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給自己打分
青木(漢諾威)
來德后的第一次考試是在學校大禮堂舉行的,數百名學生一邊查閱隨身帶的各種書籍資料,一邊冥思苦想尋求最佳答案。老師呢,分發完考卷后,不知什么時候已消失得無影無蹤。
長長的三個小時總算過去。到了交卷時,老師卻鄭重其事地在講臺前宣布起答案來。按照提供的答案及評分要求給自己打分后,他要求大家把自己的分數于大庭廣眾之下大聲宣讀。大家一個接著一個地報著。我的天,分數真是參差不齊,90分、60分、80分、30分……居然還有理直氣壯地報出“10分”的。我懷疑地問我的鄰座,“自己給自己打分”會不會出現“誤差”,別人又沒有發現。想不到,這位金發師妹像看外星人一樣不解地看著我:“為什么?自己需要騙自己嗎?”
在德國的日常生活中還會經常遇到這樣的事,超市商品由自己稱重量后記錄,搭乘公交工具自行買票但無人檢票……每每此時,也就是“自己給自己打分”的時候,至于分數的多少,則完全要看自己是否“誠實”了。
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話:“莫現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敝v的就是在沒人監督你的時候,自己的所作所為才能最為真實地反映一個人的情況。劉少奇同志曾對“慎獨”作了更通俗的解釋,他說: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督時,有做各種壞事的可能,而不做壞事,這就叫“慎獨”。 (寇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