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誠勿擾》最近又上演了一出狗血劇情,前任到節目現場要求和臺上一女嘉賓復合,他把兩人的照片、視頻剪接配樂,感人催淚,視頻中的她笑得很幸福。初戀的美好,煽情的音樂和表白,恨不得大呼在一起的圍觀群眾,就等女嘉賓再度和他幸福手牽手了。可是,女嘉賓弱小的身影堅定地拒絕了他。
他們都說應該接受你,可是我知道,我已經不愛你了。
我特別想為這女生鼓掌。選擇,對大部分女生來說是一個難題,買一件衣服,粉色還是白色要糾結三五天,專業選中文還是中醫,好像沒什么區別。二選一很難,拒絕,難上加難。
就算是作了選擇,也未必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他們說現在美國獎學金很難拿,文科更沒有可能,于是老老實實丟下GRE課本去找份穩定工作;他們說男生要老實可靠的好,自己喜歡的校草是萬人迷,一定花心又挑剔,還是隔壁班那個追我的眼鏡男靠譜。他們說是她的口頭禪。
她聽父母的、聽同學的、聽他們的,可是,從來不聽自己的。為什么?因為害怕選擇錯誤,去承擔失敗的結果。畢業就失業,那是金融危機惹的禍;工作薪水少沒前途,因為我爸不是李剛;眼鏡男是劈腿大王,誰讓我遇人不淑。瞧,不用自己選擇的好處就是一旦選錯了,可以把責任推到運氣,人氣和天氣,反正沒自己啥事,她還是那個小白兔,乖乖地站在那里說,他們說的真對。
可是你是否想過,你都不為自己負責,誰來聽你內心的聲音呢?我相信每個人心里也一定有一個小小的倔強的聲音在說:我不喜歡Pink衣服,我不喜歡自己的專業,我不喜歡那個男生,我想剪短發,我想去看世界的精彩,我想走最險峻陡峭的略
茨威格的書《人類群星閃耀時》中有一段故事:最早到達南極的有兩名探險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國人斯科特。他們各自率領一支探險隊,為使自己成為世界上第一批到達南極的人而進行激烈的斗爭,結果,當斯科特歷盡艱辛到達南極的時候,發現挪威人已經捷足先登了。
斯科特和他的隊友在回來的路上被風雪凍死,失敗的他最后在風雪中給妻子寫了一封信:關于這次遠征的一切,我能告訴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如果那是你想走的路,那就去吧,即使失敗也比平庸的日子不知道要好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