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張良、蕭何、陳平、曹參一樣,王陵也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不過漢高祖劉邦對他始終心存芥蒂,只因王陵做了兩件事,令劉邦非常不爽。
秦朝時期,王陵是沛縣的豪族,與市井小民的劉邦是天差地別,根據(jù)史書的記載,劉邦當(dāng)年還當(dāng)過王陵的小弟呢!
秦二世胡亥施行暴政,天下群起而反之,劉邦就是造反大軍中的一員。后來,劉邦的勢力越來越大,他的老家沛縣也被他收入囊中。王陵眼睜睜看著曾經(jīng)的小弟變成了眾人眼中的大英雄,他卻放不下臉面去給劉邦當(dāng)手下。
最后,王陵聚合了數(shù)千人,占據(jù)南陽稱為穰侯,不肯歸順劉邦。這就是劉邦討厭王陵的第一個原因,因為王陵最初不愿意歸順于他。
劉邦手底下有個人的經(jīng)歷和王陵十分相似,他的名字叫做雍齒,是西漢的開國功臣之一。雍齒也曾是沛縣的豪族,他素來看不起劉邦,不過后來還是跟隨大流歸順于劉邦。劉邦真心待他,他卻反咬劉邦一口,在劉邦最困難的時候,把劉邦手里一座十分重要的城池豐縣獻給了魏國周市,叛變了。
最后幾經(jīng)周折,雍齒還是不得不歸降于劉邦,劉邦雖破天荒地原諒了雍齒,但是他心里其實是打算秋后算賬的,他最討厭的就是雍齒了。
不巧的是,王陵和雍齒交好,兩個人是好哥們,王陵自然就被劉邦的怒火波及了。這是劉邦討厭王陵的第二個原因,因為王陵和劉邦的仇人交好。
既然劉邦這么討厭王陵,為什么他最后還是將王陵封為安國侯了呢?這就是劉邦能當(dāng)上皇帝,而其他人沒有當(dāng)上皇帝的區(qū)別所在了。
劉邦的確看不慣王陵,但是他知道王陵對他是忠誠的,而且王陵立下了很多功勞,是個能堪大任的人,所以他該重用王陵時就重用王陵,不會因小失大。
劉邦臨終前留給呂后的遺言就是,王陵可以接曹參之后擔(dān)任相國,不過他認為王陵太憨直了,必須讓陳平輔佐才行。曹參之后,王陵擔(dān)任右丞相,陳平擔(dān)任左丞相,一切都如高祖生前所預(yù)料那般發(fā)展。
關(guān)于王陵,還有一件特別戲劇性的事。有一個叫張蒼的人與李斯、韓非是同門師兄弟,秦朝時,張蒼因為犯了法而逃走。劉邦起兵反秦的時候,張蒼投入漢營,后來他又犯了法被抓住,要處以斬首之刑。
行刑那天,王陵剛巧路過,他看那張蒼一身白白胖胖的肥肉,竟然覺得這樣的張蒼很有美感,于是進宮求見劉邦,為其求情。劉邦賣了王陵一個面子,赦免了張蒼,后來張蒼成為了西漢任職最久的丞相,享盡了榮華富貴,最后活到了104歲!
張蒼感激王陵對他的救命之恩,將王陵當(dāng)做父親來侍奉,王陵去世以后,他仍然堅持放假的時候就去侍奉王陵的夫人,將她當(dāng)做母親來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