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他時,我的周圍不乏豐神俊朗、年少多金的男士,老實本分、家境一般的他于其間并不顯眼,我卻驚異于他的不慍不火。他從不像別人那般極力討好我,偶爾碰見,也只是干些下雨送傘、吃飯夾菜送湯之類的小事。他和我父母倒是熱乎,陪他們下棋、逛街、遛狗,深得老人的一致表揚。每當我對此不屑一顧時,母親就拿這事說教:“你看他,多體貼啊,連電視劇《說好不分手》中都說:體貼的丈夫好似陳年普洱,溫和醇厚,一年四季都相宜。你怎么就視而不見呢?”
不是視而不見,而是周圍誘惑太多。我需要的婚姻是面包和愛情的共同體,如果再多加點別人的艷羨就更完美了。何況,我不愛喝茶,怎知普洱之味?
對他的青睞,緣于一個電話。那天,我正在家里休息,電話響了起來。他說去我公司辦理業務,沒見我上班,便打電話過來問問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不就是給自己放了一天假嗎?當我正在澄清事實的時候,冷不防瞥見母親養的那只母貓正在沙發邊緣磨它的爪子。那可是父親新買的真皮沙發,被貓爪子這么一抓,估計就得千瘡百孔,我趕忙扔下電話就去打它。
幾分鐘后,貓終于被我趕走。坐下來才發現,電話那頭的他依舊沒有收線。“喂”了一聲,那邊傳來他焦灼的聲音:“別打它啊,它又不懂的。它怎么會知道哪些可以抓、哪些不可以抓呢?這是我們人類的責任,沒看好它是我們的錯,不能怪它。”這些話聽得我愣在了那里,半天才回過神來。突然,我的心間漫過無際的柔軟與感動,一個能為動物設身處地著想的人,也一定會很疼愛他的家人吧。由此,我心里便生出細細密密的感動,芳心大開。
結婚后,我才發現,他是一個極愛喝茶的男人,尤喜普洱。稍有空閑,必泡一壺,慢慢地品,慢慢地呷,手上再握一份報紙,便是他最輕松、最愜意的時光。我愛上普洱,卻是在聽聞陳年普洱能減肥之后。兩個人一起喝茶,聊些生活瑣事,看那紅湯慢慢變淡,綿長、厚重而又甜甜的味道直入喉底,馥郁的陳香久久揮之不去。飯后共飲一壺普洱,神定氣閑,便品出從未有過的幸福來。
“久聞春茗最沁心,才覺陳普更凝神。”享受著普洱茶的醇厚,再望望眼前這個細心體貼的男人,反復斟酌那句經典臺詞——“體貼的男人似普洱”,越久越品出他的溫文爾雅,越久越感受得到他的“一年四季都相宜”。茶,越喝越愛;人,生活越久,越覺得他的情深意重。心里便時時彌漫著幸福與快慰。
體貼的男人似普洱,遇見了就不要錯過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