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的儲秀宮,一個陽光燦爛的日子里,慈禧太后走出了宮殿,太監李蓮英和宮女們擁著她隨行。
慈禧太后漫步來到花園里,欣賞著盛開的五顏六色花朵,又看著假山旁龍頭吐泉、池子里水中倒影,再觀看那群魚飄游,壽龜時隱時現,她心里十分高興。她高高興興在園子里轉了幾圈,感覺身子有些發熱,似乎累了,她于是進入亭子里坐了下來。一位宮女手持玉扇跪著向慈禧太后扇涼。慈禧太后看著這把給她帶來涼風的扇子,細聲說道:“將扇于我。”
宮女只管低頭扇風,聽到主子說的“將扇于我”四字她理解成“江山于我。”
宮女聽到這“將山于我”,覺得不是對自己而言,只管用扇扇著涼風。慈禧見宮女不聽她言怒斥道:“你耳何物塞住?將扇于我。”
這位宮女聽見怒聲,嚇得面如土色,仍將扇子擺動給太后添涼風。李蓮英見狀跪著說道:“老佛爺息怒,老佛爺息怒,大清江山都屬于老佛爺的。”
眾人都在太后面前跪著說道:“大清江山都屬于老佛爺的。老佛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慈禧太后又哈哈大笑,叫大家平身,她又說道:“不再用扇子扇涼了,把扇子給我呀!”
宮女這次聽得清楚,理解明白了真意,于是把扇子雙手遞給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捧著玉扇看了一遍又一遍,然后點著頭說道:“如在這扇孑上面題上詩句,佳也。”
李蓮英聽了慈禧太后這話說道:“老佛爺,玉扇題詩,片刻可成。朝中書法家眾多,奴才立即令人題詩送扇來。”
一會兒,一把題詩玉扇送到慈禧太后面前,李蓮英跪著將扇子遞給她說道:“請老佛爺視扇賞詩。”
微笑的慈禧太后接過扇子觀看起來,看著這精美的書法,笑容滿面。她吟起這扇上的詩句來,這是唐朝詩人王之煥的詩:“黃河遠上白云”,慈禧太后吟到這里,雙眼盯著不再往下看,她又重復吟道:“黃河遠上白云”,突然她微笑的臉崩緊了,再念一遍:“黃河遠上白云”后她大聲怒吼道:“該詩無故少一‘間’字,欺我之用意何在。如此妄為,大膽狂儒!將題詩者叫來言明理由。”
李蓮英聽了忙傳旨,連忙叫把這位寫詩的書法家找來。
這位寫詩的書法家不知老佛爺心中有什么話講,心想自己一手好字寫了一首詩還會有踢賞?他跪在慈禧太后面前,慈禧太后將扇扔給他怒斥:“你故意少寫‘間’字,欺我不懂詩文?不寫‘間’字,這就是故意離‘間’,‘離間、離間’,‘挑撥離間’呀!要使我大清朝君臣之間,文武百臣之間不和。你用心良苦,如此大膽妄為。你還有什么話講?來人呀!”
這位書法家聽了,準備領賞的高興心情立刻消失了,嚇得驚出一身汗水,他知道寫的詩是唐朝王之煥的詩《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由于自已疏忽,自己忘了寫“間”字。知道少一“間”字惹怒了老佛爺,這就成了老佛爺的“挑撥離間”,這罪名之大,如此嚴重,大禍來也,老佛爺她一句話自己這頭腦立刻會搬家的。
這位書法家心內跳得急,但他表面鎮靜,急中生智,立即想出了一個對付的辦法。他連忙向慈禧太后解釋到:“老佛爺息怒,老佛爺息怒,這是我用王之煥的詩意填的一首詞。”他說著并當場斷句,把這首他變的詞讀給慈禧太后聽:“黃河遠上,白云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慈禧聽著,聽著,崩緊的臉上又露喜色,她笑哈哈說道:“這首詞填得如此妙!妙!妙!”
慈禧太后又令人賞銀子給了這位書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