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和她原來在一個生產(chǎn)隊里干活,十八九正是相互吸引的年齡。每天一出工,他瞧見她就高興,她瞧見他就喜歡。這種高興和喜歡是藏在心里的,別人看不出。尤其是她看人時都拿眼睛偷著瞄,笑也是抿嘴不露牙的。盡管掩飾,他們還是想著法子往一起湊。比如抬土,他倆就經(jīng)常在一條扁擔上。她在前他在后,他總是把土筐往自己這邊移了又移,使她那頭輕了又輕,這樣一天活干下來,誰也不覺累。再比如打稻子,倆人踏著一臺打稻機,挨身靠膀的,甚至肌膚相撞,氣息互聞,心里的感覺甜美極了。那打稻機也跟著興奮似的,在他們青春活力的踏動下,飛速旋轉(zhuǎn),紛落的稻谷急如雨下,一會兒就長成了一座金色的小山。
但最苦的活落插稻苗,他卻有勁幫不上她。炎熱的夏季,頭上太陽烤,腳下熱水蒸,一望無際的大稻田,大伙都爭先恐后地往前插。頭不抬腰不伸一墩一墩把幾百米長的一趟子稻苗插下來,那個腰酸腿疼的滋味,只有插過稻秧的人才嘗得。所以,隊長一聲令下喊休息,大伙便急忙拔起泥腳往上跑,趕快到渠頭路邊搶個干凈的地方躺下來。因此,他倒有個機會細瞅了她。那一次,他和她同躺在一個長滿荒草的墳頭上,大概因為太累她很快睡著了。他看著她上身穿件粉紅色的短褂露著胳膊,下身穿著草綠色的褲子卷著腿,白皙的皮膚被太陽曬得通紅,嬌嫩懶軟的身體多像一支被人從水中摘下又丟掉的蔫荷花啊!那一刻,他的心動了,更心疼了。他想,這樣柔弱的女孩不應該生活在農(nóng)村出苦力,這樣漂亮的女孩應該跟城市里的女孩一樣,幸福地唱歌跳舞去。其實,她也有過一次進城當工人的機會,條件是必須答應跟一個管區(qū)書記的傻兒子結(jié)婚,但她沒同意。
也就在那個夏季,大隊長把兩張推薦上學的表格給了他倆,因為本村就他兩個是高中生。說是推薦兩個,而政審后只能批準走一個。他拿著表格猶豫了。論家庭成分、學習成績、政治表現(xiàn),他啥條件都夠,且還比她強。為了實現(xiàn)他的“遠大理想”,更實在地說也為了能洗凈自己的兩條泥腿子,端上公家的鐵飯碗,他曾幾次要求大隊報名參軍,要求進城干“亦工亦農(nóng)”,但那時干啥都得靠關系,因為上邊沒有得勁的人,每次他都落了空。這次可是關系他前途命運的最后一次機會了,是爭取還是放棄,真讓他難以決斷啊!為什么與他競爭的偏偏是她!在失眠了整整一宿之后,他還是在推薦表的家庭成分欄上故意誤填了個“富農(nóng)”。因此,他就因家庭成分不合格而未被招生辦批準。她卻順利進入了大學的校門,后來還成了眾多男同學追求的校花,為此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仍然在生產(chǎn)隊里勞動,他為啥上學未批準,她是一直不知道的。
因為不在一個臺階上,他們的聯(lián)系就少了。開始幾次回家過假期,他總是有意躲避她。直到十多年后的一天,她帶著丈夫和孩子又風光無限地來探親時,她才在家鄉(xiāng)的路上碰見他。她問他這些年過得還好嗎?他笑笑說,很好很好,多虧了黨的致富好政策,俺也蓋屋娶妻生子了。他確實笑的很甜很真誠,其實心里的祝愿更是真誠的——只要你過的比我好……
但最苦的活落插稻苗,他卻有勁幫不上她。炎熱的夏季,頭上太陽烤,腳下熱水蒸,一望無際的大稻田,大伙都爭先恐后地往前插。頭不抬腰不伸一墩一墩把幾百米長的一趟子稻苗插下來,那個腰酸腿疼的滋味,只有插過稻秧的人才嘗得。所以,隊長一聲令下喊休息,大伙便急忙拔起泥腳往上跑,趕快到渠頭路邊搶個干凈的地方躺下來。因此,他倒有個機會細瞅了她。那一次,他和她同躺在一個長滿荒草的墳頭上,大概因為太累她很快睡著了。他看著她上身穿件粉紅色的短褂露著胳膊,下身穿著草綠色的褲子卷著腿,白皙的皮膚被太陽曬得通紅,嬌嫩懶軟的身體多像一支被人從水中摘下又丟掉的蔫荷花啊!那一刻,他的心動了,更心疼了。他想,這樣柔弱的女孩不應該生活在農(nóng)村出苦力,這樣漂亮的女孩應該跟城市里的女孩一樣,幸福地唱歌跳舞去。其實,她也有過一次進城當工人的機會,條件是必須答應跟一個管區(qū)書記的傻兒子結(jié)婚,但她沒同意。
也就在那個夏季,大隊長把兩張推薦上學的表格給了他倆,因為本村就他兩個是高中生。說是推薦兩個,而政審后只能批準走一個。他拿著表格猶豫了。論家庭成分、學習成績、政治表現(xiàn),他啥條件都夠,且還比她強。為了實現(xiàn)他的“遠大理想”,更實在地說也為了能洗凈自己的兩條泥腿子,端上公家的鐵飯碗,他曾幾次要求大隊報名參軍,要求進城干“亦工亦農(nóng)”,但那時干啥都得靠關系,因為上邊沒有得勁的人,每次他都落了空。這次可是關系他前途命運的最后一次機會了,是爭取還是放棄,真讓他難以決斷啊!為什么與他競爭的偏偏是她!在失眠了整整一宿之后,他還是在推薦表的家庭成分欄上故意誤填了個“富農(nóng)”。因此,他就因家庭成分不合格而未被招生辦批準。她卻順利進入了大學的校門,后來還成了眾多男同學追求的校花,為此過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而他仍然在生產(chǎn)隊里勞動,他為啥上學未批準,她是一直不知道的。
因為不在一個臺階上,他們的聯(lián)系就少了。開始幾次回家過假期,他總是有意躲避她。直到十多年后的一天,她帶著丈夫和孩子又風光無限地來探親時,她才在家鄉(xiāng)的路上碰見他。她問他這些年過得還好嗎?他笑笑說,很好很好,多虧了黨的致富好政策,俺也蓋屋娶妻生子了。他確實笑的很甜很真誠,其實心里的祝愿更是真誠的——只要你過的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