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我想我們需要寫一份總結了吧。那關于總結格式是怎樣的呢?而個人總結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高一化學必修一每章知識點總結篇一
2、結晶牛胰島素是世界上第一個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質。
3、鈉、鉀的合金可用作原子反應堆的導熱劑。
4、鈉可用作鈦、鋯、鈮、鉭等金屬的冶煉。
5、鈉制作高壓鈉燈的原因:高壓鈉燈發出黃光射程遠,透霧能力強,肉眼較敏感,故可用作燈塔。
6、從原子角度看,化學變化的本質是反應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分子的過程。
7、原子是化學變化過程中的最小微粒。
8、焰色反應本質是電子的躍遷,不是化學變化。
9、焰色反應:na 黃 li 紫紅 k 淺紫(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因為k里面?;煊衝a黃色掩蓋了淺紫色) cu 綠 ba 黃綠 co 淡藍
10、鐵在氯氣中點燃,產生棕紅色煙。
11、銅在氯氣中點燃,產生黃色煙。
12、氯氣與氫氣混合點燃,產生蒼白色火焰,出現白霧。
13、磷在氯氣中燃燒,生成白色煙(pcl5)霧(pcl3)。
14、新制氯水:3種分子:cl2、hclo、h2o;4種離子:cl-、h+、clo-、oh-
久置氯水=稀鹽酸:h2o、cl-、h+、oh-
15、氯水是混合物,液氯是純凈物。
16、84消毒液有效成分為naclo,與潔廁靈(主要成分稀鹽酸)混合后產生氯氣。
17、液氯可用鋼罐儲存運輸。
18、氯氣沒有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是因為有次氯酸。
19、二氧化氯是一種黃綠色、易溶于水的氣體,常用于飲用水消毒。
20、溴是常溫下唯一呈液態的非金屬單質,液溴易揮發且有毒,通常用水液封保存。
21、氯化銀,溴化銀,碘化銀都具有感光性。
22、硅在自然界沒有游離態。
23、三氧化硫在標準狀況下為無色、針狀晶體。
24、二氧化硫不能漂白酸堿指示劑,只能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紅,但不能使之褪色。
25、二氧化硫能使溴水、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體現了二氧化硫的還原性,而不是漂白性。
26、二氧化硫,二氧化碳通入氯化鋇溶液中都不會產生沉淀。
27、濃硫酸的鑒別方法:用玻璃棒蘸取濃硫酸,滴在濾紙上,濾紙變黑。
28、常溫下鐵、鋁遇濃硫酸、濃硝酸鈍化,可用鋁槽車運輸濃硫酸、濃硝酸。
29、臭氧與氧氣是同素異形體。
30、臭氧與氧氣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31、硒和碲的一切化合物均有毒。
32、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在常溫下可以相互轉化。
33、光化學煙霧:氮的氧化物在紫外線作用下,與碳氫化合物發生一系列光化學反應,產生的一種有毒的煙霧。
34、容量瓶的規格:100ml、250ml、500ml、1000ml(實驗題中容量瓶必須注明規格)
35、丁達爾現象是膠體中分散質微粒對可見光散射而成,需在入射光側面觀察到。
36、膠體聚沉:向膠體中加可溶性鹽、酸、堿等、加熱、攪拌。
37、向豆漿中加入硫酸鈣可使蛋白質聚沉成豆腐。
38、區分膠體與溶液的本質是微粒大小,而不是丁達爾現象。
39、氫氧化鐵膠體不帶電,膠粒帶正電。
40、半透膜:動物腸衣、雞蛋殼膜、羊皮膜、膠棉薄膜、玻璃紙等。
41、滲析:利用半透膜分離膠體中雜質分子或離子,提純、精制膠體。
42、鐵元素是生物體中含量最高的生命必需微量元素。
43、亞鐵離子使血紅蛋白分子有載氧功能。
44、vc有還原性,可將鐵離子還原成亞鐵離子,有利于吸收。
45、石墨是深灰色,質軟,不透明,易導電的片狀固體。
46、金剛石是硬度極高,無色透明的晶體。
47、金剛石、石墨是同素異形體,在一定條件下可相互轉化。
48、碳酸鈉廣泛用于玻璃,造紙等工業。
49、碳酸氫鈉是發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50、一氧化氮是無色,難溶于水的氣體,結合血紅蛋白能力強于一氧化碳,能使血管擴張,增強記憶力。
51、二氧化氮是紅棕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有毒氣體能使多種織物褪色,對金屬和非金屬材料也有腐蝕作用。
52、n是植物體內氨基酸和蛋白質必需的組成元素,是葉綠素的組成成分之一。
53、儲存碳酸氫氨化肥時,應密封包裝,并放在陰涼通風處,施肥時應將其埋在土下,以保持肥效。
54、尿素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氮肥,肥效比較持久,使用方便,對土壤破壞作用小。
55、硝酸可用于制造炸藥、染料、塑料、硝酸鹽。
56、發煙硝酸:95%以上的濃硝酸在空氣中由于揮發出硝酸蒸氣,會產生發煙現象。
57、當進入水體的氮的含量升高時,會造成水體富營養化。
58、黑火藥:一硫二硝三木炭。 2kno3+3c+s=k2s+n2+3co2
59、石膏是一種結晶水合物(caso4·2h2o);加熱后變為熟石膏(2caso4·h2o)。
60、鋇餐透視使用硫酸鋇做造影劑,而不是碳酸鋇。
61、鋰是熱核反應的重要材料之一,也是制造鋰電池和特種合金的原料。
62、鎂的密度小,鎂合金強度高,機械性能好,用于制造車,飛機,火箭,被稱為國防金屬。
63、世界上99%溴元素以溴的形式存在于海水中,因此被稱為海洋元素。
64、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試管,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65、溶解在苦鹵中的溴,可利用溴的揮發性,鼓入熱空氣或水蒸氣分離出來。
66、工業上溴用來制造燃料的抗爆劑,溴化銀見光易分解,用作感光材料。
67、農業生產中用含溴的殺蟲劑;醫藥中溴化鈉,溴化鉀用作鎮靜劑。
68、傳統無機非金屬材料:玻璃,陶瓷,水泥。
69、水泥原料:石灰石和黏土。
70、工業常用氫氧化鈣做沉淀劑,不用氫氧化鈉的原因是氫氧化鈉成本太高。
71、單質硅有晶體硅和無定形硅(非晶體)兩種。
72、晶體硅是灰黑色,有金屬光澤,硬而脆,導電性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
73、硅酸鹽性質穩定,熔點較高,大都難溶于水。
74、制造玻璃的材料:碳酸鈉,碳酸鈣,二氧化硅。
75、玻璃是非晶體,無固定熔點,只能在某一溫度范圍內軟化。
76、最早使用的金屬是銅;最早使用的合金是青銅;最早使用的半導體材料是鍺。
77、鋁與氧氣反應放出大量熱和耀眼白光可用于制造燃燒彈、信號彈、火箭推進劑。
78、黑色金屬:fe、cr、mn及其合金。其余均為有色金屬。
79、合成樹脂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無固定熔點,一般不導電,不溶于水,可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機溶劑,是塑料最基本的成分。
80、碳纖維化學穩定性好,耐酸堿腐蝕,在空氣中加熱至400℃,無明顯氧化,有良好的低溫性能。
81、銨鹽受熱都分解,但不一定放氨氣,如硝酸銨。
82、氧化還原反應較慢,故氯氣吸收可不防倒吸。
83、合成纖維:六大綸、尼龍、人造羊毛。
84、人造纖維:黏膠纖維,醋酸纖維,人造絲,人造棉,蛋白纖維,硝酸纖維,硝酸酯纖維,醋酸纖維。
85、二氧化碳、氯化氫一起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不一定會產生渾濁。
86、飽和氯化鈉可用于除去氯化鐵蒸氣。
87、肉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加入適量亞硝酸鈉,保鮮防腐。
88、“84”消毒原理與過氧化氫相同:強氧化性。
89、燃煤中加入cao可減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
90、硅太陽能電池利用半導體的光電效應實現能量轉化。
91、鉛蓄電池在使用一段時間后,溶液酸性減弱,導電能力下降。
92、煤氣的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93、王水:濃鹽酸與濃硝酸體積比=3:1。
94、二氧化硫使滴有酚酞的氫氧化鈉溶液褪色,體現了酸性。
95、食品中用木糖醇做甜味劑,可降低糖尿病的犯病幾率。
96、焊接廢舊鋼材前分別用飽和碳酸鈉溶液(去油污),氯化氨溶液(除銹)。
97、cus不溶于水,寫離子方程式時不拆。
98、河海交界處形成三角洲:因為泥沙中有膠體,海水中有電解質,膠體遇到電解質聚沉。
99、帶有結晶水的金屬氧化物,加熱失重時,先失水,再失非金屬氧化物,然后金屬氧化物分解為另一種金屬氧化物放氧氣。
100、硅酸鹽可改寫為氧化物:先寫金屬氧化物,再寫非金屬氧化物。如正長石kalsi3o8改寫成k2o·al2o3·6sio2。
高一化學必修一每章知識點總結篇二1.原子定義
原子: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構成物質的一種微粒。例如少數非金屬單質(金剛石、石墨等);金屬單質(如鐵、汞等);稀有氣體等。
(2)原子也不斷地運動著;原子雖很小但也有一定質量。對于原子的認識遠在公元前5世紀提出了有關“原子”的觀念。但沒有科學實驗作依據,直到19世紀初,化學家道爾頓根據實驗事實和嚴格的邏輯推導,在1803年提出了科學的原子論。
2.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粒子。
(1)構成物質的每一個分子與該物質的化學性質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質的化學性質,不保持物質的物理性質。因物質的物理性質,如顏色、狀態等,都是宏觀現象,是該物質的大量分子聚集后所表現的屬性,并不是單個分子所能保持的。
(2)最小;不是絕對意義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的最小;
3.分子的性質
(1)分子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的。溫度升高,分子運動速度加快,如陽光下濕衣物干得快。
(3)分子之間有間隔。一般說來,氣體的分子之間間隔距離較大,液體和固體的分子之間的距離較小。氣體比液體和固體容易壓縮,不同液體混合后的總體積小于二者的原體積之和,都說明分子之間有間隔。
(4)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相同,不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不同。我們都有這樣的生活體驗:若口渴了,可以喝水解渴,同時吃幾塊冰塊也可以解渴,這就說明:水和冰都具有相同的性質,因為水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構成的,同種物質的分子,性質是相同的。
4.原子的構成
質子:1個質子帶1個單位正電荷原子核(+)
中子:不帶電原子不帶電
電子:1個電子帶1個單位負電荷
5.原子與分子的異同
分子原子區別在化學反應中可再分,構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物質的分子在化學反應中不可再分,化學反應前后并沒有變成其它原子相似點
(1)都是構成物質的基本粒子
(2)質量、體積都非常小,彼此間均有一定間隔,處于永恒的運動中
(3)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相同,不同種分子(或原子)性質不同
(4)都具有種類和數量的含義
6.核外電子的分層排布規律: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最外層不超過8個。每層最多容納電子數為2n2個(n代表電子層數),即第一層不超過2個,第二層不超過8個,第三層不超過18個;最外層電子數不超過8個(只有1個電子層時,最多可容納2個電子)
高一化學必修一每章知識點總結篇三
1、硫酸根離子的檢驗: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離子的檢驗: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鈉與鹽酸反應: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還原氧化銅:2cuo+c高溫2cu+co2↑
5、鐵片與硫酸銅溶液反應:fe+cuso4=feso4+cu
6、氯化鈣與碳酸鈉溶液反應:cacl2+na2co3=caco↓3+2nacl
7、鈉在空氣中燃燒:2na+o2△na2o2
鈉與氧氣反應:4na+o2=2na2o
8、過氧化鈉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
9、過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2na2o2+2co2=2na2co3+o2
10、鈉與水反應:2na+2h2o=2naoh+h2↑
11、鐵與水蒸氣反應:3fe+4h2o(g)=f3o4+4h2↑
12、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鈣與水反應:cao+h2o=ca(oh)2
14、氧化鐵與鹽酸反應: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亞鐵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氫氧化亞鐵被氧化成氫氧化鐵:4fe(oh)2+2h2o+o2=4fe(oh)3
20、氫氧化鐵加熱分解:2fe(oh)3△fe2o3+3h2o↑
21、實室制取氫氧化鋁:al2(so4)3+6nh3·h2o=2al(oh)3↓+3(nh3)2so4
22、氫氧化鋁與鹽酸反應:al(oh)3+3hcl=alcl3+3h2o
23、氫氧化鋁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al(oh)3+naoh=naalo2+2h2o
24、氫氧化鋁加熱分解:2al(oh)3△al2o3+3h2o
25、三氯化鐵溶液與鐵粉反應:2fecl3+fe=3fecl2
26、氯化亞鐵中通入氯氣:2fecl2+cl2=2fecl3
27、二氧化硅與氫氟酸反應:sio2+4hf=sif4+2h2o
硅單質與氫氟酸反應:si+4hf=sif4+2h2↑
28、二氧化硅與氧化鈣高溫反應:sio2+cao高溫casio3
29、二氧化硅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sio2+2naoh=na2sio3+h2o
30、往硅酸鈉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co2+h2o=na2co3+h2sio↓
31、硅酸鈉與鹽酸反應:na2sio3+2hcl=2nacl+h2sio3↓
32、氯氣與金屬鐵反應:2fe+3cl2點燃2fecl3
33、氯氣與金屬銅反應:cu+cl2點燃cucl2
34、氯氣與金屬鈉反應:2na+cl2點燃2nacl
35、氯氣與水反應:cl2+h2o=hcl+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
37、氯氣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cl2+2naoh=nacl+naclo+h2o
38、氯氣與消石灰反應: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9、鹽酸與硝酸銀溶液反應:hcl+agno3=agcl↓+hno3
40、漂白粉長期置露在空氣中:ca(clo)2+h2o+co2=caco3↓+2hclo
41、二氧化硫與水反應:so2+h2o≈h2so3
42、氮氣與氧氣在放電下反應:n2+o2放電2no
43、一氧化氮與氧氣反應:2no+o2=2no2
44、二氧化氮與水反應:3no2+h2o=2hno3+no
45、二氧化硫與氧氣在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2so2+o2催化劑2so3
46、三氧化硫與水反應:so3+h2o=h2so4
47、濃硫酸與銅反應:cu+2h2so4(濃)△cuso4+2h2o+so2↑
48、濃硫酸與木炭反應:c+2h2so4(濃)△co2↑+2so2↑+2h2o
49、濃硝酸與銅反應:cu+4hno3(濃)=cu(no3)2+2h2o+2no2↑
50、稀硝酸與銅反應:3cu+8hno3(稀)△3cu(no3)2+4h2o+2no↑
51、氨水受熱分解:nh3·h2o△nh3↑+h2o
52、氨氣與氯化氫反應:nh3+hcl=nh4cl
53、氯化銨受熱分解:nh4cl△nh3↑+hcl↑
54、碳酸氫氨受熱分解:nh4hco3△nh3↑+h2o↑+co2↑
55、硝酸銨與氫氧化鈉反應:nh4no3+naoh△nh3↑+nano3+h2o
上一篇:最新資產管理工作目標和工作計劃 資產管理年終總結及計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