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聚會上,她是唯一沒有涂脂抹粉的人,模樣樸素如初,也只有她騎著自行車過來。
其他同學,有炫富的,有介紹帥老公與情人的,有談結了幾次婚的。唯有她依然堅持著清純與貧寒,與青梅竹馬的男友相愛后結婚,廝守著一份忠誠。
大家都不敢打擾她,生怕自己的語言稍有閃失會傷害她的自尊。
大家說累了,她才開始說起自己的事。于是,大家知道了她的愛情底細與家庭變故。
她和丈夫雙方家境都不好,結婚時欠了一些外債。為了還債,她和丈夫在城市里租了房,辛勤地打工賺錢。添了雙胞胎孩子后,他們更忙碌。
這樣的愛情故事本不值得大驚小怪,誰都一樣,都是從艱辛的年代過來的。
她接著說:“我們奮斗了10年,依然買不起房子。我們不想當房奴,時至今日,我們仍然租房住。10年時間里,我們搬了7次家,哪兒的房子便宜搬哪兒。”
很多人的眼眶中都有些濡濕……當初,他們戀愛時,大家都說他們命相不合,是受苦受累的命,如今應驗了。
這樣的生活有愛情存在嗎?有位研究心理學的同學提出這個棘手的問題。
大家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
她的電話響了,是她丈夫跟她說他帶著兩個孩子在外面等她回家。我們三十幾位同學排成長隊,在門口送她。霓虹燈下,一名瘦高的男子騎坐在自行車上沖著她招手,兩個孩子瘋也似的跑過來撲進她的懷里。看著他們有說有笑地離開,同學們不禁欷歔感嘆。
“沒有時間不愛”,這是對愛情的最美詮釋,也是對生命最崇高的贊美。他們沒有過多的空間,更沒有寬廣的維度;但在有限的時間里,卻一樣讓生活風生水起,讓愛情甜蜜如飴。
幸福的婚姻,不是缺少時間,只是缺少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