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午后,她在家收拾書柜,翻出一摞書信。她打開信,慢慢地讀著。信紙的右下角,畫著一朵紅玫瑰,似開未開的花苞,似乎在訴說著溫柔的心事。沿著記憶的藤蔓,她又想起了那段青蔥歲月。
那時她剛讀高中。有一次,同學們聚在一起,在操場上排練節目。過了一會兒,她出場了,清唱了一首歌曲。幾個高年級的同學路過,當著眾多師生的面,吹著口哨大聲起哄:“唱得太難聽了,下去下去,不要再唱了。”在她聽來,這句話就像炸雷一樣一下子將她擊蒙了。她臉色通紅,流著眼淚,轉身跑開了,就像一株含羞草,輕風一吹,就會自護般地收斂自己。從此,她不敢在公眾場合唱歌,甚至在人多的地方說話,都會莫名地緊張、惶恐、手心出汗。拼命讀書成為一種救贖,讓她暫時放下卑怯,她也因此愛上了寫作,將內心的困惑、無奈與惆悵,訴諸筆端,在紙頁上開出一朵朵靜默的花。
16歲那年,發生了一件讓她終生難忘的事。她試著將文章投給一家報社,沒想到居然發表了。不久后,她收到了一封讀者來信,是一個大她幾歲的男孩。他說,她的文字就像心底流淌的歌。他還說,羞澀不是弱點,而是心靈的花朵,美麗可貴。信的末尾,畫著一朵紅玫瑰,向右傾斜著,像是在訴說。
她仿佛聽到“嘭”的一聲,千朵萬朵心花瞬間綻放了。他的賞識,他的贊美,讓她感動得想流淚。她跑到教學樓后的合歡樹下坐下,在膝蓋上墊了一本書,用帶香味的格子紙,給他回信。信寫好后,她紅著臉,低著頭,讀了又讀,才放心地寄出去。
自此,他們信來信往,成為摯誠的筆友。在盼望與等待中,她迎來了一封封熱情洋溢的信,又送出了一顆顆激動萬分的心。
那些特別的贊美,讓她相信,只要肯付出,肯努力,總有一天,她會蛻變成翼翅斑斕的蝴蝶,越過自卑的溝壑,領略世間的絢麗。
她默念著他的名字,寫下一首首朦朧的詩歌,優美的詩行里,跳動著一顆年輕喜悅的心。當一顆心遇上另一顆心,她覺得自己不再孤單,因為,同一片星空下,有一雙關注自己的眼睛。
她無數次想象他的模樣,期待一場夢寐的相逢。然而,他們生活在不同的城市,這對正在讀書且經濟拮據的他們來說,是無法跨越的距離。
高中三年,她的成績一路領先。后來,她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到另外一座城市求學,兩個人失去了聯系。他們像兩片云彩,在茫茫天際中擦肩而過,又悄無聲息地飄向各自的天空。
在曲折顛沛的人生路上,她一直記著他的鼓勵,不斷閱讀,堅持寫作,沿著文學的小徑,穿過風雨,化蝶高飛,迎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清晨與黃昏。
多年以后,他再次在報紙上讀到她的文章。經過多方打聽,終于得到了她的聯系方式。出差時,他順路來到她居住的小城,約她出來,這是他們第一次見面。
茶吧里,舒緩的音樂靜靜地流淌。此時的他們都已過而立之年,只能從對方的目光和笑容里,猜想當年的青春容顏。他們聊起美好的過往,微笑著祝福彼此。
幾杯清茶過后,他們走出茶吧,陽光明亮亮的,晃得她直想流淚。他們相互凝視,十指相扣,讓風從指間流過。然后,輕輕地松開,向左、向右,奔向各自的方向。
這段感情,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愛。因為,愛是比愛情更寬廣、更高貴的情感。愛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修煉的功課。
每個人的一生中,或許都會遇到一個或幾個這樣的人,他們在某個時刻出現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用愛的光輝照耀我們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