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瘸腿驢跟馬跑——趕不上】(歇)指落在人后追趕不上。
【第2句】:【自己的墳還哭不過來呢】清明有上墳哭親的習俗。借指 自己事情忙不過來,管不了別人。成語:自顧不暇。從維熙 《泥濘》:“看三國掉淚,替古人擔憂。自己的墳頭還哭不過 來哪,還有心思去哭別人的墳頭,活見鬼。”
【第3句】:【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慣)比喻說話沒有條理,做事不按章法或次序,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比喻這事干一點兒,那事也干一點兒,什么事都干。 也作東一榔頭,西一棒槌。 東一榔頭,西一棍子。 東一榔頭,西一杠子。
【第4句】:【瓦片也有翻身日】境遇總會好轉。瓦片,也說:屋瓦、鵝 卵石。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但終有一日,屋瓦也會翻 身,曾牛兩家,必為死敵。”
【第5句】:【狗皮膏藥貼上了】糾纏擺脫不掉。浩然《艷陽天》:“馬立 本這小子又是狗皮膏藥往淑紅身上貼,讓淑紅媽給寒磣了 一頓,沒臉拉撒地走了。”
【第6句】:【魚找魚,蝦找蝦,兩個渾人湊一家】(諺)渾人:糊涂、不明事理的人。指人的相親相近,總是以志趣相投為根據的。此處專指素質低下的人。
【第7句】:【三歲至老】(諺)一個人從很小時候的言行舉止上,就能看出他一輩子有多大的作為。指人的性情、志趣和氣度,往往到老不變。 也作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三歲看小,七歲看老。
【第8句】:【打悶棍】(慣)1指乘人不備,突然打一棍。2比喻對于毫無思想準備的人突然進行批評或打擊。
【第9句】:【沒有不透風的墻】(諺)比喻任何消息總會透露出去。特指機密信息無論怎樣封閉,總會泄漏。 也作沒有不透風的籬笆。 不透風的墻是沒有的。
【第10句】:【窗戶紙一點就透】稍作指點就明白。浩然《艷陽天》:“你 別看我平常不大開會去,都是家務事兒纏的,我可是個好強 的人,什么事我都想得開,窗戶紙兒,一戳就透。”
【第11句】:【牛耕田,馬吃谷】釋義:比喻待遇不公平,受苦的受苦,享福的享福。例句:“你將來打算歸田,還是出洋?”腳一跺:“哼!‘牛耕田,馬吃谷’,這就是革命成功的下場!”
【第12句】:河水不洗船——互不相關
【第13句】:【敲邊鼓】(慣)1比喻從旁幫腔助勢。2比喻有話不直說,拐彎抹角。 也作“打邊鼓”。
【第14句】:【順天者昌,逆天者亡】釋義:順應發展趨勢的就昌盛,違抗發展趨勢的就滅亡,比喻要按客觀規律辦事。例句:古人語:“順頁天者昌,逆天者亡。”你若還是不改正,我可就沒辦法了。
【第15句】:旱了很長時間,終于下雨了。爺爺說:“這下該有指望了,都跟前些日子一樣,連井里的塵土都有二寸深了,非吃風屙沫不可。”(河北·邢臺)
【第16句】:【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釋義:比喻膽小怕人。例句:金枝嘲弄地說:“當鄉長那陣子倒頂威風,膽子也大,如今卻成了白晝老鼠,不敢見人,連徐文盛都比不上。”
【第17句】:【背靠大樹好乘涼】釋義:比喻借別人的勢力做靠山,有庇護,有依靠。例句:自然,背靠大樹好乘涼。可是自己沒有一點實力,這個涼是乘不好的。
【第18句】:大媽為小慶的婚事快愁出了病,可小慶常說大媽是“咸吃蘿卜、淡操心”。大媽嘆氣說:“我這是推完磨還挨磨棍打。”(河南·商水)
【第19句】:大年三十盼月亮——癡心妄想
【第20句】:【肥田不如瘦水】(諺)肥沃的田地,也比不上有一股不含肥料的清水。指種莊稼,水比肥料更為可貴,更為有用。
【第21句】:【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慣)當:抵擋,阻擋。一人抵擋十人,十人抵擋百人。形容軍隊士氣大振,士兵奮勇拼殺。
【第22句】:【小車不倒只管推】謂人活著就繼續工作。浩然《山水 情》:“還是老樣子,小車不倒只管推,啥時候倒了啥時候算 唄。”
【第23句】:放麥假了,小強問爸爸:“咱家的麥啥時收?”小強爸笑著說:“麥熟一晌,蠶老一時,快了。”“一麥頂三秋哩,咱可得快打快收啊!”小強媽接過話茬兒,認真地說。(河南·太康)
【第24句】:屬玫瑰的——刺兒多
【第25句】:【耗子洞里打架——窩里反】(歇)比喻內部鬧矛盾或自相殘殺。 也作耗子咬耗子——窩里反。 耗子動刀——窩里反。
【第26句】:【提著頭過日子】(慣)比喻時時處于危險的境地。
【第27句】:【肥豬拱廟門——自來】(歇)指自己送上門來。
【第28句】:【膽大能有將軍做】有決心,有勇氣,能夠做大事。反義 說:膽小不得將軍做。清代《何典》:“你只長他人志氣,滅自 己威風……豈不聞膽大有將軍做?若如此膽門小,怎做得 將軍?”
【第29句】:蓋房子請到箍桶匠——找錯了人
【第30句】:【秋風過耳——早休休】(歇)指早就完了。
【第31句】:逼狗到墻角——反咬
【第32句】:我和媽媽走親戚,看著媽媽走得并不快,可我總是跟不上。媽媽笑著說:“緊走趕不上慢不歇呀,孩子。”(河南·尉氏)
【第33句】:想不到哥哥和舅舅搭伙做生意也會鬧矛盾,兩人互相指責,鬧得不可開交。嫂嫂氣得直嚷:“親戚不結財,結財合不來。這話真沒說錯!”(河南·輝縣)
【第34句】:【抖威風】(慣)指在人前故意顯示讓人敬畏的氣派或氣勢。
【第35句】:【臨橋須下馬,過渡莫爭船】見“逢橋須下馬,過渡莫爭先”。
【第36句】:【紅玫瑰】“紅玫瑰”象征著愛情,這是從何說起呢?在,希臘傳說中,愛與美的女神阿芙羅狄蒂愛上了美少年阿多尼斯。有一天,阿多尼斯外出打獵被野豬咬傷。阿芙羅狄蒂聞訊后,急忙趕來,當她奔向奄奄一息的阿多尼斯時,白玫瑰的刺把女神的腳刺傷了,殷紅的鮮血滴落在土地上。后來,在女神鮮血滴落的地方,長出了一片鮮艷的紅玫瑰。后來,人們便用紅玫瑰來象征愛情了。
【第37句】:【風匣板修鍋蓋——受了冷氣受熱氣】(歇)風匣:風箱。氣:本指氣體,轉指欺負、欺壓。指接連受氣。
【第38句】:【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慣)指老老實實地有什么說什么,不夸大也不隱瞞。
【第39句】:兩棵苦瓜一根藤——苦在一塊了
【第40句】:【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問題是長期形成的,由來已久。 劉紹棠《藏珍樓》:“春回大地,換了人間。但是,冰凍三尺, 非一日之寒;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的兩度春風還沒有 將堅冰完全融化。”
【第41句】:洗碗時,我要把半碗剩米飯倒掉,媽媽看見了說:“真是有粒黃豆支著牙,不知道姓啥了。不能倒!”(新疆·烏魯木齊)
【第42句】:【光腳不怕穿鞋的】窮困者不怕失去什么,沒有顧慮,膽子 大。曹禺《原野》:“光腳不怕穿鞋的漢,我虎子是從死口逃 出來的,并沒打算活的回去。”
【第43句】:鐵錘敲在鋼砧上——錘錘有分量
【第44句】:【抬頭不見低頭見】(慣)指彼此經常見面,很熟悉。 也作“低頭不見抬頭見”。
【第45句】:【拄棍要拄長,結伴要結強】(諺)指拄拐棍要拄長的,長的穩當;結伴當要結強的,強的可靠。
【第46句】:【打不到狐貍,惹著一身臊】(慣)比喻除害不成yipinjuzi.com,反而惹來了麻煩或災禍。 也作打不著狐貍,反惹一身臊。 打不著狐貍,惹一股子騷。
【第47句】:【一客不煩二主】(諺)指求人辦事,應一家求到底,不要再去麻煩其他人。 也作一客不犯二主。 一事不煩二主。
【第48句】:【軍令重如山/軍令如山倒】軍事命令必須嚴格執行。袁靜 孔厥《新兒女英雄傳》:“軍令重如山啊!不聽指揮,還能打 仗?”
【第49句】:吃炒面哼小曲——含糊其辭;含含糊糊
【第50句】:我一外出就亂花錢,爸爸說:“積錢就如針挑土,花錢好比浪沖沙。你這樣大手大腳的,就是有座金山也會被你花光的。”(四川·石渠)
【第51句】:【 蓋屋子請教箍桶匠】請錯了人,不對頭。茅盾《清明前 后》:“啊喲喲,您真是蓋屋子請教箍桶匠,找錯了人吧?”
【第52句】:【登上高山觀虎斗,坐在橋頭看水流】釋義:比喻在一旁觀看別人相斗。例句:他越想越美,手都發癢了。真是登上高山觀虎斗,坐在橋頭看水流。
【第53句】:【八兩換半斤,人心換人心】(諺)舊制秤一斤是十六兩,八兩換來半斤,這是公平的交換。指只要誠懇待人,自會換取人們的信任。 也作“人心換人心,八兩換半斤”。
【第54句】:鉆井出油——全靠壓力
【第55句】:黃河水——倒(道)不完;源遠流長
【第56句】:【嗑瓜子兒嗑出個臭蟲來——什么仁兒都有】(歇)仁兒:諧“人兒”。指形形色色的人都有。 也作瓜子里出臭蟲——啥仁都有。 吃瓜子吃出個臭蟲來——啥仁都有。
【第57句】:【只說獐過鹿過,可不說麂過】(慣)獐:獐子,哺乳動物,形狀像鹿,但比鹿小。過:本指跑過,轉指過錯。麂:小型的鹿,諧“己”。 指只說別人的過錯,不說自己的過錯。
【第58句】:【是山總有路,是河總有橋】(諺)山不論大小,總有可爬上去的路;河不論寬窄,總有可渡過去的橋。 比喻問題不論簡單與復雜,都會有解決的方法。
【第59句】:【招貓遞狗兒】(慣)比喻不務正業,招惹是非。
【第60句】:【 死店活人開】做事會想辦法,要發揮主觀能動性。類似 的:死秤活人掌。清代《歧路燈》:“死店活人開,你看我三人 一路,怕些什么?”
【第61句】:【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釋義:比喻小人物辦不了大事。例句:他指著鼻子罵歪嘴子是“狗腦袋上擺不了大席面,誤了太君的軍機,應該軍法從事。”
【第62句】:爸爸很忙,但他答應星期天帶我去爬山,我真有點不敢相信。爸爸認真地說:“鹽值錢,醬值錢,說句空話不值錢。說到就要做到!”(河南·社旗)
【第63句】:【瘦狗莫踢,病馬莫騎】(諺)瘦弱的狗不可踢它,有病的馬不可騎它。比喻對于病弱衰老的人,只應當憐憫救助,絕不可歧視凌辱。
【第64句】:【真理越辯越明】(諺)指真理不怕辯論,越辯論越明白清楚。
【第65句】:【名師出高徒】釋義:有名的師傅能教出本領高強的徒弟。例句:誰都知道和尚的本事大,武藝好。名師出高徒,老師好,徒弟也錯不了,所以這小和尚一出臺也是“碰頭好”。
【第66句】:早上,媽媽叫我起床,我求媽媽讓我再睡一會兒,媽媽嘆口氣說:“瞌睡沒本,越睡越狠。”(甘肅·臨夏)
【第67句】:一把火燒不開水,一只手捂不住天。
【第68句】:依靠群眾,如魚得水;脫離群眾,如樹斷根。
【第69句】:人上一百,武藝皆全。
【第70句】:【騎馬不撞著親家公,騎牛便就撞著親家公】(慣)比喻體面的時候沒能讓人看見,不光彩不體面時偏偏讓人看見了。也比喻想讓人知道的事沒能讓人知道,不想讓人知道的事別人偏偏知道了。 也作騎馬遇不著親家,騎牛反要遇著。 騎馬沒碰到親家,騎牛反碰到了。
【第71句】:【樹林子大,什么鳥都有】釋義:借指人多的地方,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真是樹林子大,什么鳥都有,居然有人誣告盧華。”
【第72句】:【勢大仗權,腰粗仗錢】(諺)仗:依靠,憑借。勢大壓人,憑的是手中的權力;腰粗氣壯,憑的是手中的錢財。指權重了勢就大,錢多了氣就粗。
【第73句】:【潑水節】在影視劇中,看到潑水節很浪漫、很好玩、很開心。其實,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是傣歷的年節,在農歷清明的后十天。關于潑水節的由來,在傣族人民中間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古時候,傣族家鄉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后來來了一個火魔,使傣族家鄉變得酷熱干燥,寸草不生。火魔接連搶走了七個年輕貌美的姑娘,其中一個最小的叫依香。她聰明伶俐,為了除掉火魔,她設法取得了火魔的信任。傣歷六月(農歷三月)的一天,她趁火魔高興時,假意奉承說:“大王,火、刀、劍、水,哪一樣武器都不能傷害你,你永遠活著該多好啊!”火魔得意至極,便泄露了天機:“我只告訴你一個人,可千萬不能告訴別人。有一個辦法能整死我,只要拔下我一根頭發,勒緊我的脖子,我就活不成了。”夜里,依香趁火魔熟睡之機,輕輕地從他頭上拔下一根頭發,在他脖子上一勒,果然火魔的頭就掉下來了。可火魔的頭一落地,馬上就著了火,滾到哪里火就燒到哪里。依香趕忙把其他六個姑娘叫來,輪流抱著魔頭,不讓魔頭落地。魔頭火熱滾燙,姑娘們只好不住地往身上潑水降溫。她們一人抱一年,直到七年以后,魔頭才死去。后來,傣族人民為紀念為民除害的七位姑娘,便在每年傣歷六月(農歷三月)舉行潑水節。
【第74句】:【毒蛇黃鱔分不清】釋義:黃鱔:鱔魚,像蛇而無鱗。比喻分不清真假好壞。例句:武斌呀!你可不能毒蛇黃鱔分不清,好人壞人辨不明呀!你要看看清,想想明,不要把敵人的砒霜當冰糖吃,受騙上當啊!
【第75句】:【今日三,明日四】(慣)今天這樣,明天又那樣。比喻經常變換花樣。 也作“今朝三,明朝四”。
【第76句】:【拿著螞蚱喂老虎】(慣)比喻東西太少,滿足不了需求。
【第77句】:【對著鏡子作揖】恭維自己。或說:對著穿衣鏡作揖.自己 恭維自己。類似的:鞭炮店失火,恭維自己。成語:自我吹 噓。《小說月報》(1980,4):“大家對韓老頭的印象不錯:佩 服他有一手捕蛇、醫蛇傷的高藝絕招,尊敬他慷慨助人的善 良心地,偏愛他特別有趣的對著鏡子作揖——自己恭維自 己的精神嗜好。”
【第78句】:【兵不厭詐】(諺)厭:滿足。詐:欺詐。用兵打仗,使用假象蒙蔽敵方,作為一種手段,是不厭其多的。 指在對敵時使用欺騙策略,不但是可行的,而且是越妙越好,越多越好。
【第79句】:【打狗要用擒虎力】(諺)比喻降伏一般敵人,也要使出對付強敵的手段,絲毫不能輕敵。
【第80句】:【常將冷眼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螃蟹橫爬。諷刺飛揚 跋扈的人。明代《警世通言》:“徐能此時已做了太爺,在家 中耀武揚威,甚是得志。正合古人兩句:常將冷眼觀螃蟹, 看你橫行到幾時?”
【第81句】:【把心放在肚子里】(慣)指心里踏實,沒有牽掛和憂慮。 也作“把心擱在肚里”。
【第82句】:【吊死鬼抹胭粉——臭美】(歇)譏諷人得意地顯耀自己。
【第83句】:【吐不出來咽不下去】(慣)形容人有顧慮,說話吞吞吐吐。
【第84句】:頭發絲吊大鐘——千鈞一發
【第85句】:【同桌吃飯,各自還錢】在一起共事,經濟上分清。清代《三 俠五義》:“咱們同桌兒吃飯,各自會錢,誰也不必擾誰,你道 好么?”
【第86句】:【 —個霹靂空中過】險情過去,一場虛驚。明代《醒世恒 言》:“今日還虧你家時運高,太平沒事,一個霹靂空中過去 了。”
【第87句】:【撞了一鼻子灰】見“碰了一鼻子灰”。
【第88句】:【豆棚瓜架,搭起來就行】要求不高,初步有個框架就可以 了。語文圖書:“說文章結構是豆棚瓜架,搭起來就行,那是 一種極大的誤解。沒那么容易。”
【第89句】:【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話可以說得很圓滿,很圓滑。 君等《古船·女人和網》:“你舌頭是扁的,說話是圓的, 能把狗屎吹出花兒來。”
【第90句】:【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諺)天:舊指天意,亦指機遇。謀劃事情,在于人的主觀努力,而事情的成功與否,取決于天意或機遇。指一件事情的能否成功,人事與機遇各占一半。 也作謀事雖在人,成事還在天。 謀事在人成在天。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
【第91句】:【東扯葫蘆西扯瓢】借喻說話漫無邊際,閑聊天。成語:東 拉西扯。馬烽《劉胡蘭傳》:“二寡婦見胡蘭不給她開收條, 只好坐在板凳上,和那些等著交鞋的婦女,東扯葫蘆西扯瓢 地扯起閑話來了。”
【第92句】:【不管大哥二哥麻子哥】(慣)比喻不管是誰,不管他的地位如何。
【第93句】:【來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諺)是非:糾纏不清的麻煩事。麻煩事是由制造麻煩的人帶來的,還得由制造麻煩的人把它解決。指誰惹的是非,還得由誰來解決。
【第94句】:【放著鵝毛不知輕,頂著磨子不知重】(慣)比喻人不知輕重,不識好歹。 也作“頂著鵝毛不知輕,壓著磨盤不知重”。
【第95句】:【說得出,做得到】(慣)指人信守諾言,敢作敢為。 也作說得出來,干得出來。 說得出來就做得出來。
【第96句】:破罐子破摔——豁出去了;自暴自棄
【第97句】:老虎吃爆豆——略崩脆(說話干脆)
【第98句】:兩牛打架——硬頂
【第99句】:鏡子里夾相片——形影不離;形影相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