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麻繩打毛衣——亂牽扯
【第2句】:農閑時,村里喝酒打架的事多了起來,村長生氣地說:“驢閑啃槽幫,人閑生是非,這樣下去可怎么行!”(河南·湯陰)
【第3句】:【首級】《三國演義》描寫張飛勇猛“百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耳”?!笆准墶敝械摹笆住北玖x是頭,可為什么又被稱為“首級”呢?這與古代的軍級制度有關,它源于秦國的商鞅。商鞅到了秦國,實行了變法,在軍事領域確立了一套新的軍級制度,以取敵人頭顱的數目作為評定爵位的基礎和依據。新制度規定:每斬獲一個敵人頭顱,士兵就可以獲得爵位一級、田宅一處和仆人數個。斬獲的首級越多,獲得的爵位越高,最高可至二十級。因為一首對一級,因而久而久之,人們就將頭顱稱為“首級”了。秦國的軍功授爵制度對普通士兵很有吸引力,依當時的規定,如果一個士兵在戰場上獲得兩個敵人首級,那么他做囚犯的父母就可以成為自由人,他做奴隸的妻子也可以轉為平民。而且,如果父親戰死沙場,他的功勞可以由兒子繼承。這無異于一人拼命,全家受益,因此極大提高了秦軍的戰斗力。秦國的強大,與商鞅的這些制度有直接關系。到了北宋,廢除了首級制度,但“首級”這個詞卻保留到了今天。
【第4句】:布袋里裝牛角——內中有彎
【第5句】:【家雀跟著檐蝙蝠飛——干熬夜眼】(歇)家雀:麻雀。檐蝙蝠:即蝙蝠,哺乳動物,頭部和身子像老鼠,四肢和尾部之間有皮質的膜,以蚊蛾等昆蟲為食,夜間在空中飛翔。指白熬時光,毫無所得。
【第6句】:【人到一萬,無邊無沿】(諺)指人數上萬,氣勢就會非常壯觀。 也作人馬一萬,無邊無岸;人到十萬,徹地連天。 人有一萬,無邊無沿;人有十萬,徹地連天。
【第7句】:【摟草打兔子——捎帶】(歇)指做某件事時順便做另一件事。 也作“摟草打兔子——捎帶手”。
【第8句】:船上打傘——沒天沒地
【第9句】:【 過篩子過籮/過了粗籮過細籮】原指篩面粉。借指審查,篩 選,或經過嚴酷的考驗。徐光耀《平原烈火》:“大掃蕩的時 候,一塊過了篩子過籮,一塊吃苦共難,在生死關頭,你幫我 助,誰也沒有說過誰占了便宜,誰吃了虧?!?/p>
【第10句】:【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原為佛教徒的用語。 借指:做好事和做壞事,遲早會有報應。明代《西游記》:“正 是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過誰?善惡到頭終有報,只 爭來早與來遲?!?/p>
【第11句】:【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釋義:借指事情自有公論。例句:你啥話也別說,只管放聲大哭,一天哭它三場,你哭不上三天,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論短長。
【第12句】:【左撇子改不了】吃飯左手用筷子,一經養成習慣,則難用 右手。借指不容易改變。左,又指極左思想。電視?。骸坝?些人就是左撇子改不了,情況變了,也還是老一套?!?/p>
【第13句】:【公雞頭上一塊肉——大小是個冠】(歇)冠:雞冠,諧“官”。指不管職位高低,總還是個官。
【第14句】:興時的貍貓歡似虎,落架的鳳凰不如雞。(新疆·巴里坤)
【第15句】:奶奶對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很不滿,說是普通老百姓辦個事真難,不送禮辦不成事,送禮又不知道該送給誰,真是“拿著豬頭,摸不著廟門”。(河南·滎陽)
【第16句】:雞蛋教訓母雞——豈有此理
【第17句】:【瞌睡給了個枕頭】(慣)比喻正需要什么就得到了什么。 也作“正瞌睡,來了個枕頭”。
【第18句】:犁地的甩鞭——催(吹)牛
【第19句】:高梁開花——到頂了
【第20句】:【烏龜吃了螢火蟲——心里明】(歇)螢火蟲:昆蟲,腹部末端有能發光的器官。明:本指明亮,轉指明白。指心里很清楚、明白。
【第21句】:賈寶玉結婚——不是心上人
【第22句】:【是粥是水,揭開鍋蓋】(諺)比喻人或事物的真相,揭開表層,自然就一清二楚。
【第23句】:【兵可百年不用,不可一日不備】(諺)兵:指軍隊。軍隊可以長期不打仗,但一天也不能放松備戰。
【第24句】:【山上沒有不吃人的老虎】釋義:比喻同處一樣不良環境中,人也都一樣不好,無例外。例句:腰包都裝滿了,又說出這種冠冕堂皇的話來,真叫人聽不下去。山上沒有不吃人的老虎,黃河里舀不出一碗清水來。
【第25句】:雙休日的一天早上,媽媽叫我抓住清晨好時光讀半個小時的書,可我讀不到幾分鐘就或者走動一下,或者喝口水,或者翻一下書包。媽媽說:“種田勿離田頭,讀書勿離案頭。你可好,一會兒都坐不安穩?!保ńK·海安)
【第26句】:【當著和尚罵禿子】(慣)比喻表面上罵那個人,實際上是罵眼前這個人。 也作“當著和尚罵賊禿”。
【第27句】:【張和尚的帽子,抓給李和尚戴】釋義:比喻弄錯了對象或事實,張冠李戴。例句:你老東西聽明白:那是竹子錢!我賣竹子給你們紙廠的錢!莫張和尚的帽子,抓給李和尚戴!
【第28句】:鐵匠催徒弟——快打
【第29句】:【起頭容易結梢難】釋義:比喻事情要完滿結束不容易。例句:那員外攔住道:“老師,放心住幾日。常言道:起頭容易結梢難。只等我做過了圓滿,方敢送程?!?/p>
【第30句】:【廟小供不了大佛】謂受到限制,發揮不了作用,屈才。香 港阮朗《十年一覺香港夢》:“美國太空署大炒魷魚,多少‘超 級博士’打爛了飯碗,找事做反而不容易,工廠公司學校一 看見他們的履歷就搖手,‘小池難養大魚,小廟不供大佛’ 哩,他們連月亮都上得去,就是在人間找不到飯碗,我們又 何必死讀書?”
【第31句】:【遠親近鄰,不如對門】(諺)指對門人家比遠親和近鄰更便于相互照應。 也作遠親不如近鄰。 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對門。
【第32句】:當哥哥的有一道數學題做不出來,就請他妹妹來幫忙,他妹妹倒很快做出來了。他媽媽指著他的鼻子說:“你真是繡花枕頭,一肚子草。哥不如妹,大不如小?!保ńK·邗江)
【第33句】:【靠著大樹有柴燒】指所處條件優越?;蛘f:依著大樹不 缺柴???,也說:挨。梁斌《播火記》:“我也姓馮,靠著大河 有水吃,靠著大樹有柴燒,馮家大院里有個財主,我吃了什 么虧了?”
【第34句】:【趁我十年運,有病早來醫】在形勢好的時候,及早辦理。 清代《十二樓》:“俗語道得好:趁我十年運,有病早來醫。焉 知我得意一生,沒有個倒運的日子?”
【第35句】:一天早上,我起床遲了,顧不得吃早飯背起書包就往學校跑。中午放學回家,端起飯碗就吃。我對奶奶說:“今天的米飯做得真香?!蹦棠绦χf:“不是今天的飯香,是肚饑好下麥仁湯?!保ê薄ょ娤椋?/p>
【第36句】:爸爸是中學教師。一次,他和學生們談起了“團結友愛”這個話題,大哥哥大姐姐有的說“團結就是力量”,有的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還有的說“眾人劃槳開大船”……爸爸笑了,邊點頭邊說:“水里魚多掀大浪,岸上人多有力量??!”(四川·宣漢)
【第37句】:【冷練三九,熱練三伏】(諺)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第38句】:泥人兒掉在河里——沒人模樣
【第39句】:【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人被逼得過分,就會不顧一切地反 抗。清代《紅樓夢》:“他素昔眼空心大,是個頭等刁鉆古怪 的丫頭,今兒我聽了他的短兒,人急造反,狗急跳墻!不但 生事,而且我還沒趣。”
【第40句】:西瓜地里散步——左右逢圓(源)
【第41句】:老母豬進玉米地——尋著棒子吃;自找挨打
【第42句】:【來者不善,善者不來】(諺)來的人不會懷好意,懷好意的人不會前來尋事。指對惡意尋釁的來人,要加倍防范。 也作“善者不來,來者不善”。
【第43句】:【兩好合一好】(諺)指雙方都有友好的誠意才能結成良好的關系。
【第44句】:【有大量者,必有大福】見“量大福大”。
【第45句】:【樹老根多,人老話多】釋義:樹老了樹根多,人老了說話噦唆。例句:你可不要嫌恩翁爺爺的嘴太碎。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更何況像恩翁爺爺常說的,花蕾般的娥瑪是他身邊唯一的親人呢!
【第46句】:【十年不下雨,也有怨雨人】見“大旱三年,還有恨雨之人”。
【第47句】:【飽漢不知餓漢饑】釋義:比喻得到安樂、滿足的人不知道別人的困難,不關心別人的疾苦。例句:蕭大爺亦勸他慢些,“我同錢太爺還有句話說”。小爺們等不及,只是跺腳,說:“誤了差使,釘子是我碰。你飽漢不知餓漢饑,我勸你快走罷!”
【第48句】:【船無水不行,事無錢不成】(諺)就像船離了水不能劃行一樣,做事離了錢財就辦不成。指錢財是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
【第49句】:一著輸.著著輸;三著不出車,滿盤都要輸。
【第50句】:【肺腑而能語,醫師面如土】(諺)而:如果。指人的內臟如果能說話,就可證實醫生的診斷是否正確,那會使醫生嚇得面如土色的。 泛指只要有事實作證,就容不得人信口亂說。
【第51句】:【 孫猴子七十二變】變化不定。或說:屬孫悟空的,七十二 變。類似的:一天十八變。成語:變化無常。古華《浮屠 嶺》:“放了口風。任什么人,都是跑了和尚跑不了廟。還講 什么孫猴子七十二變,一個跟頭能打出十萬八千里,但逃不 出如來佛的巴掌心?!?/p>
【第52句】:【大雨天,中午晴,雨不停】釋義:下大雨的天氣,如果中午睛,預示雨停不了,還要繼續下。例句:山路本來就不好走,雨后叉濕又滑,走起來更吃力。夏蓮說:“大雨天,中午晴,雨不停。要趕在雨前到龍窩,得快一點走呀!”
【第53句】:【善者不來,來者不善】謂找上門來就有麻煩事。香港金庸 《射雕英雄傳》:“咱們一對一地跟他動手,誰也抵擋不住。 他是善者不來,來者不善?!?/p>
【第54句】:【心急喝不了熱鍋粥】謂操之過急,達不到目的。類似的: 性急吃不上熱豆腐。陸文夫《圍墻》:“其實大可不必,心急 吃不了熱粥,你不讓虱子叮,就得被蛇咬,脫光了膀子是會 傷風的,這是經驗?!?/p>
【第55句】:妹妹吃饅頭時,吃半塊扔半塊,媽媽心疼地說:“浪費猶如河決口,節約好似燕銜泥。你從小要養成節約的習慣啊!”(山東·夏津)
【第56句】:【剪彩】現在,剪彩之風大時興,小到店鋪開張,大到國家重點工程奠基,都要剪彩;下到店鋪老板,上到國家領導人,持刀剪彩。那么,它源自哪里呢?剪彩起源于20世紀的美國。美國商人有一種古老的習俗:新店開張前,清晨打開店門并橫系一條布帶。這樣既可防止開張前被閑人闖入,又可引人注目,招徠顧客。布條取走,宣告商店正式開張。1912年有個叫威爾新的商人在美國圣安東尼奧市的華狄密鎮開了一家大百貨公司。按照傳統風俗,清早便在門前橫系一條布帶,等待正式開張的時刻。威爾斯十歲的小女孩牽著一條狗匆匆走出店門,無意中碰斷了布條。顧客以為公司已經開張,于是蜂擁而人,爭先恐后地購買貨物,給開張之日迎來了大吉大利。后來竟在第二家百貨公司開張時,有意讓其幼女碰斷布帶,果然開張大吉。于是人們互相仿效,大為推廣。后來,布條被五彩繽紛的彩帶取而代之,人們在開張時刻用剪刀鄭重地剪斷彩帶,“剪彩”因而得名。
【第57句】:家有一老,猶如一寶,有了疑問,問之便曉。
【第58句】:豬膽包黃連——苦中有甜
【第59句】:【出水才見兩腿泥】釋義:比喻事情到最后才能看出結果。例句:“我不服他這個,走著瞧,出水才看兩腿泥哩!”
【第60句】:【懷里揣著兔子】(慣)形容心里害怕、慌亂。
【第61句】:【土里滾,泥里爬】(慣)指整天在莊稼地里受苦受累地干農活兒。
【第62句】:刺猬鉆進蒺藜窩——針鋒相對
【第63句】:包辦婚姻——不由自主
【第64句】:風箱換上鼓風機———個比一個會吹
【第65句】:【樹欲靜而風不止】釋義:比喻客觀情勢不能如人的心愿。例句:樹欲靜而風不止,地主階級的浮財還沒挖凈,敵人還沒有認輸,階級斗爭還在繼續。
【第66句】:【只要槳花齊,不怕浪花急】(諺)槳花:用槳劃船時濺起的水花。劃船時只要大家動作一致,水浪再猛也不怕。比喻齊心協力,就能克服困難。
【第67句】:【頑妻逆子,無法可治】見“蠻妻拗子,無法可治”。
【第68句】:【扼死在搖籃里】原指殺害幼兒,借指扼殺新生事物。余 杰《火與冰》:“無數有文學天賦的孩子被扼殺在搖籃中,從 而終身與文學絕緣?!?/p>
【第69句】:【宰相家人七品官】(諺)宰相家的奴仆,也相當于七品官。舊指主子顯貴,奴仆也跟著抬高地位。 也作宰相門前七品官。 宰相家奴七品官。
【第70句】:八字才開筆——差一半
【第71句】:半路上殺出個程咬金——出了岔兒;來得突然;弄得措手不及
【第72句】:【碟大碗小,經常磕碰】家庭內部,難免發生爭吵。類似的: 鍋碗勺子,哪能不碰撞/鍋碗勺子常碰撞/勺子免不了碰鍋 臺。張賢亮《肖爾布拉克》:“有的家庭,你別看他們碟子碗 經??呐?,要仔細觀察他們相互之間的眼睛神態,興許還是 有情有意的一對哩。”
【第73句】:【敢吃三斤姜,敢擋三條槍】釋義:比喻敢作敢當,什么也不怕。例句:雪梅說:“敢吃三斤姜,敢擋三條槍!既然敢跑出來,就不怕刀山火海,誰敢盤問咱,咱就理直氣壯地跟他講:我們是夫妻!”
【第74句】:【民無糧要反,兵無糧要散】(諺)老百姓沒糧吃就會起來造反,軍隊中沒糧吃就會各自走散。指糧食是安定與治軍的首要問題。
【第75句】:【鼻子上掛鲞魚——嗅鲞】(歇)鲞(xiang)魚:剖開晾干后食用的魚。嗅鲞:諧“休想”。指不要癡心妄想。
【第76句】:【有錯拿的,沒錯放的】既已捉住,就不會輕易放走,須得仔 細查究。相關的:只有錯捉,沒有錯放。老舍《離婚》:“有錯 拿沒錯放的,小趙一句話可以叫他出來,一句話也可以叫他 死。隨張大哥的便?!?/p>
【第77句】:2月15日早晨,大地被一層厚厚的春霜覆蓋。我站在門口高興地說:“真美??!”奶奶站在一旁卻說:“春霜不露白,露白要赤腳。”第三天傍晚,天空果真飄起了細細春雨。(浙江·紹興)
【第78句】:【說得出,做得到】說話做事有決心,厲害。成語:雷厲風 行。臺灣瓊瑤《人在天涯》:“朱丹荔說得出,做得到,當天, 她就住進了一家女子公寓。”
【第79句】:【綿羊不叫暗口死】(慣)綿羊沒有叫出聲來就死了。比喻事情悄悄地了結。
【第80句】:【鹽緊好賣,賊緊好偷】(諺)鹽在緊缺時容易賣出,賊在人們緊張忙亂中容易行竊。偏指人應當從容謹慎做事,不要匆忙慌亂,給竊賊留下可乘之機。
【第81句】:【瓜到熟時蒂自落】條件成熟自然有結果。成語:瓜熟蒂 落、水到渠成。馮德英《迎春花》:“大爺,你想報復俺水山哥 呀!這事用不著強迫,瓜熟蒂就落,強扭的也不甜。”
【第82句】:【癡人前不得說夢】(諺)指面對癡呆的人,不可說夢,以免其當真而惹出是非。也指癡人沒有正常人的理解能力,對有深層含義的話沒法理解。
【第83句】:【新兵怕大炮,老兵怕洋號】(諺)指新兵沒有實踐經驗,聽到大炮聲就會驚慌失神;老兵最怕沖鋒號聲,知道號聲就是命令,不得違抗。
【第84句】:【跑龍套】“跑龍套”常用來指代在別人手下做些無關緊要的事情,它源自中國戲劇。 “龍套”本指傳統戲曲中成隊的隨從或兵卒所穿的戲裝,因繡有龍紋而得名。后來漸漸將此類戲劇中的角也叫龍套了。龍套也叫文堂、流行。文堂是指主帥升帳時出場的龍套。流行指的是在串場時來回流動的龍套。在戲中,一般以一將帶四人為一堂。我國戲曲藝術虛擬性強,一兵可當十當百,甚至千萬人,所以在舞臺上規定四人為一組,即可代表作千軍萬馬。在舞臺上,龍套需在主要人物指揮下制造各類氣氛。龍套制造氣氛有一定的舞臺規矩和活動程式。例如,表現元帥升帳或官員升堂,龍套要分站兩邊叫做“站門”;在上場門或下場門迎候主人出場的龍套,要斜列兩邊叫做“斜門”;帶領主人前行的龍套,一路快步在臺上兜圈子叫“圓場”;在交戰場面,為表現戰斗激烈,龍套要從兵器下穿梭鉆過去,叫做“鉆煙籠”;龍套分別從舞臺兩邊出場,叫做“二龍出水”等。龍套的角色,雖然不是主角,但是講究“立如釘,走如風”。因為,龍套若在臺上東張西望抓耳撓腮動作不止,會影響主角的演唱;在需要龍套動作時,如果不是輕捷如燕,快走如飛跑起來,那便沒了舞臺氣氛。所以,人們愛說“跑龍套”?!芭荦執住北阌纱硕鴣怼?/p>
【第85句】:【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釋義:潰:潰決。蟻穴:螞蟻洞。比喻小處不注意,就會釀成大禍。例句:“找教導處,退回去。這樣的人,我們不歡迎!”……“高見!古人云:‘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我們不能開這個耗子洞。”
【第86句】:【兒不嫌母丑】(諺)孩兒不會嫌棄娘的長相丑陋。指孩兒對生身母親的愛是最純真的,任何外力都無法改變這種天賦的感情。 也作兒不嫌母丑,狗不厭家貧。 孩兒不嫌娘丑。
【第87句】:大媽為小慶的婚事快愁出了病,可小慶常說大媽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大媽嘆氣說:“我這是推完磨還挨磨棍打?!保ê幽稀ど趟?/p>
【第88句】:撐著陽傘戴涼帽——多此一舉
【第89句】:【棉襖改被窩——兩頭兒苫不過來】(歇)兩頭兒:本指頭和腳,轉指兩邊、兩個方面。苫(shan):用席、布等遮蓋。比喻顧此失彼,兩邊都照應不過來。
【第90句】:【 此地無朱砂,紅土也為貴】沒有好的,次的提高了身價。 類似的:此地無黃金,黃土便為貴。老舍《誰先到了重慶》: “就連這樣,還四個報館爭著請我呢!這年月缺乏人才,此 地無朱砂,紅土也為貴。”
【第91句】:【家人犯法,罪及家長】(諺)家里的下人觸犯了法律,家長要受罪罰。指家長對子孫后代及傭人不但負有教養責任,還要承擔法律責任。 也作“家奴犯罪,罪坐家主”。
【第92句】:學過《偉大的友誼》這篇課文后,我回家告訴爸爸:“在馬克思經濟困難的時候,恩格斯總是熱忱地幫助他,在事業上他們親密地合作……”爸爸插了一句:“山泉沖洗的玉石是潔白的,困難中結下的友誼縣牢固的?!保ńK·高郵)
【第93句】:【倒打一釘耙】釋義:比喻反皎一口。例句:我們前些天,揭發批判了李春山,他現在公開賴賬,還對李克同志倒打一釘耙,真是無恥已極。
【第94句】:【豬八戒玩老雕——各好一路】(歇)老雕:猛禽,嘴成鉤狀。指各人有各人的愛好。
【第95句】:【真心要吃人參果,哪怕山高路難行】(諺)人參果:傳說中形狀像嬰兒的一種仙果。比喻只要下決心做一件事,什么困難都能克服。
【第96句】:爸爸性格倔強,做事說一不二;媽媽是火爆子脾氣,得理不讓。倆人常常“舌戰”不止。奶奶說:“這過日子比樹葉還稠,你倆天天石板上摔烏龜,硬碰硬,哪能行?”(河南·新安)
【第97句】:【七月的荷花,一時鮮】釋義:比喻新鮮一時,不長久。例句:開春我就說:“供銷社是七月的荷花,一時鮮?!碑敃r大家不信,現在該明白了,墻上畫馬不能騎,紙上畫餅不充饑,訂了供銷合同,也成廢紙。
【第98句】:鍋爐里的水——沸騰起來
【第99句】:【媳婦堂前拜,公婆背利債】(諺)指舊時窮人家要靠借債來娶媳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