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等待定律:等待,就是在無能為力的時候,把主動權(quán)移交給時間。
【第2句】:性不妄語。菩薩常作實語、真語、時語,乃至夢中亦不忍作覆藏之語,無心欲作,何況故犯。《華嚴(yán)經(jīng)》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3句】:結(jié)婚后,他天天見到你,睜開眼你就在他身邊,閉上眼你還是在他身邊。
【第4句】:【佛心禪語】人最熟悉的莫過于自己,最陌生的也莫過于自己;最親近的是自己,最疏遠(yuǎn)的也是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就是自己!
【第5句】:一者布施,二者愛語,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薩皆應(yīng)修學(xué)。《心地觀經(jīng)》卷七,功德莊嚴(yán)品
【第6句】:【禪語人生】只想過別人對自己的影響,卻從未考慮過自己對別人的影響,這緣于你的不智,幼稚,還有不成熟。
【第7句】:休把庭花類此身,庭花落后更逢春,此身一往知何處?三界茫茫愁煞人!(宋)龍牙密禪師(澫益《法海觀瀾》)
【第8句】:【禪語人生】只有做完你本份中正確的工作,才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其它事情。
【第9句】:【禪語人生】重要的是,把我們所接收到的教誨和法門,深植在自己的心靈上,然后每天實踐。這不是一下子就辦得到的事,要透過訓(xùn)練,慢慢地來。
【第10句】:【佛心禪語】自己的命運其實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因為靈魂即神,是我們自己的靈魂掌控者自己的命運。關(guān)鍵在于用意識來控制思想,用正向的頻率來吸引美好的事物。
【第11句】:男子女人臨命終時,神識昏昧,不辨善惡,乃至眼耳更無見聞。是諸眷屬,當(dāng)須設(shè)大供養(yǎng),轉(zhuǎn)讀尊經(jīng),念佛菩薩名號,如是善緣,能令亡者離諸惡道。《地藏菩薩本愿經(jīng)》卷下
【第12句】:【佛心禪語】愛國護(hù)國這是佛教歷來就有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棄,只有在維護(hù)國家和人民利益的基礎(chǔ)上,自己的宗教信仰才能生存和發(fā)展。
【第13句】:【佛心禪語】善行絲毫積累終會圓滿,惡業(yè)點點去除終會清凈,煩惱時刻對治終會解脫,修行日日增上終會成就。
【第14句】:入眾應(yīng)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說余事。《五分律》
【第15句】:設(shè)一念與佛有隔,不名念佛三昧;若念念與佛無間,何勞更問阿誰。(明)澫益《靈峰宗論》卷四之一,《答卓左車茶話》
【第16句】:一個女人,若懂得陰陽規(guī)律,便知道再強(qiáng)悍的女人在家里都要刻意地示弱。
【第17句】:生命也許是一絲清涼,也許是一絲嘆息,也許是一個身影,也許是夢的延伸,也許是一片葉子的飄落,無言,無語。
【第18句】:【禪語人生】許多人會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認(rèn)可,結(jié)果平添出很多的煩惱。
【第19句】:發(fā)菩提心與修六度行,為顯密乘之共同道,是故密乘一切時中,于此二道不應(yīng)舍離。(明)宗喀巴《菩薩戒藏持戒稈相論》
【第20句】:【禪心佛語】停止一切造作和努力,不要東搞西搞,松松坦坦的放在那兒就對了。
【第21句】:【禪心佛語】迷,就是失去方向。如果能在迷惑處豁然開朗,能保持清醒的頭腦,靜心破迷而不慌亂,就是智慧。
【第22句】:若用智慧返觀心性,則能通行心,至法華、念佛、般舟、覺意、首楞嚴(yán)諸大三昧,及自性禪乃至清凈禪等,是出世間上上禪門。《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卷一
【第23句】:清凈信樂心,名士夫勝財;修行于正法,能招安樂果;真諦之妙說,是則味之上;賢圣智慧命,是為壽中最。《雜阿含經(jīng)》卷三十六,第1013經(jīng)
【第24句】:如果說一定要怎樣才會滿意,那是苛求,你將永遠(yuǎn)不會滿意,如果以主觀的執(zhí)著去追求所需,那從生到死所能彰顯的只會是一個字——苦。——耕云先生
【第25句】:【禪語人生】血肉淋淋味足珍,一般痛苦怨難伸,設(shè)身處地捫心想,誰肯將刀割自身。勸君遠(yuǎn)離殺生業(yè),切莫殺生招惡業(yè)。
【第26句】:【禪語人生】一切以利他功德為前提,一切以脫眾生苦厄為懷,則自身無事,心胸漸寬。
【第27句】:【佛心禪語】佛說:“凡執(zhí)著某一事物(或見解)而藐視其他事物(見解)為卑劣,智者叫這個是桎梏(纏縛)。”
【第28句】:【禪心佛語】可以拿走人的任何東西,但有一樣?xùn)|西不行,這就是在特定環(huán)境下選擇自己的生活態(tài)度的自由。
【第29句】:【禪心佛語】順境與逆境既然是構(gòu)成社會人生的兩個方面,那么它的存在必然是合理的。
【第30句】:【禪語人生】陰木性人,抗上、不服人,好生怒氣。怒氣傷肝,頭迷眼花、兩臂麻木、胸膈不舒、耳鳴牙痛、癱瘓中風(fēng)。
【第31句】:【禪語人生】一切因緣和合的事物都在不停地流轉(zhuǎn)變遷,這就是「諸行無常」。
【第32句】:當(dāng)我們改變自己的心態(tài)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木和世界抗?fàn)帲澜缫矔晕⑿斫蛹{你。正所謂人生萬事隨喜,沿途盡是好風(fēng)景。
【第33句】:【禪心佛語】燃燒人生并不是一味地透支,即使是再強(qiáng)壯的身體也有疲勞的時候,勞逸結(jié)合是一種生存的策略。身體是生存的本錢,休息是狂奔的前奏。
【第34句】:【禪心佛語】快樂不是憑靠和我們相處的人有多少,而是來自于「正見」。
【第35句】:仁:“持戒不殺,不求仁而仁著。”仁者“愛”也,不殺生害命、損人毀物,以慈悲柔和心護(hù)生愛物,即是仁德。
【第36句】:【禪心佛語】人的痛苦,并不是因為被新痛刺傷,而是舊痛不斷在心中翻涌。
【第37句】:【禪語人生】小強(qiáng)跑過去,從柴擔(dān)上抽了一支木柴,給小和尚拿了過來。小和尚覺的很有趣,又讓小強(qiáng)去拿,并用手比劃呈方形,嘴里說著:“汗巾、汗巾”。
【第38句】:人類社會是一個競爭型的社會,無論從事哪行哪業(yè),都免不了競爭,免不了遇到他人明里暗里的干擾,能不能克服人為的障礙,是事業(yè)成敗的關(guān)鍵。
【第39句】: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們最壞的習(xí)慣,是茍安于當(dāng)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第40句】:有的人怕雙手太粗糙,舍不得用雙手做事;為了使青春永駐,去美容院把皮膚磨得又細(xì)又白;怕臉上有皺紋,連笑都不敢,把笑靨凍結(jié)起來,成了名副其實的“冰霜美人”。
【第41句】:【禪語人生】學(xué)會回歸自然,學(xué)會放松自己,保持心態(tài)和精神的健康,這比干一番事業(yè)還要重要。
【第42句】:【禪心佛語】獨享,你只享受到單一色彩;共享,卻可以由他人眼中,分享到不同色彩。
【第43句】:【禪語人生】有一天,當(dāng)你發(fā)現(xiàn)再也記不起為了什么而受傷,那就是痊愈之時。
【第44句】:【禪心佛語】夫身心方寸,舉足下足,常在道場;施為舉動,皆是菩提。
【第45句】:就這樣一簇秋光里的野花,是不是已足以讓你心動?會不會給你穿越的沖動?很多年前,老屋附近的水塘邊少年眼里的夢,是不是已經(jīng)和歲月一起永恒?
【第46句】:【禪心佛語】能讓自己快樂、自在,是真聰明、真能干;能讓自己和他人解脫煩惱與痛苦,才是真智慧、真慈悲。
【第47句】:【禪心佛語】抬抬手,作個仁義之君,蒼天一定有很多回報;慢慢走,積下君子情操,腳下有螻蟻準(zhǔn)備逃生。
【第48句】:【禪心佛語】人生不過三萬天,成功失敗均坦然,是非恩怨莫在意,健康快樂最值錢。
【第49句】:【禪語人生】我們一步一步的往前走,每一步都留下一些腳印。凡事預(yù)則立,不預(yù)則廢。
【第50句】:【禪語人生】有個叫鐵眼的年輕和尚,發(fā)誓要用募捐來的錢筑造一個佛的金身。這件事雖然功德無量,但是困難太大了。然而,鐵眼和尚一旦立下了宏愿,就絕不退縮。
【第51句】:剎塵心念可數(shù)知,大海中水可飲盡,虛空可量風(fēng)可系,無能盡說佛功德。《華嚴(yán)經(jīng)》卷八十,入法界品
【第52句】:【禪心佛語】生活不苦,苦的是欲望。生活中沒有什么過不去,只是再也回不去。
【第53句】:平時沒事對別人很好,這不是功夫:當(dāng)發(fā)生事情時還能對別人好,才是真功夫。
【第54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會遇到兩個人,一個驚艷了時光,一個溫柔了歲月。
【第55句】:【禪心佛語】過好每一天,珍惜現(xiàn)在擁有的就是快樂。黃泉路上無老少,把所有的機(jī)會都當(dāng)作唯一的。
【第56句】:【禪語人生】有福莫享盡,福盡身貧窮。有勢莫使盡,勢盡冤相逢。福兮常自惜,勢兮常自恭。人生驕與奢,有始多無終。
【第57句】:【禪心佛語】你還來不及一一向最深恩的人話別道謝,就又一次在不知不覺中遠(yuǎn)去。
【第58句】:【佛心禪語】修好的人多,得好的人少,是因為什么呢?就因為心里存的,都是別人的不好,又怎能得好呢?
【第59句】:作惡不即受,如乳即成酪,猶灰覆火上,愚者輕蹈之。《大般涅槃經(jīng)》卷九,如來性品
【第60句】:【禪心佛語】第十種“解脫成熟”。是人人都希望得到的一種好處。解脫成熟就是沒有障礙了,沒有障礙就是清凈法身,這是第十種的參禪的利益。
【第61句】:【禪語人生】修行人就是要將有事化為無事。修行人就是要將煩惱化為無煩惱(菩提)。修行人就是要使自己安樂,也使他人安樂。
【第62句】:【禪心佛語】男人——當(dāng)他不屬于你時,讓你感嘆什么是完美;當(dāng)她屬于你后,讓你感嘆什么是真實。
【第63句】:西方故國早回還,人命無常呼吸間。有限光陰當(dāng)愛惜,今生蹉過出頭難!(明)一元《凈土十要》
【第64句】:知三界唯心、三世唯心,而了知其心無量無邊。《華嚴(yán)經(jīng)》卷五十四,離世間品
【第65句】:【佛心禪語】「時間流逝」——我們習(xí)慣如此說,但時間是靜止不動的,流逝的是我們啊。
【第66句】:【禪語人生】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虛豁豁地。事來則隨時拔置,如水之定,如鑒之明,好惡妍丑到來,逃一毫不得,信知無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議。
【第67句】:人在塵世走一遭,得到的都是虛名浮利,無論修行多么高深的禪師,到頭來也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和尚。洞山禪師不戀閑名的姿態(tài)實在灑脫至極,小和尚的做法也充滿智慧。
【第68句】:【禪語人生】我們將「覺醒」放進(jìn)我們的行住坐臥中——放進(jìn)所有的威儀中。
【第69句】:摒棄吉兆、兇兆、夢兆和命相。《經(jīng)集》第二品,第十三章《正確游行經(jīng)》
【第70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活,最好是當(dāng)放下的時候放下,當(dāng)提起的時候提起,好像水車,要合乎中道原理才好,所謂有出世的思想,更要有入世的事業(yè)。
【第71句】:若知唯識現(xiàn),離于心所得,分別不現(xiàn)前,亦不住其性。是時攀援離,寂然心正受。《大乘密嚴(yán)經(jīng)》卷上,妙身生品
【第72句】:【禪語人生】心是佛,不用將佛求佛;心是法,不用將法求法。佛法無二,和合為僧,即是一體三寶。
【第73句】:【佛心禪語】自己豐富才感知世界豐富,自己善良才感知社會美好,自己坦蕩才感受生活喜悅,自己成功才感悟生命壯觀。
【第74句】:【禪心佛語】若不見性,一切時中擬作無作想,是大罪人,是癡人,落無記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惡。
【第75句】:真正的護(hù)生“不殺生”即是仁,仁者,愛也。萬法皆由慈心起,一切善行不離“愛”,因為有仁心愛念就不忍殺生害命,而能積極地救護(hù)一切眾生。
【第76句】:我們常常會懷戀兒時的快樂時光,并非兒時沒有煩惱,而是兒時的我們把一切的一切都看得那么淡然,根本沒把煩惱放在心上。
【第77句】:【禪語感悟】夢窗國師不是說“我是出家人,當(dāng)修忍辱之心”之類的話,而是說“出外的人心情總是不太好”。人好多時候的狂躁,其實是“相由心生”。
【第78句】:【禪心佛語】生命不外一場歷練,平坦的情懷,溫和的點頭,讓幸福成為一種習(xí)慣,一種信念,一種生活方式。
【第79句】:昨宵年幕夜,今朝是歲旦,都大尋常日,世人生異見。不解逐根元,只管尋枝蔓。新舊只如今,仔細(xì)分明看。若也更商量,秦時鐸鑠鉆。——《法演禪師文案》
【第80句】:【禪語人生】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
【第81句】:【禪心佛語】人生,需要有一些時刻,慢下來,靜下來,聽濤聲,聽風(fēng)聲,聽經(jīng)聞法,禪修經(jīng)行,內(nèi)觀自在,聽花開無聲,聽星月有聲,聽幸福的聲音,聽快樂的聲音。
【第82句】:【禪心佛語】哪怕全世界冷眼旁觀,也要堅強(qiáng)支撐下去,守得云開見月明。
【第83句】:【佛心禪語】※我們不是要逃避,而是要面對,我們敢面對敢承擔(dān)的時候,才沒有畏懼,才沒有恐怖。沒有畏懼感恐怖感,沒有患得患失,才沒有煩惱和痛苦。
【第84句】:【禪心佛語】逃離困境就是遠(yuǎn)離菩提。逃避現(xiàn)實的困境,就是逃避菩提、遠(yuǎn)離菩提。
【第85句】:【圣經(jīng)文案】250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第86句】:【禪心佛語】你心光明,世界便不黑暗;你心不亂,天地常會井然;你心常笑,青春將會不老;你心堅強(qiáng),坎坷通向康莊;你心不染,濁處自有青蓮。
【第87句】:【禪心佛語】更有吾國特創(chuàng)之天臺、賢首二宗,臺教以四教分判佛教,謂法門有四,佛果亦有四。賢首以五教分判佛教,謂法門有五,佛果亦有五。
【第88句】:【禪語人生】想要自己所行的善事既深又廣,真的非放生莫屬。所以說,放生功德最為第一。
【第89句】:今日不只限于今日的事情。昨日有今日,今日有明日有未來。——[日]千宗室
【第90句】:【禪心佛語】成功常常取決于能否堅持。堅持的長度與強(qiáng)度決定成功的高度。
【第91句】:【禪語人生】夜鶯聲音好聽換不來飯吃,與其有時間嚎叫,不如去磨爪子,嚎叫如果能得到食物,那么驢一定比狼還厲害。
【第92句】:空自發(fā)愿,不如說行,欺誑眾生,是名欺佛。復(fù)次,一切法中不如說行,是名欺佛。(古印度)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二
【第93句】:【佛心禪語】愛惜生命甚至比熱愛事業(yè)更為重要;視生命為兒戲,那是極端和絕望的作為。
【第94句】:【禪心佛語】如果說我懂的道理比別人多一點,那是因為我犯的錯誤比別人多一點。
【第95句】:【禪語人生】有些佛教徒,總想用自己的知見去糾正別人的認(rèn)知,一旦糾正不成便惱怒、便退群。且不管誰正誰偏,誰執(zhí)著,其實,這種想糾正別人的念頭的本身就是執(zhí)。
【第96句】:【禪語人生】只說好話不做好事,好話等于廢話;只做好事不說好話,好事等于無事。
【第97句】:【禪語人生】無論你走到哪里,無論天氣多么壞,記得帶上你自己的陽光。
【第98句】:【禪語人生】信得心及,見得性徹于日用中無絲毫透漏,全世法即佛法,全佛法即世法,平等一如。
【第99句】:四大等不離心大。心色雖異,其性則同。色即心,心即色,無障無礙。(日本)空海《即身成佛義》
上一篇:比較有哲理的文案精辟短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