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大媽生了三個女兒,為此前些年受了不少窩囊氣。
大集體時,男人才算是主勞,女人統稱副勞,家里沒主勞,工分評得低,年年超分,吃受氣飯。村里人常譏笑她沒能干生個帶把的。尤其是曾大爺一家,生了五個兒,名金銀財寶東,那更是在董大媽面前趾高氣揚。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董大媽三個女兒陸續出嫁了。照當時的擇偶標準,老大嫁給工人,端鐵飯碗,打鐘吃飯,蓋章拿錢。老二選了個村里的萬元戶。老三出嫁頗費周折,她無論如何要嫁給有街房的三狗子。董大爺板著臉教訓了無數回:三狗子街娃一個,狗屎作鞭,文(聞)也文不得,武(舞)也武不得,說話球天屌地,嫁他干啥?但還是拉不回老三的心,只好由她去了。
社會發展,人也跟著變,到九十年代了,女孩非房不嫁,曾大爺哪有能耐修五套房子?五個兒子結不上親,在家里摔盆打碗,直怨老子沒能干。望著董家,曾大爺后悔說:我要是生五個女,真的是金銀滿盆。現在是金銀財寶東,事事一場空。
這不,三個女婿拜壽來了。老大送上一百塊錢,老二背來半邊豬,老三提了塊糕。董大媽本來就見不得三女婿,加他這般摳門兒,皺著眉頭不高興。女兒們見了,立即叫自己的老公出來說吉利話哄大媽開心。
大姑爺笑瞇瞇說:祝岳母長壽。
怎么個長法?大媽氣還沒緩過來,刨根問底。
像路那么長。
大媽自言自語:路長出腳多。好。
二姑爺接口道:祝岳母長壽。
怎么個長法?
像河那么長。
大媽高興了:河長風光多。好。
輪到三狗子了:祝老丈母長壽。
咋個長法?
三狗子本來口拙舌笨,一問急了,平時的臟話脫口而出:屌,屌,那么長
董大爺沉著臉:屌長是非多。你來惹事的嗎?到外邊去吃飯。
三姑娘急了,擰著三狗子耳朵拖到廚房,邊吃飯邊給他上了政治課。
俗話說女人的一根頭發可以拉動九頭牛,三姑娘也有這威力,她回家后押著老公打開門面做生意,三狗子自知沒本事,倒也聽話。地段好,三姑娘會經營,家就興旺起來。
一晃十年過去,董大媽做七十大壽了。仨女婿又來拜壽。
今非昔比,大姑爺下崗了,又沒到退休年齡,在外打零工,年齡老大不小,又沒技術,掙點小錢,家里緊巴巴的。他小心翼翼掏出兩百塊錢送過去。又開始甜言蜜語:祝岳母福壽綿長,像路那么長。
路長,路長坡坎多。董大媽冷冷地說。
二姑爺地被征了,沒法種莊稼,每月靠村上發400元賣地費混日子。他掏出一百元錢奉上,也揀好聽的說:祝岳母福壽綿長,像河那么長。
董大媽還是不高興:河長,河長彎拐多。
輪到三狗子了,他拋一萬元在桌上就想溜去打麻將。三姑娘急了,又擰著他的耳朵催他學連襟說祝頌語,三狗子只好鸚鵡學舌:祝老丈母福壽綿長,像,像
他不能完全照搬襟兄的話,自己又沒其他的詞,就把口頭禪搬出來:像屌那么長。
三姑娘想去蒙住他的嘴都來不及,就去揪他的耳朵準備拉他到廚房去,以免大媽生氣。
不料大媽想得開得很:屌長,屌長子孫多。好話啊。接著請三個姑爺入席。
客人走了,董大爺罵起來:老雞婆,三狗子那么不講禮,你還請他入席,真是老糊涂了。
董大媽抱著那萬塊錢笑瞇瞇地說:這禮還沒講嗎,在這呢。
董大爺搖搖頭:你真像戲文里說的,一般臉皮兩般用,只看有錢與無錢。
董大媽不服氣的嘟囔:你看誰不是這樣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