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腳踩兩只船】兩者都不愿意放棄。比喻猶豫不決,或投 機取巧。臺灣瓊瑤《心有千千結》:“愛情是那樣的自私,他 怎能容忍她腳踩兩只船?”
【第2句】:小窟窿——掏不出大螃蟹
【第3句】:【殺風景】(慣)破壞美好的景色。 比喻破壞人的興致與情緒。 也作“煞風景”。
【第4句】:【勢大仗權,腰粗仗錢】(諺)仗:依靠,憑借。勢大壓人,憑的是手中的權力;腰粗氣壯,憑的是手中的錢財。指權重了勢就大,錢多了氣就粗。
【第5句】:糧庫里頭一粒米——有它不多,無它不少
【第6句】:【白臉狼戴草帽——假充好人】(歇)白臉狼:狼的一種,體形較小,尾短,臉白,性極兇殘。指惡人偽裝成好人。
【第7句】:屬玫瑰的——刺兒多
【第8句】:【事有湊巧,物有偶然】事情有偶然性,難以預料。明代《古 今小說》:“事有湊巧,物有偶然,此時胖婦人年紀約近五旬, 孤老來得少了,恰好得女兒來接代,也不當斷這行業,索性 大做了。”
【第9句】:鱷魚的眼淚——可憐不得;假慈悲;掩蓋不了兇相
【第10句】:屬蜘蛛的——滿肚子絲(私)
【第11句】:病好郎中到——晚了:遲了
【第12句】:板凳上的臭蟲——靠屁股吃飯
【第13句】:【放空炮】(慣)比喻光說空話,不做實事。
【第14句】:過秤亂加碼——不公平
【第15句】:【自己的耳朵——看不見】(歇)指事情明擺在那里,卻沒有看見。
【第16句】:【不廢江河萬古流】釋義:這是杜甫《戲為六絕句》詩句。原意是借長江大河奔流不息的形勢,說明唐朝初年四位杰出作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是不能抹殺的。現用來比喻革命洪流滾滾向前。例句:韋克老師在分手的時候,對我說的最后一句話就是:“不廢江河萬古流!革命就像黃河的水永遠滾滾向前,一定會得到最后勝利!”
【第17句】:爸爸是車間主任,媽媽經常勸他不能光聽好聽話,要聽得進不同意見。媽媽說:“冰糖只能使嘴巴甜一陣子,忠言卻能讓人受用一輩子。”(河南·許昌)
【第18句】:【夾雨夾雪,無休無歇】(諺)雨點中夾雜著雪花,會下得沒完沒了。 指雨夾雪往往會久雨難晴。
【第19句】:【 身入寶山不識寶】指認識不到事物的價值。類似的:身 在羊群不認羊。成語:熟視無睹。尤鳳偉《中國一九五七》: “你可真是身在寶地不識寶啊。我要是早知道早就來了。”
【第20句】:【屎殼郎掉在磨道里——充大耳朵驢】(歇)磨道:牲口拉磨時繞磨盤四周走的圓形小道。大耳朵驢:即驢,因耳朵較大而稱。比喻品行低劣或無能之輩冒充體面的人物。 常含譏諷意味。
【第21句】:一桿沒星的秤——掂不出輕重
【第22句】:【狗窩里落不下剩饅頭】(諺)比喻好吃懶做、揮霍成性的人,不會有積蓄。
【第23句】:【獨占鰲頭】“獨占鰲頭”現在泛指占居首位或第一名。它的原意是指古代科舉考試頭名狀元。這個俗語源自哪里呢?清代洪亮吉在《北江詩話》中對此作了說明:“又俗語謂狀元‘獨占鰲頭’,語非盡無稽。臚傳畢,贊禮官引東班狀元、西班榜眼二人前趨至殿陛下,迎殿試榜,抵陛,則狀元稍前,進中立陛石上,石正中鐫升龍及巨鰲,蓋警蹕出入所由,即古所謂螭頭矣。俗語所本以此。” 原來,我國古代,皇帝管理朝政的金鑾殿前,靠近大殿門口的地方,有一塊雕刻著飛龍(天之驕子)和巨鰲(長壽神龜)的大石板,叫“龍鰲石”。每天早晨,文武百官上朝時,就從這塊“龍鰲石”的兩旁經過。封建王朝有個規定,凡逢大試之期,新考中的六十名進士,均須站在“龍鰲石”底下,由考中第一名的狀元站在“龍鰲石”上,帶領著向皇帝行禮謝恩。據此,后來遂用“鰲頭”或“獨占(站)鰲頭”,指科舉時代考中狀元的人。如唐詩:“鴛鷺簪裙上龍尾,蓬萊宮殿壓鰲頭。”“獨占鰲頭”這一俗語至今還在使用。
【第24句】:【踩小板凳兒糊險道神——差著一帽頭子】(歇)險道神:即險道神將,舊時出殯時紙糊的開路神。險道神身長,制作時,踩在小板凳上還夠不著頭部。指相差一大截。 也作“踩著板凳糊險道神——還差著一帽頭兒”。
【第25句】:【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歇】處境相同,不應譏笑別人。或 說:烏龜笑鱉爬。古華《芙蓉鎮》:“烏龜不笑鱉,都在泥里 歇。都是一樣落難,一樣造孽。”
【第26句】:【心頭不似口頭】(慣)心里想的跟嘴里說的不一樣。指人說一套做一套,要兩面手法。
【第27句】:【一正敵千邪】(諺)正:正氣。 邪:邪氣。只要有一派正氣,就能鎮壓住各種各樣的邪氣。指任何邪惡總是懼怕正氣的。 也作“一正壓百邪”。
【第28句】:黃鼠狼不出洞門——死守臊窟窿
【第29句】:【娃子不哭奶不脹】(諺)小孩子不哭著要吃奶,媽媽的奶就不發脹,想不起來喂奶。比喻沒有外界的刺激與干擾,自身樂得清靜。
【第30句】:【瓦片尚有翻身日】(諺)扔掉的瓦片,也還有拾起來再用的時候。比喻背時的人不必喪氣,總會有境遇好轉的一天。
【第31句】:【打一槍換一個地方】作戰時老是在一處開槍,易被敵人發 現。指沒有固定的地點、崗位,經常流動。蔣子龍《喬廠長 上任記》:“難怪工人反映,廠長都不想在一個廠里干一輩 子,打一槍換一個地方,這怎么能把工廠搞好!”
【第32句】:風箱換上鼓風機———個比一個會吹
【第33句】:【劈柴看柴勢】(諺)指要劈開木柴,先得看清木柴的紋理走勢。比喻著手做事或解決問題,必須首先弄清它的來龍去脈,審時度勢,注重方法。 也作“劈柴要看紋理”。
【第34句】:我和同桌為一件小事吵了架,去找老師評理。老師說:“一個巴掌拍不響。你倆是針尖對刀刃,有理五八,沒理四十,一個不服另一個,都該做自我批評了。”(內蒙古·開魯)
【第35句】:哥哥剛從警校畢業,練就一身好本領。有一天,他帶我上街買東西,兩個流里流氣的小伙子故意找哥哥的碴兒。哥哥說:“你們別沒事找事,我也是東山跑過驢,西山找過虎,見過點陣勢的。”他們不聽,伸手打了哥哥一拳,哥哥說:“你們真是瘋狗咬太陽,不知道天高地厚。”說著,三腳兩拳,打得他們抱頭鼠竄。(河南·許昌)
【第36句】:父親要出外做生意,奶奶不同意,說:“守著聚寶盆,偏拿討飯棍。常言說得好,‘土能生金’。咱每人三畝責任田,只要莊稼種好了,比啥都強。”(河南·鄧縣)
【第37句】:【墻有縫,壁有耳】(諺)墻上有縫隙,消息會外漏;壁上有耳朵,說話會被偷聽。指人們說話要隨時隨地留心,提防有人竊聽。 也作墻有眼睛,壁有耳朵。 墻有縫,窗有眼。
【第38句】:【說風涼話】(慣)指站在一旁冷言冷語或諷刺挖苦別人。 也作“講風涼話”。
【第39句】:【有你哭的時候】意為不要高興得過早,或過于固執,以后 會遇到麻煩。電視劇:“舍不得兩塊錢,因小失大,有你哭的 時候。”
【第40句】:【勝者王侯敗者賊】見“成則為王,敗則為虜”。
【第41句】:【褒彈是買主,喝彩是閑人】(諺)褒:稱贊。彈:彈嫌。指品評貨物好壞的才是真買主,喝彩叫好的往往是幫閑的人。也常借指既肯定優點也指出缺點才是對人真正的關愛。 也作“褒貶是買主,叫好是閑人”。
【第42句】:船艙里生小雞——漂浮(孵)
【第43句】:【用一只眼睛調線】過去,耍手藝的人一見面就會問對方是哪道線上的。傳說,魯班有三個徒弟:大徒弟叫張大,是石匠,使“紅線”,被稱為“紅線上的”;二徒弟叫陳齊,是木匠,是使“黑線”的,被稱為“黑線上的”;三徒弟叫李春,是瓦匠,是使“白線”的,又被稱為“白線上的”。不管是石匠、木匠、瓦匠,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實際工作中都是用單眼調線找直,這是為什么呢?傳說,魯班帶著他的三個徒弟周游天下,到處打工。一天,他們來到趙州城南的汶水河邊,看見這里河面寬、水流急,用船運送來往行人極為不便。為了解決人們的渡河困難,師徒四人就動手修起了石橋。一夜之間,一架拱形的長橋橫跨兩岸,百姓無不稱快。這就是有名的趙州橋(實際該橋是隋朝著名工匠李春所造)。這事叫“八仙”之一的張果老知道.了,想試試石橋是否堅固,就約上仙人柴榮(周世宗)來到趙州橋。張果老倒騎著驢,驢背上的褡褳里放著“太陽”和“月亮”,柴榮的獨輪車上載著“五岳名山”。二人一上橋,偌大的石橋就搖晃起來,眼看就要坍塌。魯班一看不好,急忙跳下河,用雙手將橋身托住。但張果老和柴榮在橋上震得塵土飛揚,一下子迷了魯班一只眼。從此,石匠、木匠、瓦匠在調線時,總是閉著一只眼。
【第44句】:孩子再丑,也是自己的。
【第45句】:【搟面杖抹油——光棍一條】(歇)指單身漢一個。
【第46句】:媽媽要吃蘿卜,我也嚷著要吃。爸爸笑著說:“你真是人家拉屎,你屁股眼兒痛。”(河北·唐山)
【第47句】:【東家不飲客不餐】(諺)東家:主人。指飲宴時的習俗是:如果主人不舉起酒杯或拿起筷子,客人便不進餐。
【第48句】:有這么一家子,老子蹲過監獄,大兒子、二兒子又先后被公安局抓走了。我奶奶嘆息道:“這一家人哪,真是刺猬肚子里爬出來的小子——沒一個光溜的。”(安徽·天長)
【第49句】:【 沒了王屠,連毛吃豬】沒有行家,事情辦不好。明代《金瓶 梅》:“可是你對人說的,自從他死了,好應心的菜也沒一碟 兒。沒了王屠,連毛吃豬。”
【第50句】:老鼠尾巴——大不了
【第51句】:【花枝葉下猶藏刺,人心怎保不懷毒】(諺)花的枝葉下還藏著刺,誰能保得住人沒有毒害人的心思呢。 指人心莫測,要時時提防。
【第52句】:出了澡堂進茶館——里外涮(騙局)
【第53句】:鋼錘砸鐵砧——硬碰硬
【第54句】:皇帝不稱皇帝——孤家寡人
【第55句】:【 將帥無能,累死千軍】領導者不力,瞎指揮,下級跟著活受 李存葆《山中那十九座墳塋》:“有道是‘將帥無能,累死 三軍 ,而在這里為將為帥的,何止是無能啊!”
【第56句】:【把心掏出來】竭誠相見,說知心話。成語:披肝瀝膽。古 華《姐姐寨》:“我把心都挖給你了,你還不相信?當著龍老 師的面,我再給你起一次誓!”
【第57句】:【好漢識好漢,英雄識英雄】(諺)英雄好漢獨具慧眼,他們最能認準誰是英雄好漢。指杰出人物能鑒別人才。
【第58句】:爸爸在家是“妻管嚴”,每到不能當家做主的時候,總愛自我解嘲地說:“我是有首相的國王——管不了多少事。”(河南·平頂山)
【第59句】:見人張嘴跟著唱——盲從
【第60句】:【野雞戴皮帽兒——充鷹】(歇)比喻冒充大人物。含譏諷意味。
【第61句】:獨生子牛牛在家里說一不二,讓爹媽傷透了腦筋。姥姥見了說:“獨子難教,獨木難燒,我看這牛牛真是塊難上色的布料!”(山西·臨猗)
【第62句】:【人不憑嘴,狗不憑尾】(諺)人好不好,不是看他嘴頭上如何說道;狗好不好,不是看它見了人尾巴搖得歡不歡。指看人要看他的實際行動。
【第63句】:【店大欺客,客大欺店】(諺)指商店資格老,規模大,就往往會慢待顧客;顧客財大氣粗,又往往會刁難商店。 也作“客大壓店,店大壓客”。
【第64句】:【 老和尚瞧嫁妝,下輩子見】指沒有用,沒有可能,沒有希 望。老舍《趙子曰》:“照你現在這樣無精打采的,半死不活 的,而想去謀事,那叫老和尚看嫁妝,下輩子見吧!”
【第65句】:【肩膀端著一個腦袋】(慣)指跟普通人一樣,沒什么區別。 也作“兩個肩膀頂著個腦殼”。
【第66句】:【行不愧影,寢不愧衾】(慣)衾:被子。走路沒有對不起影子,睡覺沒有對不起被子。指做任何事情都問心無愧。
【第67句】:【 魯班門前弄大斧】魯班,戰國時期有名的木匠。此句表 示:在內行人面前賣弄自己,太不自量。成語:班門弄斧。 賈平凹《廢都》:“得了得了,鍾主編是什么人,你別魯班門前 掄大斧!”
【第68句】:【有眼不識荊山玉,拿著頑石一樣看】(慣)荊山玉:即和氏璧;相傳楚人卞和在荊山(今湖北省南漳縣西部)抱玉巖得璞玉,后把它琢磨成價值連城的美玉。不認識荊山寶玉,把它看作頑石。比喻沒有眼力,錯把好人看作壞人,或把有才干的人當作無能的人。
【第69句】:【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諺)尺比寸長,但要和丈比,它就短了;寸比尺短,但要和分比,它就長了。比喻人和事物的優勢都不是絕對的,有所長,也就必定有所短。
【第70句】:長江里的浪頭——后浪推前浪
【第71句】:【好鞋不踩臭狗屎】釋義:比喻品行端正的人不招惹思想行為不好的人,不跟他們一般見識。例句:不過,話得往深處說,壞人盡管搖頭擺尾地得意,好人還得做好人!咱們得忍著點,不必多得罪人,好鞋不踩臭狗屎,你明白我的話吧?
【第72句】:檀香木蓋茅坑——香臭不分
【第73句】:【春天后母面】(諺)后母:繼母。 指春天的天氣是多變的,就像繼母對待繼子女的態度一樣,說變就變。
【第74句】:【老頭吃糖——越扯越長】(歇)糖:指麥芽糖,能拉長。扯:本指拉,轉指漫無邊際地閑談。形容說話漫無邊際,越說越多,沒完沒了。
【第75句】:星期天,媽媽買回一斤腸子,饞得我直流口水。媽媽有事要出去,把腸子放在桌子上后,轉身叮囑我說:“別叫小貓吃了。”媽媽走了,我望著桌上香噴噴的腸子,自言自語地說:“我只吃一口。”于是,我咬了一口。這一吃不當緊,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一下子就吃了一大半。媽媽回來一看,說:“這真是老鼠看倉——越看越光啊!”(河北·望都)
【第76句】:【母豬賽貂蟬,駱駝容長臉兒】釋義:貂蟬:《三國演義》中人物,司徒王允的歌女,貌美出眾。比喻貪戀女、色,再丑的女人也覺得美麗可愛。例句:“沖她那走路的神氣,就不像個大家閨秀。”說著,指著奎老爺的腦門子,“你看哪個女人都是好的,真是母豬賽貂嬋(蟬),駱駝容長臉兒。”
【第77句】:【沒出嫁的閨女做鞋子——不管女婿腳大小】(歇)舊時婚姻由父母包辦,婚前男女雙方不能見面。 指做事盲目,不知實際需要。
【第78句】:打官司的上堂——各執一詞
【第79句】:牛頭不對馬嘴——胡拉亂扯
【第80句】:玻璃娃娃——明白人
【第81句】:【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個風向標】釋義:形容人頭腦靈活,善于隨機應變。貶義。“脖子”又作“腦袋”。“風向標”又作“試風標”。例句:希望他今后再不要“軸承脖子彈簧腰,頭上插個風向標”,要“老老實實承認錯誤,用毛澤東思想武裝頭腦。”
【第82句】:兩位阿姨來我家串門兒,媽媽剛想介紹,沒想到她們已經搭上話了。媽媽驚奇地問:“你倆認識?”其中一位阿姨說:“我們倆呀,是炒面捏的面人兒——早就熟透了。”(陜西·橫山)
【第83句】:【有法兒開臺,無法兒收場】(慣)開臺:戲曲開演。比喻有辦法挑起事端,卻沒本事控制局面。
【第84句】:舅舅全家來我家做客。媽媽問舅舅:“你的兩個寶貝兒子誰的成績好些?”舅舅笑著說:“他們是老鼠騎水牛——大的沒有小的能。”(湖南·沅江)
【第85句】:【成人容易做人難】(諺)成人:指人發育成熟。做人:指做一個有道德有才能的人。指成人容易,但要成為一個有修養有作為的人卻很難。
【第86句】:【愁人苦夜長】(諺)指憂愁煩悶的人,一到夜里,會覺得更加愁苦而難熬。
【第87句】:驢騎后,馬騎前,騾子騎在正中間。
【第88句】:穿冬衣戴夏帽——不知春秋。
【第89句】:在吃飯的時候,我一只手拿著筷子吃飯,一只手放在口袋里,不扶飯碗。媽媽很看不慣地說:“手被豬踢了?”(江西·景德鎮)
【第90句】:【熱鍋上的螞蟻——亂轉】(歇)形容焦急、忙亂,束手無策。 也作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 熱鍋上的螞蟻——團團亂轉。 熱鍋上螞蟻——來回直打轉轉。
【第91句】:【愛之深,妒之切】(諺)愛得越深,嫉妒心就越強。專指男女間越是愛情濃烈,排他的意念就越重。
【第92句】:拔蘿卜栽蔥,攆狐貍來狼———茬比一茬辣,一伙比一伙兇
【第93句】:《動物學》的索引——目中無人
【第94句】:【對著和尚罵賊禿】說話誤傷了對方或別人。類似的:拿 著和尚當禿子打。魯迅《彷徨》:“你簡直是在對著和尚罵賊 禿了。我就沒給錢,我那時恰恰身邊沒有帶著。”
【第95句】:【人敬有錢的,狗咬挎籃的】(諺)挎籃的:舊社會一手拖棍、一手挎籃沿街討飯的乞丐。指在金錢社會里,人情勢利,敬重的是有錢有勢的人,凌辱的是窮苦無告的人。 也作“人敬有的,狗咬丑的”。丑的:穿著又破又爛的窮人。
【第96句】:老怕冬冷,少怕秋涼。
【第97句】:【無病一身輕,有子萬事足】(諺)人只要身體健康,無病無災,精神自然輕松愉快;再有個兒子繼承家業,一切就都感到滿足。多指在私有制社會里,有個頂門立戶的繼承人,就是最大的安慰。
【第98句】:【見怪不怪,其怪自壞】(諺)見到怪異的現象,不覺得它怪異,這怪異就會自己消失。指怪異現象的產生,往往由于人認識上的錯覺,一旦恢復正常,怪異便不復存在。 也作“見怪不怪,其怪自敗”。
【第99句】:【 兩頭不到岸】目的沒達到,原有的也失去了,沒有著落。 香港電視劇:“一心不能二用,不要顧此失彼,兩頭不到岸。” 馬死黃金盡沒有坐騎,也沒有錢財,謂走投無路。明代 《初刻拍案驚奇》:“卻不知樂極悲生,也有馬死黃金盡的時 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