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頂罪
劉大廈雖然是個有威嚴的大官,但他卻十分懼內。
有一天,劉夫人外出訪友。出門時對劉大廈說老爺,我去去就回,你把火坑里的開水壺打個招呼。劉大廈卸官回家后,生活過得十分節儉,家中也沒有請傭人,生活瑣事都是老倆口自己做的。
劉大廈等夫人前腳出門,就來到火坑邊上,堆上一大堆劈柴,把火燒得旺旺的。心想早點把水燒開,取下水壺,好一心一意做別的事情。可是等了好長時間還是沒有燒開,于是,他就離開辦別的事情去了。
不知過了多久,劉大廈突然想起火坑上的水壺。急忙丟下手中的活,跑步來到火坑旁。這一下,他真的傻眼了。只見吊在環上的是一個變了形的水壺。原來在他離開以后,堆的劈柴都燃起來,把水壺里的水煮干了,結果水壺也燒變了形。
怎么辦呢?這可是跟了夫人一輩子的水壺啊。他把小兒子叫來說道:為父今天辦了一件很大很大的錯事,只有你才能救得了我。
兒子看父親一臉的嚴肅,知道事關重大。就問道我怎么樣幫你?
劉大廈把水壺燒壞的事兒說了一遍。兒子說道:是這個事兒。那你如實給母親大人說說,不就行了嗎?
小兒不知。這是你母親的陪嫁品。劉大廈接著說道:這樣,你就說你姨父叫我有事出去了,水壺是我讓你看著的。由于你讀書用功,一時忘了,燒壞了水壺。你如果能把此事給我騙過去,我給你五吊銅錢。
好吧,讓我試試,錢就不用了。兒子見為父一臉的無賴,就答應了下來。
劉夫人回到家中,不見了火坑上的水壺,以為是水燒開了取走的,就沒在意。
劉大廈知道躲得了初一躲不過十五,心中總是顫顫驚驚的。雖然手里捧著書本,但眼睛總是隨著夫人轉個不停。
兒子受領重任后,也是思緒萬千,不知到時如何應付母親大人的追問。
夫人總覺得父子倆今天怪怪的,做事都有點心不在焉。她也沒有理會父子倆,只顧做自己的事情。過了一會,夫人去倒茶喝,發現茶壺里沒有水。就問道:老爺,你燒的開水呢?
劉大廈聲音有點顫抖地說道:我剛有事出去了一下,你問問小兒。
劉夫人把小兒叫出來問道:你燒的開水放在什么地方?
我,我,我把茶壺燒壞了。兒子小心翼翼地答到。
什么?你把水壺燒壞了?夫人一聽就來火。你們父子倆,這么一點小事都作不了依靠。你以后還想不想做事的?夫人指著兒子訓道。
小小年紀,大人交待的事不做好,只知道埋頭讀書。你自己說,今天怎么懲罰你是好?夫人越說越來火。
我,不是兒子結結巴巴地說。
什么不是,是的?你說,你當時在作什么?夫人指著小兒的鼻子問道。
劉大廈在一邊已是汗流浹背了。他知道小兒快頂不住了。就出來說道:好了,夫人,責任在我,是我不對,我不該出去。你就原諒小兒一次吧?
子不教,父之過。你也有責任。但是現在你不能偏袒小兒的過錯。夫人繼續批評著兒子。
兒子從來沒有受這么大的冤枉,也沒有在父母面前說過假話。他對父親說:你的事你自己承擔吧。接著又對母親說道:今天我是不對,我在母親大人面前說了假話。
啊?原來是你個老東西搞的明堂。你還教小兒說假話,你錯上加錯,真是老糊涂了!夫人說著,想起平時對老爺的嚴厲和今天對小兒的訓斥,不覺自己也掉下淚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