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看準狍子再摟火】釋義:摟火:開槍射擊。比喻看準對象,摸清情況后再進攻。例句:二雪沖出門:“大駱駝,你看準狍子再摟火!心邪歪胡放炮也不怕缺德?lián)p壽!”
【第2句】:放學回到家,我掏出書和本子寫作業(yè)。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鋼筆,急得我亂轉(zhuǎn)。奶奶在一旁笑著說:“當官的把印都弄丟了,還中哩?”(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3句】:驚破膽的兔子——畏首畏尾
【第4句】:光屁股打老虎——又不要臉,又不要命
【第5句】:吃藥用冰糖作引子一又苦又甜
【第6句】:【籬牢犬不入】(諺)籬:籬笆,用竹竿或木條扎起的圍墻。籬笆扎得牢固,野犬就鉆不進來。比喻防范嚴實,壞人就沒有可鉆的空子。 也作籬牢處犬難穿。 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
【第7句】:【吹牛皮】(慣)指說大話,夸海口。
【第8句】:【前人栽樹,后人修剪】釋義:比喻前人開創(chuàng)的事業(yè),后人要鞏固、發(fā)揚光大。例句:那年月,老一輩鬧革命啃草根、吃皮帶,還要流血犧牲;現(xiàn)在咱吃細米、嚼白饃,只不過多流幾身汗。這就好比“前人栽樹,后人修剪”。
【第9句】:【百病可治,相思難醫(yī)】(諺)相思:專指男女愛情上的彼此思念。 各種各樣的病都可治療,惟有相思病無藥醫(yī)治。
【第10句】:【 強盜滿街走,無贓不定罪】定罪必須有證據(jù)。韓志君等 《古船·女人和網(wǎng)》:“干啥?強盜滿街走,無贓不定罪,這相 片兒,是你偷魚的證據(jù)。”
【第11句】:【不怕外來盜,就怕地面賊】(諺)外來盜:從外地竄來的盜賊。地面賊:熟悉情況的本地盜賊。指本地盜賊熟悉情況,容易作案。
【第12句】:晚上,我寫完作業(yè)正準備睡覺,誰知爸爸卻讓我把語文、數(shù)學再復習一下。爸爸說:“早起多長一智,晚睡多增一聞。”(安徽·安慶)
【第13句】:【上不傳父母,下不傳妻兒】(慣)形容事情非常機密,連最親近的人也不能告訴。
【第14句】:【胡子老兒吹燈——把人燎了】(歇)胡子老兒:長有長胡須的老人。燎:(毛發(fā))挨近了火被燒焦,諧“了”,本指完畢、結(jié)束,轉(zhuǎn)指人死亡。指人死了。
【第15句】:【銀樣蠟槍頭】釋義:比喻中看不中用。例句:便都笑那些老爺們、大哥們平日作威作福,橫行霸道,如今也不過虎頭蛇尾,銀樣蠟槍頭,奈他們不何。
【第16句】:鄰居的一位小弟弟和吳阿姨鬧著玩,吳阿姨不小心碰了他一下,他眼圈紅紅的,噘著嘴就要哭了。吳阿姨笑著說:“你呀,占得便宜吃不得虧,討得媳婦嫁不得女!”(湖南·東安)
【第17句】:【姻緣配合憑紅葉,月老夫妻系赤繩】(諺)紅葉:唐朝盧渥在御水溝中拾到一片紅葉,上有絕句:“水流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葉,好去到人間。”后發(fā)放宮女,盧渥與題紅葉詩的宮女結(jié)為夫妻。月老:月下老人,傳說月下老人用紅繩系住男女足,二人即成夫妻。舊指男女婚配必須通過一定的媒介,并由專人主持。
【第18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19句】:【人怨語聲高】人有怨氣,說話嗓門就大。明代《三寶太監(jiān) 西洋記》:“老爺在上,我們都是人怨語聲高,怎么敢欺負判 官?”
【第20句】:【洞房】“洞房”指新婚夫婦的房間。為什么把新娘新郎的房間稱為“洞房”呢?源出兩處。出處之一。傳說,這是我們的祖先軒轅黃帝規(guī)定下來的。當時,群婚制度存在著極不利于團結(jié)的因素,經(jīng)常發(fā)生搶婚事件,不光男搶女,也有女搶男。時間一長,矛盾必然激化,部落之間面臨著分裂的危機。黃帝提出建立一夫一妻制。今后凡配成一男一女為夫妻的,舉行完結(jié)婚儀式后,將夫妻二人送進事前準備好的洞穴(房)里,這就叫正式婚配,再不允許亂搶他人男女。為了區(qū)分已婚與未婚,凡結(jié)了婚的女人,必須把蓬亂頭發(fā)挽個結(jié),人們一看,知道此人已結(jié)婚,其他男子不能再打此女主意。否則,按部落法規(guī)(族規(guī))處治。這個主張很快就得到各個部落群民的支持擁護,人們都爭著為自己兒女挖洞穴(房),凡兒女們一結(jié)婚,舉行儀式后,就把他們送入洞房。出處之二。相傳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為了尋歡作樂,建造了規(guī)模宏大的阿房宮,強選天下美女陪伴他。其中有一個俊俏聰明又勇敢的姑娘,因在家排行第三,稱為三姑娘。她不甘心過那種被奴役、蹂躪的生活,便以驚人的記憶力把宮中路徑記清了,在一個暴君大搞宴樂的日子偷偷逃離了阿房宮,直奔華山。當時,一位名叫沈博的儒生為避“焚書坑儒”的迫害,也逃到了華山。因同是天涯淪落人,相處日子久了,三姑娘同沈博相互愛慕,心心相印,產(chǎn)生了愛情。他們對天盟誓,結(jié)成了患難夫妻。兩人身處深山老林,荒無人煙,哪里有房棲身!他倆在一塊大青石底下,發(fā)現(xiàn)一個能容納兩人的石洞,他們就把這洞作為結(jié)婚的住房。雖然他們生活清苦,但相親相愛,日子過得甜蜜而幸福。后人很羨慕他們親密無間、與世無爭的夫妻生活,就把結(jié)婚用的新房叫做“洞房”了。 “洞房”雖簡陋,一旦成新婚的殿堂,便被詠唱不衰,宋入洪邁的“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最為有名。
【第21句】:【有錢難買三愿意】出于自愿,別人無法干預。劉云若《小 揚州志》:“你做不了我的主,有錢難買愿意,我自己愿意,你 管得著么?”
【第22句】:雞叫趕路——越走越明
【第23句】:茶館里聊天——想起什么說什么
【第24句】:驗血的扎耳朵——針見血
【第25句】:【彎鐮刀碰個葫蘆菜】(慣)比喻兩個有缺點的人在一起,正好相配。
【第26句】:【斗大的字認不上兩石】(慣)斗、石:都是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形容識字很少或不識字。 也作斗大的字不識一升。升:容量單位,10升等于1斗。 斗大的字認不得幾石。
【第27句】:【以貧求富,農(nóng)不如工,工不如商】(諺)要想改變貧窮現(xiàn)狀,發(fā)財致富,務農(nóng)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經(jīng)商。 指迅速致富的途徑是經(jīng)商。
【第28句】:【澆樹要澆根】釋義:比喻幫助人要從根本上幫助。例句:俗話說:“澆樹要澆根。”咱教育人也要朝“根”上下功夫。根本問題是提高民工的思想覺悟。
【第29句】:媽媽看我吃飯?zhí)欤側(cè)菀滓。驼f:“你又不是去趕考,吃那么快干什么?”(貴州·黎平)
【第30句】:【 得理不讓人/占理不饒人】雖然在理,但做得過分。池莉 《來_來往往》:“你固然有道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饒人。” 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和尚無頭發(fā),打傘遮住天。發(fā)、法諧 音,謂胡作非為。和尚,也說:禿子、光頭。張濤之《中華人 民共和國演義》:“十年‘文革’浩劫當中‘和尚打傘,無發(fā) (法)無天’的慘痛教訓太深刻了,飽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呼喚 著民主和法制。”
【第31句】:春天的大雁——又回來了
【第32句】:火焰駒上路——日行千里
【第33句】:【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把子親】(諺)藝:專指習武行。刀把子:習武人手握的刀柄。指人和人即使不熟,但只要同是習武的,便會使人親熱起來。也泛指只要是同行,就有同情心。 也作人不親藝親,藝不親刀柄親。 人不親藝親,藝不親祖師爺親。祖師爺:創(chuàng)建武藝行的鼻祖。
【第34句】:【處處有路通長安】釋義:借指各種辦法都能達到同一目的。例句:“朋友!‘處處有路通長安’,不會餓死人的,慢慢來!”
【第35句】:兩把號吹成一個調(diào)——響(想)到一塊了
【第36句】:【保飯碗】(慣)指保住職業(yè),使生活有基本保障。
【第37句】:【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人不可輕信。姚雪 垠《李自成》:“走的好,走的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 不可無。萬一有一個料不到,連老本兒就賠上了。”
【第38句】:【人心都是朝上長】釋義:比喻人都希望日子過得蒸蒸日上。例句:元他娘說,“人心都是朝上長,我看你是朝下長。”老全說:“后悔莫及,說甚。”
【第39句】:【空口無憑,見著便信】見“口說無憑,眼見是實”。
【第40句】:鄉(xiāng)下的姨婆,孤單一人,村里老少常去看望她,幫助她。老人對我們說:“雖然你們不常回來,呵只要人間真情在,天里天外都有愛!”(貴州·遵義)
【第41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輩)
【第42句】:【聽見拉拉蛄叫不敢種地】(慣)拉拉蛄:螻蛄的通稱,昆蟲,背部茶褐色,前足發(fā)達,適于掘土,生活在泥土里,晝伏夜出,吃農(nóng)作物嫩莖。 形容人膽子小,聽到一點閑話,就不敢做事情了。 也作聽拉拉蛄叫,就甭種地了。 聽螻蛄叫就不種地了?
【第43句】:【無求到處人情好,不飲從他酒價高】(諺)無求于人,走到哪里人們都不會小看你;你不飲酒,何必管他酒價漲得有多高。指人能做到對人無所求,對事無所求,那就是個高超的人。
【第44句】:【狐貍精轉(zhuǎn)世的——心眼稠】(歇)轉(zhuǎn)世:迷信指投生。稠:多。 指壞心眼太多。常含譏諷意味。
【第45句】:【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友好不是單方面的,要雙方相 互真誠相待。成語:將心比心。張恨水《啼笑因緣》:“從今 以后,我才知道人心換人心這句話是假的,不過是金子換人 心罷了。”
【第46句】:【 好男不和女斗】男人不可欺侮婦女。也指欺侮婦女有失 男子體面。老舍《駱駝祥子》:“可是他不敢打張媽,因為好 漢不跟女斗;也不愿還口。”
【第47句】:一網(wǎng)打盡天下魚——想得到辦不到
【第48句】:【一場混水一群魚】混亂之中,會出現(xiàn)一批興風作浪的人。 成語:應運而生。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俗話說:一 場混水一群魚。史無前例的運動,總有一些人應運而生。”
【第49句】:我在門外玩,不小心碰倒了比我小三歲的小弟弟。他爬起來就往我臉上抓,抓得我鮮血直流。奶奶看見了心疼地說:“你真是麥秸垛怪大,壓不死老鼠。”(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50句】:【戴有色眼鏡】(慣)比喻帶著偏見或成見看待人或事。
【第51句】:【水借魚,魚借水】(諺)水靠著魚的活力,才免得成為一潭死水;魚靠著水的浮力,才得以自由活動,得以競爭生存。比喻利害相關的人,誰也離不開誰。
【第52句】:一天上午,爸爸做了我愛吃的燒土豆。沒等爸爸把菜碗放穩(wěn),我便擠到爸爸面前。媽媽見狀道:“你下到碗里吃吧!”(河南·滑縣)
【第53句】:【人莫躓于山,而躓于垤】見“不躓于山,而躓于垤”。
【第54句】:上等輪胎——有氣難出
【第55句】:佛爺放的屁兒——神氣十足
【第56句】:爸爸要到重慶去,我也嚷著要去。爸爸說:“你睡在扁擔上——想(得)寬,還是學習去吧!”(四川·渠縣)
【第57句】:【甜哥哥蜜姐姐】(慣)形容用甜言蜜語討好對方。
【第58句】:【天道好還】(諺)天道:舊指掌握賞善懲惡之權(quán)的天意。好還:樂于主持報應。指天道總是公正無私的,善的就賞,惡的就懲。 也作天道好還,絲毫不爽。不爽:不差。 天道好還,報應不爽。 天道好還,無惡不報。
【第59句】:【肚皮貼著脊梁骨】(慣)肚子里沒有一點食物,癟癟的。形容非常饑餓。 也作“肚皮餓得貼脊梁”。
【第60句】:照相機對準馬尾巴——拍馬屁
【第61句】:【毛坑越掏越臭】(諺)毛坑:糞坑,也稱茅廁。指糞坑越攪動,臭氣越濃。比喻丑事越張揚越糟得不可收拾。 也作“茅廁越掏越臭”。
【第62句】:戲無情不感人,戲無理不服人。
【第63句】:【習慣成自然】釋義:適應了某種情況,就不覺得拘束了。例句:俗話說,習慣成自然。可孫旺泉偏偏不習慣,反倒生出一股反抗。
【第64句】:奶奶店鋪里的糖果總比鄰家的幾個攤位賣得好,一說起經(jīng)驗來奶奶就自豪地說:“有花自來香,好貨客滿堂。我賣的都是正牌真貨呀!”(河南·南陽)
【第65句】:【 修了廟,老了和尚】事情進展太慢,等不及。和尚,也說: 神、鬼。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什么理想呀,幻想 呀,那些全都不實在。等廟子修起,鬼都老了。”
【第66句】:【東明西暗,等不到撐傘】(諺)天空東方發(fā)亮,西方陰暗,這時候,來不及撐開傘,大雨就到了。指東明西暗是暴雨即將到來的征兆。
【第67句】:【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這個詞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么,它源自哪里呢?其典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日:“牝牡相誘謂之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此后,后世遂用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接等來比喻事物之間的毫不相干,沒有關聯(lián)。 “風馬牛不相及”除此解釋之外,還有一種解釋——遠距說。認為風為放逸、走失之意。齊楚兩地相距甚遠,所以馬牛不會走失到對方地界。如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的《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中說:“‘風’與‘放’通,此指兩國相去極遠,絕不相干,雖牛馬放逸,也無從相及。”
【第68句】:【猛虎落在陷阱里——空只發(fā)威,不能動彈】(歇)動彈:活動。指厲害的人陷入困境,再耍威風也無濟于事。
【第69句】:字是門樓書是房。
【第70句】:【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修身】(諺)重裘:加料的皮毛衣裳。謗:誹謗。指解救寒冷的有效辦法,最好是穿上加料的皮毛衣裳;抵御誹謗的有效辦法,最好是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也作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 御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
【第71句】:【窮人無災即是福】(諺)指對窮人來說,無災無病,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第72句】:【外行看熱鬧,行家看門道】見“行家看門道,力把看熱鬧”。
【第73句】:【明人不吃眼前虧】見“光棍不吃眼前虧”。
【第74句】:【拼得自己,贏得他人】(諺)原指在賭博場上,只有不怕輸了自己的,才能贏得別人的。泛指凡事總得自己舍得下本錢,才有希望取得預期的收獲。
【第75句】:【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原義為:秀才在家讀書,就能知 道社會上的事情。借指人知識廣博,或消息靈通。魯迅《南 腔北調(diào)集》:“古之秀才,自以為無所不曉,于是有‘秀才不出 門,而知天下事’這自負的漫天大謊。”
【第76句】:【長嫂為母】(諺)排行最大的嫂子,就像母親一般。指尊敬長嫂,要和尊敬母親相同。
【第77句】:馬路不拐彎——正直公道
【第78句】:【 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事要認真對待,小事不必計較。 《短暫的春秋》:“你要大事清楚,小事糊涂,大可不必在一些 歷史舊賬上糾纏。”
【第79句】:【空口說白話】(慣)指光說不做或說了不兌現(xiàn)。 也作空口講白話。 空口說空話。
【第80句】:【一畝三分地】“一畝三分地”意為只注重個人小天地,利己主義嚴重,常常被大家譏諷,批評為“只顧自己的一畝三分地”。為什么個人的小天地被說成是“一畝三分地”呢?它源自皇帝祭祀先農(nóng),這“一畝三分地”原來是皇帝耕種的。清朝皇帝耕種的這“一畝三分地”,位于永定門內(nèi)大街西側(cè)的先農(nóng)壇內(nèi)。在太歲殿南面的觀耕臺前,豎立著一塊“一畝三分地”的標牌,上寫“一畝三分地為皇帝親耕祀的籍田,長11丈,寬4丈,分為12畦,中間為皇帝親耕之位,三公九卿從耕,位于兩側(cè),依古制,皇帝左手扶犁,右手執(zhí)鞭,作出示范性耕耘,以此勸天下從農(nóng)。” 皇帝怎么親耕?藉耕儀式相當隆重,皇帝在“一畝三分地”前,面向南站立,由戶部尚書跪進農(nóng)具,順天府尹跪進鞭子,皇帝左手扶持農(nóng)具,右手執(zhí)鞭,前面的老者牽牛,旁邊有兩名農(nóng)夫扶犁,后邊順天府丞捧裝種子的青箱,戶部侍郎負責播種,由禮部、太常寺和鑾儀衛(wèi)的六個官員導引護架,在一片樂聲中,往返三個來回,即完成“三推三返”的皇帝親耕禮。皇帝親耕的目的,是以此勸民重農(nóng)務農(nóng),以示皇帝對農(nóng)耕的重視。久而久之,變成了親耕秀。
【第81句】:【—是一,二是二】謂區(qū)別明顯,不含混。曹禺《原野》序 幕:“一是一,二是二,我問出口,你就得說,別猶豫。” [這樣]是五八,不[這樣]是四十五八等于四十,謂反正都 是一樣。李準《李雙雙》:“沒有功沒有利,連個工分也不記, 勞動是五八,不勞動是四十,你去白出那牛力干什么呀?”
【第82句】:一只腳難走路,一個人難成戶。
【第83句】:佛爺?shù)淖雷印霾坏?/p>
【第84句】:【親戚遠來香,隔房高打墻】(諺)指親戚鄰居都必須保持距離,不過熱過近,才能持久。 也作親戚遠來香,隔壁高打墻。 親戚遠來香,近鄰高搭墻。 親戚朋友遠來香。
【第85句】:【險道神撞著壽星老兒——你也休說我的長,我也休嫌你的短】(歇)險道神:迷信稱出殯時的開路神,身材細長。壽星老兒:民間傳說中長壽的神,身材矮胖。指彼此都有缺點,不要互相嫌棄。
【第86句】:裹腳老太婆的腳趾頭——窩囊一輩子
【第87句】:【山有山脈,水有水道】(諺)山有山的脈系,水有水的通道。指任何事物都有它自身的特性。也指社會上不同的群體,各有不同的習俗與規(guī)矩。
【第88句】:鼻孔里長瘤子——氣不順
【第89句】:【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釋義:無房無地,形容非常貧窮。例句:僅剩的三間茅草屋也被黃老拐奪去抵了債,他們爺孫倆已是上無片瓦,下無立錐之地了。
【第90句】:【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釋義:對橫行霸道的人冷眼相對。例句:曾有一個笑話,道是一個老翁有三子,臨死時分付道:“你們倘有所愿,實對我說。我死后求之上帝。”一子道:“我愿官高青樹林。”一子道:“我愿田連萬頃。”末一子道:“我無所愿,愿換大眼睛一對。” 老翁大駭?shù)溃骸耙撕胃桑俊逼渥拥溃骸暗任覔伍_了大眼,看他們富的富,貴的貴。”此雖是一個笑話,正合著古人云:“長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91句】:【兜肚斷了帶子——沒得絆】(歇)兜肚:護肚子的內(nèi)衣,上下都有帶子束在身上。絆:纏束。指人不受約束了。一說“絆”諧“盼”,指沒有盼頭了。
【第92句】:【一個鍋里掄馬勺】(慣)馬勺:盛粥飯用的木制大勺。吃一個鍋里的飯。比喻在一起生活、工作。 也作一個鍋里攪馬勺。 一個鍋里攪稠稀。稠:代指飯。稀:代指粥。 一個鍋里掄勺子。
【第93句】:【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釋義:吃了人家的宴請,接受了人家的饋贈,說話辦事就不容易堅持原則。例句:方亦鵬就曾屢次善意地提醒邢耀宋,要他保持應有的警惕,特別是不宜隨便接受他們饋贈。“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真是一點也不假的大實話。
【第94句】:電線桿子剔牙——大老粗
【第95句】:【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釋義:比喻環(huán)境復雜,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這幾天俺才琢磨出個理兒來:海水深了,什么魚都有,林子密了,什么鳥都有,天下大了,什么人都有,哪能都長師傅你一樣的心腸。
【第96句】:紅娘拿到鶯鶯的信——心領神會
【第97句】:【箭在弦上,話在嘴邊】(慣)指事情到了不能不說出來的時候。
【第98句】:【呷醋咬生姜】(慣)呷:喝。形容又酸又辣。
【第99句】:爸爸是局長,叔叔又有錢,我經(jīng)常向別人夸耀。可媽媽卻說:“有人不仗人勢,有錢不恃錢勢。你要好好學習,將來靠自己的本領做事。”(河北·易縣)
上一篇:簡單有哲理的文案干凈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