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東臨沂市某個普通居民區(qū)里,有一部用簡陋的支架、擋風的塑料布和長短不一的木板做成的電梯。這電梯做工粗糙,模樣丑陋,卻羨煞知曉這電梯故事的旁人。
這是一個71歲老人卓保蘭的專用電梯,她家住在二樓,每天她坐在輪椅上,被老伴王忠玉推上電梯下樓,要么散步,要么和街坊鄰居說說笑笑。她笑,他也笑,暖暖的幸福把以前的絕望甩進塵埃里,被風帶走。
5年前的某一天,她正準備下樓參加好姐妹的聚會,命運之神推了她一把,她栽倒了。這一倒,她就再也站不起來了,她癱瘓了。又過許多天,她才醒悟,她再也不能和姐妹們唱唱跳跳了。更要命的是,體重越來越重,很快超過180斤,瘦小的老伴也背不動了。她終日冷清地坐在輪椅上發(fā)呆,盤算著怎么早點和這該死的世界告別。
她的心思被他看在眼里,他心如刀絞,卻無能為力。最后,他對自己說:“不,我要出門想辦法,讓她下樓。”偶然的某一天,他經過一個建筑工地,那里的升降電梯載著工人上上下下,他腦中靈光一閃,對,自己也可以給妻子做一個電梯,讓妻子坐著電梯上上下下。
從工地回來,他就開始動工。他一遍遍修改設計圖紙,只為設計的電梯能更安全、舒適;他跑20多家五金店找材料,只為那材料質量過硬;他動手制作,銼刀弄破了手掌,電烙鐵烙傷了手臂,他全都看不見。
完工以后,為了確保電梯的安全,他又搬來一袋一袋的石頭,直到搬夠1000斤,裝進電梯里做負重實驗。他和石頭一起坐電梯坐了三個月,沒有發(fā)生一次安全事故后,他選了一個黃道吉日對妻子說:“走吧,老伴,我們坐電梯下樓吧!”
她看著丈夫花費一百多個日日夜夜做成的粗糙手工作品,已經半年沒有下樓的她不禁有些心酸,有些甜蜜,還有些興奮。
淚水不聽話地從她眼中默默流出,她嘴里還在嗔怪:“死老頭,怎么做得這么難看?”
不要慌,故事還沒有結束。他們的故事被微博傳播出去以后,這個手工電梯成了很多情侶拍婚紗照的必選之地。有時候,小情侶中有一方不知這個故事的時候,總是埋怨對方腦子壞掉了,選個這么丑的電梯拍結婚照,真是大煞風景。而當他(她)被告知實情的時候,丑陋的電梯就成了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