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逮雀兒也得舍一把米】釋義:比喻做事總要付出代價。“逮雀兒”又作“逮個麻雀”。“舍”又作“擻”。例句:該修補的修補,該添置的添置,決不可在這方面小氣。我的天!過日子嘛,不攤點底兒還能行?逮雀兒也得舍一把米哩!
【第2句】:頭頂燈草——輕巧
【第3句】:【男大當婚,女大當嫁】釋義:男女成年以后應該結(jié)婚。例句:“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你三十出頭的人,老哥老嫂操心你的終身大事,你怎么反倒不賞老哥老嫂的臉?”
【第4句】:【細米干柴不漏房】(慣)吃的是細米,燒的是干柴,住的是不漏雨的房子。形容家庭生活富裕。
【第5句】:媽媽叫我掏灶里的灰,并說:“勤掃地,勤掏灰,一年省個大草堆。”(江蘇·沭陽)
【第6句】:【太歲頭上動土】太歲,即木星。古代術數(shù)家認為太歲所 在是兇方,不宜動土建筑。此語表示觸犯忌諱,膽大妄為, 或敢作敢為。香港金庸《笑傲江湖》:“你天大的膽子,到太 歲頭上動土?”
【第7句】:【打關節(jié)】(慣)指采用賄賂的手段買通官員或其他關鍵人物。也指做疏通工作,掃清辦事中的障礙。 也作通關節(jié)。 買關節(jié)。
【第8句】:親鄰互助山成玉,父子同心土變金。
【第9句】:【皇天不負苦心人】釋義:只要肯下功夫,愿望就一定能實現(xiàn)。例句:她從衣服堆里翻找著,辨認著,呵,皇天不負苦心人,瞧,找到了,這件衣服是他的!
【第10句】:大貍貓伸懶腰——唬(虎)起來了
【第11句】:【刮大風吃炒面——張不開嘴】(歇)炒面:炒熟的面粉。本指張不開嘴巴,轉(zhuǎn)指礙于某事,不好或不能開口說話。
【第12句】:孩兒不離娘,瓜兒不離秧。
【第13句】:【眼淚泡著心】(慣)比喻生活中有太多的痛苦和悲傷。
【第14句】:滄海一粟——渺小
【第15句】:【荒年餓不死手藝人】(諺)荒年:饑荒年景。手藝人:憑手工技術謀生的人。指手藝人憑手工技術謀生,人們處處離不了他們,故謀生容易。 也作“饑荒年餓不死手藝人”。
【第16句】: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籬笆三個樁。
【第17句】:【針眼大的窟窿,拳頭大的風】指一種自然現(xiàn)象。墻壁、門 窗上一個小孔,也會鉆進很大的風。也指有小的漏洞,會出 現(xiàn)大問題。或說:針鼻大的眼兒,牛頭大的風。賈平凹《廢 都》:“夏捷對著哩,老婆就要管著男人,要不針眼大的窟窿 就要透出拳大的風!”
【第18句】:【 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為了追求個人名利地位,犧牲別 人。張潔《沉重的翅膀》:“他從來把話說在明處,不背后整 人,不編排事情算計人,不背地里打人的小報告,踩著別人 脊背往上爬,也不給人小鞋穿。”
【第19句】:【茄子不開虛花,真人不說假話】(諺)虛花:不結(jié)果實的花。就像茄子不開虛花一樣,心口如一的人不會說假話。指誠實的人說一是一,說二是二,絕不摻假。 也作茄子不開虛花,老實人不講假話。 茄子不開謊花,孩子不說謊話。
【第20句】:【英雄造時勢,時勢造英雄】(諺)時勢:當時的形勢。指英雄人物能創(chuàng)造時勢,時勢也能造就英雄。
【第21句】:我在學習上愛偷懶,老師留的家庭作業(yè)常常是三天兩頭完不成。媽媽批評我:“一天不練,手生腳慢;兩天不練,功夫丟一半;三天不練,成了門外漢;四天不練,只能瞪眼看。在學習上,光憑腦瓜子聰明,可不行啊!”(河北·行唐)
【第22句】:高梁稈做檁條——不是這塊料
【第23句】:畫眉烏唱歌——談情說愛
【第24句】:【人到一萬,無邊無沿】(諺)指人數(shù)上萬,氣勢就會非常壯觀。 也作人馬一萬,無邊無岸;人到十萬,徹地連天。 人有一萬,無邊無沿;人有十萬,徹地連天。
【第25句】:【有愁皆苦海,無病即神仙】(諺)人只要愁煩不斷,那就是陷入了苦海;只要健康無病,那就是過上了神仙生活。指人生最苦的是憂愁,最樂的是健康。
【第26句】:【長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諺)就像長江的水后浪催促著前浪不斷向前一樣,一代一代的新人茁壯成長,接替著上一代人向前發(fā)展。指歷史就在這一代接一代的交替中向前推進。 也作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第27句】:【被窩里伸腿——不是腳也是腳】(歇)腳:諧“攪”。指橫豎都是胡攪蠻纏。
【第28句】:【棗不濟儉】(諺)儉:谷物歉收。 棗不能接濟歉收年。指棗一旦歉收,當年糧食也必然歉收;棗豐收,當年糧食也豐收。
【第29句】:二伯見東院大爺在縣城開飯館發(fā)了財,也趕緊到縣城賃了房子開上餃子鋪。誰知人們吃飯走熟道,東院大爺?shù)娘堭^里吃飯的人排長隊,二伯的餃子館卻冷冷清清,半年下來二伯賠了許多錢。他嘆息說:“咱是背了運喝口涼水也塞牙,人家是走了運栽個跟頭也拾錢。真是有同行,沒同利。”(河北·石家莊)
【第30句】:我總覺得有些同學對我很不尊重,心里很憋氣。媽媽開導我:“若要人敬己,己要先敬人。你不尊重人家,為什么要求人家尊重你呢?”(河南·濮陽)
【第31句】:【 狗拿耗子,多管閑事】言行超出職權(quán)范圍。拿,也說:追, 咬,捉。成語:越俎代庖。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這才是 狗咬耗子多管閑事!我們拷問壞人,與你何干?”
【第32句】:聽書掉眼淚——替古人擔憂
【第33句】:河邊娶媳婦——給王八找喜歡
【第34句】:一個同學修改病句,改了半天,也沒找出病句的真正錯誤。老師開玩笑說:“哭了半天,也不知誰死了。”(山東·萊陽)
【第35句】:【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歇)指分不清好人、壞人,好意、歹意,錯把好人當成壞人,或錯把別人的好心當作歹意。常含責罵意。 也作狗咬呂洞賓——不知好丑人。 狗咬呂洞賓——有眼不識好人。
【第36句】:【狗顛屁股垂兒】(慣)屁股垂兒:指尾巴。狗搖著尾巴跑。形容人急于討好、獻殷勤的樣子。
【第37句】:【是個老虎不吃人——壞了名色在那里】見“老虎不吃人——只是壞了名色”。
【第38句】:【黃花魚,溜邊兒】指回避問題,繞著走。浩然《艷陽天》: “我得把話說在頭邊:如今我攤上真事兒了,你可不能黃花 魚溜邊兒.呀!”
【第39句】:【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衙門,舊稱政權(quán)機關。大門 兩側(cè)的墻,呈八字形。謂衙門沒有公理,只要錢。或說:天 下衙門朝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沈從文《長河》:“古話說: 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不是花錢你來有什么事。”
【第40句】:【聰明一世.糊涂一時】聰明人做一件糊涂事,一時失算。 老舍《駱駝祥子》:“六十九歲的人了,反倒聰明一世,糊涂一 時,教一群王八蛋給吃了!老頭子越想越氣。”
【第41句】:傍晚,我在放學路上聽兩位叔叔邊走邊談。其中一人說道:“你是唱紅臉的,可不能走啊!你走了,剩下我們幾個光屁股猴就沒戲唱了。”(河南·泌陽)
【第42句】:周瑜穿草鞋——窮都督(窮嘟嘟)
【第43句】:【隔層肚皮隔垛墻】(諺)隔著一層肚皮,就像隔著一堵墻一樣,有著極大的隔閡。舊指婦女對待非親生兒女會百般歧視,加以虐待。 也作隔重肚皮隔重山。 隔層肚皮隔層山。
【第44句】:【嬰兒眼里有天堂】(諺)天堂:最理想的美好境界。在嬰兒的眼里,世上一切都是美好的。指天真無邪的小生命,不知人世間會有邪惡。
【第45句】:【過河的卒子——只能進不能退】(歇)卒子:象棋棋子之一,過河后,按規(guī)則能向前或橫著走一步,但不能退。指某事只能繼續(xù)做下去,不能退縮走回頭路。 也作過河的卒子——只能進,無法退。 過河的卒子——沒法退。
【第46句】:【一身不入是非門】極力避免陷入是非、糾紛。成語:明哲 保身。茅盾《子夜》:“要么乘公司還沒露出敗相的時候就把 資本抽出來吧,不管他們的八個廠將來有多少好處,總之是 一身不入是非門吧!”
【第47句】:【男不跟女斗】(諺)指男強女弱,以強欺弱,不是男子漢的做派。一說,舊時男尊女卑,以尊斗卑,有失男子漢的尊嚴。
【第48句】:【官官相衛(wèi)】(諺)舊指當官的為了各自的私利,往往互相包庇、袒護。 也作“官官相護”。
【第49句】:【掉書袋】(慣)指愛引經(jīng)據(jù)典,賣弄才學。 也作“調(diào)書擔”。
【第50句】:【劁豬割耳朵——兩頭受罪】(歇)劁(qia。)豬:閹豬,割去豬的睪丸或卵巢,使不能生育。兩頭:本指首尾兩端,轉(zhuǎn)指兩個方面。指兩方面都沒落好。 也作劁豬割耳朵——兩下受苦。 閹豬割耳朵——兩頭受罪。
【第51句】:【挑得籃里便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52句】:表姐好吃懶做,找到工作后卻不認真去做。媽媽勸她說:“若要富,雞叫頭遍離床鋪;若要窮,天天睡到日頭紅。光聽見你怨天尤人,你也要好好找自己身上的原因啊!”(廣東·龍門)
【第53句】:沒牙老婆吃胡豆——軟磨硬泡
【第54句】:【掛幌子】(慣)原指在店鋪門外懸掛所賣商品的標志,比喻某種跡象顯露在外表上。
【第55句】:玻璃缸里的標本——缺乏生氣
【第56句】:【上了賊船,走到江心】謂誤入歧途,難以改正和挽回影響。 浩然《艷陽天》:“別哭啦,哭也沒有用;這一回,我算上了賊 船,走到江心了!”
【第57句】:【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人】凡是壞人都要害人,沒有 例外。或說:世上沒有不吃人的老虎。張賢亮《河的子孫》: “東山老虎吃人,西山老虎也吃入。吳尚榮是個壞熊,王一 虎也不是個好東西。”
【第58句】:眼鏡蛇張嘴——放毒
【第59句】:【秤桿不離秤砣】經(jīng)常在一起,形影相隨。類似的:砣不離 秤,影不離身/針不離線,線不離針。成語:形影不離。駱賓 基《罪證》:“金三天天和雅亭混,秤錘不離秤桿,人家誰不笑 話。”
【第60句】:鴨子不吃癟谷——肚子里有貨
【第61句】:【金玉有余,買鎮(zhèn)宅書】(諺)金玉:喻錢財。鎮(zhèn)宅:鎮(zhèn)守住宅。指有錢人家錢財多得花不了,便買書作鎮(zhèn)宅之物,裝點門面。
【第62句】:吃了包子開面錢——混賬
【第63句】:刀子對斧子——硬過硬
【第64句】:【鋸子】“鋸子”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相傳是魯班發(fā)明的。有一天,魯班抄小路爬上山去挑選木料。天剛蒙蒙亮,魯班艱難地往山上爬,不小心腳底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覺得一陣刺痛。待他爬起來時,魯班才發(fā)現(xiàn),他的手掌竟然讓野草劃開了一道口子,鮮血直流。魯班十分驚訝,仔細觀察起手掌中的那把野草,發(fā)現(xiàn)野草的葉子兩邊都長著一排非常整齊的小細齒。魯班摘下一片葉子,在手掌上又試了一下,果然又劃開一道口子。魯班從中受到啟發(fā),找來一段薄薄的鐵片,在鐵片邊緣上磨出像草葉上那樣的小細齒,然后就用它來鋸樹,結(jié)果,不一會兒就鋸倒了一棵樹。就這樣,魯班發(fā)明了鋸子。
【第65句】:【燒野火】(慣)指到處告狀、說壞話。
【第66句】:【砧板上的肉——隨人砍,隨人剁】(歇)比喻人陷入困境,不能自主,任人擺布。
【第67句】:壞掉根的茄苗——不成秧(樣)子
【第68句】:【三魂少了二魂,七魄只有一魄】(慣)形容受到驚嚇,魂不附體的樣子。 也作三魂去了兩魄。 三魂少去二魂。
【第69句】:回家看見爺爺正在劈柴,我試著劈了一根,結(jié)果累得滿頭大汗也沒有劈開。爺爺拿過來,手起刀落,一下劈成了兩半,然后,他笑瞇瞇地對我說:“砍柴不照紋,累死劈柴人!”(河南·淅川)
【第70句】:【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釋義:比喻集體富了,個人也就富了,集體窮了,個人也會受窮。例句:剛才有幾位素不相識的人來此拜會,給了一點見面禮,大家拿去分了口巴。俗話說:大河有水小河滿,大河無水小河干。只要我們同心同德為馬局長效力,他決不會虧待各位弟兄。
【第71句】:我和哥哥、弟弟去地里干活,一路上你追我打,到了地里幾個人卻噴起空來。媽媽說:“你們是走起路來一條龍,干起活來一窩蜂,坐在一塊亂嗡嗡。”干了一會兒,我們又蹭到地邊歇去了。“這幾個孩子,真是吃飯端盆子拿大碗,干活裝聾子溜地邊。”媽媽的話說得我們很難為情。(陜西·眉縣)
【第72句】:我正在看電視,媽媽讓我過去吃飯,我說不吃。結(jié)果,媽媽剛把飯放進冰箱里,我又要過去吃飯。媽媽說:“你可真是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呀!”(河南·許昌)
【第73句】:【人憑志氣虎憑威】人有志氣,才能戰(zhàn)勝困難,取得成功。 秦牧《憤怒的海》:“現(xiàn)在要摩拳擦掌和鬼子拼,你說這些泄 氣的話,有什么好處?人憑志氣虎憑威。人一沒志氣,就什 么也不用談了。”
【第74句】:【熬過九九八十一難】釋義:中國古代著名神話小說《西游記》中說,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經(jīng)過了八十一難。比喻經(jīng)受了種種艱苦的磨煉。例句:自己常覺著好像上西天取經(jīng)的唐三藏似的,為了要成正果,只好咬著牙;去受罪吃苦,去熬過那九九八十一難。
【第75句】:【八戒】提到豬八戒,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么,他為什么叫“八戒”?因為豬八戒也是文學作品中描寫的佛教人物,他是唐僧的徒弟,取名自然和佛教有關。其實“八戒”是佛教名詞,全稱“八關齋戒”、“八齋戒”,指佛教為在家的男女信徒制定的八條戒條: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淫欲;四不妄語;五不飲酒;六不眠坐高廣華麗之床;七不裝扮、打扮及觀聽歌舞;八不食非時食(正午過后不吃飯)。
【第76句】:【擠油水】(慣)比喻靠施加壓力來得到好處或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77句】:【比登天還難】(慣)極言事情之難辦。指事情不可能辦成。 也作“比登著梯子上天還難”。
【第78句】:【下毒手】(慣)指使出殺人或傷害人的狠毒手段。
【第79句】:【虎不離山,龍不離淵】見“龍不離海,虎不離山”。
【第80句】:【老虎一個能攔路,老鼠一窩得喂貓】釋義:比喻人有本事,一人就擔得起重任;人無能,再多也無用。例句:老虎一個能攔路,老鼠一窩得喂貓,少說我們還有六七十個兄弟,滿可抵擋百十號民兵,怕哪樣?
【第81句】:【七個頭,八個膽頭多不怕砍,膽多不怕嚇】形容不怕 死,敢冒險。清代《好逑傳》:“我只道鐵兄是七個頭八個膽 的好漢子,卻原來青青眉目,白白面孔,真無異女子。”
【第82句】:【敢怒而不敢言】這一俗語的意思是心里憤怒但嘴上卻不敢說。此典出自唐代杜牧《樊川文集·阿房宮賦》:“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阿房宮”是秦朝的宮殿,且早已被焚毀,杜牧何以想起要作此賦。原來,唐敬宗(李湛)時,大修宮殿,以致朝政昏亂,民不聊生。大詩人杜牧為了維護李唐王朝的封建統(tǒng)治,借助揭露秦朝統(tǒng)治者大修防房宮的奢侈荒淫,對唐敬宗進行諷諫,借古諷今。看來,杜牧也是敢怒而不敢言,顧此而言彼。杜牧的《阿房宮賦》中寫道:秦始皇應以自己的心去體會千萬人的心。秦人喜愛奢侈豪華,臣民百姓也都思念自己的家園。為什么把錙銖一般微小的東西都掠奪干凈,卻像泥沙一樣地去使用!使支撐棟梁的柱子多于田里辛勤勞動的農(nóng)夫;梁上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織女還多;一顆顆的釘頭比糧倉里的谷粒還多;縱橫的欄桿比九州的城郭還要多;雜亂的管弦樂器聲音超過了集市上人們的說話聲。統(tǒng)治階級這樣的窮奢極欲,天下臣民嘴上不敢說,心里卻滿懷著無比的憤怒….|
【第83句】:鼻子大了壓到嘴——難開口;口難開:不好張口
【第84句】:【正月里弟剃頭死舅舅】“正月里剃頭”是外甥的一大禁忌,這一風俗遍布全國。它源于明清之際,與朝代更替有關。在《掖縣志》卷二《風俗》中提到“聞諸老鄉(xiāng)談前清下剃發(fā)之詔于順治四年正月實行,明朝體制一變,民間以剃發(fā)之故思及舊君,故日‘思舊’。相沿既久,遂誤作‘死舅’。”這就把正月剃頭死舅舅的謎底揭開了。它的變化過程為“正月——思舊----死舅”。順治二年,清兵入主中原后不久,攝政王多爾袞代七歲的順治帝頒發(fā)了《剃頭詔書》,要求官軍民一律剃發(fā),遲疑者按逆賊論處,會被處以極刑,當時有“留頭不留發(fā),留發(fā)不留頭”之說。漢人自古把頭發(fā)看做是身體的一部分,認為“身體發(fā)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清政府下達的剃頭令,馬上激起了漢人的強烈反抗,甚至“寧為束發(fā)鬼,不作剃頭人。”江南地區(qū)反抗“剃頭令”的斗爭最為激烈,并最終引發(fā)了清初的“嘉定三屠”。這場斗爭最終以清政府獲得勝利而告終。隨著清政府統(tǒng)治的日益鞏固,在“滿與漢、共天下”的局面下,民族矛盾逐漸緩和,漢人剃頭也漸成習慣。但剃頭畢竟不是漢人的傳統(tǒng),民間又不敢與官方公然對抗,就想了一個表示不滿的法子,皇上下詔正月開始剃頭,偏偏在每年的正月里,人人都不剃頭,以懷念祖先和傳統(tǒng)。后來,由于諧音的緣故,“思舊”轉(zhuǎn)化成了“死舅”,成為一種風俗習慣。
【第85句】:【打錯了算盤】(慣)比喻盤算錯了,打錯了主意。
【第86句】:【不敢越雷池一步】(慣)雷池:古雷水自今湖北省黃梅縣界東流,經(jīng)今安徽省宿松縣,至望江縣東南,水積成池,稱雷池。語本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勸溫嶠坐鎮(zhèn)原防,不要越過雷池向東。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線或范圍。
【第87句】:【 比死人多口氣】形容人無能,不起作用。成語:行尸走 肉。西戎《賴大嫂》:“你活了四十幾,比死人多有一口氣,有 啥能耐!”
【第88句】:【打倒了長人,矮子露臉】(諺)長人:高個子的人。指高個子被打倒,低個子就顯露了出來。比喻才能出眾的人被打倒,不起眼的人才能出頭露面。
【第89句】:【老母雞下出鳳凰蛋】(慣)比喻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情。
【第90句】:【酒】酒,對中國人來說,是太重要了。中國酒文化源遠流長。曹操日:“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李白反諷日:“借酒澆愁愁更愁。”李白還說:”舉杯邀明月”。蘇軾說“把酒問青天”。就是在平民百姓當中,也是“無酒不成席”。那么,酒是誰發(fā)明的呢?關于酒的發(fā)明,說法很多。一種說法是“猿猴造酒”。傳說猿猴將采摘的蘋果儲存起來,時間一長,蘋果發(fā)酵成酒,醉倒猿猴。一說始于大禹時代的儀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朱翼中的《酒經(jīng)》記載,上古用桑葉包飯的發(fā)酵方法造酒,是指儀狄用此法造酒,獻給大禹而言的。儀狄是個官員,他造酒是為了獻給大禹邀功。另一種說法是始于周朝的杜康,也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據(jù)《說文解字》記載,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秫即高梁。傳說杜康生于周朝,是個牧羊人。有一天,他把高梁粥裝進竹筒里帶著去牧羊,竹筒放在一棵樹下忘記帶走。半個多月后,他趕羊回來又在那棵樹下找到了他遺忘之物,打開一看里面高粱粥已經(jīng)發(fā)酵變成液體了。村里人喝了都夸這種液體好喝,于是他不再牧羊,改行釀酒了,并辦起了杜康酒店。
【第91句】:蟻多推山山也倒,人多戽海海也干。
【第92句】:【吃眼前虧】(慣)指立刻就受到傷害。
【第93句】:一天早上,媽媽蒸了花卷饃,我說了句“難吃,我不吃”就上學去了。可中午沒到點兒我就餓得心里發(fā)慌。放學回家一進屋,我抓起桌上的花卷饃就津津有味地吃起來。爸爸見了說:“你呀,真是飽了肉也黏,餓了糠也甜。”(河南·偃師)
【第94句】:妹妹一到冬天就穿得很厚。那天,寒風刺骨,把妹妹的小臉蛋凍得發(fā)紫。奶奶笑著說:“熱不死屁股,凍不死小臉。”妹妹向奶奶吐了吐舌頭笑了。(河南·孟州)
【第95句】:【不能吊死在一棵樹上】釋義:不能被一種行不通的辦法難倒,可以另想辦法。例句:“一臺戲父女倆,天涯海角無處尋;男大當婚,也不能一棵樹上吊死呀!”金不換大娘替龍?zhí)ь^叫屈。
【第96句】:登著軟梯上飛機——扶搖直上
【第97句】:大哥整天游手好閑,在外面交些“鐵哥兒們”。嬸嬸勸他:“只知道吃,只知道拉,金窩也要變成土泥巴,該務務正業(yè)了。”(四川·榮昌)
【第98句】:【一把屎一把尿】(慣)形容撫養(yǎng)孩子十分辛勞。 也作一把尿一把屎。 屎一把,尿一把。
【第99句】:【瓦片也有翻身日】境遇總會好轉(zhuǎn)。瓦片,也說:屋瓦、鵝 卵石。臺灣林語堂《京華煙云》:“但終有一日,屋瓦也會翻 身,曾牛兩家,必為死敵。”
上一篇:2024抖音最經(jīng)典一句話經(jīng)典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