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立秋時節注意事項篇一
一候涼風至 | 立秋之日“涼風至”,“涼風繞曲房,寒蟬鳴高柳”。涼風是西風肅清之風,肅清是為收斂,秋為“揫”,“揫”(jiū)就是斂聚。
二候,白露降
二候白露 | 后五日“白露降”,“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清涼風來,露珠晶瑩變白,白是秋之標識。但露尚未凝滯,還能在陽光下滾動,非“相思黃葉落,白露點青苔”之露。
三候,寒蟬鳴
三候寒蟬鳴 | 再五日“寒蟬鳴”。“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這是曹植詩。古人硬要分辨寒蟬小而青紫,其實應是蟬們秋涼后發聲困難,知生命將盡的變聲凄切。
立秋時節注意事項篇二
貼秋膘進補
由于經歷了“苦夏”的食欲不濟,人們往往都容易變得消瘦。所以立秋這天,在我國一些地區流行“貼秋膘”習俗。而且一進立秋,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但是我們在進補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不能暴飲暴食,攝入過量,更不能吃一些易上火的食物。
擇吉日祭祖
在古時候,立秋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象征著秋收季節的到來。所以民間都會挑選黃道吉日祭拜,感謝上蒼和祖先的庇佑,并舉行嘗新儀式,以慶祝五谷豐登。古人認為,上蒼庇佑,才能風調雨順;春耕秋收,不能忘記祖先。所以每到重要節日,都要祭祀、感恩。
立秋忌在田間走
因為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季節,也代表著收獲的季節,所以立秋節氣相關的禁忌都和秋收有關系。在云南地區有立秋當天忌在田間行走的講究,而河南、江蘇、湖北一帶,立秋日忌雷、雨、風天氣,都是認為對秋后的收成不利的。
立秋后忌寒食
立秋當天有啃秋瓜的習俗,也就是為了迎接秋天的到來,期盼天氣趕緊轉涼,用“啃秋”的方式來清除暑氣避免痢疾。因為立秋時節氣溫還是偏高,人體為了適應天氣的變化,生陳代謝也發生了變化,因此要注意腸胃健康。而西瓜屬于比較寒性的水果,立秋之后我們就要盡量避免吃西瓜了。
立秋當天忌房事
關于房事方面,古人是特別講究的,而古代就有立秋當天忌房事一說法。古人認為,當天行房,不僅對男女雙方的身體影響比較大,對雙方的運勢也都會帶來負面影響。
古人指出,自然界有四季,生物界的生殖繁育同樣存在四季之分。動物通常在春夏季忙于交配和繁育,入秋后次數明顯減少,冬季一般不會交配,這是生物界本能的自然規律。因此,到了秋季,人們也應該順應自然,減少性生活的次數。這是因為秋燥當令,房事性交應有所收斂,以養神氣。
立秋時節注意事項篇三
一、菜田作物管理
進入立秋時節,由于持續高溫,日照強烈,伏秋連旱,間有暴雨,菜田管理要求特別嚴格,要特別加強蔬菜的抗旱、防澇、追肥、中耕除草、保花保果及防治病蟲害等工作。
1、辣椒早春連作栽培的晚熟辣椒,應注意加強肥水的管理,保持土壤濕潤,注意煙青蟲的防治。秋辣椒、秋延后辣椒,重點加強病毒病、疫病等的防治,搞好苗期遮陰,看苗追肥、澆灌,不能缺水。
2、茄子再生茄子要加強肥水管理,保持濕潤,加強黃萎病、綿腐病、褐紋病等的防治。秋茄子或秋延后茄子,栽植后10天左右,加強肥水管理。天旱時帶肥灌透水。暴雨后要立即排水。
3、秋延后黃瓜重點是防治病蟲害。2~3片真葉時,隔七天用藥噴霧防治霜霉病。3~4片真葉時,噴40%乙烯利100毫克/升液2次,每2天噴1次。
4、芹菜注意用遮陽網或草簾等及時搭遮陰棚,加強追肥、澆水工作,保持土壤濕潤。及時防治蚜蟲、軟腐病、葉斑病等病蟲害。
二、經濟作物管理
1、抓緊搶收搶曬早稻,盡量縮短農耗期;抓緊搶插(拋栽)雙季晚稻,盡量在立秋以前完成晚稻插秧(拋栽)任務,及早轉入田間管理,采取以水調溫、葉面噴肥等措施防止高溫危害,爭取晚稻生產主動。
2、立秋時節也是棉花保伏桃、抓秋桃的重要時期,也是不修棉的打頂的最佳時機(“不修棉”的打頂時間要比傳統的整枝棉花要延后10-15天)。除對長勢較差的田塊補施一次速效肥外,打頂、整枝、去老葉、抹贅芽等要及時跟上,以減少爛鈴、落鈴,促進正常成熟吐絮。
3、防治夏谷子粟穗螟(楊花盛期、末期各噴藥一次)。防治夏綠豆葉斑病、豆莢螟、紅蜘蛛。防治夏芝麻莖點枯和葉部病害。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