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賺錢打棺材釘】詛咒人貪財,吝嗇。汪幸福《浪跡臺灣 島》:“叫你多出兩個菜,你為何當耳邊風(fēng)?你賺那么多錢打 棺材釘?”
【第2句】:弟弟三歲了,很淘氣,媽媽很嬌慣他。爺爺教訓(xùn)媽媽:“嬌兒不孝,嬌狗上灶。不能老寵著他。”(湖北·荊門)
【第3句】:【你嫌我的臉黑,我嫌你的腳大】(慣)比喻互相嫌棄,互不買賬。
【第4句】:【 盆兒罐兒都有】耳朵意即到處有耳朵,容易被人聽見。明 代《金瓶梅》:“你我如今是寡婦,比不得有漢子。香噴噴在 家里,臭烘烘在外頭,盆兒罐兒都有耳朵。”
【第5句】:【好漢不打上門客】(諺)英雄好漢不慢待那些好意上門來的人。指凡能上門,都應(yīng)以客禮相待,即使彼此不和,也應(yīng)寬恕。
【第6句】:【螞蟻尿到書上——濕不了兩個字】(歇)濕:諧“識”。指識字不多。
【第7句】:【小孩兒沒娘——說起來話長】(歇)指事情很復(fù)雜,三言兩語講不完。 也作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 小孩兒沒娘——提來話長。
【第8句】:出來進去走窗戶——沒門兒
【第9句】:【 修了廟,老了和尚】事情進展太慢,等不及。和尚,也說: 神、鬼。周克芹《許茂和他的女兒們》:“什么理想呀,幻想 呀,那些全都不實在。等廟子修起,鬼都老了。”
【第10句】:【女不女,男不男】見“男不男,女不女”。
【第11句】:【瞎貓抓耗子】(慣)比喻盲目行動。
【第12句】:【做官把印丟了】指丟了最重要的東西。周立波《山鄉(xiāng)巨 變》:“好家伙,你好警醒呵,做官的把印都丟了。”
【第13句】:【發(fā)一回水,澄一次泥】釋義:比喻矛盾暴露一次,問題澄清一些。例句:同志們,今天的會議,對我對大家都是一堂很生動的課!發(fā)一回水,澄一次泥,經(jīng)一回事,長一次智。我相信大家都會認真地去思考,并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
【第14句】:【稻霧去,麥霧來】釋義:指稻子不要霧,麥子希望有霧,因霧氣對稻粒的成熟有害,而對麥子則有利。例句:稻霧去,麥霧來。稻遇霧則谷輕,麥遇之則飽。
【第15句】:冬天喝冷水——涼透了心
【第16句】:【強龍不壓地頭蛇】釋義:比喻外來人盡管厲害,也斗不過當?shù)氐膭萘Α@洌盒姓叩溃骸澳阋策灾亓耍蛔屛疫h鄉(xiāng)之僧。也罷,這正是強龍不壓地頭蛇。”
【第17句】:哥哥不愛學(xué)習(xí),整天貪玩。媽媽批評他說:“你呀,玩耍是條龍,學(xué)習(xí)是條蟲,把玩的工夫用在學(xué)習(xí)上,那該多好啊!”(山東·沂水)
【第18句】:【云里的日頭最毒,晚娘的拳頭最狠】見“晚娘的拳頭,云里的日頭”。
【第19句】:【長蟲鉆竹簡——死不轉(zhuǎn)彎】(歇)本指蛇鉆進竹筒后身體不能轉(zhuǎn)彎,轉(zhuǎn)以形容人固執(zhí),死不改變主意。
【第20句】:上數(shù)學(xué)課,老師反復(fù)強調(diào)不要把被乘數(shù)與乘數(shù)弄顛倒了,結(jié)果還是有人弄顛倒了。老師說:“這就像抱起狗砸石頭,怎么行呢?”(河南·汝州)
【第21句】:好戲能把人唱醉,壞戲能把人唱睡。
【第22句】:【兩眼一抹黑】不熟悉情況。成語:一無所知。諶容《光明 與黑暗》:“現(xiàn)在,擺在面前的,是個六十八萬人口的大縣,真 有點兩眼一抹黑呀!”
【第23句】:媽媽見姨媽提來了滿滿一籃子青菜,覺得太多,不好意思收下。姨媽卻說:“三斗田螺四斗殼,剝光了皮也不算多。”(江西·峽江)
【第24句】:【年糕】“年糕”是春節(jié)必備食品,進入臘月二十幾,家家戶戶蒸年糕。 “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寓意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說起年糕,這里面還有一個既美麗又凄楚的傳說。春秋時期,伍子胥從楚國逃到吳國,幫助吳王強兵富國,稱霸一方。國家強盛起來以后的吳王產(chǎn)生了驕奢輕敵思想,開始大興土木。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筑“闔閭大城”,建成后,大宴眾將群臣。唯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回營后他密囑身邊隨從說:“我死后,如果國家遭難,民饑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國橫掃而滅。這時都城糧斷,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lǐng)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fā)現(xiàn)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yōu)榱算懹浳樽玉愕墓兣c忠烈,就在春節(jié)這一天家家吃年糕。
【第25句】:【 讓開大路走兩廂】大路寬廣讓別人走,兩廂狹窄自己走。 胃讓出有利條件。《北京日報》( 1985,2,18):“大興縣‘讓開 大路走兩廂’,以讓出交通、生活都比較方便的地區(qū)和讓利 等優(yōu)惠條件,吸引中央、部隊和市屬單位到大興縣聯(lián)營辦 廠,為振興黃村衛(wèi)星城的經(jīng)濟、實現(xiàn)工農(nóng)業(yè)總產(chǎn)值提前翻兩 番的目標,打下了牢固的基礎(chǔ)。”
【第26句】:【動肝火】(慣)指發(fā)脾氣。
【第27句】:【打死閻王,嚇煞小鬼】(諺)閻王:迷信傳說中陰曹地府掌管生死簿的主子。指只要打死了閻王,自然就鎮(zhèn)住了小鬼。比喻鎮(zhèn)壓住頭領(lǐng),依附的人便不敢輕舉妄動。
【第28句】:【是山總有路,是河總有橋】(諺)山不論大小,總有可爬上去的路;河不論寬窄,總有可渡過去的橋。 比喻問題不論簡單與復(fù)雜,都會有解決的方法。
【第29句】:【扳倒了醋缸/打翻了醋罐】醋味酸,形容嫉妒心情,稱吃 醋。成語:爭風(fēng)吃醋。茅盾《霜葉紅似二月花》:“他知道剛 才大廳上那場吵鬧,又是趙老頭的姨太太樊銀花打翻了醋 罐,可還不知道吵鬧的對象是誰。”
【第30句】:【一言出口,駟馬難追】(諺)駟馬:四匹馬所拉的車。說出一句話,四匹馬拉的車也追不上。指話一說出口,就難以收回。 也作一言既出,如白染皂。皂:黑色。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一言駟馬追不到。
【第31句】:【開口子】(慣)l指江河決口。 2比喻從某一方面能獲取好處。 3比喻從某一方面突破、進展。
【第32句】:【醉漢嘴里出真言】見“酒后吐真言”。
【第33句】:快馬左兜右旋——抖威風(fēng)
【第34句】:今年一直大旱,農(nóng)民盼望著下雨。我爺爺說:“該下了。九月九,看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河南·尉氏)
【第35句】:【交人交心,澆樹澆根】(諺)指和人交往,貴在交心,這道理就像澆樹要把水澆到根上才能枝繁葉茂一樣。
【第36句】:【方寸】“方寸”指人的內(nèi)心。如“方寸已亂”、“聊表寸心。” 關(guān)于方寸一詞,有個典故。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劉備禮賢下士,廣納天下人才。當時,劉備身邊有一個叫徐庶的人,足智多謀,諸葛亮就是他推薦的。曹操為得到徐庶,為己所用,就軟禁了徐庶的母親。徐庶是個孝子,聽說母親被俘,心急如焚,決心回到母親身邊盡孝道。徐庶辭別劉備時,指著自己的心說:“本欲與將軍共圖王霸之業(yè)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于事,請從此別。”于是徐庶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投奔曹操去了。才引出了“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fā)(指一計不獻)”。 “方寸”在古代指一寸見方的心部,又作“寸心”,后來人們用它來表示“心”,心煩意亂則稱“方寸已亂”。
【第37句】:步槍卡了殼——不響
【第38句】:【鵓鴿子旺邊飛】(諺)鵓(b。)鴿子:即家鴿。指家鴿最喜在人煙興旺的地方棲息。比喻人追求興旺發(fā)達、有錢有勢,朝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奔進。 也作雀兒只揀旺處飛。 老鴉野鵲揀旺處飛。
【第39句】:【無家鬼送不了家人】見“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第40句】:平房門前不漏雨——有檐(言)在先
【第41句】:野狗見了餓狼——個比一個兇
【第42句】:【張開喉嚨見心肺】(慣)比喻對人直抒胸臆,毫不隱瞞。
【第43句】:【四面光,八面圓】形容人圓滑世故。馮德英《苦菜花》: “外表上四面光八面圓,背地里什么壞事都能干出來。”
【第44句】:【雞蛋里尋骨頭】釋義:比喻故意挑剔毛病。例句:那李鳳娘本是一片忤逆不孝之心,正是要雞蛋里尋出骨頭之人,聽了此話,一發(fā)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
【第45句】:長江里的流水——川流不息;后浪推
【第46句】:【毀巢之下,勢無完卵】見“覆巢之下無完卵”。
【第47句】:【圣誕節(jié)】每年12月25日是西方基督世界的圣誕節(jié)。圣誕節(jié)是基督教為紀念耶穌誕生而設(shè)的節(jié)日。早在公元336年,12月25日正式被羅馬教會定為圣誕節(jié)。《圣經(jīng)》中沒有耶穌誕生日期的記載,12月25日原為太陽神誕生日期,基督教會以此作為紀念耶穌誕生的節(jié)日,系取耶穌為“正義的太陽”之意。到5世紀中葉,圣誕節(jié)已成為教會的傳統(tǒng)宗教節(jié)日,后來逐漸大眾化,成為許多國家的法定節(jié)日。圣誕節(jié)有許多重要活動,12月24日晚稱為“圣誕夜”,也叫“平安夜”。人們團聚在一起,共進圣誕晚餐,互贈禮品。一棵漂亮的圣誕樹是圣誕節(jié)必不可少的。到了圣誕節(jié)子夜時分,教堂舉行隆重的子夜彌撒,黎明和上午還要舉行兩次。
【第48句】:【娘想兒,流水長;兒想娘,筷子長】(諺)母親想念兒女,像流水一樣長流不斷;兒女想念母親,卻像筷子那樣很短很短。指母親對兒女的情愛是永無休止的。
【第49句】:【又是饅頭,又是錘子】(慣)比喻軟硬兼施。
【第50句】:【 一塊香餑餑八下?lián)尅康教幈幌矏郏軞g迎。鄧剛《陣痛》: “車間工段請他下去畫決心欄、批判欄、學(xué)習(xí)欄,真是一塊香 餑餑八下?lián)專笾t遍全廠。”
【第51句】:【犯口舌】(慣)指雙方爭吵或辯論。
【第52句】:【老媽媽睡著吃干臘肉——是恁一絲兒一絲兒的】(歇)干臘肉:臘月里腌制后風(fēng)干或熏干的肉。 恁:那樣。一絲兒:諧“意思兒”。 老媽媽牙齒不好,躺著吃干硬的臘肉,只好一點兒一點兒地撕扯著吃。指不必多說,點到就行。
【第53句】:【 不獲全勝,決不收兵】泛指,決心取得徹底勝利。海外陳 若曦《突圍》:“反正奉陪到底,絕不含糊!告訴你,我們不獲 全勝,決不收兵。”
【第54句】:【上不巴天,下不著地】釋義:形容沒有著落,沒有依靠。例句:咱們頂好是各走各的路。這地方上不巴天,下不著地,你要是不識好歹,咱倆免不了同歸于盡!
【第55句】:馬老腿慢,人老嘴慢。
【第56句】:蜀道上青天——難上難
【第57句】:【蜂刺入懷,解衣去趕】(諺)指黃蜂要是鉆進衣襟里,就必須馬上解開衣襟趕跑它。比喻情況緊迫時,不容有任何遲疑,必須立即采取緊急措施。 也作蜂蠆入懷,隨即解衣。蠆(chai):蝎子一類的有毒動物。 蜂蝎入懷,各自解衣。
【第58句】:【鐵煉成鋼,兵練成將】(諺)鐵經(jīng)過千錘百煉就能鍛成好鋼,士兵經(jīng)過千錘百煉就能成為好將領(lǐng)。指艱苦鍛煉是造就人才的必由之路。
【第59句】:【浮萍尚有相逢日,人豈全無見面時】(諺)浮萍:浮在水面上的草本植物。浮萍有時還會漂流到一處,人難道分別后就沒有再見面的機會?指人分別后定會重逢。
【第60句】:【佛多不靈,眼大無神】釋義:佛爺多了不靈驗,眼睛太大了沒有精神。也比喻人多干事互相依靠,不盡職。例句:這龍門山上共有十萬多尊佛像,大的幾十丈高,小的有落花生那么大。常言說,“佛多不靈,眼大無神”,海老清和雁雁轉(zhuǎn)了半天,把這些佛像只好當作景致看了。
【第61句】:某地工商所由于風(fēng)氣不正,三天兩頭巧立名目收費。看著手中樣樣齊全的各種證件,經(jīng)營者怨聲四起:“咳!磨道里找驢蹄,找事就有事。”(河南·新密)
【第62句】:打燈籠走鐵路——見軌(鬼)
【第63句】:【廚師的高帽】廚師戴白色的高帽是世界通行的習(xí)俗,顯得清潔衛(wèi)生、別致。它源自希臘。最初,它只是一種作為區(qū)別他人的一種標志,沒有行業(yè)色彩。中世紀的希臘,戰(zhàn)亂頻繁,城里人往往逃人修道院避難。據(jù)說有一次幾個著名的廚師逃進修道院,他們換上黑衣黑帽,打扮得跟修道士一樣。日子一長,他們覺得應(yīng)該把自己與修道士區(qū)別開來,于是將修道士戴的黑色高帽改為白色。從此,廚師們戴的白色高帽便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規(guī)矩。
【第64句】:梧桐葉落——歸根
【第65句】:【北人乘馬,南人乘舟】見“南人駕船,北人乘馬”。
【第66句】:雨接連下了一個星期,真煩人!一天,我問爺爺雨為什么總是不停。爺爺說:“雨前淅淅必久下,雨后淅淅必久晴。這雨一開始淅淅瀝瀝地下下停停,停停下下,所以,要連陰。”(河南·鎮(zhèn)平)
【第67句】:【給個棒槌認作針】針、真同音,兼指認真。意即沒有眼 力,信以為真。清代《紅樓夢》:“我哪里管的上這些事來! 見識又淺,嘴又笨,心又直,人家給個棒槌,我就拿著認作針 了。”
【第68句】:【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釋義:沒有哪方面的職責(zé),就不管哪方面的事情。例句:童貞不滿地說:“你們當廠長的不抓管理,倒埋怨下邊。我是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第69句】:【混水里面好摸魚】釋義:比喻趁混亂干壞事或撈取好處。例句:黃國信想用這一連串似是而非的問題,把戰(zhàn)士們完全推到云霧山中,就像無數(shù)根柴棒,在剛要澄的河水里,猛攪亂搗一陣,把水攪混。混水里面好摸魚。
【第70句】:【郎中】“郎中”現(xiàn)指醫(yī)生,南方多此稱呼。如現(xiàn)代京劇《沙家浜》中有地下黨聯(lián)絡(luò)員假扮郎中為沙四龍看病傳遞情報的情節(jié)。郎中,古代是一種官職。始于戰(zhàn)國,漢代沿置,屬光實祿勛,管理車騎、門戶,并充內(nèi)侍衛(wèi),外從作戰(zhàn)。初分為車郎、戶郎、騎郎三類,長官設(shè)有車、戶、騎三將,其后類別逐漸泯除。晉至南北朝,為尚書曹司的長官。自隋朝自清,各部皆沿置郎中,分管各司事務(wù),為尚書、侍郎、丞相以下的高級部員。范曄《張衡傳》:“公車特征拜郎中”,指漢朝的官職。宋代始設(shè)醫(yī)官,最高級的是大夫,其次為郎,又稱郎中,以下便稱醫(yī)效、祗侯等。后人因之稱醫(yī)生為大夫或郎中。顯然是為抬高醫(yī)生地位而有意奉承之,說穿了是官本位在作怪。既然長期稱醫(yī)生為郎中,也就習(xí)以為常了。
【第71句】:【 朋友千個好,冤家一個多】朋友越多越好,可以得到幫助, 得到支持;對頭越少越好,可以減少麻煩,減少阻力。袁靜 《淮上人家》:“朋友一千個不嫌多,仇人一個不嫌少,咱哥們 交往一場,你有困難,我哪能袖手旁觀,不跟你互助呢?”
【第72句】:四十四,眼生刺。
【第73句】:【拍賣】“拍賣”是一種特殊的買賣形式,一般以比較貴重、價高的物品為拍品,先定一底價,然后競價,最高者成交。 “拍賣”是古羅馬人首創(chuàng)的一種買賣方式,用以出售在戰(zhàn)爭年代俘獲的戰(zhàn)利品。具體的做法是:在拍賣的場地上插一柄長矛作為標志,有意者就會圍過來進行交易。因此,拍賣也有“矛下之交”的說法。后來,隨著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拍賣成為貿(mào)易過程中的一種買賣方式。
【第74句】:【力敵不如智取】(諺)指憑勇力取勝不如用智謀取勝效果好。
【第75句】:【閻王也怕拼命鬼】(諺)比喻世間的強人惡人,也都害怕不要命的人。
【第76句】:【官不威風(fēng)牙威風(fēng)】釋義:爪牙仗勢欺人,更可惡。例句:七郎在京都,一向撒沒有名,一旦得了刺史之職,就有許多人來投靠他做使令的。少不得官不威,牙爪威,做都管,做大叔,走頭站,打驛吏,欺行客,詐鄉(xiāng)民,總是這一千人了。
【第77句】:【一而二,二而一】二者合在一起,不可分。成語:合二為 一。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可是在結(jié)婚后一年之中,莫 愁沒有一次使立夫感覺到他花的是莫愁的錢,因為倆人相 信他們是一而二,二而一的。”
【第78句】:【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釋義:對橫行霸道的人冷眼相對。例句:曾有一個笑話,道是一個老翁有三子,臨死時分付道:“你們倘有所愿,實對我說。我死后求之上帝。”一子道:“我愿官高青樹林。”一子道:“我愿田連萬頃。”末一子道:“我無所愿,愿換大眼睛一對。” 老翁大駭?shù)溃骸耙撕胃桑俊逼渥拥溃骸暗任覔伍_了大眼,看他們富的富,貴的貴。”此雖是一個笑話,正合著古人云:“長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79句】:【 瘦狗莫踢,病馬莫欺】指不可欺侮弱者或倒霉的人,要有 同情心。古華《芙蓉鎮(zhèn)》:“瘦狗莫踢,病馬莫欺,倒是胡玉音 覺得他落魄,有些造孽。”
【第80句】:【水仙不開花——裝蒜】(歇)水仙:多年生草本植物,鱗莖似蒜頭,葉子形狀與顏色像蒜葉。本指裝成蒜的樣子,轉(zhuǎn)指人故意裝糊涂或裝模作樣。含譏諷或責(zé)罵意味。
【第81句】:哥哥沒把手洗干凈就去拿饃,我說:“看你不講衛(wèi)生。”媽媽笑著說:“大哥別說二哥,禿子別說老明;螞蚱咬蛐蛐——一塊地里的蟲。”(安徽·利辛)
【第82句】:范進中舉——喜瘋了
【第83句】:草原上點火——著慌(荒)
【第84句】:一道數(shù)學(xué)題,哥哥做了半個小時也沒做出來,爸爸走過去,看了一眼說:“暗里搖樁,越搖越深,不要鉆牛角尖。這條路不行,換個解法試試。”(江蘇·丹陽)
【第85句】:【人非草木,孰能無情】人有情感,不能無動于衷。諶容 《心》:“承認這一點,對宋小慶來說,也是很痛苦的。人非草 木,豈能無情?”
【第86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民間傳說:漢鐘離、張果老、韓湘子、 李鐵拐、呂洞賓、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為八個得道的仙 人,他們各有特殊的本領(lǐng)。指各自發(fā)揮自己的能力。或說: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韓志君等《籬笆·女人和狗》:“分開 了,我們哥兒幾個,可以八仙過海,各顯其能,總比這么吃大 鍋飯強!”
【第87句】:【難將一人手,掩盡天下目】(諺)掩:遮蓋。比喻一個人所做的丑事、壞事,很難瞞得過天下眾人。
【第88句】:【牛頭馬面】“牛頭馬面”比喻各種陰險丑惡的人。它源自佛教,傳說中閻王手下的兩個鬼卒,一個頭像牛,一個面像馬。“牛頭馬面”是地獄的公差,讓人在陰間受上刀山下油鍋等刑罰的差事都是他們?nèi)プ觥En^最初又叫“阿傍”,其形為牛頭人身,手持鋼叉,力大無比,能排山倒海。阿傍在世時,因孝父母,死后在陰間為牛頭人身,擔(dān)任巡邏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牛頭傳人中國后,由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講究對稱、成雙,于是又配上了馬面。“牛頭馬面”可以說是土洋結(jié)合。
【第89句】:【囊漏貯中】(諺)囊:口袋。貯:儲存。裝糧食的口袋破了,糧食仍漏在糧倉里。指財物流通在內(nèi)部,不算什么損失。
【第90句】:【甕里捉王八——跑不了】(歇)指陷入困境,無處躲藏,無法逃跑。 常含譏諷意味。 也作甕中捉鱉——跑不了。 甕里捉鱉——沒跑。
【第91句】:紅娘拿到鶯鶯的信——心領(lǐng)神會
【第92句】:【求爺爺,告奶奶】爺爺奶奶難伺候。謂盡了最大的努力 求人家?guī)兔ΑO嚓P(guān)的:求哥哥拜姐姐。王朔《青春無悔》: “昨天我好不容易搞了輛車,求爺爺告奶奶請了幾個人去給 你搬家,你可好,連個招呼也不打。”
【第93句】:飛機上扔石頭——落千丈
【第94句】:【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諺)虧心:指對不起良心。指人即使在暗處偷偷做了昧良心的事,神靈的眼睛也會看得很清楚。勸人在任何情況下不要做壞事,不然,必將受到應(yīng)有的懲處。
【第95句】:偷雞不成蝕把米——得不償失;劃不來
【第96句】:【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各人有各人的愛好。類似的:牛肉 炒韭菜,各人心所愛/清油炒菜,各有所愛。沈從文《邊城》: “橫順是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愛,只看各人心里愛什么就 吃什么,渡船不會不如碾坊!”
【第97句】:暑假里的一天中午,天氣悶熱。吃飯時,我脫光衣服,開著電扇,還是熱得要命。奶奶說:“要是能把肉皮子也脫了就涼快了!”(四川·達川)
【第98句】:【夜貓子進宅——無事不來】(歇)夜貓子:即貓頭鷹,益鳥,頭部有角狀羽毛,眼睛大而圓,晝伏夜出,常在夜間發(fā)出凄厲叫聲,民間以為是一種不吉祥的鳥。指來人準不會有好事,兇多吉少。 也作夜貓子進宅——不會有好事。 夜貓子進門——不是好兆頭。
【第99句】:【花開兩朵,各表一枝】(慣)舊時說書的套話,指事情有兩個線索,先說其中的一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