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布亞新幾內亞茂密的森林里有一種貝鳥,由于身上發(fā)出一種酸臭的味道,非常令人討厭。
雖然人們不大喜歡這種鳥,但這種鳥面對毒蛇所表現(xiàn)出來的勇敢行為卻為當?shù)厝私蚪驑返溃瑥V為傳播。
當一只貝鳥在樹枝上遭遇毒蛇時,它不但不會飛走,反而會豎起全身的羽毛,用沙啞的聲音對著毒蛇怒吼,一副大義凜然無所畏懼的樣子。據(jù)當?shù)厝苏f,無論哪種毒蛇吞食了貝鳥,這種毒蛇都會死亡,被毒蛇吞進肚子里的貝鳥十分頑強,它會奮力啄食毒蛇的內臟,最終和毒蛇玉石俱焚,同歸于盡。
當?shù)厝说拿枋鲇心S袠?,繪聲繪色,但畢竟沒有科學依據(jù),一位鳥類學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毒蛇吞食貝鳥死亡的原因,是貝鳥身上的羽毛具有巨大的腐蝕性,這種腐蝕性物質最終使毒蛇內臟腐爛而死,這位鳥類學家還說,貝鳥性格非常暴烈,遭遇毒蛇,明明可以飛走,但它往往選擇與毒蛇同歸于盡。
生命對于每個生物而言只有一次,像貝鳥一樣面對強大的毒蛇“大義凜然”“無所畏懼”,“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敢”行為,不如不要。
什么是真正的勇敢,我們得冷靜地思考。
為了毫無必要的事情而爭斗,這不是勇敢,而是魯莽。
上一篇:包子饅頭壘出的億萬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