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作品中,愛情往往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仿佛可以改變一個人的命運。而美國華盛頓大學心理教授約翰·戈特曼調查發現,婚姻幸福的人比婚姻不幸的人要長壽4年。
婚姻和愛情確實有魔力,但它們本身是非常脆弱的,如果經營得好,可能會救贖我們,相反,也能夠嚴重傷害到我們。而經營好愛情與婚姻的第一步就是打破幻想,不要把婚姻當偶像劇,更不要把伴侶當偶像。
這是為什么呢?
如果你把伴侶當偶像,那么他就是你所敬拜的,你會把自己的全部依靠在伴侶身上。這樣做一方面會給伴侶帶來壓力,一方面也讓自己不自由。因為一旦伴侶不想被依賴,你就會非常焦慮,開始患得患失。
如果你把伴侶當偶像,便不會接納伴侶和婚姻的本來面貌,并且只按照自己的理解來要求伴侶:比如要求他時時準備浪漫驚喜,寵你如公主;比如希望他能承包一切家務瑣事,讓你永遠十指不沾陽春水……但這些都是不切實際的。
如果你把伴侶當偶像,你會傾向于千方百計地滿足伴侶,甚至失去自我,但你的付出不是無償的:你會無法忍受伴侶的忽視,控制或強迫他給你等量的注意力,直到把愛情耗盡,把婚姻傷透。
這些年從事婚姻輔導與咨詢的經歷中,我遇到太多愛情至上的妻子,她們認為自己只要嫁對了人,一生便可無憂。但遺憾的是,她們的丈夫并沒有百分百滿足她們的期待與要求,當婚姻產生危機,這些妻子才慢慢醒悟:原來婚姻不是童話,也不是偶像劇,關起門過日子會逐漸磨掉曾經的美好幻想。
要想讓兩個人之間產生源源不斷的愛情吸引力,就需要雙方都有飽滿的自尊和自信,先把自己的愛意和美好表現出來,再吸引對方來愛自己。
通常情況下,我會把以下4點教給這些心碎的妻子們,幫助她們給伴侶脫掉“偶像”的外衣:
1。不要讓愛情占據自己整個生命。友情、親情、愛好、信仰、使命……我們需要平衡生命的不同層面。在不破壞夫妻感情的前提下,要盡量拿出時間和精力去經營家庭,更要照顧自己的事業。
2。讓愛的真諦內化于心。要學著不斷在心中強調愛的真諦:愛不是占有和控制,更不是以愛的名義強行改造伴侶。先讓內心被自愛、友愛、親情、事業和愛好填滿,你自然會成為一條愛的管道,把愛流淌給伴侶和孩子。這種愛是自然的流露之愛,不需要偽裝和勉強,更不需要將伴侶當成偶像般敬仰。
3。抓住一切學習的機會來醫治“內傷”。原生家庭比較美滿的人,付出愛時會更加心甘情愿,會不太計較別人的回報,也能更好地平衡自己與伴侶的關系。而帶傷的人則很難真正愛別人,因為自己還處于痛苦當中,經常會打著愛的幌子傷害別人。參加婚姻課程、尋求老師輔導或閱讀心理學的書會很有幫助。
4。尋找自己人生的支持者。未來也許有很多事會讓你深受打擊,所以要記得尋找伴侶之外的支撐,讓你在抗擊人生風暴時不孤單。很多坎坷對伴侶來說也許同樣難以逾越,甚至會危及婚姻,而當他也令你失望的時候,有了朋友親人的支持,天就不會塌下來。
祝福大家都能夠活出生命的風采與意義,給愛情松綁,給伴侶脫掉“偶像”的外衣,讓我們的婚姻自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