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后,才懂得你不容易”,筷子兄弟《爸爸》里的兩句歌詞道出了父愛的深沉和偉大,默默奉獻卻又不求回報。作為子女的我們只知道一味地索取,不知道感恩,總是要等到多年以后才懂得爸爸的辛酸和良苦用心。俗語說得好“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著父母健在,盡好兒女職責,莫待多年后,父母西去空余恨!
以前在家的時候,我常常在想,等有一天我離開家了,我離開父母了,我絕不會再回來,絕不!而今,大學生涯已經過去兩年了,期間我從未見到過我的父母,我卻很是想念他們?,F在回想,當初的想法是多么的幼稚可笑,多么的不應該。也正是這兩年讓我意識到自己是個徹頭徹尾的不孝子。除了問父母要生活費,我幾乎沒有主動給他們打過電話,他們給我打電話,我也是隨便敷衍兩句就掛了,從來也沒有關心過他們的打工生活如何。更甚者,我絲毫不懂勤儉節約,不懂父母掙錢的不容易,我交了女朋友,花得還是父母的血汗錢。試問,我憑什么呢?這些都還不算,大逆不道的還在后面,想想都覺得我太可怕了,實在可恨。
往事不堪回首,特別是我和爸爸之間的那些事兒我更不愿意向外人提及,但我還是想說出來,好好反思自己,爭取做個好兒子。就從我的家庭開始說起吧。
我來自湖北省襄樊市襄陽區古驛鎮唐呂村一個貧困的家庭,現在吉林省長春市東北師范大學(凈月校區)政法學院就讀。父母都是普普通通的農民,主要以種地謀生,現在均年過半百,且體弱多病。哥哥原是湖北省荊州市長江大學的學生,現已在中海油公司工作。弟弟身體殘疾,其中的一只眼睛完全看不見,尚在縣城讀高中。嗯,這就是我的家庭,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有弟兄三人的家,一個貧困的家庭,一個注定不會太和諧的家庭。
首先從我的爸爸說起吧。爸爸出生的年代還沒有實行計劃生育,爺爺、奶奶共生了七個孩子,除了爸爸,其他的都是女孩孩兒。爺爺和奶奶重男輕女的思想嚴重,所以呢,從小到大,爸爸一直都是家里的寶,爺爺奶奶寵著、溺愛著,姑姑們都必須讓著他。也正是因為此,爸爸從小到大幾乎沒有干過任何家務活,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更不用說干農活了,一切都有姑姑們包辦,簡直就是“縣太爺”。古語云“福兮禍之所伏,禍兮福之所倚”,爸爸從小生活在蜜罐之中,這對當時的他來說是天大的福,可對他以后的生活可謂是不小的隱患。結婚后,爺爺奶奶駕鶴西去后,爸爸必須要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和男人的責任,可他從小的優越讓他幾乎不能獨立生活,家務活不會做,更不用說去做農活了。
同樣,我的媽媽也出生在一個多子女家庭,她從小就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品質,吃苦耐勞,完全和我的爸爸相反。所以,嫁給我爸爸以后,兩人的生活還可以勉強度過,可有了我們弟兄三人以后,生活幾乎難以為繼了,靠政府救濟和親朋好友接濟度日。可以想象,弟兄三人,爸爸又不會家務和農活,全家全靠身單力薄的媽媽,這樣的生活是何其艱難!
這樣艱難的生活,一家之主——我的爸爸,本應該承擔起家庭的重擔和男人的責任,慢慢學習如何做好基本的家務活和農活,還需要學習其他的謀生的技能,來改變貧困的面貌,為自己的妻兒創造較好的生活條件??墒聦嵣?,他并沒有這樣做,反而變本加厲,不僅完全保留了以前的作風,如今呢,更是好吃懶做,吃煙喝酒賭博,完全不顧妻兒的死活,完全沒有一個男子漢的樣兒(說這樣的話可能有些不妥,但當時他確實是這樣的,我確實是這樣想的)。試問,他憑什么這樣呢?自己有家有室,有妻有兒,為什么不能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呢?此外,全家人和鄰居都勸他出去打工,掙錢養家,他死活不去,說什么出去了很累,掙錢也少。我媽媽就和他說,待在家里一分錢也沒有,還不如出去多少都能掙些。他就說什么我媽媽想趕他出家門,就對她拳腳相向,多少次我媽媽都是以淚洗面,感嘆我們弟兄三人命苦。
所以,自從我記事起,我就特別討厭我爸爸,他好吃懶做,手高眼低,不顧家,動不動就打我媽媽完全不像個男子漢大丈夫。他從小也沒少打我們弟兄,動不動就打,并且毫不關心我們的學習和生活,他和我們沒多少話說,我基本上也不怎么和他說話。特別是高中三年和大學這兩年,因為我在外地上學,不經常見面,電話幾乎也很少打,我和爸爸的交流就更少了。
現在,回憶過去和爸爸的種種,我虧欠爸爸的實在是太多太多,天下哪有爸爸不愛自己的孩子?哪有丈夫不愛自己的妻子?哪有不顧家的男人?(當然,這些也是我在后來才知道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慢慢知道了爸爸的艱辛和他對我們整個家庭所做的努力) 。但最最讓我后悔的還要從2011年元宵節說起。是日,家家歡歡喜喜鬧元宵,鞭炮鑼鼓聲不斷,處處洋溢著春的氣息和喜悅之氣。一大早,我媽媽起來把早飯做好,一個個喊我們起床吃飯,包括我的爸爸,我們弟兄三人都起來了,我爸爸就是不起床,我們輪流去叫。他說他生病了,不起了,不吃了,讓我們先吃,然后就開始在床上呻吟(其實這種聲音特別難聽,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其實他是昨天晚上通宵打麻將才這樣的) 。然后我們就開始吃飯了,吃完飯后我說,有病就去診所看看吧,他就說什么你們娘兒四個是一家人,我跟你們沒關系,我死也不去看病,等等。我知道他又開始無理取鬧了,我干脆不理他了。等到快中午的樣子,十點多,他起床了,他對我媽媽說: “娃兒他媽(湖北方言),你趕緊給我做飯吃,快餓死了!”其實我媽媽很委屈,早上做了那么多吃的他不起來吃,現在他要吃飯了,這不是折磨人還是什么?再說了,大過年的,家里什么都有,我媽媽正在準備包餃子,現在哪有空為他一個人做飯,他就是不自己動手做。但我媽媽有苦只能埋在心里,有淚只能往肚里咽,還是得停下手里的活兒給他做飯。飯做好了,給他盛好,端到他手邊,真想伺候縣太爺一樣,我心里很不爽,但他是我爸爸,我不能說什么只能忍著。飯吃完了,我媽媽還在忙著包餃子,我本以為他會去把鍋和碗刷一刷的,哪曾想他又說:“娃兒他媽(湖北方言,即我媽媽),刷碗!”
我當時就怒了,放下手里的活,找他理論:“你憑什么這樣對我媽媽?沒看見她在忙著嗎?你自己不會去把碗刷一刷嗎?”他挺不服氣的,對我大聲吼道:“你他媽的想干什么,XXXX(罵人的話)!”此情此景,媽媽過來了,把我拉開,低聲下氣地對我爸爸說:“娃兒他爹,你別生氣了,老二還小,他不懂事,你別和他一般見識!”我爸爸還不依不饒了,說:“小XXXX(罵人的話)!有人生沒人養的家伙!”我本來就很生氣了,他這樣說我就快要失去理智了,我又和他吵:“你他媽的什么本事,好吃懶做,什么事兒都不做,你想把我媽累死?”他又對我破口大罵:“滾XXXX(罵人的話),你們都想逼我死!”我已經徹底快要瘋了,這都說的是什么話,我極度憤怒,我竟然揮拳像爸爸打去……
打下這一拳后,我沒有絲毫后悔,還對爸爸破口大罵,引來鄰居看笑話。后來媽媽對我說:“兒啊,你怎么能打你爸爸呢?不管他再怎么著,他始終是你的老子,自古以來你見過有哪個兒子打自己的老子?你爸爸從小嬌生慣養的,一時改不過來,你們要多體諒他,他為這個家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付出了很多艱辛,他自己也吃了很多苦,沒有他就沒有咱們這個家,你真的錯了,找個機會向你爸爸道歉!”
事后,爸爸就去南方打工去了。兩年過去了,幾乎沒有主動和爸爸打過電話,每次都是他打來的,我沒和他說到兩分鐘就掛了,更不用說向他道歉了。或許真的是那時候太小不懂事,但我真的是錯了,彌天大錯,這一輩子我都不會原諒我自己!我現在真的后悔了,他是我爸爸,我當時怎么能動手呢?細細想來,從小到大,爸爸雖然沒說過他愛我,但他確實付出了很多。2008年南方大雪,我在襄陽市第五中學上高二,沒帶棉襖,爸爸不顧嚴寒、冒著大雪,徒步一百多里給我送棉襖。我沒有生活費了,給爸爸打一個電話,無論他在那里,他都會親自給我送過來。爸爸以前雖然沒外出打過工,但他一直在做些小生意,如賣冰棍兒、收棉花等。外出這兩年,聽媽媽說,爸爸為了省錢,酒也戒了,還經常撿破爛兒賣。爸爸在外打工這兩年,經常打電話過來,問我吃得飽不飽,穿得暖不暖,錢夠不夠用……
爸爸確實為這個家付出了許多努力,以前是我不懂、不理解爸爸,我真的錯了,我真的后悔了!假如時光可以倒流到那年的元宵佳節,我一定不會和爸爸吵架,我更不會動手打爸爸!還有一個多月父親節就到了,我希望能借這個機會向爸爸說一聲:“爸爸,對不起!爸爸,你辛苦了!爸爸,父親節快樂!”
錯已經犯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反省,爭取不再犯類似的錯誤!反省真的能促人成長,這件事可能是我這二十多年來犯的最大的錯了,現在我知道我錯了,希望可以用我的錯誤來激發你們對父母的熱愛,不做任何傷害父母的事兒,好好對待父母,莫待父母駕鶴西去時才去空悲切!
爸爸,對不起,請你原諒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