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得意須盡歡,失意時又當如何?
昔日紅極一時的文化學者陳二又回到農村老家操起了養雞的舊業。
想當年,陳二以大學生養雞被子虛縣政府捧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典范,并且火速入黨。縣政府給出的理由是:如此上進青年怎么能不是黨員呢!陳二是個有心人并不因此驕傲自滿,他勤奮讀書、刻苦著述,寫出了驚世之作《潘金蓮往事》,轟動文化圈。養雞戶成為知名文化人,這對八輩貧民出身的陳二來說似乎已達人生頂峰。人逢喜事精神爽,爽上加爽,他又成為烏有市馬市長的座上賓,奉命主持該市《國計民生》欄目。陳二一支筆一張嘴,《國計民生》頓時風生水起。
幾年下來,陳二如日中天,先后戴上了文化學者、知名主持人桂冠。奈何人事變遷、滄海桑田,馬市長終因貪污受賄踉蹌入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曾經的市長座上賓又能好到那里去?受馬市長牽連,陳二跌入人生的低谷。
十年前的養雞專業戶,早已不適應給雞喂水喂料起雞糞。
窮人乍富,富人乍窮,個中滋味陳二體會頗深。
晚上八點,陳二準時收看《國計民生》,只不過一邊看一邊罵。主持人發型不行,氣質不行,說話語氣不行,全他媽的不行。難怪收視率江河之下,哪有當年自己的大師風范。
罵過之后,想想自己意氣風華的樣子,陳二苦澀一笑。
陳二老婆走到身邊,看著眼前這個男人有些痛心。
“老公,今后咱們就好好過咱們的小日子,以前的事別再想了。”
“屁話,想當年老子多么風光,整個烏有市誰不認識我陳二。就拿老張來說,他兒子能上重點高中,人家校長還不是看我的面子。再說了,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我就不相信以我的本事就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老公,我求求你不要再瞎折騰了,看看這兩年你做了什么。什么狗屁《國計民生》,你在節目中顛倒是非,滿口瞎吹。不是為政府歌功頌德就是歪曲事實。你為老百姓說過一句真話嗎?虧你整天把群眾掛在嘴邊,群眾長群眾短,你什么時候關心過群眾的疾苦。我都為你寒磣。”
陳二聽了老婆的話有些動怒了,“女人就是頭發長見識短,不懂大局。現在是什么社會你懂嗎?吃飯,要讓領導先吃;喝水要讓領導先喝。群眾算個屁!”
見陳二走火入魔不可理喻,他老婆罵了一句,“讓你陪領導先死”,離開了。
滿腦子尋求機會東山再起的他怎么會把老婆的話放在心上,讓這女人滾開吧!
機會,到底在哪呢!
陳二這個人有個最大優點就是不氣餒、不退縮。寄情山水、放浪形骸,可不是他的作風。他拿起《厚黑學》認真研讀。“我讀中國歷史,發現了許多罅漏,覺得一部二十四史的成敗興衰和史臣的論斷,是完全相反的;律以圣賢所說的道理,也不符合。我很為詫異,心想古來成功的人,必定有特別的秘訣,出于史臣圣賢之外。我要尋它這個秘訣,苦求不得,后來偶然推想三國時候的人物,不覺恍然大悟,古人成功的秘訣,不過是臉厚心黑罷了。”
看來我陳二還是臉不夠厚,心不夠黑。人家就罵了我一句,無恥文人,我就動怒,這怎么能成就大業呢!
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蒼天注定陳二不甘寂寞。
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在集市書攤上花了兩塊錢買了一本舊雜志《政壇秘聞》。其中一頁引起了他的注意《我在縣長身邊兩三事》。他津津有味的讀完,媽的,這個作者太無恥了,竟敢說縣長每天工作到半夜三點,鬼才相信。
鬼才相信?陳二靈機一動,至少縣長高興,縣長高興就行了!
從這天開始,陳二開始忙碌起來,極盡所能收集烏有市現任市長牛市長的個人資料。從牛市長八輩祖宗找起,但凡能找到的只言片語都不放過。整理文字,陳二自是一絕。牛市長出身農民家庭,自然不能蒙祖上革命功勛。不管他是大領導還是小領導,只要是領導肯定喜歡戴高帽。那就從他父母勤勞耐苦、本本分分的優秀品質說起。陳二通宵達旦、廢寢忘食,一個月后,《俯首甘為孺子牛》新鮮出爐!
他把文章投到各大網站各大論壇,之后又走遍烏有市各大報社。各報社對于陳二再熟悉不過,因為他和貪污犯馬市長的關系,他們原不愿意為他發表文章。當看過《俯首甘為孺子牛》之后,不禁拍案叫絕,如此錦上添花的好文章一定要發還要頭版頭條。
各大報紙輪番連載,市民茶余飯后街頭巷議。
一天市常委會議,牛市長拿起報紙指著《俯首甘為孺子牛》說,“同志們,我們是人民的干部,要時刻牢記我黨的群眾路線,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做人民群眾的孺子牛。”
會后,牛市長“親顧雞棚”啟用大賢。陳二臨危受命,整改《國計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