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紅高粱創始人喬贏高調挑戰麥當勞,讓紅高粱名聲大噪。令人遺憾的是,他為了擴大版圖,不惜鋌而走險,以高息集資,結果紅高粱破產,自己也鋃鐺入獄。出獄之后,喬贏沒有消沉,而是積極籌措,試圖東山再起。
為了紅高粱,多年來,喬贏臥薪嘗膽。借著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東風”,喬贏巧妙“借勢”,讓“紅高粱燴面”再度紅了一把
創立紅高梁快餐
公然叫板麥當勞
1961年3月,喬贏出生于河南許昌一個普通工人家庭。1984年,從中國人民解放軍坦克指揮學院畢業后,他被分配到解放軍信息工程學院擔任教師,講授經濟學和哲學。
上課時,喬贏喜歡運用鮮活的案例講課。一天,他給同學講麥當勞的案例。一個同學突然問道:“中國為什么沒有像麥當勞這樣的快餐呢?”
喬贏陷入沉思:我國擁有五千年的餐飲文明,為什么沒有全球連鎖的名牌快餐?于是,他開始潛心研究麥當勞,決心創辦一個屬于中國人的快餐品牌!
1990年,喬贏離開講臺,來到亞細亞大酒店,從酒店保潔人員做起,一直到總經理的位置。這段經歷為他日后開創快餐事業打下良好基礎。
1994年年初,喬贏辭去總經理職務,前往北京考察,發現位于王府井大街的麥當勞,每天都人潮涌動。喬贏仔細觀察店里的服務方式、出品速度和營運管理。半年后,喬贏結束考察,決定回鄭州開一家主營羊肉燴面的中式快餐店。
為了給快餐店起名字,喬贏請來十幾位文化界和藝術界人士。大家共聚一堂,討論得非常熱烈。一名雕塑家突然說:“就叫紅高粱吧!”眾人都興奮地鼓掌,喬贏更是熱血沸騰紅高粱長在貧瘠的土地上,索取少,奉獻大,生命力極強
1995年4月15日,在鄭州二七廣場,“紅高粱”中式快餐店正式開業。喬贏做了8年的中式快餐夢終于啟航。
與傳統燴面店不同,“紅高粱”餐廳以麥當勞為樣板,店堂明亮、員工統一著裝、使用快餐桌椅和收銀機,令消費者眼前一亮。這個面積不足一百平方米的小餐廳,幾日之內營業額直沖萬元大關。接下來的八個月,喬贏又在鄭州連開七家連鎖店。
第二年,喬贏懷揣200萬元來到北京,把“紅高粱”開在最繁華的王府井大街,距麥當勞王府井店不足五十米的地方,宣稱要以民族美食羊肉燴面挑戰世界快餐巨頭麥當勞。
這場“京城論劍”喚起國人的民族熱情,媒體蜂擁而至。一夜之間,喬贏成了“紅高粱挑戰麥當勞”、“大碗面叫板漢堡包”、“河南小子挑戰巨無霸”新聞的主角,“紅高粱”也迅速成為膾炙人口的品牌。
挑戰極限
誓言東山再起
喬贏入獄了,紅高粱引起的紛爭卻無法平息。在他的家門口,每天都有集資人上前吵鬧,向其家人索要欠款。面對如天文數字般的債務,看著一籌莫展的公婆,滿眼驚恐的孩子,喬贏的妻子不堪壓力,向喬贏提出離婚,帶著兒子離去。
夢想破滅,家庭破碎,自己鋃鐺入獄,喬贏不禁悲從中來,仿佛在漆黑一片的晚上,猛然間掉進大海,不知道哪邊是岸
經歷過最初的痛苦之后,喬贏想到文王拘演周易、仲尼厄寫春秋、蘇格拉底之死、尼采的痛苦哲學以及釋迦牟尼的菩提頓悟,瞬間,他眼前出現一絲光亮,仿佛聽到一個聲音:“孩子,路找到了,就不要怕路遙!你的每一段經歷都不會浪費”
于是,喬贏每天練太極拳,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的冬天也堅持洗涼水,每天只睡兩個鐘頭,反思“紅高粱”的成功和失敗。漸漸的,他身上的輕狂和浮躁一點點褪去,人也變得更加睿智。
3年后,喬贏寫成20萬字的書稿《永不言敗:我挑戰了麥當勞》。2003年4月5日,因在獄中表現良好,他提前一年假釋出獄。
喬贏回家的第二天,幾個集資戶就找上門來。他連忙賠禮道歉,一直折騰到凌晨。債主走后,他的心久久不能平靜,隨后,他在媒體上公開表示:“我將用后半生的努力,把所有集資戶的債還清。”盡管在法律上,他已經不再欠別人的錢。
可是,東山再起談何容易!此時,喬贏債臺高筑,聲名狼藉,誰還會給“紅高粱”投資? 2004年1月1日,43歲的喬贏向朋友們宣布:“我要東山再起!為了表明決心,從今天開始,不管寒冬臘月,我只穿單衣單褲,直到紅高粱成功!”說完,他將杯中酒一飲而盡,脫掉棉衣棉褲,穿著單衣單褲,大踏步走在零下8攝氏度的鄭州街頭,迎著北風前行
這種近乎自虐的復出方式引起媒體關注。美國ADM集團亞洲分公司和中國雙匯集團的負責人被喬贏這種永不言敗的勇氣打動。經過協商,他們先期投資200萬元,生產“紅高粱”喬士燴面。
可是,經營不到三個月,三家“紅高粱”喬士燴面快餐店都因經營慘淡而倒閉。喬贏因此大病一場。散伙那天,他誠摯地對員工說:“對不起大家,但我不會趴下,還會再種紅高粱!到時,歡迎你們再來!”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喬贏的眼里盈滿悲壯的淚水
“借勢”莫言
將夢想進行到底
失敗沒有消磨喬贏心中的斗志,即使屢戰屢敗,他也要屢敗屢戰。
面對種種議論,喬贏說:“其實,一個人的成功或失敗根本無法用世俗的標準來衡量。成敗和夢想比起來,后者更有意義!”
2007年2月,喬贏找到北京鑫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執行董事李峻,主動談及自己的夢想。李峻佩服不已,決定投資3000萬元。隨后,河南阿慶嫂集團也投資600萬元。
融資成功后,2008年11月18日,喬贏重新在鄭州開起紅高粱快餐店。這一次,他穩扎穩打,不再盲目追求開店速度。為了將紅高粱的品牌做大,他與時俱進,把眼光放得更加長遠。
長期以來,燴面一直跳不出碗,走不出店。吃燴面必須到鄭州,吃燴面必須到面館。喬贏決心突破這一瓶頸,推出像燴面館一樣味道的方便燴面。為此,他請來全國各地的食品專家共同研究方便燴面,反復多次試驗,終于破解這一技術難題。
經過一系列運作,2012年,紅高粱全面實現生態產業鏈戰略。喬贏意識到,“紅高粱”要想發揚光大,除了做好質量,還要想辦法推廣。
2012年10月,作家莫言因榮獲諾貝爾文學獎而震動全國。喬贏自然不會放過這次品牌“對接”的好機會。莫言在瑞典講完故事不到一周時間,喬贏就在鄭州發起一場“莫言獲諾獎高峰論壇暨紅高粱燴面莫言紀念版面世新聞發布會”。
一個是中國首個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一個是曾經紅遍大江南北的燴面狂人:前者于1986年創作成名作《紅高粱》,后者于1995年注冊紅高粱快餐品牌。原本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人,因為“紅高粱”演繹出奇妙的緣分。
“真正的二次起步就從今天開始,我一定要東山再起。”喬贏在發布會上說這句話時顯得慷慨激昂。就在前一天,他剛剛還清第一筆“債”專程帶著錢挨家挨戶拜訪原來的234位集資人,償還了800萬元債務。
經歷過大起大落之后,年過半百的喬贏仍然懷揣夢想,激情滿懷。對此,他表示:“現在,我心中充滿使命感與責任感,把紅高粱做好已經不是我自己的事情,而是整個民族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