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我在看電視。仃仃在茶幾旁轉。突然,我聽到嘩啦一聲,聞聲望去,地面上撒了一地的玻璃碎片,水也漫流開來。原來,是仃仃把我們用了五六年的一個大肚的涼水瓶碰到了地上,摔了個稀碎。
我脾氣不大好,經常忍不住發火。但很奇怪的是,今天孩子把瓶子打破了,我一點兒也沒有覺得上火。所以我心平氣和地問她:你怎么把瓶子推地上了。
我沒有。我要喝水,不知道怎么樣就掉地上了。仃仃有些擔心,怕我訓她。
破了就破了吧,我說,小心點兒,別讓玻璃碎片扎了你的腳。
之后,我拿來工具,把碎片打掃干凈,然后用拖把拖了一下。又找出一個涼水杯,順便把茶幾清理了一下,刷了兩個杯子。
仃仃刷了牙,睡了。
我想,作為家長,往往會為了一點兒小事忍不住對孩子大呼小叫,結果是孩子不高興,大人也不痛快。對于孩子來說,有一些大人看起來的錯誤從某種角度去看根本上就不是錯誤。比如說玩泥巴弄臟了手,畫國畫弄臟了衣服,再比如失手打碎了杯子。這都是無心之過。古人說:無心為過,雖過不罰。這句話正應該成為父母管教孩子的一個準則。
這個道理很淺,大家都很明白,但真正遵守起來并不容易。比如說我,就經常忍不住訓斥孩子,訓完后又忍不住自責。今天能夠平心靜氣地正確處理問題,可能與這種自責(或稱反思)有關系吧!
上一篇:窮是一劑良藥它能治病
下一篇:等待我的幸福如約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