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在某些事情上我們有很深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感悟,通過寫心得感悟,可以幫助我們總結積累經驗。心得感悟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感悟呢?以下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質的心得感悟范文,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駱駝祥子的閱讀感悟600篇一
祥子也是要強的人。即使是地位地下的車夫,他也有自己的驕傲與榮光。他要以自己的誠實與勞動,憑自己的努力來換取他的所要。可是他的好強。在這個社會里,是那么無力與單薄。他的血汗被掠奪了,連婚姻,就連婚姻,竟也被殘酷地騙去。誠實的他,被虎妞這個粗野蠻橫丑陋的老女人連欺帶壓逼著結了婚,他的身體,他的靈魂無時,無處不被壓榨著。
他的痛苦,是在虎妞死了,遇見他心愛的女孩小福子才有所減輕。但要知道,即使他心愛的小福子,也是個被父親買掉后回來,為了養活兩個弟弟而再次出賣自己的身體賺取生計的女孩。盡管多么單純善良,卻也淪落為這般地步。這些祥子都不在乎,他也還能愛小福子,可是,一點他不可以不在乎——他養不起小福子和他兩個弟弟再加上她的酒鬼老爸。他離開了。說好混好了他就回來娶他。可是當他終于可以保障她們的生活回來接小福子,她已經自 殺了。這一切的一切,是要把人往絕路上逼。這條路的盡頭,必定是一場又一場的悲劇。
“人把自己從野獸中提拔出,可是到現在人還把自己的同類驅逐到野獸里去。祥子還在那文化之城,可是變成了走獸。”祥子確確實實是成了只有一副軀殼的走獸了,在小福子死了的那天,他的心也完完全全的死了。一副死了心的肉架子,就只等著潰爛。這是何等陰暗殘酷的世界,一個要把人逼成獸的世界。
相比祥子,我,我們,不知好了多少倍。從祥子那里,我看到一個和諧社會有多珍貴,我們被給予的一切又是多么難得。同時,我也知道了,天下興亡,為何匹夫有責,國是我的國,吾國如何,吾家也如何,吾也就如何。我們新一代年輕人身上擔負了祖國,人民的未來與希望,我們要用青春向時光換祖國如花未來。
駱駝祥子的閱讀感悟600篇二
老舍先生的這部著作《駱駝祥子》并不長,只有20萬字,內容卻極其深刻。這部小說為我們刻畫了一個栩栩如生的舊北京洋車夫的形象,揭露了舊社會底層勞動人民無盡的苦難。
祥子原是鄉下人,家中沒了田地,為了謀求生計,他來到了北平,干上了自己理想的職業——拉車。流了三年的汗水,他買了一輛屬于自己的新車。從此,祥子的事業蒸蒸日上,眼看著就要過上好日子了。
可惜好景不長,一次生意沒做成,祥子連人帶車全被軍隊搶了去!可祥子豈是那種稍遇到點兒挫折便垂頭喪氣的人,他腦子一轉,趁著大部隊轉移之際,祥子偷偷牽上三匹駱駝,逃了出來——然而,慌亂下那三匹駱駝只賣了35元,離買車還差得遠呢!無奈之下,祥子只得又回到“仁和廠子”拉車。
廠主劉四爺的女兒虎妞,因為太潑辣,已經三十多了還沒找到婆家。虎妞看上了祥子,誘惑祥子,祥子栽倒在了她的懷中,還和她成了親。但是,虎妞又在生日宴會上和劉四爺鬧翻了,導致她和祥子只得搬出來住。沒過多久,虎妞死于難產,祥子只得將剛買的車又賣掉,為虎妞舉辦了葬禮。從此,祥子人財兩空。他染上了惡習:抽煙、賭博、騙錢、借錢不還,甚至還為錢誣陷別人。祥子終于徹底的墮落了,和那些失敗的底層人民一樣,變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時代的悲劇啊!腐朽、殘酷的舊社會無情的毒害了多少人!就連祥子這樣熱愛生活,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的人,最終都恨透了這個世界!正如周恩來總理當初鼓勵戰士們時所說的:“國家沒有前途,個人能有什么前途?”祥子凄慘的結局,使我認識到國家與個人命運的休戚相關。
駱駝祥子的閱讀感悟600篇三
造成祥子墮落的,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個人原因。祥子生活在那樣一個充滿剝削與壓迫的社會,而且還在社會的最底層,吞的是粗糧,冒出來的是血汗:賣的是的力氣,得到的卻是最低的報酬。一年四季,不論烈日炎炎還是冰天雪地,他們都得出車來維持自己日常生活。有時他們連地獄中的鬼怪都不如,那些鬼怪都沒有如此勞累;有時他們連狗都不如,夠被人欺負還可以反抗。他們只是處在社會最底層的車夫,承受著一切人一切法一切苦的打擊!
而那些剝削階級,他們為了金錢可謂無所不用其極,視下層勞動人民的生命如草芥。那個不給仆人飯吃的楊太太,非把窮人的命要了才對得起那點工錢;還有那群大兵,一穿上虎皮就肆意欺負別人;那個孫偵探,利用手中的權勢敲詐他人!窮人被房子砸死竟然沒人去管;房租交不上,全家就要被趕出去,而且還把東西扣走,即使開張殃榜都要錢!
而反觀祥子,他本人也有著許多人性中的弱點。首先,他因循守舊,不大聽從他人的意見,一條道跑到黑,只知道拉車,不去想其他的謀生之路;其次,他想不到聯合其他人,只是走自己的路,只為個人努力,認為赤手空拳便可成家立業。最后,他沒有應有的反抗精神,只知道逆來順受,骨子里還帶著幾分迷信色彩。
在舊社會中,沒有一點公道可言,窮人慘遭上層社會的剝削與壓迫。自由、愛情都是要用金錢衡量!他們很難在社會中有比較好的出路。
讀完《駱駝祥子》,我不禁想起了另一本小說——《童年》,祥子與阿廖沙的生活環境較為相似,都生活在充滿剝削的環境中,也都擁有代表著正直、善良的力量——如曹先生一家與外祖母。但到最后阿廖沙成長起來,而祥子卻墮落了。我想,原因就在于阿廖沙能堅守本心,而祥子卻失去了本心。一個人為了生活可以改變理想、生活方式,卻不能改變本心!一個失去信仰與準則的人,便如結尾的祥子一般,只是個社會的寄生蟲,個人主義的末路鬼。
上一篇:最新購房分期合同有幾份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