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節想離婚。這是C太太最真實的想法。
眼看春節近在眼前,C先生已經提了無數遍,今年春節是應該回老家的,因為去年沒回去,老人很有想法。C太太翻了個白眼,去年巴厘島度完假回來,在你們老家一直呆到正月結束,你怎么不提?她先生據理力爭,老人看重的是個儀式感,你都結了婚,怎么能這么任性?
女人說崩潰就崩潰了,大聲吼道:“我可以妥協你一年兩年三年,但憑什么要妥協一輩子?我也是好不容易有的假期,為什么要去一個我根本不想去的地方強顏歡笑?”
然后在一些司空見慣的劇烈爭吵后,這對夫妻坐下來,理智地面對一個問題:他們其實永遠不是一路人。C先生有C先生的追求,C太太有C太太的考慮,每次面對人生的大問題,從房子、車子到小孩的幼兒園,他們都會吵個天翻地覆,最后選擇一個折衷方案,以為我做出了犧牲,你該體諒,結果發現兩個人都不開心。
比如買房,C太太看中郊區的疊加別墅,有地暖精裝修;C先生認為不如在城里買一套二手房,你工作不緊張,我可不想每天開車在路上耗兩個小時。最后他們買了一套兩個位置中點的三室一廳,甚至沒人有激情去弄裝修,因為誰都不喜歡這套房。
理智地談談,與其如此,我們不如離婚吧?C先生一反常態,沒有暴跳如雷,經過長達五年的較量,他似乎也有了一點疲態。
兩人坐下來擬離婚協議,都表示對財產不感興趣,錢可以再賺,你覺得辛苦你就多拿一點,房子一人一套,C太太拿那套新買的,C先生住原來的;車給C先生,作為補償,他要幫C太太還一年的貸款;小孩歸C太太,但是C先生有絕對的自由來探視。
C太太由衷地說:“其實我們的感情沒什么問題,但現實無法打敗,不如各過各的吧。你看如果不離婚,我永遠覺得你做得不夠多,憑什么老是要我付出啊?”
C先生點頭說:“對,如果不是今天說到要分手,我也覺得你為什么那么不可理喻,別的妻子能做到的事,在你這里怎么就成了妥協?可是放到朋友的位置,你的確不需要為我做那么多,這么多年,辛苦你了。”
C太太有點感動,兩人就此擬好協議,只等哪天找個律師看看沒有問題,就去民政局簽字蓋章,塵埃落定。
話一放出去,親朋好友都來游說C太太,雖然平常也是這幫女人在說,你老公的確對你太差,但真到了要離婚的關口,A說沒找到下家瞎離什么婚,B說孩子還小應該多撐兩年,D說怎么能這么便宜你老公,要把全部財產都拿過來。最后她母親總結發言:“婚姻就是湊合過的,既然感情沒問題,你為什么非離婚不可?”雖然這位女士每次春節前跟她女兒一樣,抱怨著憑什么春節要回C先生老家。
C太太回家,看到C先生正在加班趕文件,不由得問了一句:“如果我們離婚,你會難過嗎?還是解脫更多?”
C先生回了一句理智的話:“沒簽字前,我不知道自己會怎么樣。”
沉吟半天,他又說:“要不,還是別離了吧。以后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我再不勉強你做任何事。”
婚果然沒有離成,C太太也沒變成隨心所欲的人,春節前一樣踏入滿城返鄉的客流中,帶著大小行李,要趕去做一名看上去還算孝順的媳婦。
她想這些冷漠的臉孔中,有多少人在真正地做著自己呢?又有多少人會有由衷的快樂?
或許人生就是一場妥協,而感情沒有破裂的離婚,永遠像一場無法兌現的游戲。她母親的話又在耳邊響起來:“湊合過吧,誰不是在湊合呢?”
上一篇:摁壞了12部手機的拇指作家
下一篇:天下棋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