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掉鐵飯碗要造火車
今年39歲的郝金喜是安徽明光人,他家門口就有一條鐵路。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他一定要到鐵路附近玩上一會兒。長長的鐵軌總讓人感覺沒有盡頭,郝金喜當時的夢想就是長大了要造火車。后來,他考入上海鐵道大學機車制造專業。
1997年大學畢業后,他被分配到上海鐵路局合肥機務段工作。五年后,他提出辭職,因為這份工作離造火車的夢想實在太遠了。
郝金喜憑借著自己的專業知識和人脈資源,在深圳開了一家公司,從事火車相關的產品研發和生產,順利淘到人生的第一桶金。
2008年春天,郝金喜受朋友邀請來到杭州,開始打造蒸汽機車。對于年輕人來說,這是個新鮮玩意,當然也是一個全新的市場。郝金喜之所以突然干上這一行,與臺灣老板林秋亮的一次閑聊有關。那天,剛從非洲旅游回來的林先生告訴他,南非旅游列車“非洲之傲”,雖然坐進去就要花費4萬元人民幣,但來自世界各地的旅客還是應接不暇,而且需要提前一兩個月預訂。
郝金喜非常吃驚,一列只有72個座位的小火車,為何有如此魅力?原來,1986年8月的一天,南非富翁沃斯在普馬蘭加省發現了一節正要被當柴燒掉的舊車廂。當時車廂內的很多精美裝飾都已不同程度地遭到了破壞。他買下了這節可憐的車廂,后來請教了專家才知道,這堆險些化為柴火的木頭,竟是一節制造于1903年的古董級車廂!就這樣,一節節的車廂被沃斯從世界各個角落“淘”回來,在能工巧匠的精心修復下,終于變成了一列散發著濃郁懷舊情懷和浪漫氣息的經典“貴族火車”。
郝金喜想,氣勢磅礴的蒸汽機車的確具有一種特殊的意味,比如當年曾參加過抗美援朝的“毛澤東號”。如今隨著蒸汽機車的淘汰,國內已經越來越難看到這種“古董”了,因此造出復古蒸汽機車保留歷史,一定蘊藏著巨大的商機!
造古董火車,郝金喜是國內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做這種“大塊頭”生意利潤很大,所需資金動輒好幾百萬,一單生意搞砸了就會傾家蕩產,所以風險同樣高得驚人。最關鍵的是,能否找到客戶?這才是郝金喜最擔心的事!
為臺灣復制“騰云號”
一天,臺灣福霖園藝公司老板林秋亮忽然打電話告訴郝金喜,臺中縣政府有意委托他仿制“騰云號”。“騰云號”是1888年清朝政府臺灣巡撫劉銘傳,向德國霍亨索機車制造廠購入的兩部蒸汽機車之一。為了宣傳這段歷史,他們幾經輾轉得知郝金喜能造火車,希望能馬上和他簽訂生產協議。
單子接了,光有熱情顯然是不夠的,因為蒸汽技術早已淘汰,市面上根本找不到配套的制作工具和零件。最讓人頭疼的是,大學里關于蒸汽火車的專業早已淘汰,他們招不到相關專業的畢業生。于是,郝金喜只得從全國各地高薪請來40多名火車建造廠退休老工人。
2008年6月,接到訂單已經3個月了。“僅從圖書館借來的參考書摞起來將近一尺厚,圖紙卻還沒出來”,郝金喜急得每天如坐針氈。他知道如果失敗了就是違約,要賠對方3000萬元人民幣,自己無疑會全軍覆沒,也許一輩子都沒有翻身的機會。
沒想到,半個月后正處在困境中的郝金喜忽然峰回路轉,他的團隊經多方努力,請來原中國牡丹江機車廠總工程師余效根親臨現場指導,這位高人為設計工作幫了大忙。按照專家指導,郝金喜和他的戰友們很快就完成了“騰云號”的施工設計圖紙。2009年3月7日,“騰云號”機車終于橫空出世。
“嗚——”隨著一聲響亮的汽笛拉響,“騰云號”在軌道上如風馳電掣般呼嘯而過。那氣勢,真是威武雄壯極了!“哇,好厲害。”臺灣老板林秋亮等帶頭鼓起掌來。直到這一刻,郝金喜僵硬的臉部肌肉終于放松了。
很快,1:1等身復制版的“騰云號”,從上海港運往臺灣臺中縣,這是郝金喜制造的第一列“古董火車”。幾個月后,這輛蒸汽機車開始行駛在臺中東勢客家文化公園,為游客重現當年的運行景觀,此事受到東森電視臺和日本《朝日新聞》等海內外眾多媒體報道,在島內更是引起很大反響。
“騰云號”的成功使他一下聲名遠揚,從此大批業務接踵而至,要求訂購古色古香的蒸汽機車用于旅游觀光,其中就包括西安楊凌農博會游覽車等。
古董火車,賣的是“穿越”
目前,幾乎國內所有的旅游觀光蒸汽機車,都出自他手。而他自己則收藏著一節很珍貴的車廂。它的原主人——藝術家井士劍先生,曾經因為這節車廂在上海雙年展上出盡風頭。銹跡斑駁的鐵軌,烏黑厚重的枕木,井士劍為它取名“移城”。直到今天,看過雙年展的人仍在尋找這節車廂的下落。其實它早已靜靜躺在郝金喜的基地倉庫里。
近年來郝金喜完成的作品不勝枚舉: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大名鼎鼎的“功勛號”——據說從扶梯登上機車,猶如攀巖。希臘著名蒸汽火車“黑炭”仿制品、法國“希爾號”、上海世博會育樂灣運營的概念電力小火車、我國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東北各大林區間運輸木材的森林小火車……
除了古董級的蒸汽火車,郝金喜還研發出模擬駕駛虛擬仿真高鐵列車,仿真駕駛室與真實的高鐵駕駛室相比,在結構、外部裝飾、顏色上一模一樣。如果有興趣,你也可以當回火車“駕駛員”,在“駕駛室”體驗到火車行駛的感覺,真實感受列車鳴笛聲與障礙物的撞擊聲等。
另外,郝金喜團隊還研發出一款新產品——中國最小的微型蒸汽火車,整體保持了蒸汽機車的工作原理和各零部件機構,體積卻只有正常蒸汽火車的二十分之一,可以乘坐16個兒童或者10個成年人。不久前,他的小火車還在新版《鐵道游擊隊》和《菊子》等電視劇中大出風頭呢!
作為我國唯一一家復古火車生產商,郝金喜在短短3年時間里,已向20多個國家出口50多輛蒸汽機車。郝金喜說:“蒸汽火車的輝煌都慢慢退色成為歷史了,我們想要用這種方式記住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