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關(guān)門打狗——打個痛快;跑不了;看
【第2句】:二月割韭菜——頭一刀
【第3句】:錯把駝峰當(dāng)腫背——大驚小怪
【第4句】:小偷拍照——賊相
【第5句】:鵝行鴨步——磨磨蹭蹭;磨蹭;大搖大擺
【第6句】:沙鍋挑子掉到山溝里——個也不剩
【第7句】:蕎麥皮里擠油——死摳
【第8句】:開鍋的水——上下翻騰
【第9句】:麻袋里裝麥秸——草包
【第10句】:【王媽媽賣了磨——推不的了】(歇)王媽媽:泛指老婆婆。推:本指推磨,轉(zhuǎn)指推托、推卸。指事情、責(zé)任等推卸不掉了。也指事情沒有指望了。
【第11句】:鬧鐘報時辰——自雞得意
【第12句】:毛驢蛋子不戴籠嘴套——占了嘴的便宜,也吃了嘴的虧
【第13句】:【關(guān)公舞大刀——拿得起,放得下】(歇)本指關(guān)公武藝高強,轉(zhuǎn)以形容人技藝好,干活麻利。
【第14句】:生由死而來——麥子為了萌芽,它的種子必須要死了才行。
【第15句】:年近古稀嗅覺低——老鼻子啦(老鼻子:極多的意思)
【第16句】:鳥過拉弓——錯過時機
【第17句】:舉重場上比高低——斤斤計較
【第18句】:【一個模子脫出來的】形狀極為相似,多指子女肖似父母。脫,也說:刻。類似的:一副板子印出來的/一個穿里燒的。成語:如出一轍。老舍《離婚》:“張大哥不敢得罪任何人,可是老李——他叫著自己,你自己呢?根本和他一個模子刻出來的!”
【第19句】:汽車司機扳輪胎——忽左忽右
【第20句】:河水不犯井水——各干各的
【第21句】:冷水泡牛皮——越泡越韌
【第22句】:冬天的茅草夏天的蔥——葉枯根爛心不死
【第23句】:瘋狗吃日頭——不曉得天高地厚
【第24句】:小池塘里撒漁網(wǎng)——網(wǎng)打盡
【第25句】:高梁稈挑水——擔(dān)當(dāng)不起
【第26句】:我們繪畫小組約好去公園寫生。一到家,我便沖著奶奶大喊:“奶奶,周六我去公園玩!”奶奶一本正經(jīng)地說:“跟你爸爸請示去,我可是燈草做的拐杖——做不了主。”(江蘇·海安)
【第27句】:借了一角還十分——分文不差
【第28句】:雞蛋掉在油鍋里——滑透了
【第29句】:躲過野牛碰上虎——個更比一個兇
【第30句】:屋里風(fēng)箏——高飛有限
【第31句】:賣孩子唱大戲——慶的什么功
【第32句】:順坡推轱轆——滾得快
【第33句】:【石灰布袋——到處留跡】(歇)本指石灰布袋放到哪里都會留下痕跡,轉(zhuǎn)喻人不管走到哪里,都留下行跡。多指留下劣跡。也作“石灰布袋——處處有跡”。
【第34句】:【老虎掉進山澗里——傷人過重】(歇)山澗:山間的水溝。重:諧“眾”。指傷害的人太多。也作“老虎掉在山澗里——傷人太重”。
【第35句】:【蚊子叮菩薩——認(rèn)錯人了】(歇)菩薩:這里指泥塑或木石雕刻成的佛像。指看錯了人或找錯J,對象。也作蚊子叮菩薩——看錯了人頭。蚊子叮菩薩——找錯了對象。蚊子咬菩薩——認(rèn)錯人啦。
【第36句】:人家的牡丹敬菩薩——借花獻佛
【第37句】:我出出進進總不愛關(guān)門。媽媽數(shù)落我:“你啊,真是屬耗子的——拖著尾巴走路!”(黑龍江·寶清)
【第38句】:【狗咬尿泡——空歡喜】(歇)尿泡:膀胱。指白高興一場,什么好處也沒有撈到。常含譏諷意味。也作狗咬尿泡——虛歡喜。狗撲尿泡——空喜歡。
【第39句】:【金錢墊香爐——各抱一條腿兒】(歇)香爐:供神佛時燃香用的器具,底有三條腿。比喻各自選定投靠的人。
【第40句】:井底砌房子——深造
【第41句】:見了駱駝?wù)f馬腫背——少見多怪
【第42句】:寫文章怕落筆——肚里沒貨
【第43句】:夢里結(jié)婚——好事不成
【第44句】:【叫化子碰上要飯的——窮對窮】(歇)指窮困的碰上窮困的。
【第45句】:【大槐樹】槐樹是個很普通的品種,全國各地都有種植,緣何只有洪洞縣的大槐樹聞名于世?在國內(nèi)許多地方和海外華僑中,曾經(jīng)流傳著這樣一首古老的歌謠:“問我祖先來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問我老家叫什么,大槐樹下老鴰窩。”原來,在山西省洪洞縣城北二里處,有座始建于唐代貞觀二年(628年)的廣濟寺,寺旁有株漢代古槐,“樹身數(shù)圍,蔭蔽數(shù)畝”,長勢十分旺盛。槐樹上老鴰窩層層疊疊,無數(shù)鳥兒在此盤旋聒噪,成為遠近聞名的一道風(fēng)景。明代初年,就在這棵大槐樹底下,發(fā)生了一件歷史上驚天動地的大事——大移民。一群群男女老少手拿“憑照川資”,在官兵的催逼下走向新的定居地。這株洪洞古槐,留在移民的心中。明朝初年為何要大移民?元末明初,由于連綿不斷的戰(zhàn)爭,致使冀魯豫蘇和兩淮一帶,十室九空。而且自然災(zāi)害接連不斷。從《元史》記載看,元末較大的水旱災(zāi)害,山東18次,河南17次,河北15次,顆粒無收的蝗災(zāi)竟有18次之多,出現(xiàn)了“春燕歸來無棲處,赤地千里少人煙”的荒涼局面。明朝建國后,有些州縣人煙稀少,形同虛設(shè)。據(jù)《明太祖實錄》:洪武十年(1337年),河南等地“凡州改縣者十二,縣并者十六。”七年之后,又把全國不足3000戶的30余州降為縣。為此,朱元璋做出了千里移民以充實各地的決定。當(dāng)時的山西如同世外桃源,風(fēng)調(diào)雨順,沒有受到天災(zāi)人禍的影響,人口激增。據(jù)《明太祖實錄》:洪武十四年(1381年)統(tǒng)計,當(dāng)時的河南人口為1【第89句】:1萬人,河北人口1【第89句】:3萬,而山西人口多達40【第3句】:04萬人,比河北河南兩省人口總和還多出30萬人。要實現(xiàn)向中原一帶的移民方針,山西自然成了理想的選擇地。洪武九年(1376年)移民開始。《洪洞縣志》記載:當(dāng)時政府規(guī)定:“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其余一律外遷。移民主要來自大原府、平陽府和潞、澤、遼、沁、汾五州(即今太原、臨汾、長治、晉城、沁縣、汾陽一帶),因洪洞人口稠密,交通便利,被政府定為移民集散中心,從此名留青史。據(jù)傳,在孩子臨行前,父母把其小腳趾咬為兩瓣,留為記號以備以后認(rèn)親,從此全都成了復(fù)形小腳甲。傳說,凡長“猴指甲”的都是洪洞縣來的。現(xiàn)在,每年的四月一日到十日為“尋根祭祖節(jié)”,人們從四面八方來到這里,以不同的方式,表示對祖先故土的崇敬與懷念之情。“蔭庇群生”的大槐樹永遠扎根在無數(shù)炎黃子孫的心中。
【第46句】:買豬頭討個膽——自討苦吃
【第47句】:米篩子當(dāng)玩具——耍心眼
【第48句】:【狗掀門簾——全憑一張嘴】(歇)嘴:本指嘴巴,轉(zhuǎn)指說話。指人全靠嘴巴能說會道。含譏諷意味。也作狗掀門簾——光拿嘴對付。狗掀門簾——全仗著嘴。
【第49句】:石頭人打架——硬碰硬
【第50句】:草里的斑鳩——不知春秋
【第51句】:秋天的木棉花——老來紅
【第52句】:狐貍給兔子吊孝——兔死狐悲
【第53句】:六月的天——說變就變
【第54句】:寒冬臘月作報告——冷言冷語
【第55句】:破船沉在死水溝——沒出路
【第56句】:頭頂磨盤——不知輕重
【第57句】:雙腳踩在門檻上——不進不出
【第58句】:【半夜起來當(dāng)皇帝——痛快一時是一時】(歇)指只圖一時痛快,不顧以后艱難處境。
【第59句】:南天門上長大樹——頂天立地
【第60句】:離水的胖頭魚——干張大嘴
【第61句】:棺材老板咬牙——恨人不死
【第62句】:彌勒佛的臉蛋——笑瞇瞇
【第63句】:行船不劃槳——隨大流
【第64句】:泥人的臉——面如土色
【第65句】:【灶王爺?shù)臋M批——一家之主】(歇)橫批:與對聯(lián)相配,貼在對聯(lián)上面的橫幅。舊時供奉灶王爺?shù)膶β?lián)通常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橫批為“一家之主”。指一個家庭當(dāng)家做主的人。
【第66句】:【管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找話】(歇)指本來無話可說,硬要找些話來說。常含譏諷意味。也作“見了丈母娘叫大嫂子——沒話搭拉話”。搭拉:方言,閑談,閑扯。
【第67句】:平房門前不漏雨——有檐(言)在先
【第68句】:【老媽兒坐飛機——抖起來】(歇)老媽兒:舊時稱呼女傭人,又稱老媽子。本指顫抖起來,轉(zhuǎn)指因突然有了錢財或地位等而得意起來。常含譏諷意味。也作老婆兒坐飛機——抖起來。老婦坐飛機——抖起來。
【第69句】:刀子嘴,豆腐心——嘴硬心軟
【第70句】:【年三十放炮仗——響到一塊兒】(歇)響:諧“想”。指彼此或眾人所想的都一個樣。
【第71句】:【三個銅錢放兩處——一是一,二是二】(歇)本指銅板一處一個,另一處兩個;轉(zhuǎn)以形容言行一絲不茍,本來怎么樣就怎么樣。也作“三個銅錢擺兩邊——一是一,二是二”。
【第72句】:【蘿卜雕寶盒——不是個材料】(歇)指不是做某事的合適人才。|
【第73句】:狗見了主人——搖頭擺尾
【第74句】:【玻璃窗戶上的蒼蠅飛不出去。】指看到光明,但沒有出路。或說:蒼蠅飛到玻璃窗上。臺灣李敖《傳統(tǒng)下的獨白》:“我們沒梁山可上,沒出境證可拿,我們活像玻璃窗戶上的蒼蠅——前途光明,沒有出路,隨時都要被蒼蠅拍子打下來。”
【第75句】:【濕手捏了干面粉——黏纏極了】(歇)本指干面粉黏附在濕手上,去不掉;轉(zhuǎn)以形容非常麻煩,纏人極了
【第76句】:耗子戴眼鏡——鼠目寸光
【第77句】:下了架的孔雀——不如雞
【第78句】:菜園里的羊角蔥——越老越辣
【第79句】:聽見貓叫身發(fā)抖——膽小如鼠
【第80句】:【做夢吃星星——想法不低】(歇)指人想得美,卻不切實際。含譏諷或責(zé)罵意。
【第81句】:床底下打拳——起手不高
【第82句】:吳三桂引清兵——吃里爬外
【第83句】:腦袋上刷糨糊——糊涂透頂
【第84句】:【一招鮮,吃遍天】商業(yè)諺語。謂新技術(shù)新產(chǎn)品,能夠占領(lǐng)市場。《北京日報》(1988,4,16)標(biāo)題:“一招鮮,吃遍天——民主德國出口商品展覽會印象”
【第85句】:喜鵲回窩鳳還巢——安居樂業(yè)
【第86句】:口袋空空的窮漢——個子兒也沒有
【第87句】:叔叔見義勇為,各方面的表揚獎勵紛至沓來,這讓叔叔很不好意思。嬸子說:“好馬配雕鞍,好人配稱贊。你又不是袁世凱做皇帝——欺世盜名的,有什么難為情的呢?”(河南·南陽)
【第88句】:雞蛋碰石頭——不堪一擊:不是對手:粉身碎骨:完蛋;找死路;自不量力;自取滅亡;自找難看
【第89句】:斜門縫里看人——怎么看,怎么歪
【第90句】:田鼠走親戚——土來(里)土氣
【第91句】:畫上的大蝦——看著眼饞,到不了嘴里
【第92句】:【六六大順】“六”字,在當(dāng)今社會大時興,結(jié)婚選擇帶六的日子,買高層住宅要選十六層,電話號碼要選帶六的號,汽車牌照帶六的拍賣時身價倍增,就連喝酒時的酒令也有“哥倆好,六六六”。為什么人們鐘情于六呢?為什么是“六六大順”而不是“七七大順”、“八八大順”呢?這里有四種說法。1.在中國北方一些地區(qū),對“六”有如此一些說法,因為六月六日前后農(nóng)忙結(jié)束,正處于農(nóng)閑階段,是探親的最佳時段。這一天,女兒要回娘家,也被稱為“回娘家節(jié)”。如果晴天,在這一天很多人家都會把大紅大綠的衣服被褥拿出來洗曬,到處呈現(xiàn)一派祥和之氣。因為再過幾天就要進入伏天,洗了衣服被褥就不容易曬干,容易發(fā)霉,這天洗曬衣服被褥能去除霉(晦)氣,人們圖個吉利,所以選擇六月六日去做這些事情,當(dāng)然六六心情大順。2.“六六大順”來自《易經(jīng)》,《易經(jīng)》中“六”代表陰爻(“九”代表陽爻),六六即六條陰爻,是為坤卦,效法大地,厚德載物,功德圓滿,自然大順。因此有了“六六大順”的說法。3.春秋戰(zhàn)國時期《左傳》云: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兄愛、弟敬,稱為“六順”,這使六成為吉祥和順的代名詞。4.“六”與“溜”、“順溜”諧音,兩個六就是特別溜。如最近上演的一部影視劇——《我的名字叫順溜》,可見“順溜”深人人心。
【第93句】:臭蟲鉆進花生殼——硬充好仁(人)
【第94句】:草尖上的露水——不長久;留不住
【第95句】:草船借箭——滿載而歸;巧用天時
【第96句】:【玻璃罩里的蒼蠅——眼見光明,沒有出路】(歇)指雖然看到光明的前景,卻找不到現(xiàn)實的出路。
【第97句】:夢里失火喊救命——虛驚一場;一場虛驚
【第98句】:喇喇蛄(螻蛄)穿大衫——硬稱土紳士
【第99句】:進網(wǎng)的兔子上鉤的魚——十拿九穩(wěn)
上一篇:哲理語句,簡單干凈致自己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