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成是太平天國晚期的將領,是太平天國重要的軍事家和統(tǒng)帥,曾經(jīng)創(chuàng)下過連連貢獻清軍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的輝煌戰(zhàn)績。時人對陳玉成的評價很高,就連對手中的將領都贊嘆陳玉成的個人能力。
陳玉成是個天才似的人物,不過可惜的是大多數(shù)天才都像流星一樣轉瞬即逝,陳玉成也是這樣。他在年僅二十五歲的時候被清軍俘虜,隨后英勇就義。雖然死的早,但是卻不耽誤辦事兒。別看陳玉成年輕,但是也是娶了幾位老婆的人。據(jù)一些史料記載和民間小道消息,陳玉成一共有三位夫人。
第一個老婆是江南某位富商士紳家的女兒,稱為王氏。嫁給陳玉成之后,為陳玉成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陳三元。清軍大舉進攻太平天國都城,天京城破之時,王氏母子二人被鮑超部下俘虜,隨后帶到了湖南益陽。
王氏母子二人后來選擇了皈依佛門,陳三元趨勢走會后立碑,碑上刻于庚申十一月二十八日江南省上元縣桂花巷金沙井陳氏子字。
第二個老婆名叫蔣桂娘,是湖北麻城人,也是太平天國之人。后來隨家人入伍參軍并且立有戰(zhàn)功,陳玉成和蔣桂娘是在一次切磋武藝的時候看對了眼。蔣桂娘十六歲的時候嫁給陳玉成,后來為陳玉成生下一個兒子,取名陳天寶。
天京城破之時,蔣桂娘帶著兒子趁亂逃出天京。蔣桂娘原本打算帶著兒子回到陳玉成的故鄉(xiāng)廣西藤縣的,不過因為戰(zhàn)亂,時局動蕩,最終也沒能實現(xiàn)。母子二人后來流落湖南資興一帶,蔣桂娘一人將陳天寶辛苦撫養(yǎng)長大,最后看著陳天寶娶妻生子。據(jù)說陳天寶夫妻二人后來早逝,她又一個人將孫子陳慎撫養(yǎng)長大。
最后一位姓名無考,只知道是一位長的十分漂亮的姑娘,曾經(jīng)隨陳玉成一起到壽州。后來陳玉成被俘虜,這位女子被勝保劫擄。勝保戰(zhàn)敗之后,又流落到另一位清將手中。
陳玉成和李秀成是太平天國晚期最為重要的兩位將領,二人共同承擔起情勢危急的太平天國。并且通過一次次協(xié)同作戰(zhàn),取得對清軍作戰(zhàn)的勝利。兩人一起攻破清軍的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不僅解救了天京的危局,阻擋了清軍進攻天京的腳步,同時也再一次使得太平天國革命氣焰高漲。自天京事變,石達開出走之后消退的軍事力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
可以非常明確的說,太平天國之所以在天京事變,許多重要戰(zhàn)將都死去之后,仍然能堅持那么長的一段時間。就是因為提拔了陳玉成、李秀成這一批年輕的戰(zhàn)將起來。兩人共同取得了這么多戰(zhàn)斗的勝利,照理來說關系應該是不錯的。但是實際上,兩人在太平天國中可以說是勢如水火。
《錫金團練始末紀》記:蘇省為忠逆獨占,陳逆不嫌,每擇繁華市鎮(zhèn),多設一卡,歸英逆管。
李秀成要比陳玉成會做人,他不僅進獻財寶討好幼天王,而且在外時刻塑立自己仁慈的形象。比如下令部下不得擾民,優(yōu)待俘虜?shù)鹊?。他行仁慈之舉應該沒什么好說的,但是偏偏他有時候會踩著陳玉成行事,抹黑陳玉成。在離開常州的時候,下令迅速解散女館,以防受英王部下蹂躪。這樣的行為,自然讓陳玉成十分厭惡,久而久之兩軍就成了太平軍中的死對頭。
《劫余灰錄》:假如偽忠王統(tǒng)下遇偽英王之兵卒,皆指為野長毛,是以各擁重兵為衛(wèi)。茍不如是,人財兩失,而居縣上者亦不敢問。,偽天王弟洪軍師到蘇,即調停忠、英兩酋之誤會也,賊中互相猜忌如此。
主將互相猜忌厭惡的情況在太平天國中并不少見,太平天國起義最終失敗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內(nèi)耗過大。朝中大臣和軍事將領互相傾軋,消耗內(nèi)部力量,最終被清軍一舉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