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是因為我從小人老實脾氣又好,再加上我性子慢,縫縫補補和煎炒烹炸一點兒也不會,到了出嫁的年齡時,母親特別不放心。她總怕我受欺負,有人給我介紹對象,她第一句話就問:“人老實嗎?家是哪兒的?”
年少無知的我最終不顧父母的反對嫁給了幾百里之外的老公,之后又做了北漂。直到我自己做了媽媽后才明白了母親的苦心。孩子6個月我的產假休完了,婆婆和母親都出不來,要給一家老小做飯吃,保姆一時又找不到,我只好把兒子送進了單位的托兒所。每天早上6點多就把兒子叫醒,給他穿衣服、喂奶,本來都已經準備好要出門了,可孩子不是拉了就是尿了,等收拾完,把兒子送到托兒所,上班遲到了。那時好想有個老人能幫我照看孩子,要是離母親近一些多好啊!孩子稍大點后因為工作變動我和老公來了這個小城,離小城附近的父母近了許多。
我有個女同事,娘家是黑龍江的,離我們這兒太遠了。結婚已經快20年了,一共回老家還沒有5次。父母生日,她從來沒有回去給父母過生日,春節也不能和父母姐弟們團圓。她父母平時不舒服呀、生病什么的家里人也都不告訴她,告訴她有什么用呢?只是干著急又幫不上忙,等她趕回去,父母的病早好了。她說她只能每到父母的生日或者過年時,給父母多寄些錢??墒撬溃改付加型诵萁?,根本就不差她那點兒錢,可是她不這樣做,就無法表達自己的孝心。
現在我一個月最少回家兩次,有時家里農活多,弟弟一個電話打來,我拉著老公就趕回去了。今年因為弟媳有孕在身,回家收麥子、拔玉米苗子、掰棒子全是我和老公回家干的。弟媳在醫院生孩子,也都是我伺候的,根本沒用父母操心。黑龍江的那個女同事每每見我回家就很羨慕,她說,養閨女還是養你這樣的,像我這樣的,一點兒也沒用,我父母算是白養我了。
當初父母不希望我遠嫁,是怕我受欺負,怕我受累不放心我。其實,要是再讓我重新選擇,我也不會選擇遠嫁,會離父母更近一些,最好在一個生活區里住著。每天晚上和父母一起吃飯嘮嗑,然后再陪父母出去散散步。這是兒女常情,也是天倫之樂,到了我們這個年齡就明白,這是所有天下父母們最想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