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經風雨,見世面】(慣)比喻經歷各種磨難、考驗,增長知識才干。 也作“經風浪,見世面”。
【第2句】:火車出站臺——走得正,行得直;越跑越歡
【第3句】:水銀落地——見縫就鉆;無孔不入;形影不離;眨眼不見
【第4句】:【北上、南下】說到“北上、南下”人們自然聯想到當年紅軍北上抗日或解放軍南下解放海南島。為什么不能反過來說呢?這種以北為上、以南為下,對方位的稱謂習慣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在我國古代的禮儀中以北為尊,尊者為上,其位置為“上位”,也叫“上首”。帝王會見群臣時,坐北朝南,叫做“南面稱王”;臣子們朝見帝王時,則須背南面北,叫“北面稱臣”。例如《易經-說卦傳》日:“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古代拜師學藝,以及其他一些莊重場合,在行禮時也均按北南方位為尊卑、上下施禮。在建筑上也是以北為上,北屋為上屋。由于在我國古代禮儀中,北為上,南為下,人們在稱渭北、南地理方位時,便借用禮儀中的稱謂習慣,稱北方為上,南方為下,久而久之,約定俗成,遂成了地理方位的稱謂用語了。如地圖上的方位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第5句】:【三代不讀書會變牛】(諺)連著三輩人不讀書,后人就會變得像牛一樣蠢笨。指讀書不但開發自身智慧,對后代的遺傳也十分重要。
【第6句】: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本性難改
【第7句】:【人直有人和,路直有人行】(諺)為人正直,自有人來親近你,擁護你;道路平直,人就樂于在上面行走。指正直的人,總是人們樂見的。
【第8句】:【七十不打,八十不罵】(諺)對七十歲的老人,不可用打來懲罰他;對八十歲的老人,不可用罵來懲罰他。指對于年事已高的老人,要寬容善待。
【第9句】:火車廂里賽歌——高歌猛進
【第10句】:我總喜歡在老師要檢查的時候才寫日記,爸爸說我是寒號鳥,冷了才知道搭窩。(湖南·武岡)
【第11句】:【開船不等客】(諺)船按時起航,只有乘客及時趕來乘船,船不會延時等待乘客。比喻人做事要看準時機,不能錯過。 也作“開船不等岸上人”。
【第12句】:【賣什么吆喝什么】做什么事情,說相應的話。老舍《離 婚》:“老李已經把他心中的那點‘詩意’要在她的身上具體 化了,她像門外小販似的,賣什么吆喝什么,把他的夢打 碎。”
【第13句】:二伯見東院大爺在縣城開飯館發了財,也趕緊到縣城賃了房子開上餃子鋪。誰知人們吃飯走熟道,東院大爺的飯館里吃飯的人排長隊,二伯的餃子館卻冷冷清清,半年下來二伯賠了許多錢。他嘆息說:“咱是背了運喝口涼水也塞牙,人家是走了運栽個跟頭也拾錢。真是有同行,沒同利。”(河北·石家莊)
【第14句】:姥姥死去幾年了。一天,舅姥爺到我家來,媽媽上前拉住舅姥爺的手親熱地說:“拉著舅的手,聞到娘的香?!保ㄋ拇āつ辖?/p>
【第15句】:【戳穿西洋鏡】(慣)西洋鏡:也叫西洋景,民間文娛活動的一種裝置,可上下或左右推動若干畫片,觀者從透鏡中看放大的畫面,畫片多為西洋畫。比喻揭穿假象或謊言。 也作戳破西洋鏡。 拆穿西洋鏡。
【第16句】:立夏后,連續下了四天雨。奶奶說:“一天兩天麥扎穰,三天四天一麩糠。唉,今年小麥可要減產了?!保ê幽稀げ郏?/p>
【第17句】:我做飯總是半生不熟的,媽媽無可奈何地說:“你可真是個‘巧手’會做三層飯——頭生、底煳、中間爛,好好學著做吧!”(云南·思茅)
【第18句】:【 不知者不為罪】不是故意違反,可以原諒。浩然《金光大 道》:“常言說,不知者不怪罪,我那會兒真是為兩邊好的,沒 想惹下這么大的禍。”
【第19句】:【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做】釋義:事情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做,不能急躁。例句:曾作金、高則冬那幫混蛋,只給我們留下這么個爛攤子,你又有什么辦法呢?飯要一口一口吃,事情得一件一件做哇!
【第20句】:【白日莫閑過,青春不再來】(諺)青春逝去不會再來。指人必須珍惜青春年華,不要虛度時光。
【第21句】:【水深見長人】(諺)長(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關鍵時刻才能顯現出英雄本色。
【第22句】:爸爸很晚才回家,一進門,他就對媽媽說不吃飯了。媽媽笑著說:“老犍不吃草,肚里有元寶。你又在哪兒吃過了?”(山西·陽城)
【第23句】:白開水畫畫——清(輕)描淡寫
【第24句】:【人犯王法身無主】(諺)王法:國家的大法。人要是觸犯了國法,就要受法律的制裁,自身也就失去了自由。指人要想保持自主自由,必須畏法守法。
【第25句】:【刀對刀,槍對槍】(慣)比喻針鋒相對。 也作“槍對槍,刀對刀”。
【第26句】:【老和尚念經——過一天算一天】(歇)指得過且過,敷衍地過日子。
【第27句】:節日里鳴鑼——鼓舞人心
【第28句】:【窮人無災即是?!浚ㄖV)指對窮人來說,無災無病,平平安安,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第29句】:【風馬牛不相及】釋義:風:一說放逸,走失;一說獸類發情,彼此相誘。一說兩地相距很遠,牛馬走失也不會跑到對方境內。另一說馬與牛不同類,雄雌不致相誘。比喻彼此之間毫不相干?!跋嗉啊庇肿鳌跋喔伞?。例句:說了幾次,也鉆不到他的耳朵里去,什么抗日,什么工作,什么工人、農民,都是對牛彈琴,風馬牛不相及,他心上像長了茅茅草。
【第30句】:【凡藥三分毒】(諺)凡是藥物,總含有一些對身體有害的成分。指藥能治病,但同時也有副作用,服用時必須慎重。 也作“是藥三分毒”。
【第31句】:【和顏悅色買人心】(諺)態度謙和,言談友善,就會得到別人的好感和支持。指待人和顏悅色是受人敬愛的重要條件。
【第32句】:每逢媽媽催我寫作業,我總愛說“別急”。媽媽聽了生氣地說:“你呀,就是‘蓋房不收檐,一拖二三年’?!保ò不铡]江)
【第33句】:在我們樓下的小賣部門口,一位叔叔一手拿著十元錢,一手拿著幾片餅干,在逗一位小男孩。小男孩毫不猶豫地把手伸向了餅干。叔叔說:“這就叫寧要草料,不要黃金?!保ㄉ綎|·汶上)
【第34句】:【在肚皮里打官司】(慣)比喻有想法不直說,而是在心里琢磨、盤算。
【第35句】:【吃飯防噎,走路防跌】提高警惕,小心預防。明代《水滸》: “只要提防他便了。豈不聞古人言:吃飯防噎,走路防跌?!?/p>
【第36句】:燈草撐屋梁——做不了主(柱)
【第37句】:【外行看熱鬧,行家看門道】見“行家看門道,力把看熱鬧”。
【第38句】:【一手托百家】(慣)一手:指一人。比喻一個人所做的事關系到眾多人家的利益。
【第39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諺)人畢竟不是圣人賢人,誰能生來不犯錯誤呢?指人人都有局限,免不了要犯錯誤。 也作“人非圣賢,誰能無過”。
【第40句】:【死羊不曾見,活羊見萬千l釋義:除了死羊沒見過外,活羊可見得多了。比喻世面見得廣。例句:[凈]你老爹怎么料我?[丑]說你是犁牛之子,怎么與我千里駒同行。[凈]啐,啐!死羊不曾見,活羊見萬千。我看你在眼里?
【第41句】:奶奶問我們誰偷吃了葡萄,我們都說自己沒吃,只有表弟一個人支支吾吾地說不上話來。奶奶風趣地問表弟:“不吃魚,口不腥;不做賊,心不驚。是不是你?”(湖南·來陽)
【第42句】:【老和尚的木魚兒——天生挨揍的貨】(歇)木魚兒:僧尼念經或化緣時敲打的響器,用木頭鏤空制成。貨:本指貨物、東西,轉指人(罵人的話)。指沒有出息,生來就是挨打挨批的人。含責罵意。 也作老和尚的木魚兒——挨敲打的木頭疙瘩。 老和尚的木魚兒——該著挨敲。
【第43句】:粥鍋里煮鐵球——混蛋到底帶砸鍋
【第44句】:【腳上的燎泡——自己走的】(歇)指事情的不良后果,是自己造成的。 也作腳上的泡——自己走出來的。 腳上的繭子——自個兒走的。
【第45句】:國強民不受辱,民強國不受侮。
【第46句】:【生鐵補鍋——看各人的手段】(歇)補鍋要用熟鐵,生鐵性脆,補不牢。指看各人的本事,以決勝負。
【第47句】:【君子不跟牛使氣】(諺)指有道德修養的人,不會去和那些執拗無知的人爭高論低,一般見識。 也作“君子不跟牛斗力”。
【第48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慣)取不盡,用不完。形容資源豐富。
【第49句】:【四兩棉花八把弓——細細彈】(歇)弓:彈棉花的繃弓兒。彈:諧“談”。指仔細地傾談。 也作“四兩棉花八張弓——細細地彈”。
【第50句】:鋸子缺齒——快不了
【第51句】:老鷹綁在鱉腿上——縱然有翅也難飛
【第52句】:【路走到盡頭總會轉彎的】(諺)路要是走到盡頭,就非轉彎不可。 比喻事情總有轉機之時。
【第53句】:【給臉上貼金】見“往臉上貼金”。
【第54句】:【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諺)比喻經常處在某種環境中,難免會受到影響或某種麻煩。 也作“久在江邊站,沒有不濕的鞋”。
【第55句】:【英雄只怕病來磨】見“好漢就怕病來磨”。
【第56句】:【心肝跌進肚里頭】(慣)指終于放下心來。 也作“心放在肚子里”。
【第57句】:【紅娘】現常把為未婚男女牽線搭橋的介紹人稱為“紅娘”。這一稱謂源于元代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成于京劇四大名旦之一的茍慧生。元代著名劇作家王實甫的《西廂記》,講述了一個優美的愛情故事:唐貞元年間,書生張君瑞進京趕考,與已故相國之女崔鶯鶯相識于蒲州東十里的普救寺,兩人一見鐘情,情愫暗生。由于老夫人從中作梗,一對情人苦苦相思。鶯鶯的丫環紅娘十分機靈,見小姐每日愁眉不展,便想辦法為他們穿針引線,傳遞情書,并將小姐的情況告訴張生。后來,在紅娘的幫助下,鶯鶯終于不顧禮法束縛,和張生私訂終身。但是,老夫人知道此事后,要棒打鴛鴦,拆散他們倆。又是機智的紅娘勇敢地站出來,抓住老夫人的弱點加以要挾,使老夫人不得不承認既成事實,使得一對情侶終成眷屬。劇本是死的,只有搬上舞臺才能演活,才有更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演活紅娘的是京劇表演藝術大師荀慧生,他改編創作并成功演出了《紅娘》一劇,成為茍派的重要代表劇目。荀派傳人宋長榮被譽為“活紅娘”。
【第58句】:【糟糠之妻不下堂,貧賤之交不可忘】見“貧賤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第59句】:【白布落在染缸里——洗不清】(歇)比喻冤情洗刷不清。 也作“白布進了染缸——漂不干凈”。
【第60句】:【騎牛不怕牛身大,騎馬不怕馬頭高】(諺)比喻決意要征服對方,就不怕他的勢力有多強大。
【第61句】:伸腿瞪眼兒——要死了
【第62句】:【青竹掏坑缸——越掏越臭】(歇)坑缸:糞缸。臭:本指氣味難聞,轉指名聲壞。比喻越鬧騰名聲越壞。
【第63句】:【珍珠瑪瑙都出在鱉身上】(諺)珍珠、瑪瑙:兩種寶物,貴族婦女常用作首飾。比喻不論花錢多少,都算在主人名下。
【第64句】:螃蟹滿地爬——到處橫行
【第65句】:【 綠綠豆皮兒,請退】請、青諧音。綠豆用水泡,青皮即脫。 借指下逐客令。明代《金瓶梅》:“自今以后,你是你,我是 我,綠豆皮兒請退了!”
【第66句】:【一拿一個著】(慣)比喻一猜就中。也指一出手就能逮著。
【第67句】:天高皇帝遠——管不著;有冤無處申
【第68句】:【大眼看小眼】(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形容大家因驚恐或無奈而一時說不出話來。 也作大眼望小眼。 大眼瞪小眼。 大眼對小眼。
【第69句】:互相信任才算好伙伴,互相關心才算幸福的家庭。
【第70句】:【西方不亮東方亮】見“東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第71句】:【自己絆住自己的腿】(慣)比喻自己給自己找麻煩,使行動不自由。
【第72句】:【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這句俗語有混日子、消磨時光的貶義。生活中,有人遇事敷衍,得過且過,湊合著混日子,于是就會被別人戲稱為撞鐘和尚,甚至說連鐘也撞不響。那么,這一俗語源出何處呢?原來,出家人里確有專司撞鐘之事的和尚?!白鲆惶旌蜕凶惨惶扃姟钡溺姡傅氖撬聫R里的晨昏鐘。據佛家講,人生共有一百零八種煩惱,所以,按以前的寺規,就是在早晨和黃昏各敲一百零八下的鐘,以清除人生的煩惱,稱為晨昏鐘。撞鐘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也存在一套嚴格的規定。撞鐘前,和尚必須默誦佛經,誦畢方能撞鐘。在撞鐘時要撞出輕重緩急的節奏,抑揚頓挫的韻律。晨昏兩次鐘,緊七下,緩八下,平平二十下,是為一通。如是者三,名為三通,共擊一百零五下,再撞三下,前后共撞鐘一百零八下。做一個合格的撞鐘和尚談何容易,故被挑選上的弟子不僅手腳麻利,腦子靈活,責任心強,而且還要精通經文,方可稱職。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撞鐘的和尚必須在二十分鐘之內敲完一百零八下,而且最后一下必須敲在十二點整(零時),差一秒不行,過一秒也不行,最后一下“夜半鐘聲到客船”。如此分秒不差的撞鐘功夫,實在令人嘆服。據說敲完鐘的和尚每回都有“猶如卸下千斤擔”的感覺。真是“鐘上一分鐘,鐘下十年功”啊。無奈俗人不解其中味,誤認為撞鐘的和尚輕松自如。真要是能像和尚一樣“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那工作就是高標準了。
【第73句】:【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釋義:比喻人最終總希望回到故鄉;也比喻事情終究要歸結到某處。“千丈” 又作“干尺”。“葉落”又作“落葉”。例句:兀術道:“古人有言:‘樹高干丈,葉落歸根?!浼胰羧凰寄罴亦l,某家差人送你回國?!?/p>
【第74句】:毛毛的自行車還沒騎多久,就又要買新的。他老爹說:“你都二十多了,還不知道鍋是鐵打的?”(河南·郟縣)
【第75句】:【趙公元帥】民間認為“趙公元帥”是財神爺,供奉該神可以發財致富。 “趙公元帥”原為道教崇奉的神仙,也叫財神爺。名字叫趙公明,晉代時已出現。在《搜神記》中他是個冥神,在隋唐兩代,他是個瘟神,當時人們唯恐躲之不及。到了明代,趙公明被封為“正一玄壇元帥”,這是他又稱趙玄壇、趙公元帥的來歷。這時趙公明的面目已煥然一新了,他不再是冥神、瘟神,而是能幫助做買賣者求財盈利的財神爺了。趙公明成為財神爺初期,知名度并不高,他是靠了明代通俗小說《封神演義》的大肆渲染描繪,才成為家喻戶曉的人物。此后,趙公元帥手下便有了四位正神:招寶、納珍、招財、利市,聽從他的差喚?!罢胸斶M寶”一詞便始于此。在市場經濟的今天,人們又把財神爺請回來了,在大小飯店的顯著位置,多有供奉財神的,以求好運發大財。但不要忘記誠信為本。
【第76句】:【 說的無心,聽的有意】說話人沒有那個意思,而聽話人多 心。清代《官場現形記》:“誰知言者無心,聽者有意,早被那 個二婚頭記在肚里,待時而動。”
【第77句】:【老天爺瞎了眼】(慣)比喻社會黑暗,壞人橫行,沒有天理。含埋怨的口氣。 也作老天爺不長眼。 老天爺閉著眼。
【第78句】:【響鑼一聲,悶鼓一槌】(慣)指不管以什么形式,給一個干脆的回答。
【第79句】:【守著餅挨餓】(慣)比喻有好的條件不知道利用。
【第80句】:【瓜籽不飽是人心】(諺)瓜子雖然不起眼,卻能表達人的心意。泛指禮物縱然菲薄,也能代表主人的真情厚誼。 也作瓜子不飽暖人心。 瓜子敬客一片心。
【第81句】:【鄰居一桿秤,街坊千面鏡】(諺)相鄰的人家就像一桿秤一樣,對你家的情況判得很準;同街同巷的人家就像多面鏡一樣,對你家的事情看得很清。指任何事都瞞不過街坊鄰里。 也作“鄰居眼睛兩面鏡,街坊心頭一桿秤”。
【第82句】:【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釋義:比喻青春一去不復返。例句:咱島里部知道,你是個英雄有為的少年,古人說:“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边@少年時代真是黃金難買哪。
【第83句】:【三心二意,永不成器】(諺)三心二意:主意不定,意念不專。指人做事拿不定主意,永遠難有成就。
【第84句】:報時的雄雞——不用催
【第85句】:【送順水人情】(慣)指不用費勁,順便送出的好處、人情。
【第86句】:【肚子里長牙】(慣)比喻心中暗暗立下大志。
【第87句】:張大爺的兒媳婦厲害極了,整天大吵大鬧,惹得全家終日雞犬不寧。張大爺來我家閑坐,嘆氣說:“俺家媳婦是那種‘打公罵婆,拖小叔下河’的人?!保ńK·射陽)
【第88句】:【沒病攬傷寒】(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傷寒:一種急性腸道傳染病。指沒病找病。比喻沒事找事,自討苦吃。
【第89句】:半空踩鋼絲——左右搖晃
【第90句】:【兒大不由爺】(諺)爺:父親。兒子大了,凡事自作主張,不由父親作主。指兒女長大成人后自立自主,父母不必再干預。 也作兒大不由娘。 兒大母難專。專:專斷。 兒大不由爹,女大不由娘。
【第91句】:大道上撿芝麻,小道上灑香水——大處不算小處算
【第92句】:【千年紙墨會說話】釋義:紙墨:指文據契約。指文據契約時間再長也能作為憑證。例句:他一想,“不成,賬上還欠支了四斗米,千年紙墨會說話,還得寫個文約落住一筆?!庇忠幌耄骸翱湛跓o憑,有字據為證,你不識字,千年紙墨會說話,還可以請旁人給念念聽聽?!?/p>
【第93句】:【隨你奸似鬼,也吃洗腳水】見“饒你奸似鬼,吃了洗腳水”。
【第94句】:撥好的鬧鐘——不到時候不打點
【第95句】:【瓦罐不離井上破】瓦罐打水,早晚會在井沿上碰破。借 指早晚會出事,難以避免。張賢亮《河的子孫》:“你呢,瓦罐 不離井口破,只要來得回數多,老這么下去,非出事不行?!?/p>
【第96句】:鄰居爺兒倆為了點小事在吵架,奶奶聽見了勸道:“親人親,親情親,打斷骨頭連著筋,你倆都相互讓著點兒!”(河南·衛輝)
【第97句】:媽媽叫我幫她干活,我說先玩一會兒再干。媽媽朝我一變臉:“我看笤帚疙瘩要吃食兒?!眹樀梦亿s緊干活去了。(山東·昌樂)
【第98句】:【照葫蘆畫瓢】見“依樣畫葫蘆”。
【第99句】:【不知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釋義:比喻爭斗雙方誰勝誰負尚難預測。例句:不妨事,大頭在我手,姑且待我將息棒瘡好了,也教他看我的手段。不知是井落在吊桶里,還是吊桶落在井里。如今且不要露風聲,讓他先做了準備。
上一篇:早安的文案,十句話穿透人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