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有云:“看透不說透,才是好朋友。”我對這句話很不以為然,明明看透了,卻不說透,什么原因呢?
我想原因有二:一是此人此事與我關系稀松平常,如此說來,這又何談是好朋友呢?二是看透者城府頗深或是心存狡黠,對人對事都是一副看熱鬧的態度,眼巴巴地看著別人難堪、出丑,這樣看來,此人對朋友簡直比仇人還要狠。
看透不說透的人是圓滑的。既然是朋友,就應當直言不諱、不吐不快,這樣才瀟灑快意,當朋友像親兄弟一樣對待。而不說透是出于什么考慮呢?怕朋友不接受你的建議?怕朋友的面子上過意不去?等等,這些都只能說明你們的關系不夠,你過早地將朋友的紅繩把你與他(她)系在了一起。
看透不說透的人懦弱,顧左右而言他,這是一副怎樣的心態?怕得罪人,作明哲保身狀,還是不說為好,要不然,豈不是失去了一位朋友?而往往是這樣的人,恰恰會在最后關頭失去朋友。因為,不能在關鍵時候提醒朋友,還往朋友原本可以覺醒的心靈上抹石灰,掩蓋事實,這樣的唯唯諾諾到最后,勢必要演化成一種自私或歹毒。
看透不說透的人虛偽,旁觀者清,明明在你這個旁觀者看來,事情一目了然,其中的玄機早已被你洞悉透徹,你偏偏不說,這樣一種含而不發是一種虛偽,甚至是一種心底里的“壞”,是一種故作真君子的真小人。
看透的人智慧,這是看透者的優點。然而,不說透,就讓這種優點變成了極大的缺點。有人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看透不說透的人就是心理上的流氓,一個有文化的流氓,毋庸置疑,這樣的人是可怕的,水落石出之后,是人人敬而遠之的。
一部《水滸傳》。大抒江湖快意恩仇,我最喜歡李逵的性格,這樣一頭犟牛,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口中所云都是心中所想。真正做到了“口乃心之門戶”,真是性格耿直之人。這樣的人是“大爆桶子”,但是,所說之話均沒有惡意,字字句句、心靈的絲絲縷縷都是從善出發,奔著“好”去的。
相反,那些影視作品里羽扇綸巾、道貌岸然的智者模樣的人,眼神詭秘,笑意中隱含著玄機,在特定的年代、特定的江湖可以運籌帷幄,放在當下,著實不被人喜歡。歲月靜好,緣何不用自己的快意制造一縷清風,非要含糊其辭、大霧朦朧地待人接物呢?
看透不說透,不是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