也作“官官相護”。
【第54句】:【無事不登三寶殿】三寶殿,佛寺。去佛寺自是有求,表示 有目的而來。沈從文《邊城》:“無事不登三寶殿,坐了就一 定有話說!”
【第55句】:【劊子手念經假】裝慈悲。姚雪垠《李自成》:“他家傭戶過 著牛馬不如的日子,被他家莊頭豪奴催租逼債,常常賣兒賣 女,可是他佯裝不知,又是放賑救災,又是修蓋書院講學,這 不是劊子手披著袈裟念經?”
【第56句】:桅桿上掛燈籠——高明
【第57句】:鱷魚的眼淚——信不得
【第58句】:烏龜馱西瓜——滾的滾,爬的爬
【第59句】:【兵來將迎,水來土堰】(諺)堰:攔水的土壩,此謂阻攔。指交戰(zhàn)時要針鋒相對地采取措施,對付敵方。也泛指做事要有針對性。 也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兵來將擋,火來水滅。
【第60句】:【割雞焉用牛刀】(諺)宰割一只雞,哪里用得著屠牛刀。比喻小題不必大做。 也作割雞焉用牛刀手。牛刀手:宰殺牛的把式。 殺雞不用牛刀。
【第61句】:【提起錢,便無緣】見“若說錢,便無緣”。
【第62句】:吃早飯時,媽媽看我的臉色不大好,打趣地說:“你咋啦?該不是別人借了你的谷子還了你糠殼吧?”(重慶·梁平)
【第63句】:【破麻袋繡花——底子差】見“麻布袋上繡花——底子太差”。
【第64句】:高射炮手——見機行事
【第65句】:晚上,特別悶熱,我們一家人到院子的葡萄架下乘涼。突然,從南邊天空閃出一道電光,并傳來隆隆的雷聲。媽媽說:“東閃太陽西閃雨,南北閃來擋不住。看來要大雨傾盆了?!保◤V西·賓陽)
【第66句】:【勤生財,儉治家】(諺)勤苦就能創(chuàng)收,這是生財之道;儉省就會有積蓄,這是治家之方。指勤與儉是生財治家的法寶,兩者不可缺一。
【第67句】:【淮陰將兵——多多益善】見“韓信將兵——多多益善”。
【第68句】:【閻王不在家,業(yè)鬼由他鬧】(慣)業(yè)鬼:即孽鬼,生時作惡的鬼。比喻主事的人不在,壞人乘機搗亂。
【第69句】:人無頭不走,鳥無頭不飛。
【第70句】:無病天天困,沒病困成病。
【第71句】:【縛虎容易放虎難】見“伏虎容易縱虎難”。
【第72句】:【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慣)一人:指皇上。萬人:指百姓。地位在皇上之下,萬民之上。舊指宰相。也形容人地位非常高,權勢非常大。 也作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 一人之下,眾人之上。
【第73句】:【 插起翅膀也飛不出去】表示不可能走掉。成語:插翅難 飛。明代《二刻拍案驚奇》:“衙門封鎖,插翅也飛不出去。 況且房里兀自關門閉戶的,打從那里走得出來?”
【第74句】:【 一拳打在絮被上,沒有一點反響】指沒有反映,沒有效果。 類似的:一拳打在豬背上,連個印子都不起。《秦城春秋》: “她的反抗就像拳頭砸進棉花里,沒有得到任何反映。”
【第75句】:【 吃過河豚,百樣無味】河豚味美。謂見過大世面,對一般 事就看得淡了。清代《孽?;ā罚骸八自捳f得好:吃過河豚,百 樣無味了。若是做了上海道,也是百官無味了?!?/p>
【第76句】:【拿著螞蚱喂老虎】(慣)比喻東西太少,滿足不了需求。
【第77句】:有一次,小華做錯了事,爸爸批評他,他雙腳跳著哭。媽媽生氣地說:“看你那樣子,像要跳水。去吧,大河是沒有蓋兒的。”(四川·江安)
【第78句】:【鋪的草,蓋的草,有個老伴就是好】(諺)即使窮到下鋪草、上蓋草的程度,只要有個老伴相依為命,彼此體貼照應,就會感到十分滿足。指老年人最難得的是有個老伴。
【第79句】:【鼻子里插大蔥——裝象】(歇)象:諧“相”。指裝模作樣,欺騙人。 也作“鼻子插蔥——充象”。
【第80句】:半天里的灰塵——在飛哩
【第81句】:【 油干燈草盡/油盡捻子干】消耗完了。杜鵬程《保衛(wèi)延 安》:“李昆崗是個了不起的人物,他喊支持不了,那可是油 盡捻子干了!”
【第82句】:我們老師最痛恨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他常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一個人連老人都不孝敬,就枉披一張人皮了!”(陜西·旬陽)
【第83句】:【上馬金,下馬銀】(慣)上馬給金子,下馬給銀子。1形容招待非常熱情或待遇十分優(yōu)厚。2形容家境很富有。 也作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 上馬提金,下馬提銀。
【第84句】:人打江山狗坐殿——抬舉畜生
【第85句】:【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鄉(xiāng)親】釋義:極言人對故鄉(xiāng)的深厚感情。例句:“‘月是故鄉(xiāng)明,人是故鄉(xiāng)親’??!吳鉤慨嘆一聲‘想當年咱倆常常頭并頭睡在院里;院里風大沒有蚊子咬,整宵半夜地掏心窩子呀!’”
【第86句】:【 一人傳虛,十人傳實】以訛傳訛,傳的人多了,會使人信以 為真。十,也說:萬。成語:三人成虎。龔昌盛《沉浮》:“傳 說的人添枝加葉大肆渲染,簡直把王老水子描繪成劍俠一 類人物。一人傳虛,萬人傳實,假的也就變成真的了?!?/p>
【第87句】:【砸鍋】“砸鍋”這一俗語常用來比喻把事辦壞了。如“把事辦砸了”。 “砸鍋”源自戲劇不同劇種的聯(lián)合演出。清末民國初年,我國北方的京劇曾同直隸梆子(今河北梆子)同臺演出,而劇目、表演等又仍舊各自保持原狀不相混同。人們就將這種班社俗稱“兩下鍋”或“雙下鍋”班社。后來,唐山地方戲評劇后來居上,登上京津舞臺,成為北方影響力較大的劇種之一。有時出現(xiàn)了京、評、梆同臺演出的場景,人們稱之為“三下鍋”。另外,京劇演員為了扮演自己所不會的角色而臨時去鉆研、排練,拓寬戲路,本行也俗稱為“鉆鍋”。在這里,“鍋”已經成了“戲”的代名詞。舊時,人們常用“砸鍋飯”來喻失業(yè),而戲要是唱得不好演不下去,自然也就“砸鍋”了。如果演砸了,兩下鍋也好,三下鍋也好,自然又得另起鍋灶。
【第88句】:【鴨子死了嘴還硬】嘴硬,兼指嘴上不認輸。成語:強詞奪 理。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鴨子死了嘴也硬。妹妹,不 管什么事,你若不占上風,你是不肯甘休的。”
【第89句】:按路標走——沒錯
【第90句】:家里丟了磨——沒推的了
【第91句】:【 一竿子插到底】一次徹底完成,或堅持到底。插,也說: 扎、捅。成語:一勞永逸。浩然《艷陽天》:“什么事情只要讓 他想通了,他就熱起來,一竿子扎到底兒,不干好了不罷 休?!?/p>
【第92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釋義:甲:居第一位。陽朔:縣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漓江流經境內,風景秀麗,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陽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惫鹆秩耸呛軔劭湟@兩句話的。到過桂林而且游過陽朔,我自己也能承認,這兩句話并不算夸張。
【第93句】:驢子趕到磨道里——不轉也得轉
【第94句】:狗逮老鼠貓看家——就生避熟
【第95句】:【眼淚泡著心】(慣)比喻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傷。
【第96句】:【說你胖,你就喘】多指禁不起夸獎。一經表揚就真以為 自己好得不得了。姚雪垠《李自成》:“你別逞能,越說你咳 嗽你越發(fā)喘!我告訴你新的探報,你別當我們的事兒很輕 松。”
【第97句】:【鑿四方眼兒】(慣)形容為人死板,不知變通。
【第98句】:割韭菜不用鐮一胡扯
【第99句】:【化干戈為玉帛】(慣)干戈:武器。玉帛:玉器和絲織品。比喻平息戰(zhàn)爭或爭斗,實現(xiàn)和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