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錢塘江的潮水——看漲
【第2句】:【哭的是各人的兒,落的是一樣的淚】(諺)各人落的淚都是一樣的,但落淚的因由卻各不相同。指各人都有自己的悲苦事,外人很難體味得出。
【第3句】:包辦婚姻——不由自主
【第4句】:【取得真經(jīng)是唐三藏,闖下亂子是孫悟空】孫悟空保護唐僧 去西天取經(jīng),出了事都怪孫悟空,取經(jīng)的功勞都歸唐僧,事 出《西游記》。意為功勞歸自己,錯誤推旁人。或說:取得真 經(jīng)唐僧受,惹下禍來行者當。柳青《種谷記》:“說得好聽! 取得真經(jīng)是唐僧,闖下亂子就是孫悟空?我不去!”
【第5句】:老鴰站樹梢——呱呱叫
【第6句】:【腰里掖副牌,誰到跟誰來】指隨時可能發(fā)生爭吵,或發(fā)生 性關(guān)系。浩然《艷陽天》:“瞧你這個人,怎么腰里掖著一副 牌,誰到跟誰來呀?我們有我們的事兒。”
【第7句】:獨柴難引火,蓬柴火焰高。
【第8句】:【窮媳婦知米貴】(諺)指窮家婦女最懂得儉省節(jié)約。
【第9句】:小軍的鉛筆斷了,順手拿起水果刀去削,結(jié)果弄得一團糟。媽媽走上前說:“鐮刀不能砍大樹,斧頭不能割青草,什么事都要做得有規(guī)矩。”(湖南·長沙)
【第10句】:捉螞蚱喂老虎——難飽
【第11句】:【等米下鍋】(慣)形容窮得沒有糧食吃。也比喻缺乏急需的東西。
【第12句】:【忠厚是無用的】別名謂老實人缺乏斗爭性,讓人欺侮。魯 迅《墳》:“俗話說:忠厚是無用的別名,也許太刻薄一點罷, 但仔細想來,卻也并非唆人作惡之談,乃是歸納了許多苦楚 的經(jīng)歷之后的警句。”
【第13句】:蒺藜子拌革——不是好料
【第14句】:【紅白喜事】中國民間稱結(jié)婚為“紅事”,埋人為“白事”,合稱“紅白喜事”。結(jié)婚叫紅喜事,還好理解,花轎是紅的,新娘穿紅的(白色婚紗是后來的外來婚俗),洞房內(nèi)鋪的、蓋的全是紅的,室內(nèi)外、院內(nèi)外墻上貼的、門口掛的全是紅的,嫣然似紅海洋一樣,紅事忌白。然而,死了人叫“白喜事”不好理解。那么這又是什么緣由呢?所謂白喜事,有悲喜交加之意。首先,如果百歲老人死了,那是自然歸天,有人稱之為喜喪。另外,喪葬本是一件悲哀的事情,但同時又要跟著“熱鬧”一番。這種自相矛盾的心態(tài),在中國是有傳統(tǒng)的。兩千多年前的莊子死了老婆,他沒有悲傷,相反,卻在地上鼓盆而歌。在莊子看來,自然界是最高的權(quán)威,一切都要聽從自然界的安排。人的一生沒有任何主動性,一切都是命定的。《莊子·德充符》云:“死生、存亡、窮達、貧富、賢與不肖、毀譽、饑渴、寒暑,是事之變,命之行也。”他喪妻鼓盆而歌,正是濃厚的宿命論的思想意識的反映。對喪事的喜慶活動,在中國許多民族中都存在過。例如,土家族跳喪舞。人死了以后,尤其是長輩去世后的第一個晚上,喪家就開始了這種跳喪舞的活動。被請的歌師傅一個人擊鼓領(lǐng)唱,另有兩個人幫和,邊歌邊舞,圍著棺材一跳就是一個晚上,借以給死者家屬減輕悲痛,解除憂悶,因此跳舞哀而不悲,傷而不痛。喪葬風俗中這種悲喜交加的現(xiàn)象,寄托了人們對生之眷戀與死之恐懼,這不可調(diào)和的矛盾,是“白喜事”的真正根由。
【第15句】:【八竿子打不著】(慣)形容二者沒有關(guān)系或關(guān)系十分疏遠。
【第16句】:【 自己的夢自己圓】自己做事,自己收場,自己解決。或 說:各人的夢各人圓。劉澍德《橋》:“要是單干的話,那就各 人的夢各人圓,用不著聚在一起扯。”
【第17句】:一天中午,我在屋里寫作業(yè),小弟弟在床上睡覺,媽媽在家門口織毛衣。一會兒,弟弟醒來,一看媽媽不在,就哇哇地哭起來。媽媽聽見了,馬上從外面跑了進來。奶奶看見了,笑著說:“真是孩子娘,耳朵長。”(河南·林州)
【第18句】:管中窺豹——略見一斑(般)
【第19句】:巧八哥兒拉家常——光耍嘴
【第20句】:打黑牛,驚黃牛,嚇得白牛吐舌頭。(甘肅·鎮(zhèn)原)
【第21句】:【蝎子的尾巴——有點毒水也不多】(歇)毒水:本指蝎子身上的毒液,轉(zhuǎn)指能危害人的行動。指即使有點危害,也有限。
【第22句】:蒙面人出場——不留臉面
【第23句】:熟戲要當三分生,練成要加三分功。
【第24句】:【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諺)記憶力再強,也不如用筆把事記下來可靠。指筆記勝過記憶。 也作好記性當不得爛筆頭。 好腦瓜子不如爛筆頭子。
【第25句】:【屙屎的死在糞坑里——臭鬼】(歇)臭:諧“丑”。指相貌丑陋的人。
【第26句】:一條船上的旅客——風雨同舟
【第27句】:大麥芽做飴糖——好料子
【第28句】:【改換門庭】“改換門庭”有兩個含義,一是改變門第出身,提高社會地位,屬中性詞;二是投靠新的主人或勢力,以攀高枝,謀求出路。此語源于明朝。封建時代清苦的讀書人通過科舉考試而謀取官位,以改變家庭的社會地位,這叫“改換門庭”。在那時,改換門庭并不是個形容詞,它是名副其實的大動作。明朝末年,朝廷采取了一些改換門庭象征性措施,以強化科舉考試的轟動效應。中舉以后,報錄者手持短棍,一進中舉者家的大門,即亂打亂砸,直至屋內(nèi),把門窗廳堂家雜全部砸得稀巴爛,跟著在后面的工匠立即把全部更換一新。接著,同姓的大戶便來“通譜”,哪怕八代之前有親戚關(guān)系也連成一家。再后,拜師的、送禮的、招婿的等紛至沓來,地方官吏也宣布“三免”(免役、免稅、免費使用奴婢)。你看,第一階梯的“改換門庭”就已是多么顯赫,多么堂皇!真是“鯉魚躍龍門”。中舉就如此顯赫,中了進士、狀元就更不用說了。
【第29句】:【端鐵飯碗】(慣)比喻從事有固定收入的、非常穩(wěn)定的職業(yè)。 也作“捧鐵飯碗”。
【第30句】:【扛起竹竿進城——不曉得轉(zhuǎn)彎】(歇)比喻人不知道變通。
【第31句】:【車多礙轍,船多擦邊】釋義:比喻人多手雜,不利于辦事。例句:“我沒有什么說的!反正‘車多礙轍,船多擦邊’!”
【第32句】:一失足成千古恨——后悔莫及
【第33句】:【多一個鈴鐺多一聲響,多一支蠟燭多一分光】多少也算一分 力量。成語:多多益善。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當 然,我去說,這事兒也不一定就成,但有我總比沒有我強。 多一個鈴鐺多一聲響,多一支蠟燭多分光。香草,你說呢?”
【第34句】:【雁飛不到處,人被名利牽】(諺)大雁都飛不到的地方,人卻為追逐名利而敢冒險前往。指名利對人極有誘惑力。
【第35句】:【寒門生將相】(諺)寒門:窮苦人家。將相:將帥和卿相。將相這樣的棟梁之材,往往出自窮苦人家。 指貧窮人家的子弟往往有大出息。 也作寒門產(chǎn)貴子,白戶出公卿。 貴子:達官貴人。白戶:白草蓋頂?shù)奈葑樱柚肛毢思摇?寒門出將相,草莽出英雄。
【第36句】:【皇帝的女兒不愁嫁】(諺)指皇帝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他的女兒當然不愁嫁不出去。常借指最緊俏、最短缺的搶手貨物,不愁賣不出去。
【第37句】:趕腳的騎驢——圖個眼前快活:一時的快活
【第38句】:【寧為玉碎,不為瓦全】釋義:寧肯為正義去死,也不肯茍且偷生。例句:“歹徒!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老頭子搖頭晃腦,口沫橫飛,“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無恥茍活,生不如死。”
【第39句】:【十里高山望平川——光景要往長處看】(歇)指過日子要往遠處著想。也指看問題目光要遠大。
【第40句】:【四六不懂】是一個俗語,在百姓當中比較流行。它是形容一個人不懂事理,形同“二百五”。 “四六不懂”源自駢文體。駢體文詞語,四字和六字相間,是為基本句式,俗名“四六文”,曾是撰文造句的經(jīng)典參照。故此,說某人“四六”,指的是有文化素養(yǎng),是對其行為規(guī)范的褒獎。如果在“四六”后面加上“不懂”二字,形成“四六不懂”句式,就是貶斥。“四六不懂”如同“不三不四”一樣,“三四”為好,三、四前面加上“不”字就是貶義。
【第41句】:大地旅行——陸游
【第42句】:【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釋義:責怪人管事太多。不該管的也要管。“拿”又作“撲”、“咬”、“捉”。例句:女護士勉強地把自行車搬進醫(yī)院大門,但還是嘟嘟囔囔地說:“狗拿耗子,多管閑事!還不知安的哪份心呢!”
【第43句】:【圍棋盤里下象棋——不對路數(shù)】(歇)路數(shù):本指路子、下棋的步子,轉(zhuǎn)指著數(shù)、武術(shù)的動作。指動作不合要求或規(guī)定。
【第44句】:光說駱駝,不說螞蟻——凈揀大的說
【第45句】:【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說擒虎別人不相信,借指難以 啟齒。明代《警世通言》:“不信上山擒虎易,開口告人難。 一連奔走六日,并無銖兩,一雙空手,羞見芳卿,故此這幾日 不敢進院。”
【第46句】:我家煮了紅薯,我吃著可香了。爸爸說:“餅二十,饃十八,三里紅薯二里瓜。”(注:指香味飄散得遠。)(河南·滑縣)
【第47句】:【一朵鮮花插在牛糞上】(慣)比喻才貌出眾的姑娘嫁給了丑陋或卑鄙的丈夫。也比喻聰明能干的女子生活在不能發(fā)揮才智的地方,或珍貴的東西落在不適合擁有它的人手中。 也作好花插在牛屎上。 鮮花插在牛糞上。
【第48句】:【冬天的大蔥,葉黃根枯心不死】釋義:比喻不甘心失敗,妄圖作垂死掙扎。例句:這些人也像冬天的大蔥,葉黃根枯心不死。我們就應該來個剝皮刨根,不給它一點喘息機會!
【第49句】:孔夫子的文章——之乎者也
【第50句】:天氣陰沉沉的,爸爸要去縣城。我說:“爸爸,今天天氣不好,你不要去了。”爸爸說:“不行!與人家約好的時間,就是下黑雪我也得去!”(河北·滄州)
【第51句】:【飛機上扔相片——丟人不知高低】(歇)指人丟盡了臉面。
【第52句】:【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諺)馬老實馴服,騎它的人就多;人忠厚軟弱,就有人來欺侮他。指人固然要善良,但不可軟弱,以免受欺侮。 也作馬善有人騎,人善有人欺。 馬善被人騎,人弱被人欺。 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
【第53句】:【仰臉的女子低頭的漢】見“抬頭老婆低頭漢”。
【第54句】:【打破醋壇子】(慣)比喻在男女情愛上產(chǎn)生了強烈的嫉妒情緒。 也作“扳倒了醋缸”。
【第55句】:【捉鱉不在水深淺】釋義:比喻做事全在機緣是否湊巧。例句:他心想:“捉鱉不在水深淺,只要碰到手跟前,專找不如一遇。”
【第56句】:【藕發(fā)蓮生,必定有根】釋義:比喻問題的產(chǎn)生必定有根源。例句:藕發(fā)蓮生,必定有根。看來,他們可能要利用廖德俊和李旺這個事,搞什么把戲,居心叵測,葫蘆里不定裝著什么毒藥呢!
【第57句】:【船到橋,直苗苗】(諺)指船行到橋頭,船身自會直直地隨著水流通過。比喻凡事用不著心急,事到臨頭,自會有解決的辦法。 也作船到橋頭自會直。 船到江心自會直。 船到灣頭自然直。
【第58句】:【先道斷,后不亂】(諺)道:說。 指凡事先把條件講清楚,事后就不會發(fā)生麻煩,糾纏不清。
【第59句】:【牙齒上刮下來的】(慣)比喻舍不得吃用省下來的。
【第60句】:【大人不記小人過】釋義:地位高或年長者不跟地位低或年幼者計較。例句:“郭司令,大人不記小人過,我當時,也不曉得,怎么會把那只青銅雙耳壺,朝依擲過去。”
【第61句】:【一跤跌入青云里】(慣)青云:高空的云,比喻高的地位。指交了好運。
【第62句】:綿羊進狼窩——自投羅網(wǎng)
【第63句】:【 天上有,地下無】仙境中所有,人間所無,極言美妙。清 代《玉嬌梨》:“只說他這位小姐,名喚玉嬌,今年才十七歲, 真生得天上有地下無,就畫也畫不出的標致。”
【第64句】:【棗核解板兒——能有幾鋸】(歇)解板兒:用鋸子鋸開。棗核很小,把棗鋸開,根本用不了幾鋸。 鋸:諧“句”。指沒有多少話語或唱詞。
【第65句】:【人急辦不了好事,貓急逮不到耗子】(諺)人性急就辦不好事情,貓性急就逮不住老鼠。指做事必須克服急躁情緒,要有耐心。
【第66句】:依靠群眾是千里眼,脫離群眾是瞪瞎眼。
【第67句】:爸爸經(jīng)常辦事還沒成功就瞎嚷嚷,媽媽說:“爸爸是屎沒出來屁一大串。”(新疆·庫爾勒)
【第68句】:夏天到了,天氣很熱,爺爺買了一個大西瓜。家里的人還沒有全回來,叔叔就自己先吃了起來。眼看他自己就快吃大半個了,爺爺在一邊看不過去了就說:“君子略嘗滋味,小人撐死不足。”叔叔聽了不好意思地笑了。(河北·平泉)
【第69句】:【一根線上拴的螞蚱】釋義:互有聯(lián)系,誰也跑不脫。例句:“咱倆是一根線上拴的螞蚱,到時蹦不了我,也跑不了你。”
【第70句】:【狐貍精轉(zhuǎn)世的——心眼稠】(歇)轉(zhuǎn)世:迷信指投生。稠:多。 指壞心眼太多。常含譏諷意味。
【第71句】:【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釋義:寅時:凌晨三時至五時。卯時:早晨五時至七時。不怕寅時下雨,但怕卯時打雷。例句:雷占:未雨先雷,船去步回。不怕寅時雨,只怕卯時雷。
【第72句】:【麥糠揩屁股】(慣)比喻做事情不利落,沒完沒了。
【第73句】:【不暗不聾,不成姑公】(諺)喑(yIn):啞。姑公:婆婆與公公。指不會裝聾作啞,就當不了公婆。也泛指當家人就得要裝得糊涂些。 也作不癡不聾,不做家翁。 不癡不聾,不作阿家阿翁。
【第74句】:【床罩】“床罩”是最普通的床上用品,美觀大方,可它的得來并不美。床罩的歷史可追溯到14世紀的法國。據(jù)記載,這個偉大的發(fā)明者是一個普通的法國高盧婦女迪迪。迪迪與馬夫路易戀愛了三個月后,正式舉行婚禮。不幸的是,婚禮后的早晨,年輕的妻子發(fā)現(xiàn)丈夫有遺尿的毛病,他將婚床上的被褥尿濕了。這時,祝賀婚禮的客人們已在門外,他們大聲笑鬧,捶打木門,迪迪已沒有更換床褥的時間。迪迪望著神情沮喪的路易,忽然靈機一動,從衣櫥里取出一張床單,迅速鋪在潮濕的被褥上,然后開門迎客。客人們向新郎新娘祝福,并參觀他們的新居。突然,一位客人手指床單,驚奇地叫道:“多奇怪的布置,這是潔白的‘床罩’!它一定是巴黎上流設(shè)計者的最新玩意兒吧?” 新娘微微一笑,不發(fā)表意見。客人們發(fā)出嘖嘖的贊嘆聲:“哦!這多么時髦,多么漂亮!” 很快,這種鋪床方法在法國各地流傳起來。三年后,法國宮廷正式采用了這種方法,并按那個客人所說的那樣,將鋪在被褥上的床單命名為“床罩”,并且把它載人了《宮廷起居事典》。
【第75句】:【火大無濕柴】(諺)指火勢大了,濕柴也能燃燒得很旺。比喻人多力量大,有氣勢,就不怕困難多,任務重。 也作“旺火沒濕柴”。
【第76句】:孫大圣鬧天宮——慌神
【第77句】:叔叔領(lǐng)回工資后,大吃大喝的,不幾天就把錢揮霍掉了。奶奶數(shù)落他:“老鼠還有三天余糧呢!花錢可不能大手大腳的,要知道,吃不窮,穿不窮,計劃不周一世窮。”(江蘇·江都)
【第78句】:從湖南到河南——南上南(難上難)
【第79句】:小明放學回家,爺爺讓他去買包茶葉,他磨磨蹭蹭地不愿去。吃完飯,爺爺又催他去買,小明還是懶得動。奶奶在一旁說:“這真是饑了蹭,飽了愣,不饑不飽不想動。”(河南·三門峽)
【第80句】:【吃不了兜著走】(慣)指一旦出了事,要承擔全部后果。 也作吃不了包著走。 吃不了兜著跑。 吃不了兜著。
【第81句】:檢驗員量車件——卡得緊
【第82句】:【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釋義:不是情趣相投的人,不會聚合成一家。例句:“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兩口子又都比較膽子小,最怕惹是非。”
【第83句】:【龍居淺水遭蝦戲,虎落平原被犬欺】(諺)戲:戲弄。指龍一旦離開大海落入淺水灘,就要遭受蝦的戲弄;虎一旦離開深山跑到平川地,就會遭受狗的欺侮。比喻強者失勢,會受小人的凌辱。 也作龍離滄海遭蝦戲,虎落平陽被犬欺。 龍游溝壑遭蝦戲,鳳入牢籠受鳥欺。
【第84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釋義:拈(nian):揀起。形容人懶怕動。例句:馮金保又說大姐成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偷米換燒餅吃。
【第85句】:【出一身冷汗】形容人驚恐。王安憶《文革軼事》:“有時 候,這些畫面還會出現(xiàn)在她的夢境里,真的一樣,她不由驚 出一身冷汗。”
【第86句】:【各打五十大板】對爭訟雙方,各打五十大板,給予相同的 懲罰。貌似公正,其實不分是非。張潔《沉重的翅膀》:“部 里的事,最近上頭有人說話了,他和田守誠各打五十大板。”
【第87句】:【兩國相戰(zhàn),不斬來使】(諺)兩個國家交戰(zhàn),彼此都不殺害對方派來的使者。指交戰(zhàn)雙方派來的使者是交換信息的,應該受到保護。 也作兩國交兵,不拒來使。 兩軍交戰(zhàn),不殺來使。
【第88句】:天平?jīng)]砝碼——兩頭落空
【第89句】:做夢吃饅頭——夢里見面
【第90句】:【有毒的不吃,犯法的不做】(慣)形容人安分守己。
【第91句】:【老子天下第一】(慣)指覺得自己很了不起,無人可比。 也作“老子天下稱第一”。
【第92句】:夜里開火車——前頭(途)光明
【第93句】:芭蕉插在古樹上——粗枝大葉
【第94句】:【冤殺旁人笑殺賊】(慣)殺:表示程度深。指冤枉了無辜的人,讓壞人高興。
【第95句】:【打了騾子馬受驚】(諺)比喻懲罰某人,旁邊的人會受到驚嚇。 也作打了騾子驚了馬。 打了騾子馬也驚。
【第96句】:【泡在蜜罐里】見“落在蜜缸里”。
【第97句】:【眾人拾柴火焰高】見“大家拾柴火焰高”。
【第98句】:姐姐跟姐夫發(fā)生了口角,一賭氣跑回娘家住了十來天。媽媽開導她說:“房檐下是避雨哩,娘家不是住女哩。再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還是回去,夫妻倆商量著好好做事。”(河南·鄧州)
【第99句】:泥人兒掉在河里——沒人模樣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