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報喜不報憂】(慣)只報告喜慶的消息,不報告壞消息。指隱瞞真實情況。
【第2句】:【聾子放炮仗,散火聽不見響,只見煙火散】借指散伙,結 束。清代《紅樓夢》:“外頭已經四更多了,依我說,老祖宗也 乏了,咱們也應該聾子放炮仗,散了罷?”
【第3句】:猴子撈月亮——白歡喜一場;撈不到;
【第4句】:【大炮一晌,黃金萬兩】(諺)比喻戰爭之財易發。
【第5句】:【囍】“囍”又稱雙喜。我國男女青年結婚時,有個習俗,都喜歡在新房內外乃至家具上貼著大紅“囍”字,以示吉利。現在,更有甚者,結婚時將斗大的囍字貼于巷口兩側或住宅小區門口的兩側,以示隆重或迎親路標。說到這個“囍”字的來歷,傳說源自北宋宰相王安石。傳說王安石20歲那年進京趕考,路過馬家鎮時,剛好碰到馬員外之女出聯擇婿,在走馬燈上寫著“走馬燈,燈走馬,燈熄馬停步”的上聯。這時王安石正忙于趕考,未及細想,便上京去了。王安石在科場中順利通過筆試。面試時,主考官指著廳前的飛虎旗說:“飛虎旗,旗飛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不覺心里一亮,便以馬員外之女招婿的上聯作對。主考官見對得珠聯璧合,遂贊嘆不已。考試完畢,王安石在歸途中喜氣洋洋,躊躇滿志。途經馬家鎮時,見那懸聯仍無人對出下聯。此時,王安石便把主考大人出的上聯作下聯以對。馬員外一看十分滿意,當下即以女相許,并擇吉日在馬府完婚。新婚之日,正當新郎新娘歡歡喜喜拜天地時,忽有探馬來報:“恭喜王大人金榜題名,明日請赴瓊林宴。”馬員外聽后高興萬分,遂命重開酒宴,以示慶賀。王安石雙喜臨門,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豪興大發,便在洞房雪白的墻上,并排而工整地書寫了兩個大紅的喜字。雙喜(囍)一出,更加喜慶,效果絕佳。從此,結婚貼紅“囍”字的習俗,就在民間流行開了。
【第6句】:【見苗三分收】(諺)苗:禾苗,秧苗。三分收:三分收成。見到禾苗從土里長出,收成就有幾分希望。 指農作物要緊的是保苗,禾苗成長了,莊稼才能豐收。 也作見苗就有三分收。 有苗三分收。
【第7句】:【三年護林人管樹,五年護林樹養人】(諺)栽樹育林,三年之內人要費神打理,五年之后,樹木長大成林,就能給人帶來利益。指栽樹育林初時辛苦,往后受益無窮。
【第8句】:【種田的兒郎不顧衣】(諺)兒郎:泛指年輕人。從事農業生產的年輕人,只顧耕田種地,不怕弄臟衣服。指勞動者不怕臟。
【第9句】:【藕種到蔗園里去了】釋義:比喻問題搞兩岔了,鬧了誤會。例句:雨官說:“我們也是這樣猜。不然他不會連夜和你們一起來挑。”十絕哥說:“你們猜什么呢?”“挑走的第二天就查倉,總是挑到倉庫里去的。”十絕哥故意哈哈大笑起來:“你把藕種到蔗園里去了。”
【第10句】:【好賬算不折】(諺)折:虧損。好的賬目,無論怎樣算也不會走樣。指真真實實、清清楚楚的賬目,是不怕反復查核的。
【第11句】:傍晚,我在放學路上聽兩位叔叔邊走邊談。其中一人說道:“你是唱紅臉的,可不能走啊!你走了,剩下我們幾個光屁股猴就沒戲唱了。”(河南·泌陽)
【第12句】:【嘴上掛得油瓶】(慣)形容人生氣時嘴巴高高噘起的樣子。
【第13句】:【砧板上的肉——隨人砍,隨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擺布。
【第14句】:【以書為御者,不盡于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達于事之變】(諺)御:駕御。制:裁斷。以書本上的知識駕御馬,不能盡情發揮馬的性能;以古代的法制治理當今社會,不能適應時代的變化。指不能迷信書本,泥古不變。
【第15句】:【官場如戲場】(諺)官場的事,就如同演戲一樣。舊指官場榮辱不定,恩怨無常,一切都像是暫時的表演。
【第16句】:【得志貓兒雄似虎,敗翎鸚鵡不如雞】(諺)得志:得意,實現心愿。 指貓兒得志時,像老虎一樣神氣;鸚鵡落了毛時,比雞的樣子還難看。比喻小人得志時往往忘乎所以,英雄落魄時也難免受欺。 也作得志犬貓強似虎,失時鸞鳳不如雞。 得勝貍貓強似虎,及時鴉鵲便欺雕。
【第17句】:【娶媳婦兒打幡——瞎湊熱鬧】(歇)指瞎胡鬧。也指跟別人一起鬧著玩兒。常含譏諷或責罵意。 也作“娶媳婦打幡——跟著湊熱鬧”。
【第18句】:【老王賣瓜——自賣自夸】(歇)本指自己夸自己賣的瓜好,轉指自己夸自己。也指自己人夸獎自己人。 也作“老王賣瓜——人不夸自夸”。
【第19句】:【見怪不怪,其怪自敗】遇到怪異之事,無須自相驚擾。清 代《紅樓夢》:“見怪不怪,其怪自敗。不用砍他,隨他去就是 了。”
【第20句】:【趕鴨子上架】(慣)鴨子本不會爬高,卻硬趕著它向高高的架子上爬。比喻強逼別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也作打鴨子上架。 拿鴨子上架。
【第21句】:【光聽轆轤把響,不見井在何處】(慣)轆轤:安在井上汲水用的工具。 比喻只聽到些風言風語,未見事實。
【第22句】:鷹飛藍天,狐走夜道——各有各的路
【第23句】:大年夜曬衣服——今年不干明年干
【第24句】:【十年窗下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諺)指長期窗下苦讀無人過問,一旦取得功名便名揚天下。
【第25句】:【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謂任何人都不能超越法律。沈從文 《新與舊》:“你豈不聞王子犯法,應與庶民同罪?一個士兵, 膽敢在青天白日之下,持刀殺人!”
【第26句】:【冷在三九,熱在三伏】(諺)三九:冬至節后第三個九天。三伏:夏至節后分頭伏、中伏、末伏。指一年之中,三九天最冷,三伏天最熱。 也作冷不過三九,熱不過三伏。 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
【第27句】:【耕則問田奴,絹則問織婢】(諺)田奴:耕田的男奴。織婢:織絹的婢女。指要學耕田,就向田奴請教;要學織絹,就向織婢請教。泛指做事必須虛心向內行學習。 也作耕當問奴,織當訪婢。 耕問奴,織問婢。 耕問仆,織問婢。
【第28句】:猴兒下竹竿——溜到底
【第29句】:父母難保子孫賢。
【第30句】:【人多出韓信】(諺)韓信:古代杰出的軍事家,漢初幫漢高帝劉邦建立帝業的元勛。指人多就會出人才。
【第31句】:【好樹結好桃,好葫蘆開好瓢】(諺)瓢:葫蘆從正中剖開而成的舀水用的工具。指桃樹好,結出的桃子就好;葫蘆端正,開出的瓢就端正。常比喻有良好的環境,就能熏陶出好的人才。 也作“好種出好苗,好葫蘆鋸好瓢”。
【第32句】:【社鼠不可熏去】見“城狐不灌,社鼠不熏”。
【第33句】:【墻上掛草薦——不像畫】(歇)草薦:鋪床用的草墊子。畫:諧“話”。指說話、辦事不合情理或不像樣。
【第34句】:【小卒子過河不回頭】原為象棋規則,卒子不能后退。借指 只能前進,不能后退。香港唐人《金陵春夢》:“偶有幾莖白 發,心情微近老年;做了過河卒子,只得拼命向前。” 藝高人膽大技藝高超,心里沉著,就增添了勇氣。海外 陳若曦《二胡》:“司機是個年輕小伙子,仗著藝高人膽大,把 一部半新舊的日本小豐田當做跑車駛。”
【第35句】:【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謂新陳代謝是普遍規律,無須留戀 舊的。類似的:腐肉不去,新肉不長。臺灣梁實秋《雅舍小 品四集》:“要教導父母,莫要心疼,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第36句】:【砍倒大樹有柴燒】(諺)比喻朝著大的經濟目標下手,自然就能得到很多利益。
【第37句】:姥姥一家人在給蘋果樹施肥,我小舅總是比別人干得慢。外公嫌他不下勁,說:“什么東西都可以吝嗇,可不能吝嗇力氣;東西用完沒有了,力氣用完還長呢!”(河南·商丘)
【第38句】:煮爛的鴨子——嘴還硬
【第39句】:孩子的脊梁——小人之背(輩)
【第40句】:【 拿金子換銀子】謂以好的換差的,不上算。類似的:金瓜 換銀瓜,越換越差。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大山冷冷 地說道:‘用不著,這是拿金子換銀子’。”
【第41句】:【求佛求一尊】看準了能起作用的人,集中力量求一個就 行。亂求人,反而效果不好。張恨水《金粉世家》:“求佛求 一尊,你這樣子,還是請七爺多幫忙吧。”
【第42句】:【打蛇隨棍上打蛇,蛇緣棍而上】指乘勢而入,或招惹事 情。香港梁鳳儀《西風逐晚霞》:“這么一說,義律就像廣東 俗語所謂的‘打蛇隨棍上’,立即回了另一紙照會。”
【第43句】:【拿豆包不當干糧】(慣)豆包:包有豆餡兒的包子。比喻小看了有本事的人。
【第44句】:【忘到九霄云外】徹底忘記,解脫。忘,也說:丟、拋。蕭紅 《呼蘭河傳》:“到了如今,吃得飽,穿得暖,前因后果連想也 不想,早就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第45句】:【耳聽千遍,不如手過一遍】(諺)聽別人講說的次數再多,也不如自己親手做一遍效果好。指一切真知,都必須經過實踐方為可靠。 也作“眼過干遍,不如手過一遍”。
【第46句】:李大嫂罵婆婆能罵出百樣聲來,鄰居王奶奶愛搗著拐杖嘮叨:“前有車,后有轍,房檐滴水照舊窩。十年后,再瞅瞅自己,也好不到哪兒去!”(河南·洛寧)
【第47句】:串起來的螃蟹——橫行不了
【第48句】:【拔出膿來,才是好膏藥】(諺)膏藥:一種膠狀的外用中藥。指能把膿血從患處吸出的膏藥才算好膏藥。比喻能解決最棘手的問題的,才是好辦法。
【第49句】:我見飯桌上只有一碟花生米,一碗白菜湯,便不高興起來。媽媽嗔怪地說:“好吃不過茶泡飯,好看不如素打扮。有這些菜就不錯了!”(四川·瀘州)
【第50句】:【山山有路,路路相通】釋義:形容道路四通八達。“山山”又作“山口“。例句:“他們走的是哪條路?”“山山有路,路路相通!進來的時候就是分開走的,講不準。”
【第51句】:【戴著有色眼鏡】釋義:比喻懷著成見或偏見看人或事,不可能看得正確。例句:他倆看一個人,都是重看表現不看他們相貌如何漂亮,不看他吹得怎么天花亂墜。他們不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第52句】:【男兒膝下有黃金】黃金貴重,男子漢不應該輕易下跪屈 服。劉云若《小揚州志》:“知道除了再作進一步賠禮更無別 法,便也顧不得男兒膝下有黃金,雙膝一屈跪在她面前。”
【第53句】:每當看見媽媽穿著高檔羊毛衫、鴨絨衣,或者看見我大吃巧克力、旺旺系列食品時,外婆總是搖頭嘆息:“穿不離棉,吃不離鹽,看看你們!”(湖南·溆浦)
【第54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釋義:比喻人的個性不同。例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就像天底下沒有相同的樹子,也沒有一模一樣的人。
【第55句】:奶奶總愛在私人小店里給我買衣服。每次買回來沒幾天,不是這兒綻線了,就是那兒拉鏈壞了,修補不停。再不,就重買新的。媽媽說:“圖便宜,買老牛,三年買兩頭。”(江蘇·南京)
【第56句】:鏡子里的鮮花——空好看;好看不好拿
【第57句】:草繩子拔河——經不住拉
【第58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此語的意思是一般人不是圣人和賢人,誰能永遠沒有過失?語出春秋左丘明《左傳·宣公二年》,講述的是晉靈公生性殘暴,時常借故殺人。趙盾、士季兩位正直的大臣決定勸諫晉靈公。晉靈公心不由衷地說:“我已經知道錯了,今后一定改正。” 士季聽他這樣說,便說道:“誰沒有過錯呢?有了過錯能改正,那就好了。如果您能接受大臣正確的勸諫,就是一個好的國君。”
【第59句】:閉眼撕皇歷——瞎扯
【第60句】:【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見“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
【第61句】:【藕斷絲不斷】(慣)藕:蓮的地下莖,長形,肥大有節,白色,中間有許多管狀的孔,折斷后有絲。 藕被切斷以后,上面還有絲連著。 比喻從外表上看關系是斷了,感情并未斷絕。多指男女之情也作“藕斷絲連”。
【第62句】:【后腦勺上都長著眼】(慣)形容人警惕性非常高。也形容人非常留意觀察周圍的動靜。 也作“后腦勺上長眼睛”。
【第63句】:【辦事不由東,累死也無功】(諺)東:東家,主人。辦事如果不按照主人的意旨去做,即使盡心竭力,也沒功勞。指做事必須依照主人的意愿。
【第64句】:百年大樹風刮不倒一一根深蒂固
【第65句】:羊伴虎睡一靠不住;送上門的肉
【第66句】:千年大樹百年松——根深葉茂
【第67句】:我的數學考了100分,心里比喝了蜜還甜。正當我和媽媽說笑時,爸爸出差回來了,還給我買了一塊鍍金的女式手表。那天的喜事可真多啊,我高興得又蹦又跳。媽媽說:“看把你高興的,腳底板子就不挨地了。’(安徽·臨泉)
【第68句】:一日吞個星星——想頭不低
【第69句】:唐僧上西天——心取經
【第70句】:【拍桌子打板凳】形容爭吵發脾氣。浩然《艷陽天》:“馬立 本又喊又叫,拍桌子、打板凳,氣勢之兇,聲音之大,好像他 受到了天大的不白之冤。”
【第71句】:賈寶玉結婚——不是心上人
【第72句】:爸爸很忙,但他答應星期天帶我去爬山,我真有點不敢相信。爸爸認真地說:“鹽值錢,醬值錢,說句空話不值錢。說到就要做到!”(河南·社旗)
【第73句】:【扯后腿】見“拉后腿”。
【第74句】:【鐵打房梁磨繡針——功到自然成】(歇)繡針:繡花針。指只要功夫下到了,事情自然就能辦成。多指世上無難事,只要肯下大工夫,就一定能成功。 也作“鐵打的房梁磨成繡花針——工到自然成”。
【第75句】:【 熱鍋上的螞蟻】形容心急,慌亂。清代《紅樓夢》:“那賈 瑞只盼到晚,又等他祖父安歇,方溜進榮府,往那夾道中屋 子來等著,熱鍋上螞蟻一般。”
【第76句】:【往臉上抹黑】(慣)比喻丑化人,使其名譽受損。 也作朝臉上抹黑。 給臉上抹黑。
【第77句】:樹林里放風箏——亂纏;纏住了;勾勾搭搭
【第78句】:【獨拳難打虎】釋義:比喻一個人力量小,辦不成大事。例句:雖然聞長山住院之后,徐慶春如“砍掉一只有手”,覺得“獨拳難打虎”。但他毫不猶疑地保證道:“沒問題,親自負責就親自負責。”
【第79句】:【啃骨頭】(慣)1指打大仗、硬仗或克服大的困難。2譏諷人得不到大的利益,只能得到一點兒好處。 也作“啃硬骨頭”。
【第80句】:【一言驚醒夢中人】(慣)指一句話使人猛然醒悟。
【第81句】:【張跟斗,豎直立】(慣)豎直立:做倒立。翻跟頭,做倒立。比喻瞎折騰。
【第82句】:【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平時做好充分準備,戰場上就 會少受損失。電視新聞:“他決定在到中國之前,在此進行 訓練。他常引用中國的一句話: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第83句】:包辦婚姻——不由自主
【第84句】:【只見和尚吃饅頭,不見和尚受戒】只看到好處,看不到困 難。臺灣梁實秋《雅舍散文二集》:“有人只看見和尚吃饅 頭,沒看見和尚受戒,遂生羨慕別人之心,以為自己這一行 只有苦沒有樂。”
【第85句】:閉門造車——自作聰明;不合轍
【第86句】:胡蔥掐了頭——裝蒜
【第87句】:【不吃涼粉騰板凳】釋義:比喻不干工作就別占職位。例句:“你這是什么話!不想當干部,就早吭聲,不吃涼粉騰板凳,離了你這塊云,天也照樣下雨。”
【第88句】:【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釋義:形容人心難測,不可了解。例句:尤渾奏臼:“自古人心難測,面從背違,知外而不知內,知內而不知心,正所謂‘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
【第89句】:笤帚當掃把——混上去了
【第90句】:寧練筋長一寸,不練肉厚一分。
【第91句】:【說大話不怕風煽舌頭】說空話說大話沒有用。類似的:說 話不怕牙疼/說大話不怕噎嗓子/站著說話不怕腰疼。浩然 《艷陽天》:“說話不怕風煽舌頭。我要像她們那樣,無牽無 掛,我也當積極分子,整天跟你一塊開會、辦公!”
【第92句】:一間房子四個門——門路多
【第93句】:【少所見,多所怪,睹橐駝言馬腫背】(諺)橐(tu。)駝:駱駝。見識少的人容易大驚小怪,看到駱駝就以為是馬背腫高了。指把不常見的事物看作怪異的,只緣見識太少。 也作少所見,多所怪。 少見必多怪。
【第94句】:【急行無好步】(諺)好步:穩當的步子。急急忙忙地走,就不會邁出穩當的步子。比喻匆匆忙忙做事,往往難以把事做好。 也作“緊行無好步”。
【第95句】:百姓齊,泰山移。
【第96句】:【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釋義:什么忌諱都沒有。例句:一年四時八節,這個年節頂大,正是“姜太公在此,百無禁忌”的歡樂的辰光。
【第97句】:【拉閑篇兒】見“磕閑牙”。
【第98句】:【—根筷,兩半截】折成兩半,對半平分。菡子《糾紛》:“財 產分配劉二有沒有份,大家議定:一根筷,兩半節。”
【第99句】:【麻繩熬斷鐵索鏈】(諺)麻繩雖弱,卻能把鐵索鏈熬斷。比喻力量雖小,只要堅持不斷,也能完成看起來是難以辦到的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