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墻倒眾人推】(諺)比喻人一旦失勢,人們就會趁機加以打擊。 也作墻倒眾人推,鼓破亂人捶。 墻倒一齊推,破鼓萬人捶。
【第2句】:【敲開場鑼鼓】見“打開場鑼鼓”。
【第3句】:【 面和心不和】臉上裝和氣,內心里勾心斗角。海外張愛 玲《封鎖》:“他告訴她許多話,關于他們銀行里,誰跟他最 好,誰跟他面和心不和。”
【第4句】:【攀高枝兒】見“爬高枝”。
【第5句】:【 官出于民,民出于土】人民種地,繳納捐稅,養(yǎng)活官府。葉 紫《豐收》:“縣太爺自己也明白:官出于民,民出于土!種子 不設法,一年到了頭大家都撈不著好處的。”
【第6句】:【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諺)用心栽花,花反不成活;無意插柳,柳卻長得樹粗冠大。指人往往刻意要做好的事偏做不好,不經(jīng)心的事反倒意外地成功。 也作“著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蔭”。
【第7句】:【天時地利人和】做成事情,需要有三個條件:有利的時 機、環(huán)境、人際關系。浩然《艷陽天》:“辦什么事兒,得看天 時、地利、人和,不能憑三分鐘的熱度,胡干傻干。”
【第8句】:【二姑娘倒貼】在愛情婚姻關系中,一般是男方花錢多,女 方倒貼是不正常的。謂本應該得到好處,反而賠錢,不上 算。陳登科《風雷》:“我們呢?一個銅扣子未見,還來個二 姑娘倒貼,欠你兩壺酒錢。”
【第9句】:即使自己的祖國貧窮,也不要嫌棄。
【第10句】:【當家是個年輕郎,餐餐窩頭心不涼】(諺)當家:方言詞,妻子稱丈夫叫“當家的”。窩頭:玉米面蒸的粗食。指只要嫁個年輕的丈夫,生活再清苦也感到幸福。
【第11句】:【臘月水土貴三分】(諺)指舊時一到臘月,逼近年關,所有貨物都要漲價。
【第12句】:弟弟放學回家,高興地對媽媽說他當上班長了。媽媽笑著說:“就你頭上長牛角——比別人出格。”姥姥聽見了說:“不能這么說孩子,你沒聽見人家說過刀削鉛筆——要的就是尖?”(河南·武陟)
【第13句】:閻王爺不戴帽子——鬼頭鬼腦
【第14句】:【 水火不相容】互相沖突,無法調和。臺灣林語堂《京華煙 云》:“你知道,他們鬧的水火不相容,就是為了新文學運 動。”
【第15句】:空手抓山蹦子一不是好逮(得)的
【第16句】:【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慣)形容雖然相距很近,互相卻并不往來。 也作雞鳴犬吠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第17句】:【武大郎捉奸——有心無力】(歇)指有心去做,但能力不行。
【第18句】:【滾湯潑老鼠——一窩都是死】(歇)滾湯:開水。指在場的全都逃脫不了死亡的下場。 也作滾湯潑老鼠——一窩兒死去。 熱湯潑老鼠——一窩兒都完蛋。
【第19句】:【一尺水翻騰做百丈波】(慣)比喻夸大其詞,把小事渲染成大事。 也作一尺水翻騰做一丈波。 一尺水十丈波。
【第20句】:【 成不了氣候】氣、器諧音,兼指不成器,形成不了氣勢。 謂成不了大事。孫犁《風云初記》:“我看咱們少當家的成不 了氣候。”
【第21句】:【牛不吃水強按頭】釋義:比喻強迫人做不愿做的事,例句:家生女兒怎么樣?“牛不吃水強按頭”?我不愿意,難道殺我的老子娘不成?
【第22句】:【出恭】“出恭”是人廁的雅稱。“恭”是尊敬之意,這么一個高雅的詞兒怎么會和入廁扯在一起呢?這要從明代科舉考試說起。明代科舉考試的考場,設有“出恭人敬”牌,以防止士子擅離座位,有事經(jīng)批準,領“出恭入敬”牌后方可出入。同時考試時間頗長,人總會有三急要出出人人,凡出去方便者,也要申領“出恭入敬”牌,托于胸前,按指定地點去解決,迅速交牌回位。此牌寫得清楚,要出入恭敬,意思是輕去輕回,不得喧嘩,保持試場安靜,以防影響他人考試。因考生上廁所時必須領此牌,故后世習稱大小便為“出恭”,并謂大便為“大恭”,小便為“小恭”,連放屁也稱“虛恭”,可見讀書人真能整詞。
【第23句】:【病無良藥,自解自樂】(諺)生了病沒有什么特效的藥物,全靠病人自我開解,自尋快樂。指排除愁悶,保持樂觀,是治療疾病的最佳方案。
【第24句】:【開洋葷】(慣)比喻見到、嘗到或去親身嘗試新奇的東西。
【第25句】:我家來了幾位客人。媽媽讓我先把肉切好,并囑咐我說:“記住,橫牛斜豬豎切雞。”(山東·招遠)
【第26句】:【黃牛過河——各顧各】(歇)指各人只顧自己,不顧他人。 也作“黃牛過水——各顧各”。
【第27句】:【 養(yǎng)鼠咬布袋】謂品質不好,不值得培養(yǎng)。《臺灣小說選》: “給你爸爸滾出去,我飼鼠咬布袋,還欺我聾耳不知情哩!” 野貓過路留身騷借指到來的人干不了好事。《小說月 報》:“省里來的又怎樣?電影里我還看見中央的大腦殼吶, 真是!野貓過路留身騷啦!”
【第28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諺)山上長著各式各樣的花草,人也有著各自不同的個性。指人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志趣與個性,不可強求一致。
【第29句】:【使的憨錢.治的莊田】(諺)憨錢:大注的銀錢。只要舍得花大價錢,就能買到上等的莊田。指要想置好產業(yè),就不可吝惜錢財。
【第30句】:【一遭生,二遭熟】(諺)指人與人的交際,一次接觸生疏,再接觸就慣熟了。也指路徑多接觸,自然就熟悉。 也作一回相見兩回熟。 一回生,二回熟。 一次相交,二次相熟。
【第31句】:小弟一轉眼十個多月了。奶奶笑著對媽媽說:“有苗不愁長,沒苗就甭想。不知不覺這孫子可快一歲了。”(河南·鄢陵)
【第32句】:【臭豬頭自有爛鼻子聞】指壞人互相勾結。或說:臭豬頭自 有爛鼻子菩薩受。成語:臭味相投、沆瀣一氣。高云覽《小 城春秋》:“趙雄上任偵緝隊長那天,竟然親自‘登門求賢’, 請金鱷出來當大隊長,這正如俗話說的:臭豬頭,自有爛鼻 子聞。”
【第33句】:【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平時做好充分準備,戰(zhàn)場上就 會少受損失。電視新聞:“他決定在到中國之前,在此進行 訓練。他常引用中國的一句話:平時多流汗,戰(zhàn)時少流血。”
【第34句】:【老虎吃螞蚱——不夠嚼】(歇)螞蚱:蝗蟲。本指螞蚱太小,不夠老虎嚼一下,轉以形容東西太少,滿足不了需要;或某事輕而易舉,太不過癮。 也作“老虎吃蝗蟲——不夠塞牙縫”。
【第35句】:單槍匹馬上陣——孤膽英雄
【第36句】:吃米不記種田人——忘本
【第37句】:【四面點火,八方冒煙】到處制造麻煩,制造事端。《【第9句】:11 美國恐怖大爆炸》:“從這次事件中,我們也希望美國對于自 己的行為要更檢點一些,不要四面點火,八方冒煙,到處得 罪人,到頭來受害的還是自己。”
【第38句】:爸爸是中學教師。一次,他和學生們談起了“團結友愛”這個話題,大哥哥大姐姐有的說“團結就是力量”,有的說“眾人拾柴火焰高”,還有的說“眾人劃槳開大船”……爸爸笑了,邊點頭邊說:“水里魚多掀大浪,岸上人多有力量啊!”(四川·宣漢)
【第39句】:【不吃苦中苦,難得甜上甜】(諺)指人生上好的享受,是以自己吃極大的苦換來的。 也作不吃苦中苦,哪有甜中甜。 不受苦中苦,難有來日甜。
【第40句】:稿子寫到紙邊上——不夠格
【第41句】:【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釋義:黃梅成熟時節(jié),即四五月間,水潤土溽,礎壁盡濕,郁蒸的氣體,如同下雨。例句: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張蒙溪謂梅當作霉,雨中暑氣也。梅雨善污衣服,故又云霉浣,言其為霉所壞也。
【第42句】:【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來一盞茶】(諺)富貴人家來了客人,設酒宴招待;貧窮人家來了客人,用茶水相迎。指無論貧富貴賤,客人來了都應以禮招待,不可怠慢。
【第43句】:【蒼蠅見了血】(慣)比喻壞人見到了想要的東西而眼紅。
【第44句】:老鼠睡到貓窩里——送到嘴邊的肉
【第45句】:【鳥無頭不飛】釋義:比喻做什么事情,都要有領頭的人。參見“蛇無頭而不行”、“人無頭不行,烏無翅不騰”。例句:“鳥無頭不飛,你這扶梢的不在,他們都不敢當家。”
【第46句】:【拐驢對破磨】(慣)拐:腿或腳有毛病,走路時身體不穩(wěn)。比喻雙方都不好,正好相配。
【第47句】:【 吃一行,怨一行】吃,指以之為生。對于從事的職業(yè),總 覺得不好,老是埋怨。臺灣梁實秋《雅舍散文二集》:“造出 ‘吃一行,恨一行’這句話的人,其用心可能是勸勉大家安分 守己,但是這句話也道出了無數(shù)人的無可奈何的心情。”
【第48句】:中午,奶奶給小慶一個梨,他想接又不好意思接,怕他媽媽說他。奶奶說:“別狗舔油鍋又怕燙了。”(四川·資陽)
【第49句】:太陽落坡月上山——周而復始;接連不斷
【第50句】:【各師傅各傳授,各把戲各變手】(諺)把戲:雜技。一個師傅自有一套傳授技能的方式,一種把戲自有一套表演變幻的手法。指在技藝的傳授與表演上,各有各的路數(shù)。
【第51句】:【三個核桃兩個棗】見“仨核桃倆棗”。
【第52句】:【 藝多不壓身壓身】指成為負擔。技能多沒有壞處。壓, 也說:礙。姚雪垠《李自成》:“藝多不壓身。日后你們要是 不愿跟著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馬賣解,餓不了肚 皮。”
【第53句】:【吃別人嚼過的饃沒味道】釋義:借指光聽別人說的話還很不夠,要親自去了解情況。例句:“從這件事你就可以看出許多事。”老雷頭又甕聲甕氣地說,“你應該親自用眼看一看,用耳朵聽一聽,吃人家嚼過的饃是沒味道的。”
【第54句】:【破車之馬,可致千里】(諺)指有狂力能把車拉破的馬,就有日行千里的本領。比喻有魄力沖破舊規(guī)矩的年輕人,往往有異乎尋常的能力。
【第55句】:【刀傷藥雖好,不破手為高】雖有辦法挽救,也不要麻痹大 意,還是以不出事為好。類似的:藥雖好,不如不害病。李 英儒《野火春風斗古城》:“從前只說好刀切藥不如不劃破 口,現(xiàn)在看,打破腦袋不怕用扇煽,這條命是從汽車轱轆底 下拾來的。”
【第56句】:【久住山林辨鳥音】見“家住山前識鳥音”。
【第57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按道德良心做事,不必計較功利。 清代《鏡花緣》:“妹子有句話奉勸諸位姐姐:倒不必懷疑,古 人說得好,他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第58句】:【大江大河都過啦】釋義:比喻闖過大風險,經(jīng)受適磨難,什么也不怕。例句:兒子為這類的事兒挨過打,挨過罵,大江大河都過啦,還怕你喊哪?他照舊那句:“我沒錯!”
【第59句】:【綿里針,肉里刺】(慣)綿:絲綿。 藏在綿里的針,扎在肉里的刺。形容人外表和善,內心刻毒。
【第60句】:【春蟹夏鱟秋翅冬參】(諺)鱟:節(jié)肢動物,有甲殼,生活在海洋中。指春季吃螃蟹,夏季吃鱟肉,秋季吃魚翅,冬季吃海參。一年四季,營養(yǎng)價值極高的美食各有側重。
【第61句】:舅舅想再買兩頭豬飼養(yǎng),舅媽說:“緊了沒豆腐,慢了一鍋漿。咱今年粗糧少,過罷年再說吧!”(河南·郟縣)
【第62句】:【螳螂捕蟬,黃雀在后】釋義:比喻想算計別人的人,又被另外的人所算計。例句:正當快活得意的時節(jié),哪曉得鉆出一個奚篤的老婆郭氏來,不惟抵盜的他財物精光,且把個性命拐得了去。這真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
【第63句】:杏和麥,如果不熟,總不熟;要熟,很快就都熟了。于是人們總說:“杏熟一天,麥熟一晌。”(河南·靈寶)
【第64句】:【多個人,多個膽】(諺)多添一個人,就增多一分膽量。指人多勢壯,膽量就大。 也作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多一個冤家多一條河。 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把刀。 多個朋友多條路,少個對頭少堵墻。
【第65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釋義:甲:居第一位。陽朔:縣名,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北部,漓江流經(jīng)境內,風景秀麗,在桂林山水中居首位。桂林的山水居天下第一位;陽朔的山水又居桂林第一位。例句:“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桂林人是很愛夸引這兩句話的。到過桂林而且游過陽朔,我自己也能承認,這兩句話并不算夸張。
【第66句】:【三頭對六面】(慣)指三方當面對證。
【第67句】:【吃不死的痢疾,餓不死的傷寒】(諺)痢疾:一種腹痛、腹瀉的傳染病。傷寒:中醫(yī)指多種發(fā)熱的病,或由風寒而引起的病。指痢疾病患者不怕多吃,傷寒病患者不怕受餓。 也作“餓不死的傷寒,吃不死的痢”。
【第68句】:【千金難買心中愿】(諺)指人的內心愿望最為重要,最不易得到滿足。 也作“干金難買一個愿”。
【第69句】:【半老徐娘】“半老徐娘,風韻猶存”。典出唐·李延壽《南史,元徐妃》。 “徐娘”歷史上真有其人,她的名字叫徐昭佩,是南朝梁元帝蕭繹的妃子。蕭繹是一個很有生活情趣的多情之人,他喜歡的是“媛女”,就是“美少女”,所以,當徐昭佩為蕭繹生下一男一女后,大概發(fā)胖變丑,不再光顧。她試圖挽回皇帝對她的愛,競走極端給丈夫下了劑“猛藥”——蕭繹是歷史上有名的獨眼皇帝,對自己瞎眼的事很忌諱。徐昭佩對自己的獨眼龍老公,決定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她竟別出心裁地弄出一種“半面妝”來對付他。你不是一只眼嗎,我只在半面臉上化妝。蕭繹明知徐昭佩的刻薄用意,當場拂袖而去,更加不來了。徐昭佩深宮寂寞,芳華虛度,這時她已經(jīng)年近不惑了。她終于按捺不住,找到一位眉清目秀、舉止風雅的美少年暨季江。由于蕭繹眼睛不好,又喜歡讀書,所以常令左右侍臣輪流讀給他聽,暨季江就是其中之一。一開始二人還是偷偷摸摸,后來索性公開來往。暨季江膽子也大,不但敢給皇上戴“綠帽子”,有人問他感受如何,他就說:“柏直狗雖老猶能獵,蕭溧陽馬雖老猶駿,徐娘雖老尚多情。”意思是說柏直這個地方的狗,老了還能狩獵;溧陽這個地方的馬,老了卻還有神韻;徐妃,雖然老了卻仍然多情。 “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便此而來。當然,徐昭佩淫性不改,落得個被皇上踢死的可悲下場。
【第70句】:【為驢扭棍,傷了紫荊樹】(慣)紫荊樹:落葉灌木或小喬木,花紫紅色,供觀賞,樹皮、木材可入藥,為較名貴樹種。為了折一根趕驢的棍子,損壞了紫荊樹。比喻因小失大。
【第71句】:【 事是死的,人是活的】做事要善于動腦子,想辦法。浩然 《艷陽天》:“瞧瞧,事兒是死的,人是活的;能人一伸手,一動 嘴兒,事情就好辦多了。”
【第72句】:衙門前的石獅子——張牙舞爪不咬人
【第73句】:【是灰比土熱,是鹽比醬咸】(諺)灰:燃燒之后的熱灰。醬:面粉加鹽曬成的糊狀食品。凡是灰總比土熱,凡是鹽總比醬成。比喻只要是親友,總比一般人要親近。 也作是鹽就比醬咸,是灰就比土熱。 是灰總比土熱,是鹽總比醬成。
【第74句】:【烏鴉嘴】“烏鴉嘴”指那些說話不吉利、討人嫌的人。那么,烏鴉是一種什么鳥呢?早先,烏鴉不僅不是不吉利的鳥,還是一種神鳥。烏鴉在古代也被稱作“烏”,《尚書·大傳》曾記錄說:“周將興時,有大赤烏銜谷之種,而集王屋之上者,武王喜,諸大夫皆喜。”這是把烏鴉當做瑞兆的例子。古代傳說太陽中有三足烏,所以把太陽稱作“金烏”。古人還相傳烏鴉能反哺其母,所以常贊頌烏鴉,用“烏鴉反哺”來比喻孝敬父母。甚至用慈烏來代指母親。晉代王嘉《拾遺記·魯僖公》說:“仁鳥,俗亦謂烏……。”烏鴉變成不祥之鳥,大概是從它能預示吉兇開始的。唐代段成式所著《酉陽雜俎》就記載:“烏鳴地上無好音。人臨行,烏鳴而前行,多喜。此舊占所不載。”可見到了后來,把烏鴉報吉兇變成了報兇不報吉。民間開始越來越排斥烏鴉,認為烏鴉會帶來晦氣,專主報兇。宋代梅堯臣還曾寫文為烏鴉辯解,認為烏鴉為表忠心才預示吉兇,卻為人們誤解以為它專報兇信。可見,烏鴉由吉祥鳥轉變?yōu)椴幌橹铮斣谔扑螘r期。 “烏鴉嘴”一詞意思的演變,和民間的世俗觀點有關。在民間,人們總把烏鴉和霉運相連,于是賦予“烏鴉嘴”另一種意思,即稱喜歡說話又出言不吉的人,這種人好事說不靈,壞事一說就靈。
【第75句】:【酸奶】“酸奶”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的飲料,它源于保加利亞,成于西班牙商人。很久以前,以游牧為主的色雷斯人常常背著灌滿羊奶的皮囊隨畜群在大草原上游蕩。由于氣溫、體溫的作用及其他原因,皮囊中的奶常變餿而呈渣狀,少量這樣的奶倒人煮過的奶中,煮過的奶很快變酸。這即是最早的酸奶。 20世紀初,俄國科學家伊·緬奇尼科夫在研究人類長壽問題時,發(fā)現(xiàn)保加利亞人百歲老人竟占到千分之四,而這些高齡人都愛喝酸奶。他斷定喝酸奶是使人長壽的一個重要原因。緬奇尼科夫經(jīng)過研究發(fā)現(xiàn),酸奶中有一種能有效消滅大腸內腐敗細菌的桿菌,他將其命名為“保加利亞乳酸桿菌”。這一研究成果使西班牙商人伊薩克·卡拉索受到啟發(fā),他開始生產酸奶。最初他把酸奶當做藥品在藥房銷售,但生意并不理想。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他在美國建立了一家酸奶廠,并大作廣告,不久便使酸奶風靡世界。
【第76句】:【螞蟻戴籠頭】(慣)籠頭:套在騾馬等大牲畜頭上系韁繩的用具。 比喻擔不起來,頂不了事。
【第77句】:閨女穿著奶奶的鞋——老樣子
【第78句】:【寧要一藝精,不要百藝通】見“百樣通,不如一樣精”。
【第79句】:【東家長,西家短】(慣)指議論人家的是非短長或談論別人的家事。
【第80句】:玻璃娃娃——明白人
【第81句】:【老伴】“老伴”這個稱呼,現(xiàn)在一般用于老年夫婦之間,在城市這種稱呼比較普遍,在鄉(xiāng)下還有不知其意的。本人就曾遇到一個民工,我說自己的老伴如何如何,它不知所云。 “老伴”原是太子對老太監(jiān)的稱呼。明朝憲宗皇帝朱見深冊立九歲的兒子為太子,派在宮中服役多年的太監(jiān)覃吉做典璽局的郎官,專門照管太子的生活和學業(yè)。覃吉為人正派,忠于職守,太子極為尊敬和愛護他,稱他作“老伴”。后來,“老伴”才轉化為老夫老妻之間的稱呼。
【第82句】:開刀不上麻藥——硬干
【第83句】:【甜從苦中來,福從禍中生】(諺)甜是從苦中熬出來的,福是從禍中轉化來的。指苦與甜、禍與福是會互相轉化的。
【第84句】:三伏天的高粱苗——節(jié)節(jié)上升
【第85句】:【衙門錢,一燧煙;生意錢,六十年;種田錢,萬萬年】(諺)一燧煙:一股煙。衙門內掙的錢像一股煙,頃刻消逝;生意賺的錢,可享受一輩子;種田掙的汗水錢,可世代享用。指靠辛勤勞動掙的錢最踏實,最長遠。
【第86句】:木魚張嘴——等著挨敲
【第87句】:墻靠基礎堅,身強靠鍛煉。
【第88句】:【門神】門神畫像多為唐代名將秦瓊和尉遲恭。傳說唐太宗即位后身體很差,夜間多做噩夢,常見群魔在寢殿內外拋磚扔瓦,凄厲呼叫。群臣建議讓元帥秦瓊與大將軍尉遲恭二人每夜披甲持械守衛(wèi)于宮門兩旁,果然,太宗不再夢見鬧鬼。太宗念秦瓊、尉遲恭二將日夜辛勞,便讓宮中畫匠繪制二將戎裝像,怒目發(fā)威,手持鞭锏,懸掛于宮門兩旁,效果依然。后流傳民間,人們在畫像兩邊添加一副對聯(lián)“昔為開國將,今作鎮(zhèn)宅神”,與畫像一起貼于門上,鎮(zhèn)守宅門。門神的形象很多,還有鐘馗、穆桂英、四大天王等。與其他神祗相比,門神所受禮遇較差。每逢新年,戶主買一張新畫像,把舊的撕掉,然后貼上就算完事,所謂“舊桃換新符”,沒有供品也沒有鞭炮迎送。難怪有一劇本寫門神滿腹委屈請玉帝另選高明,要撂挑子不干了。
【第89句】:我憑著聰明的腦袋瓜,上課很少記筆記。有一節(jié)語文課,老師講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當時我記得清清楚楚,可不久就忘了。老師批評我說:“再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好的記憶,今后你要學會記筆記。”(江蘇·海安)
【第90句】:病好遇良醫(yī)——晚了;遲了
【第91句】:【軟的欺,硬的怕】欺侮老實人,害怕厲害的人。成語:欺 軟怕硬。老舍《茶館》:“他不敢!這路人我見多了,都是軟 的欺,硬的怕!”
【第92句】:【一朝天子一朝臣】(諺)指每個皇帝即位,都要任用一批自己的心腹臣屬。也指每個領導上任,都要任用自己的親信。 也作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主子一個規(guī)。規(guī):規(guī)矩。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將軍一個令。
【第93句】:【 賣花人說花香,賣菜人說菜芳】為了推銷、推薦,宣傳自己 的優(yōu)點。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wǎng)》:“賣瓜的,誰不說瓜 甜?賣魚的誰不說魚鮮?賣花兒的,誰不說花香?賣菜的, 誰不說菜嫩?吹唄!”
【第94句】:【大千世界】“大干世界”指廣闊無邊的世界,包羅萬象的事物。“大干世界”是怎么來的呢? “大干世界”是佛教語。據(jù)《華嚴經(jīng)》卷四說:“以須彌山為中心,以鐵圍山為外廓,在同一日月照耀下的四大洲和七山八海,叫做一個世界。累計一千個世界,叫做‘小千世界’;累計一千個‘小千世界’,叫做‘中千世界’;累計一千個中千世界,叫做‘大千世界’。因為以‘千’為單位,經(jīng)過三次累計,所以完整的叫法是‘三千大干世界”’。佛家指出,宇宙中有無數(shù)大干世界。后來,用“大干世界”形容廣大而豐富多彩的世界。佛教的“大干世界”,竟然和物理學、天文學的漫無邊際的宇宙相似。
【第95句】:吃晚飯的時候,媽媽給我端了一碗雞湯,我一嘗,很香。媽媽說:“那當然啦,你沒聽別人說‘雞肉湯,鴨肉味,吃不著,掉眼淚’嗎?”(吉林·通榆)
【第96句】:臨近考試了,復習很緊張。我對媽媽說:“要是不用復習就能考試好,那就好了!”媽媽說:“想吃爛肉又不愿多燒柴,那怎么行呢?”(河南·林州)
【第97句】:【蔫人出豹子】蔫人,指性情溫和,老實巴交的人。這樣的 人有時也會大發(fā)脾氣,或有驚人之舉。韓志君等《古船·女 人和網(wǎng)》:“蔫人,出豹子啊!小豆倌兒這家伙,你可千萬不 能小瞧!”
【第98句】:扁擔無釘——兩頭失塌;兩頭滑脫;兩頭耍滑
【第99句】:王嬸的女兒前年出嫁,她退地時,地邊不讓半分;今年她添了小孫子,補地時,卻想叫隊長多讓出一米。隊長批評她說:“你呀,真是一個蘿卜兩頭切,中間還想吃一截,什么好事都要占!”(山西·臨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