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真熙和孔侑珠是一對情同姐妹的女孩,她倆都是韓國仁川市國立中學的學生。上帝確實是公平的,樸真熙雖容貌平平,卻智慧過人。相反的是,孔侑珠擁有一張精致可愛的面容,成績卻從未驚艷過。
兩人高中畢業后,都選擇了首爾的學校。那是一個沒有網絡和手機的年代,宿舍里的電話,就像銀行的客服熱線,永遠難以撥通。書信成為學子們通用的溝通方式。
大二下學期,孔侑珠在樸真熙的宿舍里,看到厚厚的一摞信。她好奇地問:“是誰寄來的?”樸真熙淡淡地瞟了一眼信封,用最無關緊要的語氣說出一個令孔侑珠屏住呼吸的名字:“哦,是金相赫。”金相赫是她們高中時期最風云的男孩,他是校籃球隊的先鋒主力,是校學校會主席……也是孔侑珠夢中的白馬王子。
看到心上人如此青睞閨蜜,孔侑珠心里有些酸澀,但更多的是憤懣。她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斥責:“他這么優秀,這么辛苦地追求你,干嗎不給他一次機會呢?”樸真熙無動于衷,指著那沓信說:“你喜歡他就拿去吧,每一封信你都可以看,看完你就知道為什么了。”孔侑珠拿起信,撂下一句話:“別等想通時,驀然回首,那人已與別人牽手。”
看完信后,孔侑珠似乎明白了什么,但又不太懂。她再次找到樸真熙。對方告訴她,金相赫確實不錯,可她卻不是他要的女孩。原來,那一封封信里的仰慕之情,略帶夸張的贊美與表揚,樸真熙很清楚地知道,那明顯不是自己。顯然,金相赫并不是特別了解樸真熙,雖然同窗3年,但學習緊張,他和樸真熙之間的交流有限。
“他喜歡的不是我,是他自己勾勒出的一個虛幻的女孩。學習好的女孩子,也一樣會有小脾氣,小性子,也會哭會鬧會吵。”樸真熙說。
孔侑珠呆呆地看著樸真熙清澈的雙眼,她看問題果然透徹。她告訴孔侑珠,男孩在追女孩的時候,會把她捧得很高,等二人真在一起了,女孩肯定不好意思損害被塑造出來的完美形象;而女孩一旦展現真實自我,男孩必然也會感受到巨大的落差。樸真熙不想背負太大的壓力,也不想看到另一個人失望,于是將別人眼中的女才男貌扼殺在搖籃之中。
孔侑珠覺得可惜,她想勸說樸真熙多給金相赫一次機會,也許兩個人能在熟悉的過程中重新認識對方。但樸真熙依舊搖搖頭:“這個熟悉過程,也是愛情由神壇跌落泥土的過程,我不想這樣高調地開始,悲傷地結束。”
兩人的友情依舊在繼續。大三的時候,樸真熙戀愛了,男朋友是她的大學同學姜成勛。姜成勛是個非常普通的男孩,孔侑珠不明白為何樸真熙寧愿拒絕寶玉而要選擇一塊璞石。樸真熙笑了,她告訴孔侑珠——姜成勛首先看到的是她的丟三落四——在圖書館里,她遺失了圖書證。證件被姜成勛撿到并歸還到了她的手上。當然愛情開始得沒有這么快,這只是序幕而已。但緣分來了,擋也擋不住。一個雨天,在去圖書館占桌的路上,樸真熙滑了一跤,傘滑到路中央,她的裙子濕了一片,雙手是泥,好像還有小石頭扎到了她肉里,場面很有些狼狽。她齜牙咧嘴的丑樣子,剛好被姜成勛看個正著。他伸出手友好地去拉了她一把。愛情的種子就這么悄悄發芽了,情節開始展開,樸真熙開始追姜成勛。
用她的話說,一個目睹了她的壞毛病和尷尬樣的人,如果能夠追到手,絕對可靠和值得珍惜。很多時候,為了達到某種效果,需要欲揚先抑,她不需要再費盡腦筋特別設計了,緣分為她安排好了一切。
樸真熙的愛情小船就此駛入港灣,作為好友,孔侑珠一直見證著她的幸福與智慧。如今大學畢業近15年,樸真熙和姜成勛組建的小家庭溫馨又幸福,一個依然丟三落四、毛手毛腳,另外一個則對此習以為常。
可孔侑珠則相反,她大方得體,又天生麗質,稍稍打扮就艷驚四座,追求她的人從不間斷,可她卻一直單身。因為就找不到一個真正愛她的男人,她發現:那些嘴巴殷勤、情話不絕的男人都只享受過程,沒有未來。稍稍觸及現實、將來,就語無倫次了,這讓她非常失望灰心。
有時候和樸真熙一起吃飯,孔侑珠就很受打擊。樸真熙不漂亮,沒身材,脾氣還不好,說話非常直,近乎傻氣,可姜成勛就是喜歡她,情有獨鐘遷就她,任她發脾氣,很有耐心。看得出來,姜成勛的眼里只有樸真熙,即使孔侑珠再漂亮,看她的眼神也是漠然禮貌的。孔侑珠一直覺得自己是樸真熙的陪襯,她在寵愛她的男人面前像個高傲的公主,她毋須學習如何討好男人,她任性地做著她自己。
漸漸地,隨著年歲的增長,智慧的增加,孔侑珠慢慢懂得,追求的人再多又如何,只要有一個男人愛你,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