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京城里有個黃員外,五個兒子。年過四十得一千金,取名黃娥。黃員外自是視為珍寶,捧到手里怕摔著,含在嘴里怕化了。
黃娥一天天長大,也一天比一天出落的水靈,被譽為京城第一美女。雖然黃員外疼惜黃娥,但終究在女子“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年代,黃娥終日出不的家門,閑來無事只能做些女工打發時間。可是她又天生喜歡熱鬧,就讓她爹爹臨街給她蓋了一間繡樓。
這日,黃娥正在家中繡花,忽聽得樓下有人唱歌,富有磁性的嗓音唱著一首富含深情的歌曲,余音繚繞,讓人情不自禁的就陷入歌聲里無法自拔,正可謂“此去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正在黃娥陶醉其中的時候,歌聲突然止住了。黃娥忙命丫鬟下樓去問個究竟。等丫鬟下得樓下,唱歌之人早已不知去向。自從黃娥聽了那天那個人的歌聲,就沉浸其中,終日渾渾噩噩,終于身體不支,一病不起。黃員外就問丫鬟原因,丫鬟就把當日有人唱歌一事講于員外聽。員外急忙派人打聽唱歌之人。
原來,唱歌之人名叫林松,住在城郊,家中有一老母,以砍柴為生。每當砍柴之時,山上無人與之做伴,他就以唱歌為樂,慢慢練就了一副好嗓音。他每次砍了柴都為了賣個好價錢趕遠路到京城去賣。那日,他剛賣了柴覺得有些累,就找個地方想好好休息一下,正是黃娥的繡樓底下。閑來無事就想唱唱歌,于是就唱了起來,可是又怕休息的時間長,天黑之前回不了家,母親在家著急,所以還沒唱完就急急忙忙的回家去了。
黃員外打聽清楚始末,就派人到林松家中把他請來,為黃娥唱歌。林松來到黃員外家中還唱了黃娥聽的那首歌,歌唱至一半黃娥的病就好的差不多了。等一曲唱完,黃娥的病就完全好了,面色紅暈,面帶羞澀,猶如一朵含羞的玫瑰,真是我見猶憐!林松只是瞧了一眼就再也無法調轉眼神,被黃娥那種高貴脫俗的氣質和絕塵的美顏驚呆了也驚傻了!可是,他只是一個貧窮的賣柴郎,任務完成就被黃員外送了出去。
林松回到家中就陷入了對黃娥小姐的單相思中,久郁成病。他母親明知兒子的病因,可家勢低微,怎敢奢望請黃小姐來家中看望林松呢,只能任其臥病家中。終因無法救治而死,死前林松嘴里仍喊著黃娥的名字。林母無奈,只得含淚請了門旁鄰居幫忙下葬。
途中遇到一位南方來的生意人,他看到幾個青年人抬著一副棺材,且無人吊孝,于是好奇上前去問個究竟。聽了林松的故事他挺感動于年輕人專一的感情,就問那幾個年輕人,說:“我能不能看看林松小兄弟的尸體?”鄰居以為這個南方人有什么好的辦法能救林松,于是就答應讓他看看。這個南方商人看過林松的尸體之后說:“我愿意出五十兩銀子買林松的心,可不可以?”那幾個年輕人覺得林母一個人生活困難,有這五十兩銀子讓她能夠養老也挺好,于是就把林松的心賣給了這個南方商人。
原來,林松雖然人死了,但那顆深愛黃娥的心仍然活著,這個南方商人把林松的心買下來,放到一個盤子里用布蓋上,仍然讓它唱歌。
南方商人捧著林松的心在京城里到處唱歌,用來掙錢。約半月有余,他們又來到了黃娥小姐的繡樓下面唱歌。黃娥一聽是那個賣柴郎的聲音,忙讓丫鬟稟知員外,把他們請了進來。等他們一進來,黃娥一看不是那個賣柴郎,卻是一個南方商人捧著一個盤子,歌聲正是從那個盤子里面傳出來的。黃娥很是好奇,就問南方商人是怎么回事,南方商人就告訴黃娥,是一顆心在唱歌,黃娥不信,就讓南方商人把布揭掉。于是南方商人揭下了蓋在心上的布,可布揭下了的瞬間心臟就停止了歌聲,也停止了跳動。南方商人看了一眼美貌絕倫的黃小姐,深深的說了句:“看來你就是那個支撐這顆心跳動的源泉!”
黃娥小姐更是好奇,問清了緣由,也深感愧疚,就把林松的心買下來,把他的棺槨重新挖了出來,讓心身合一,重新大葬了一番。可心里仍絕不安。當晚,黃娥夢到林松來向她告別,說:“我與小姐今生無緣,一味對小姐的癡戀現今對小姐造成了困擾,實在對不起。黃小姐已經對晚生頗有恩惠,如若小姐再因小生心生困擾,小生實難瞑目。現今小生期限已到,要去投胎轉世,只愿小姐今后不要再因小生的事煩惱,讓小生得以安心投胎。”黃娥明知道林松是在寬慰自己,但還是答應了。
黃娥也只能在心里祝愿林松能夠投生到好人家,遇到一段好的姻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