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說起清朝著名寵臣,定然少不了和珅。和珅之盛寵,古今難見。從他受到乾隆寵愛信任的那一刻起,就盛寵不衰。
從一個自幼孤苦之人,成長為帝國權臣、世界首富,和珅的一切根基都在于乾隆帝的寵愛。
而令人奇怪的是,乾隆與和珅的君臣關系是真的好。當時不是沒有人彈劾和珅,但乾隆帝從未因此而處置過和珅。
和珅富可敵國,抄家之后,大概換算出來的財產是當時國家15年財政收入的總和。你說乾隆帝知道和珅富有嗎?他肯定是知道的,但卻并未做出處置。
后世有人猜測,乾隆將和珅這個大肥肉留給了自己的兒子嘉慶帝。好讓自己的兒子執政初期,就能有那樣大的一個成就。
世人謂:和珅跌倒,嘉慶吃飽。乾隆帝活著的時候,尚且能護著和珅。乾隆帝一去世,嘉慶帝立馬就對和珅出手。
他以20條大罪,將和珅捉捕下獄,隨后抄家論罪。這么一抄家,嘉慶帝的國庫瞬間就富得流油。
不包括田地房屋以及古玩珍寶、名貴藥材等,和珅只白銀就有大約三千萬兩。而如果加起來的話,財富至少是八億起跳。
錢到手,人也抓了,但并不是馬上就處置和珅。和珅被捉捕下獄,朝廷還要經過幾番討論,最終給和珅定罪以及進行相關的處罰。這一段時間,和珅都是在牢獄中度過的。
從被抓捕下獄,一直到和珅真正的被處死,他留下了兩首絕命詩篇。咱們來看看,和珅當時寫這詩的時候,是種怎樣的心情。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本是合家團員的日子,但是和珅卻被關在牢獄之中。凄苦、冷清、孤獨,真正是愁上心頭。
在這樣的心境和氛圍之下,和珅作《上元夜獄中對月兩首》:
其一:夜色明如許,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夢,廿載枉勞神。室暗難挨曉,墻高不見春。星辰環冷月,縲紲泣孤臣,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余生料無幾,空負九重仁。
其二: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憐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與更俱永,恩隨節共斷。圣明幽隱燭,縲紲有孤臣。
從這里可以看出,和珅其實已經差不多料到了自己的下場。相比于渴求出獄,和珅更多的是懷念乾隆帝還在的日子。想到乾隆帝去世,自己就落得如此下場,不禁心里悲涼。
另一方面,他也并沒有認為自己做錯了什么,反而覺得自己懷才不遇。所以才有對景傷前事,懷才誤此身之句,更懷念與乾隆帝君臣相知之時。
和珅這邊監獄里孤苦度日,那邊廷議也出了結果。認為以和珅之罪,應當凌遲處死。不過有兒媳婦和孝公主和劉墉求情,到底還是留得全尸。
嘉慶帝下令,賜和珅白綾自盡。在收到白綾赴死之前,和珅又賦詩一首:五十年前夢幻真,今朝撒手撇紅塵。他時唯口安瀾日,記取香魂是后身。
這一首詩還真讓后人腦洞大開,有說和珅是妃子轉世的,有說和珅后世投胎成了慈禧太后的。我估計哪兒來那么多彎彎繞繞,和珅去世的時候正好50歲,也就抒發一下自己要離開人世的感慨而已!
這就是和珅的兩首絕命詩,大家又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上一篇:九個小時
下一篇:一個人在愛中,就是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