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因果,最簡單的解釋,就是“種什么因,得什么果”,這是自然界的普遍法則,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第2句】:你時刻要記住自己是誰:一個可以忽略不計的人。這世界有你不多,無你不少。記住了,你就坦然了,就有很多理由快樂了,你的幸福感也會與日俱增。
【第3句】:小樓又起春風,垂枝飄拂西東,憶別離,折柳相送,信誓重重。一去幾度秋冬,飛雁來去匆匆。幾時業(yè)成歸來,暢懷飲,再圓夢?
【第4句】:【禪語人生】簡單的快樂有兩種人:一種是孩子,一種是徹悟人生的智者。物質(zhì)的確可以買到快樂,但持續(xù)的快樂來自于內(nèi)心深處的精神快樂。之所以生活得比較愉快,是因為你學會了放大美好。
【第5句】:水,越淡越清澈;人,越淡越快樂。淡然,使人簡單;簡單,使人快樂。心善,自然美麗;心直,自然誠摯;心慈,自然柔和,心凈,自然莊嚴。
【第6句】:整日陷于比較、計較,怎能悟道呢?大鵬鳥一展翅能飛幾百里,但仍不能飛越生死。看透了這一點,就會明白:人與人之間沒有比較的必要,走好自己的路,就能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獨特價值。
【第7句】:【禪語人生】效法菊花的淡雅:菊花的淡雅,給我們一種高貴的感受,我們在世間耳聞目睹“一聲鑼鼓歇,將相隨幕落”,體悟到榮華富貴的鏡花云煙,許多達官豪賈爭逐名利,但不見得比村野小民安貧樂道好多少。
【第8句】:遇到挫折和失敗,最有價值的事是挽回損失和調(diào)整心情,而不是追究責任。在沒有明確的責任人的時候,不妨將自己當?shù)谝回熑稳耍缓笱杆僭徸约骸?/p>
【第9句】:提高生命質(zhì)量的方法,把生活中的每個消息都當成好消息,把每一次得到都當成財富,就能把每個日子當成好日子過。
【第10句】:【禪語人生】夜賞天河星漢縹緲羅列,晝品春秋炎涼無常輪換。醒了,喝茶去;醉了,喝茶去;惱了,喝茶去;笑了,喝茶去。
【第11句】:【禪心佛語】人生第八苦——五陰過盛苦。佛說,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假象,就會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第12句】:對于長久地維系一段親密關(guān)系而言,好的性情比好的外貌重要,反思自我比洞悉對方重要,修養(yǎng)品德比掌握技巧重要。而對于獲得更多的人生的滿足感而言,成就一個自強獨立的自我比成功地維系一段親密的兩性關(guān)系更重要。
【第13句】:【禪心佛語】水滿則溢,月滿則虧。凡事欠三分是一種智慧,它能讓你無論身處什么境地都能保證游刃有余,有一定的轉(zhuǎn)圜的余地。
【第14句】:這個世界,其實很簡單,人生的路上,每個人都背著一個背簍,一路走,一路撿拾那些功名利祿裝進背簍,得到的越多,我們的負擔也越重,直至舉步維艱。我們一路走來,在孤獨中尋找著美,尋求著希望。
【第15句】:【圣經(jīng)文案】13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贖罪。(利17:11)
【第16句】:人生數(shù)十年,不免生、老、病、死,除了身軀性命之外,還有永恒不滅的“慧命”。子女若能將父母賜予的血肉之軀,善加利用,造福眾生、成就功德,則父母亦能得福報。
【第17句】:【禪心佛語】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藏的時候隱藏。心如明鏡,物來則映,物去不留。如鳥過白云,魚躍水面,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的事物所煩惱,才能持得安然自在。
【第18句】:這個世界既不是有錢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權(quán)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一個人幸運的前提,其實是他有能力改變自己。經(jīng)營自己的長處,能使你人生增值;經(jīng)營你的短處,能使你人生貶值。
【第19句】:佛法可自證知,不可以己所證傳與他人,如財物等。如《甄叔迦經(jīng)》中佛言:我不能自斷汝疑,能證我法,汝疑自斷。(古印度)訶梨跋摩《成實論》卷一
【第20句】:【禪語人生】修行的本質(zhì)并沒有任何奇特的地方,它的實質(zhì)就是反復深入我們的心相續(xù),并且改變它,否則,這個寶貴的人身會被浪費,你用一生的時間追逐自己的念頭,執(zhí)著它所創(chuàng)造的輪回,實際上,就是在夢幻中迷失自己而不自覺。
【第21句】:【讓人靜心的禪語】對真正的修行人來講,除非是為了利益眾生,否則,世間的名利福報完全是一種毒藥。正如古大德所說:美譽是魔鬼給你下的毒,恭敬也是束縛你的繩索,一切福報都是解脫的絆腳石,所以不要把毒藥當妙藥!
【第22句】:山高水深是佛境界,日上月下、云騰鳥飛是佛境界,明色暗空、壞空成住、三涂六趣、九有四生、爐炭鑊湯、諸惡苦趣是佛境界。——《天目中峰和尚廣錄》
【第23句】:【禪語悟道】世人都相信自己的眼睛,但眼睛也有信不過的時候;世人往往依賴于自己的經(jīng)驗判斷,管不住自己的嘴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兩只眼睛一張嘴,造物主就是讓我們多看少說。
【第24句】:【禪心佛語】煩惱怎么來的?簡單一點說,主要是欲望太多,心胸太小,眼界太窄,這叫貪、嗔、癡。降伏貪嗔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得靠串習。先慢慢扭轉(zhuǎn)觀念,再逐步養(yǎng)成新的行為習慣。
【第25句】:【禪心佛語】世界是相對的,關(guān)鍵是你選擇什么?你選擇真善美,那么你的生活就是快樂和幸福的;你選擇假惡丑,你就活得很累、很痛苦。
【第26句】:【禪心佛語】今天太寶貴,不應該為酸苦的憂慮和辛澀的悔恨所銷蝕,抬起下巴,抓住今天,它不再回來。一個人最大的破產(chǎn)是絕望,最大的資產(chǎn)是希望。
【第27句】:【禪心佛語】是人就需要自由,是人就應該有慈悲心,是人就應該懂修煉,是人就應該不斷完善自己,影響身邊的人向善。
【第28句】:【惜緣】在晨鐘暮鼓中,初雪飄落,初雪消融,世間萬物大約都是這樣從無到有,從有到無吧。我說:我想忘記。【佛說】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的擁有的更多。
【第29句】:勸君莫做獨醒人,爛醉花問應有數(shù)。不是情長不送禮,不是熟人不招呼。有仇義解真君子,財上分明大丈夫。物必腐而后蟲生,人必疑而后讒入。
【第30句】:要突破小范圍的愛,將愛心普及一切眾生,視眾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這才是佛教所倡導的愛。愛本來就無窮無盡,擴大可以利益天下,增長慧命;縮小則成自私自利,增長惡業(yè)。
【第31句】:【禪語人生】我第一次聽到有所謂的自我憎恨時,覺得很訝異。我還在想說,人怎么可能會厭惡自己,就算是動物,所有的眾生都是相親相愛的。后來我想了想,發(fā)現(xiàn)這其實是太過自戀的關(guān)系。
【第32句】:【禪心佛語】慧緣上師說:善于處事的人,隨時隨地都能心平氣和,不會處事的人,好事也會弄得爭執(zhí)四起。和平的先決條件主要是講求平等待人,不平等就沒有和平,和平講求互相尊重,只有互相尊重才有真正和平。
【第33句】:【佛心禪語】總而言之,開辦佛學院,沒有嚴格的師父是不行的。要教他們守規(guī)矩。不守規(guī)矩,出去也學不會教人。佛學院培養(yǎng)了你們,你們出去后也要去培養(yǎng)別人,一代一代去繼承。
【第34句】:漏網(wǎng)的魚大,離去的妻賢。鹵水點豆腐,一物降一物。蘿卜上了街,藥方把嘴撅。馬后應少繞,官前當少跑。馬快在四蹄,人勘在四體。瞞上不瞞下,瞞官不瞞私。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慢走跌不倒,小心錯不了。
【第35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真正的修行不是逃離,不是躲避,而是欣然的面對,全然的接受,接受此刻你正在經(jīng)歷的一切好與壞。唯有當我們真正完全接受時,我們才明白一切的好與壞都只是自己的分別。
【第36句】:【禪心佛語】人生有多重的選擇,有人畢生以積沙囤積,建構(gòu)他自己的獨享樂園,也有人用布施分享,于眾生的身心眉眼里,遍處成凈土,步步生蓮花。
【第37句】:【經(jīng)典禪語】生活總擺脫不了那些煩惱,生活也就成了一場思考的領(lǐng)悟,這進退之間的安排,這榮辱沉浮的炎涼,學會淡然,學會從容,學會忍耐,學會理解,過眼云煙,自有去處,心地平和,安之若素。
【第38句】:【佛心禪語】小沙彌又說道:“師父,落葉這么多,您在前面撿,它后面又會落下來,那您要什么時候才能撿得完呢?”
【第39句】:【窮人的10大口頭禪】①你講的我知道。但是我;②我沒辦法;③這是不可能的;④我個性不是這樣;⑤不要給我壓力;⑥那是你。我辦不到;⑦你放棄我吧;⑧人各有志;⑨我沒辦法一心二用;⑩這是我的命吧。
【第40句】:三步一跪拜,朝禮菩薩化跡之道場,是要藉此建立正確的信念,至心虔誠崇敬佛菩薩的偉大人格,學習圣者超然的德行,邁向佛菩薩的境界。
【第41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生命歷練,也就在于完成對自我執(zhí)著的堪破,從而適應了風雨交加,坦然自若,不管生命將來還要面對多少風塵仆仆,活出內(nèi)心積極的出路,生命的信念不可以模糊,不管是淺吟低唱都是一種贊美。
【第42句】:【禪心佛語】奇跡多是在逆境中出現(xiàn)的。人,決不能在逆境面前屈服。沒有逆境,何來榮耀;沒有挫折,何來輝煌。
【第43句】:【禪心佛語】如果每天都過得很掙扎,覺得自己沒有力量站起來。請記住,在苦難背后有個遠遠超乎我們想象的人生等著我們。生命不會一直輕松,但當我們克服了挑戰(zhàn),就會變得更強,也會對能有那樣的機會更加感恩。
【第44句】:人言紛雜,保持自我;工作勤奮,娛樂適度;對待朋友,不玩心術(shù);處理事務(wù),不躁不怒;生活講究,量入為出;知足常樂,一生幸福!
【第45句】:【經(jīng)典佛語】“工作無尊卑,悟道有深淺。”在禪門里,確是如此。唯有尊敬所有人等,才不會錯失學道的因緣。
【第46句】:身為佛弟子,就應學習佛陀的精神,為需要幫助的人服務(wù),并與眾生同苦樂。能做到人我一體,就是“成功的人生”,亦可稱為有意義、有感情,真正“活生生”的人生。
【第47句】:【佛心禪語】不要認為生活傷害了誰,誰的誰,誰和誰,誰又是誰的誰,誰經(jīng)歷得多,誰憂傷的多,都是行走在路上的誰,到頭來誰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寬闊。
【第48句】:【國學經(jīng)典《論語》】《論語》以記言為主,故稱語.論是論纂的意思.《論語》成于眾手,記述者有孔子的弟子,有孔子的再傳弟子,也有孔門以外的人,但以孔門弟子為主.
【第49句】:【佛門禪語】心,只有一顆,不要裝得太多;人,只活一世,不要活得太累。就像,生命里,有許多不想做,卻不能不做的事,那就是責任;生活中,有許多很想做,卻不能去做的事,這就是命運。
【第50句】:【禪心佛語】生命有限,知識無窮,任何一門知識,就算一個人窮其一生也不可能學完的;任何一門學問都如無窮無盡的海洋,都似無邊無際的天空。而在我們心所掌握的領(lǐng)域中,境界再高也是很有限的。
【第51句】:【禪語人生】我們并非每一生、每一世都能遇到佛法。這輩子有幸值遇,一定要好好珍惜,盡量利用這來之不易的因緣,找到人生的真相。
【第52句】:【佛心禪語】暴風雨比起晴空萬里,當然更能喚起人們的警戒心。從內(nèi)心深處,我們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耐心、毅力、勇氣以及意志。
【第53句】:【禪心佛語】改變自己就是改變自己看世界的一貫角度和心態(tài)。你的生活是你一生唯一的創(chuàng)造,不能抹平重建,即使只有一天可活,那一天也要活得優(yōu)美、高貴。時刻在心中記住:生活是自己創(chuàng)造的。
【第54句】:《三乘佛教如何同步修持》一一(顯密圓融)我們的行為,要做到小乘的行為:少欲知足、謹慎取舍。我們的思想,要符合大乘的思想:毫不利己、普度眾生。我們的見地,要達到金剛乘的見地:悲智雙運、輪涅不二。
【第55句】:【禪心佛語】人生四個無益:不孝父母,拜佛無益;兄弟不和,交友無益;貪淫好賭,勤儉無益;不惜元氣,服藥無益。
【第56句】: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待,意中清凈。悟此法門,由汝習性,用本無生,雙修是正。——《壇經(jīng)·機緣第七》
【第57句】:【禪語靜心的文案】“上帝等待著人在智慧中重新獲得童年。”——泰戈爾。哲人無憂,智者常樂,幸福從覺悟開始,覺悟之路就是幸福之路,返于淳樸歸于本真才是最大的幸福。
【第58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如隨時隨地把自己的毛病檢查得出來,就是第一等人。什么叫修行人?就是一輩子在找自己,管理自己,檢查自己的人。人是不肯檢查自己的,而且,談何容易啊。人容易原諒自己,不會嚴格要求自己。
【第59句】:【父母在,不遠游】子曰:“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論語》)☆孔子說:父母老了,子女應在身邊照顧,如果出去遠游,也必須給父母個安頓的方法,不能丟下父母不管,也不能讓父母擔心。
【第60句】:《論語》里一句“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形象地描繪出孔子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只要有粗菜淡飯可以充饑,喝喝白開水,彎起臂膀來當枕頭,靠在上面酣睡一覺,便能感到快樂無窮。
【第61句】:兩袖清風存正氣,一間陋室透書香。臨喜臨怒見涵養(yǎng),群行群止見品格。臨崖勒馬收韁晚,船到江心補漏遲。留得五湖明月在,不愁無處下金鉤。流水下灘非有意,白云出岫本無心。
【第62句】:【禪心佛語】青年朋友要慢慢懂得生活是什么,然后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懂得關(guān)愛他人,尊重勞動和勞動成果,愛惜糧食,粒米寸薪,當思來處不易。“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些古訓,不可一日忘之。
【第63句】:【禪語人生】我們要保持淡泊的心態(tài),只有超然于五欲塵勞之外,煩惱才沒有可乘之機,沒有立足之地,我們的精神世界才能因此而獲得免疫力。
【第64句】:日與夜雖然一半一半,但日為動,夜為靜,白天人們工作,夜晚便休息安臥。善與惡雖然一半一半,但善的要發(fā)揚,惡的要抑止。
【第65句】:【心靈禪語】這里說的是“物我兩忘”的境界,是一種開闊、恬靜的精神境界。人的意識能夠達到這種境界,這表明意識所具有的能動作用。
【第66句】:【禪心佛語】佛說一切法,本來是圓融的,有體系的。因為是對機說法,智慧淺薄的就認為有矛盾了。實際上,以佛的眼光看,整個說法是有一貫融會的。
【第67句】:【禪心佛語】玩物往往喪志,貪欲難免敗身。古今以嗜好和貪欲身辱家喪的事太多了,當今世界,日新月異,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如不以事業(yè)和修養(yǎng)為重,隨時都會陷入可怕的危機。
【第68句】:【禪心佛語】每一個人在人生旅途上都有高潮和低潮,應該以開懷的心態(tài)來看待無常,所以我很開心地面對著、等待著失敗。但這不是被動或消極,而是不理會結(jié)果、不執(zhí)著結(jié)果。
【第69句】:人生就像接力賽,生命就是你手中的接力棒。接力棒在你手中,責任就在你手中,你的人生質(zhì)量直接影響接棒者,直接決定整個團隊的成績。你的人生質(zhì)量越高,生命延續(xù)得越久遠,也越有價值。
【第70句】:【禪心佛語】如果你想擁有你從未有過的東西,那么你必須去做你從未做過的事情。一個人能走多遠,要看他與誰同行;一個人有多優(yōu)秀,要看他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要看他有誰相伴。
【第71句】:【禪心佛語】對于每天所面對的萬事萬物,所面對的各種繁雜的社會關(guān)系、人事關(guān)系,我們要不斷調(diào)整心態(tài),想種種辦法去適應它。那就是在改造自己——改造自己的主觀心態(tài)去適應外在的人和事。
【第72句】:【佛心禪語】不管是在家善信居士,或是出家僧侶比丘,都是深信因果的。即使沒有機緣接觸佛法的人士,也都有“舉頭三尺有青天”,“人在做,天在看”的傳統(tǒng)觀念,而作奸犯科,雖能一時消遙法外,午夜靜思終會良心不安。
【第73句】:【禪語人生】這是人們修身養(yǎng)性,調(diào)解壓力的心靈音樂,它對于情緒緊繃的現(xiàn)代人更是一種心情舒緩劑。隨著音樂放松冥想,讓心像海洋一樣寬闊無際、自由自在享受心靈安定所帶來的滿足感。
【第74句】:月有陰晴圓缺,這道理樸素的再也不能樸素,這人間的故事簡單的再也不能再簡單,生活的磨難不是來折磨誰,而是一種提醒,需要那份對生活的信心。在人生路上,能起到積極向上,健康陽光的作用,心頭有片森林,人生再無懊惱。
【第75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努力決定著人生,而不是堅持自己的成見,順應自己的盲從。不要固執(zhí)的認為幸福就是生活的安逸,幸福的客觀來自于對生活正確的認識和參與,也可以理解為是一種不斷改善的生活進程。
【第76句】:愛是什么:百分之百的忠誠,百分之百的容忍有些人的婚姻生活之所以人人欽羨,是因為他們懂得彼此容忍和契合的重要性。
【第77句】:【禪語人生】真心為無價之寶,賢愚凡圣、天堂地獄、穢土凈土,皆由他造作。佛祖教人顯了真心,證自性佛。人能將種種習氣斷盡,則真心自顯,自佛即證。
【第78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能夠分辨心及覺性,因而認識到自己的真實本性,究竟的見地會漸漸清楚。即使內(nèi)在覺性現(xiàn)在還不清楚,就只要不讓心散亂于外,即可行;因為覺性就在心的甚深處。
【第79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最大的美德,不是長得很漂亮,也不是擁有很多的財富,很多的才能,人生最大的美德是慈悲。所以寧可沒有才干、沒有學問,但是不能沒有慈悲,慈悲心才是真正的美德。
【第80句】:【禪語人生】在生活面前,有三件事情不能做:第一,不能用小聰明,會辜負很多善意;第二,不能用小心眼,將會錯過許多幸福;第三,不能用小固執(zhí),會讓煩惱占了心窩。
【第81句】:恒東法師:一定要認識到煩惱的傷害,幾分鐘的煩惱,要用幾個小時去化解。幾個小時的煩惱,甚至要搭上一生去忘掉,內(nèi)心世界的一點沖突,甚至能改變一個人命運的方向。記住一句話:人往平處坐,心往寬處想。
【第82句】:所謂安寧,就是在追求自己所想要的生活的時候,能不卑不亢地一邊失去,一邊尋找。靜享一個人的清歡,守住內(nèi)心的風景,聆聽歲月的腳步漸行漸遠,惟愿,這一季的明媚,能許我淺笑而安。
【第83句】:【禪語人生】要如何認識自性般若?所謂「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每個人都有自性的佛土、自心的凈土,如果我們不能把握自性,不能認識自己,光在外相上追求,那只有離道愈來愈遠。
【第84句】:欣賞他人,才能成就自己。事物本身沒有快樂與痛苦之分,一件事究竟是快樂還是痛苦,關(guān)鍵是看我們抱著怎樣的心態(tài)、用怎樣的眼光去看待。
【第85句】:善待社會,善待他人,并不是一件復雜的事,只要心中常懷善念,處處皆有愛的光輝閃現(xiàn)。有時候,一個發(fā)自真誠與愛的小小舉動,就會鑄就博愛的人生舞臺。
【第86句】:這是舍欲守真的真善啊!修得自由自在,心無掛礙,才是修行的目的。所以說,人生所以虛偽,只因貪欲心起;真正要得真善、真快樂,就要心無雜念、去掉煩惱,無欲無偽才是真正的善道。
【第87句】:法隨法行,法幢隨處建立。昨時長蘆江上,而今普照光中。衲僧家,不可以靜躁則,不可以去來求。步步不將來,心心無處所。直得正不立玄,偏不涉事,處處無滲漏,密密常現(xiàn)前始得。一《宏智禪師廣錄》
【第88句】:【經(jīng)典佛語】平靜的湖面,才能倒映藍天,波浪起伏的湖水,會扭曲所映現(xiàn)的景物,正是因為我們對心性的不了解,才放不下對夢幻泡影的追逐,才讓我們看不清世界.
【第89句】:【禪心佛語】今天特別把這四四一十六字提出來,貢獻給大家。安住當下,守一不移,一念不生,靈光獨耀。這就是修習生活禪的基本次第。次第。
【第90句】:了凡先生雖然精通易經(jīng)數(shù)術(shù),但他卻一再強調(diào)說術(shù)只是一種形式,而道卻能給人以真正的啟迪。他希望我們能將“了凡因語”的理論傳播四方,讓更多的人受益。
【第91句】:道本玄妙,而玄妙不是道,有玄妙可說則玄妙亦法塵也。道本平常,而平常不是道,有平常可安則平常亦法塵也。道本無心,而無心不是道,有無心可證則無心亦法塵也。——《永覺和尚廣錄》
【第92句】:【禪語人生】與之相反的是另一個雙手健全的乞丐,他絲毫也不理會方丈的一番良苦用心,很直接地放棄了自己的尊嚴。
【第93句】:細雨迷蒙,已不須記得是幾度秋涼。時光薄如云水,舊事且隨清風。既已從昨天的巷陌走出,再無謂那些擦肩的背影。以后的歲月,半爐香,一盞茶,幾卷經(jīng)書。光年似水,日子如禪。
【第94句】:【禪心佛語】天地為爐兮,造化為工;陰陽為炭兮,萬物為銅。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善惡若無報,乾坤必有私。
【第95句】:佛法的要旨是在讓人得到自由自在,或者說解放人的精神世界。處處想不通,悟不了,索性不這么想,不這么悟,而是另辟蹊徑,開拓思維的新天地,這就會一通百通,一悟百悟,如奔跑之鹿,得以自由。
【第96句】:凡夫覺得不可思議之事,在佛菩薩只是正常,本來如此。凡夫覺得稀松平常之事,在佛菩薩亦稱妙絕。花開葉落,無非真理;成佛涅槃,也無二般。
【第97句】:無念,念者即念真如;無生,生者即生實相。無住而住,常住涅槃;無行而行,即超彼岸。如如不動,動用無窮;念念無求,求本無念。——《荷澤大師顯宗記》
【第98句】:人生苦短,別去趕時間。有些事,輕輕的放下,你未必也就不是輕松。有些小事,想多了也就變成大事。有些細節(jié),想重了就變成慘劇。說來說去,全是幻想而已。所以說,人重累人,心重累心。做人要放輕松。
【第99句】:【禪心佛語】多一點微笑,許是愁緒離心遠了點,快樂離心便近了些。因為看輕,所以快樂;因為看淡,所以幸福;因為微笑著,所以時時心暖。有時,看老樹畫畫的任何一幅作品,心也都是微笑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