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種特殊的文體,通過對影視對節目的觀看得出總結后寫出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一
花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我讀完了傅雷家書,感觸很多。
在本書里,我讀到了兩個字——愛與孝。不得不說,傅雷寫給傅聰的每一封信中,都包含了他對傅聰的愛。其實從小,傅聰就被傅雷嚴格的管教著,父母都是希望子女成才的。或許傅聰沒有被父母寵著的童年,但傅雷對他嚴厲的愛,是他日后成才必不可少的。
在傅聰剛剛出國學習的那段日子里,相信他不是很適應的,畢竟第一次離父母這樣遠。但是傅雷給他寫信 他以這種方式告訴傅聰,父母還是在你身邊的,這會給傅聰那孤獨的心極大的安慰,會讓傅聰有一種父母與他“天涯若比鄰”的情感吧。
在傅聰小有成就的時候,傅雷告訴傅聰不能驕傲,這樣才能讓他明白要繼續學習新的內容,提高自己,為他以后更大的成就做了鋪路石。雖然傅聰常常不回信,但是傅雷仍然孜孜不倦的給傅聰寫信,在其中我能感受到父母對子女那深切而又默默無聞的愛。只求為子女付出的多一點,而不求什么回報。
在國內反右的時期,傅雷深受困擾,他為了不讓傅聰擔心,為了能讓傅聰更加專注的學習,寧愿自己在內心默默承受這份痛苦。
其次,我想說的是一個“孝”字。讀完整本書,令我特別感慨的地方,是傅聰給父母的回信,實在太少了。特別是他剛剛出國的那段時間,從傅雷的信中可以看出,傅聰是經常幾個月不回信的,這是在我看來傅聰做的不好的地方。
傅雷與他的妻子走的如此突然,沒有給傅聰盡孝的機會。日后傅聰也是會有遺憾的吧。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二
傅雷給兒子的家書中飽含著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期望,滿含著對藝術、人生的思考、對立身處世的叮囑。小到對音樂的見解,大到國家大事,字里行間,滿含著愛。
回望宋代,陸游年邁時“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滿紙空。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自嘆徒勞,卻又“寄語紅橋橋下水”,不甘浮于心間,借水懷人。
回望明代,袁凱百無聊賴時收到家書,卻“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只有家人的期盼。
回望近代,傅雷在一封封家書中告誡兒子,當兒子取得成就時又絲毫不吝嗇他的贊揚——“東方升起了一顆星,這么光明,這么純凈,這么深邃;替中國創造了一個輝煌的世界紀錄!”信中,傅雷對兒子也極為嚴格,將錯誤嚴肅地提出來,嚴厲地要求兒子一一改正,但是,這無不表達著父親對兒子的無限期盼和愛,即使相隔千里,兒子的身邊總有一個諄諄教誨的父親,教他立身處世。信中同時暗含著苦,令人唏噓——父母不能陪伴兒子的苦、傅雷夫婦不能見到孫子的苦、傅聰未能盡孝的苦……種種情感交織在一起,匯成一封封書信,將自己的思念寄給遠方的親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卻不能洗刷內心的思緒。即使異地相隔,也不能阻斷親人那熟悉的字跡,那倍感親切的家書。
驀然回首,家書已離我們日漸遠去,網絡架起了溝通的橋梁,即使相隔萬里,仿佛近在咫尺。科技發達的今天,書信已經漸漸趕不上時代的腳步,驛站的消失,見證了一個國家的崛起。書信象征過去,科技代表未來,但無論是書信還是科技,都滿含著一代代人的家國情懷。
傅雷的家書,只是近代的一個縮影,它隨著歷史而失去在通訊上的地位,但在它身上的親情永不消逝,家書,一直是家人情感的表達與寄托。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三
每個人都體會過父母的慈子和教誨。當我讀著這本家書,感到的是一種另一番教誨,我似乎找到了另外一種父母之子,這也是大多數子女所體會不到的。那一封封家書,就象一次次珍貴的談心,拉近了我們的距離。
讀了《傅雷家書》之后,真為傅雷先生對人生的如此認真和對子女的如此關愛而感動萬分。家書中大到事業人生藝術,小到吃飯穿衣花錢,事無巨細,無不關懷備至。為人父母的可以從中學習到教育子女的方法,學藝術的特別是學鋼琴的可以從中學習提高技藝的方法,對解放初期至文革這段歷史感興趣的朋友也能從傅雷這位當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而此書中對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強個人修養。
從家信的話語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對自己要求極嚴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讓兒子立下的三個原則:不說對不起祖國的話、不做對不起祖國的事、不入他國籍。愛子教子的精神令人感動。
有人認為書信是最為真切、自然和誠實的文字。是啊,因為寫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時即刻的內心所想,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給親人寫信更是如此,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認錯誤,從自身的經歷中給出經驗和教訓。
所以,我想讀傅雷家書我們讀到的應該就是傅雷自己吧。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在對傅聰音樂上的教育上,原先是強調技巧、而后反復要他能真正領悟作品本身,這也就是凡事多從“為什么”的角度思考問題,從而看到事物的本質。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經歷也在不斷的提高,在傅雷身上我們看到的是中西二種文化融合的思想。高尚的父母培養出成功的兒女。傅雷夫婦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的兩個孩子,都很有成就。家書中父母的諄諄教誨,孩子與父母的真誠交流,親情溢于字里行間,給了我強烈的感染啟迪。
讀了傅雷家書后,我懂得了許多,我更了解父母了這本書不僅是一本教育書,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與孩子的一本書,讓孩子更了解父母,讓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四
傅雷的個人修養極高,不僅表現在文學、藝術、真理上,重要的是他做了一個好榜樣給兒子。
他告誡兒子:“一是到別人家里,進了屋子,脫了大衣,卻留著絲圍巾;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褲袋里。這兩件事都不和西洋的禮貌。圍巾和大衣必須一同脫在衣帽間里,不穿大衣時,也要除去圍巾。”禮儀能夠體現對別人的尊敬,也能贏得別人的尊重,所以父親教育兒子要注意個人禮儀,可想而知,傅雷也是一個非常謹慎,注意細節的人。一個人只有養成了良好的禮儀習慣、具備了基本的禮儀素養,才能贏得別人的尊敬和愛戴,才稱得上是真正的成功。
傅雷在寫給兒子的信中寫道:“國內的大水災害,迄今仍極嚴重。災難的損失,初步非正式估計已達十萬億。人民的生命財產更不知道損失了多少。”這句話中就可以看出一位愛國知識分子的憂國憂命之情。體現出了作者是一個具有高尚愛國情懷和民族大義的知識分子。
傅雷生活經驗豐富,在信中,他寫了一段內涵的話;"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太陽太強烈,會把五谷曬焦;雨水太猛,會淹死莊稼。”這是一段富含哲理的話,主要是想告訴自己的兒子:勝不驕,敗不餒,要理性看待榮辱成敗。
為了不讓兒子走彎路,以免重蹈覆轍,他對兒子說:“一個人惟有敢于正視現實、正視錯誤,用理智分析,徹底感悟;終不至于被回憶侵蝕。”這句話讓我明白:只有敢于正視現實的人,才是能夠面對錯誤和失敗,并且有望改正錯誤,走向勝利的人。傅雷寫這封信,主要是想給情緒低沉的兒子加油鼓勁,希望他能夠正視現實、正視成敗,最終讓自己成熟起來。
傅雷幫遠在波蘭的兒子排憂解難,是一個稱職的好父親,他的生活經驗豐富,對兒子起模范帶頭作用,他個人也有極高的修養。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五
《傅雷家書》是一本值得細看和咀的書。每個家庭都有不一樣的教育方法,而傅雷的家庭方式是值得推崇的,也是值得效仿的。
傅雷父子經"過這些書信,不僅僅在兩人間建立了勞固的紐帶,使孩子與遠離的祖國單牢地建立了感情。
傅雷家書充滿著父親對兒子的期望,關愛及嚴格要式求,洋溢著農濃的父子情深.它讓我感覺像戲曲一樣的以脫俗的氛圍和回味。
傅聯在異國漂流那么多年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及取了多么豐富的精神養料。時時給他指導,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的成長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
傅雷在數萬里原對他殷切的是不能分開的。
傅聰的母親在信中也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她也給她的兒女寫了好幾封信。信中充滿了對好女的關心和憐愛。同樣,她對于傅聰的音樂事業也非常在手,這也同樣讓傅聰十分的感動,她他也明白了母親的愛對他有多重要。
書信仿佛是一座無形的橋梁,建立在傳聰與家人之間,讓傅聰時刻刻在散親的教育,永不忘懷祖國的深情。
家書是什么?是愛的傳遞,心的溝通,這些話語是兒子吐露的瑣碎的愛。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六
于是,在看完《傅雷家書》后,一種想要將傅雷先生筆下給予的感悟梳理于心的急迫促使我寫下這篇文字,希望能夠化出所得,了明心間。
先生萬里傳書的思緒,跨越十幾年光陰,遠隔萬水千山,不僅僅是對愛子的叮囑愛撫,字里行間的感情,還升華出了愛祖國,愛民族的赤子情懷,以及凝聚其中的人格魅力,皆為人深深所動容。
于現在而言,先生所屬的那個時代早已飄遠出人們的思想范疇,時間拉開的距離已模糊了對那時代的客觀判斷。然而我們依稀可感受到,那年歲傷痛的火花仍舊星星點點地挑撥著我們的神經,即使久遠,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所帶來的精神刑罰跟身心疼痛的深刻烙印依舊時隱時現地浮出時代的水面。于是,對于一位愛真理,愛生活,愛藝術,剛正不阿,真摯率直的先生而言,最終選擇凈身出世的方式,表明真心,尋求思想解脫,我抱以理解和深深的感喟。
生活變形的魔爪不斷壓榨他的才思,摧殘他的身心,而先生卻一直在妥協與堅持中盼望能看到他所企盼國度的崛起,他一生都在堅持,即使別人認為是偏執的狂熱,他從未放棄。對人生哲思的深透,對音樂藝術的獨到與進取,對傳統優秀文化的化解滲透,思想的矍鑠敦促著他永遠秉承一顆澄澈的赤子之心,樂觀向上地化解時代的傷痛,拓寬著生命的寬度。
雖然先生自命過于偏執的缺點為生活添堵不少困擾,但丁點塵垢卻掩不住金子的滌亮。他擁有太多讓人稱頌的品格,再融入先生自個雅致的生活感悟,以至于覺得那些形容詞像枝柳般地脆弱貧乏。在道不盡的人格美麗中,于我最感動的便是先生對藝術獨特高雅的見解以及謙卑樂觀,孜孜不倦的生活態度,讓一個美學初識者跟對生活迷惘的人在恍恍惚惚中,抓住了可以令她堅定的自信。
在很多令現代人困惑的問題上,先生的見解都為我們解說了答案。對名利的取舍,艱苦的磨難,生活的哲理,藝術的本質,性情的錘煉上,都如高明的火炬一樣,為我們驅趕黑暗,重現星月。
所以,對于這么一位在時代濁流中越發澄亮透徹的精神偉人,除了深深的追思,我還有深深的敬佩。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七
身邊一向有人給我引薦這本書,但我一向沒有去了解。今天一看,確是讓我形象深入。
讓我得到這樣感觸的原因——傅雷先生有著異樣的`品格魅力。
“真實的光亮絕不是永沒有漆黑的時刻,僅僅永不被漆黑所掩蔽算了。真實的英豪絕沒有卑賤的情趣,僅僅永不被卑賤的情趣所服氣算了。”這是傅雷先生對咱們品格上的鼓舞,言外之意流露出他品格的尊貴。就好如他批評八股文,以為八股文是使人思維懶散,感覺麻木,遇事不認真負責的產品。
而這種共同的品格魅力不只體現在文學方面,還在于藝術和人生。他從前說過:“先做人,其次做藝術家,再次做音樂家,最終做鋼琴家。”他將層次講的很清楚,也說明晰沒有一步登天的事,沒件事都是要一步一步做起的,而這全部的根底便是做好人。
也正因如此,他對孩子們的教育也脫不開品格,乃至是著重于品格。這種教育方法令我入神,我以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方法。這讓我知曉成果并不是處于榜首位的,品格才是。只要具有杰出的人品,才會讓一個人的文明素質提高,才能使一個人獲得更加優異的成果,才會懂得什么是感恩以及怎樣去感恩。
我信任這個社會會越來越陽光,每個家長教育也會更加明麗。我也會做好我的本職工作——學習,真實做到從我開端,為子孫做好的典范!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八
一封封家書躍然紙上,仿佛聽到了他們之間在對話,似乎我是一個躲在角落里側身傾聽的第三者。這些內容真的極大地滿足了我的內心想要父母管束,教育的渴望,也填補了我對知識家庭教育的另一種認識。
我出生在一個缺乏書香氣息的家庭,也以放養的方式成長著。從沒有什么所謂的家書,知識的灌溉,修養的培養之類的存在。回顧過往,好像都是自己一個人在經歷,在摸索,在成長。父母只是盡他們力所能及的一切幫助我,更多的還是要我自己去塑造,去培養,去提升。
之后,我發現,閱讀是一個很好的路徑,我能從書本中找到有價值的思想,挖掘到深刻的哲理,體味到他人的人生,從而確立我自己的思想立場。
如果我沒有讀《傅雷家書》我就錯過了一幕幕父母與子的對話。
貫穿全部家書的情意,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乙兼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
從這些充滿愛意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一個父親,一個母親對孩子的操心,一生苦心孤詣,嘔心瀝血,培養自己的孩子。談藝術,談做人,談修養,談人生,他用自己的經歷為孩子指引著道路。
他說:"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只要高潮不過分使你緊張,低潮不過分使你頹廢,就好了。"這就是人生的起起落落。
真的學到了很多有價值的思想,這大概就是讀好書的價值所在。
昨天,翔仔跟我說,真的很羨慕你們這些能靜下來讀書的人。我想說,你也可以的!我能做到,是因為我深知我的閱歷不足,知識不夠,思想不深刻,所有我不得不去汲取知識。
傅雷家書讀后感篇九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你瞧,家書的歷史是多么的悠久!家書的使用是多么廣泛!它是徐徐的春風,微微撫摸著海外游子;它是療傷良藥,輕輕慰藉著受挫人士;它是寧靜的港灣,無論身處何方都心存一方凈土……在閱讀過程中,我感覺傅雷不僅僅是傅聰的父親,更是他的朋友和老師。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父母對孩子的牽掛和想念,朋友間的關懷以及老師的敦敦教誨!
這本書凝聚了傅雷對祖國、對兒子深沉的愛,傅雷在信中首先強調的是“一個年輕人如何做人”的問題。對于居住海外的長子傅聰,傅雷只能通過書信對其的生活和藝術追求進行悉心指導。在信中,傅雷常以自己的經歷現身說法來教導兒子:待人要謙虛,做事要嚴謹,禮儀要得體;遇困境不氣餒,獲大獎不驕傲;要有國家和民族的榮辱感,要有藝術、人格的尊嚴,要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家”。作為父親,傅雷很關心兒子的生活與成長。可以說“愛子之意,溢于言表”。
我聯想到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是個十分普通的農民,但在我眼里他是獨一無二的。每周回家,一句“這周考試怎么樣”便直奔而來。若我回答“好”,他便讓我再努力一些,不得驕傲;若我回答“還行”,他便讓我加強做題思維;若我回答“不行”,他就嘮嘮叨叨,直至成績“好轉”。父親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在教育我方面十分嚴格。在我六年級時一次數學考得很差,父親也不怎么記得那類知識點了。父親便靈機一動,想出了一個好法子——讓我在手機上面查,我懂了之后,然后再講給他聽,他聽懂了,我這題才算過了。
我的父親工作十分辛苦。最近,爺爺住院了,家里的擔子自然而然全都落在了父親的肩上。有一個星期回家,我遠遠地看見父親的背部有紅色和黝黑色,十分鮮明。經母親提醒我才知道真相——那紅色的一大塊是被烈日曬的蛻皮了。我問父親“你咋這么拼吶?”父親笑著回答“為了你下學期的學費呀”,不經意間我的眼眶里已布滿了淚珠。
同學們,世上的父親都是這樣——他們不會把自己的愛全部表達出來,而是把它們藏于一些細枝末節的地方。讓你無法直接發現。
父愛如酒,不隨歲月的流失而改變;但父愛更如堅石,堅定的站在我的身邊,保護著我。父愛在微處,只等你發現!
上一篇:最新給老板的感謝短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