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若太在乎別人對自己的批評,他就不可能是安和的。
【第2句】: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腸心忍辱,豁開心地任從他。——布袋和尚
【第3句】: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緣的心成就事業。
【第4句】:【禪心佛語】雖業識紛動,而性凈自若,猶之虛空中萬相森羅,而虛空仍自若也。
【第5句】:【禪語人生】一空同兩,齊含萬象。不見精粗,寧有偏黨。
【第6句】:吃一碗,唱一曲,自歌自在無拘束;客來相歡奉清茶,客去還將猿馬縛。
【第7句】:占有不能帶來快樂,為金錢而忙碌顧不上享受并不是明智的。
【第8句】:人家有母樂,有父斯亦樂,世有沙門樂,天下有道樂。《法句經》卷下,象喻品
【第9句】:【禪語人生】只有真誠,才能相處;只有真心,才能相知。
【第10句】:吹噓自己,蔑視他人,因驕傲反顯渺小。《經集》第青樹林,第七章《無種姓者經》
【第11句】:【禪心佛語】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
【第12句】:【禪心佛語】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容人所不能容,處人所不能處。
【第13句】:【佛心禪語】不結婚是有可能的,結了婚不離是萬萬不可能。
【第14句】:美滿的人生,不在于物質、權勢、名利及地位,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與情誼。
【第15句】:【佛心禪語】被恨的人,是沒有痛苦的;去恨的人,卻是傷痕累累。
【第16句】:【禪心佛語】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可俗話又說:靠人不如靠己。
【第17句】:【禪語人生】希望—命運是騙人的彩票,有一個獎品,卻有千百個落空。
【第18句】:空無用,所以有大用。空不能做桌子、做電腦、做衣服、做食品;但一切離不開空。
【第19句】:譬如旃陀羅,驅牛就屠所,步步近死地,人命疾如是。《摩訶摩耶經》
【第20句】:【禪語人生】于一切處,正念察心,莫愛現在樂,種未來苦,自誑誑他,不脫生死。
【第21句】:愚者猶如半瓶水,智者猶如滿池水。《經集》第三品,第十一章《那羅迦經》
【第22句】:【禪心佛語】你所有的講經說法,如果沒有會歸到實相,可以說都是外道。
【第23句】: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無二亦無三,除佛方便說。《法華經》卷一,方便品
【第24句】:【禪語人生】學咒要先正心誠意,若心不正,學什么咒都是邪的,心正了,學咒才有感應。
【第25句】:【禪心佛語】定是慧之體,慧是定之用,彼此相輔相成。如燈之照明,定是燈、光是慧。
【第26句】:【禪語人生】心,可以讓我們愛欲、纏綿,也可讓我們于一切苦難眾生,慈悲、不舍。
【第27句】:以知心無量故,知身無量,知身無量故,知智無量。《大日經》卷六,百字果相應品
【第28句】:【蓮公凈語】果報相尋事可哀,誰從因地識輪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殺生一念來。
【第29句】:【禪語人生】真到了志界,半點火氣也沒有,只剩真樂啦。
【第30句】:【禪語人生】無所住,不染不著,如人有目及日光明,見種種法。
【第31句】:【禪心佛語】所謂人生,就是對無法預測的新狀況不斷適應的過程。
【第32句】:【禪心佛語】懺悔要相信因果報應,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肯定會得到相應的果報。
【第33句】:【禪語人生】現在很多人,小事不做,大事做不了,結果什么也沒有做成。
【第34句】:不論前進的道路如何坎坷,我們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情:看腳下,走好下一步。
【第35句】:【佛心禪語】「自我」不是個該助長及執著的東西,而只要去了解和知道即可。
【第36句】:【佛心禪語】般若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是名般若智。_《壇經》
【第37句】:有田不耕倉廩虛,有書不讀子孫愚;倉廩虛兮歲月乏,子孫愚兮禮義疏。
【第38句】:【禪語人生】也許真正愛一個人,就不在乎他的任何條件了吧。
【第39句】:【禪語人生】要開大智慧的,就是以無所得來做認識世間的前方便,這是學佛的開始。
【第40句】:吾若言有法與人,即為誑汝,但隨方解縛,假名三昧。《六祖壇經·頓漸品》
【第41句】:【禪語人生】我知道他想要什么,可是我給不了他。我給過你的,再也給不了別人。
【第42句】:【佛心禪語】愛不是要求對方如何,而是要求自身的付出。
【第43句】:【禪語人生】我們就應該珍惜和善待我們的人生,快樂和充實地度過每一天。
【第44句】:一時的災難,不是一世的落難;提起信心,就能發揮志氣與良能。
【第45句】:【禪心佛語】放下私心和爭執才能坦然面對一切,怡然自得地面對生活。
【第46句】:【大徹大悟的佛學智慧】用菩薩的智慧,看待家人;用父母的包容,關懷天下人。
【第47句】:而有的人因為持齋,使家人非常不諒解,對這種行為不能接受,導致彼此之間無法溝通。
【第48句】:【禪語人生】贊美使一些人變得謙遜,使另一些人變得無禮。
【第49句】:【禪心佛語】放不下的只是內心的回憶,并不是某一個人。
【第50句】:【佛心禪語】不要怕人笑,看誰笑到老。不要怕辛勞,勤是傳家寶。
【第51句】:【禪語人生】因緣有四種層次:就是正見、因緣、空、般若。
【第52句】:【禪語人生】有些人只要快樂,不要痛苦;只要順境,不要逆境。
【第53句】:【禪心佛語】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無所謂了;放下了,成敗得失也就那么回事了。
【第54句】: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才能使人身心感到溫馨而和樂。
【第55句】:【禪心佛語】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你再優秀也不會有一個組織優秀。
【第56句】:【禪心佛語】成熟的人生觀,必須要多方面去了解人生、面對眾生,產生一種悲憫與恕道。
【第57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么整個世界都會為之讓路。
【第58句】:【禪心佛語】妄本無體性,如人作夢,夢時非無,醒來了不可得。
【第59句】:【禪心佛語】你還沒告訴我,為什麼愛我就已經告訴我離開的理由。
【第60句】:學人用功,好比將一瓦片拋于深譚,直沉到底為止。(宋)原妙《高峰原妙禪師文案》
【第61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佛永遠給人力量,給人安寧。這種動不動就嚇唬別人的,不是佛。
【第62句】:求是只望結果,修是培植因緣,感是得道多助,算是一相情愿。
【第63句】:【禪語人生】向著目標,直線前進。這只是理論上的可能。
【第64句】:【禪語人生】學會享樂,因為這是我的努力付出所收獲的成果。
【第65句】:【禪語人生】惜力慎言,心領神會;惜財愛物,法界悠悲;惜福發心,同伴慈悲。
【第66句】:【禪心佛語】見己不是,萬善之門。見人不是,諸惡之根。
【第67句】:【禪語人生】真正的善是“上善若水”,水是什么?是海納百川。是寬容與諒解。
【第68句】:【佛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我問】岸是何?苦海又是何?
【第69句】:【佛心禪語】不要混日子,樣樣事都好好做,明明白白,用心來做,這就是修行。
【第70句】:我們總是爭強好勝,爭來爭去一場空忙,不是不應該努力,而是自己的虛榮心在作祟。
【第71句】:【禪心佛語】情侶間最矛盾的地方就是幻想彼此的未來,卻惦記著對方的過去。
【第72句】:心不至第二,已滅壞不續,我為弟子說,念展轉生滅。《入楞伽經》卷十
【第73句】:對人有疑心,就無法愛人;對人有疑念,就無法原諒人;對人有疑惑,就無法相信人。
【第74句】:【禪心佛語】成功常常取決于能否堅持。堅持的長度與強度決定成功的高度。
【第75句】:【禪語人生】真誠的愛是出于慈悲心,幫助對方離苦得樂,不求回報。
【第76句】:【佛家禪語】知識,只是曉了所學;智慧,則能理通無礙。
【第77句】:眾生依善惡業而來,命運各自不同,在佛法中稱作“業力”,世俗人則稱作“運氣”。
【第78句】:【禪心佛語】聰明人的嘴藏在心里,愚蠢人的心擺在嘴里。
【第79句】:【禪心佛語】皈依那天,看作我們的生日,把我們修行的階段,從那時候算起。
【第80句】:【禪心佛語】雖知自己是正確,而能沉默到底的人,最能發揮強大的力量。
【第81句】:【佛心禪語】給人安定、幸福,是大慈心的作用;用心救拔、度化,是大悲心的發揮。
【第82句】:【禪心佛語】放下,是對已有的不貪戀,對沒有的不希求。
【第83句】:白陶罐盛上清水,插上初綻的桃花枝。惟愿無事常相見。——《眠空》
【第84句】:如實了知世俗諦義,謂于五明處,如實了知勝義諦義。《解深密經》卷五
【第85句】:菩薩歡喜地:學佛,始自凡夫,終至成佛。而中間須經“菩薩十地”的心路歷程。
【第86句】:【禪語人生】學生沒有再問,面面相覷,不知道話題如何繼續。
【第87句】:【禪語人生】小草,有時站在大山的頭上,默默地,從不炫耀它自己。
【第88句】:世間所有力,游在天、人中,福力最為勝,由福成佛道。《增一阿含經》卷三十一,力品
【第89句】:我們每個人心底都有一股清流,都有一塊福田,隱藏著豐沛的泉源。
【第90句】:【佛家禪語】見人有錯,要“尊重的提醒”;受人指正,應“感恩的接受”。
【第91句】:【禪心佛語】人生的第一要義便是生活,人必須生活著,愛才有所附麗。
【第92句】:【禪語人生】再熱情的心也經不起冷漠,再愛你的人也經不起冷落。
【第93句】:【禪心佛語】多關心周遭的人需要什么,你將會有意外的收獲。
【第94句】:學佛,最重要的是培養慈悲心。若失去了慈悲心,就是失去佛教的精神。
【第95句】:要信守誠實之道,不可用欺騙的手段獲利,同時要防止別人欺騙你。
【第96句】:【禪心佛語】色無盡是自心,心識善能分別一切,乃至施為運用,皆是智慧。
【第97句】:【禪心佛語】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第98句】:【禪心佛語】唾沫是用來數鈔票的,而不是用來講道理的。
【第99句】:開始和結局我們決定不了,過程我們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做主。這就是人生。
上一篇:周五早安文案-早安勵志心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