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統二年一直到至元十九年去世,阿合馬在元朝混的風生水起。因為有元世祖忽必烈的寵信,靠著這座大山,官路簡直一路亨通。在他當政之時,主要掌理財政,他以清理戶口、推行專賣制度、發行鈔票等方式來增加收入。
阿合馬在當時和后世的評價都不高,甚至還被收錄進了奸臣傳之中。就算是元世祖忽必烈,早年對阿合馬寵信過重,甚至到了凡是阿合馬的建議都沒有不聽從的地步。但是到了最后,元世祖忽必烈也是將阿合馬貶到最低之人。
阿合馬被刺身亡之后,元世祖忽必烈通過審問阿合馬的妻兒以及所留舊黨,終于知道了阿合馬所犯下的種種錯誤,最后憤怒之下,下令將開館戮尸。將已經下葬的阿合馬啟棺,最后車裂其尸。
后世之人稱阿合馬是元朝第一奸臣,因為他當時為了增加元朝的財政收入,多用嚴酷的政策。不僅清查戶口,同時也增加百姓賦稅,使百姓們苦不堪言。
秦長卿言:臣愚贛,能識阿合馬,其為政擅生殺人,人畏憚之,固莫敢言,然怨毒亦已甚矣。觀其禁絕異議,杜塞忠言,其情似秦趙高;私蓄逾公家貲,覬覦非望,其事似漢董卓。《春秋》人臣無將,請及其未發,誅之為便。
宋濂評價:阿合馬為人多智巧言,以功利成效自負,眾咸稱其能。
其實在小編看來,這些評價都過于片面了。阿合馬當政之時,所出的某些政策的確對國家影響甚大,而其本人也的確曾經貪污錢銀。但是并不代表阿合馬就毫無能力,只是一個媚上的貪官。
阿合馬既然能受到忽必烈重用,能滿足忽必烈的需求,是因為他在理財方面的確十分擅長。說到這兒,小編還要多嘴一句。在評價某一時期的政治之時,往往都將大的罪責安放在當時的臣子頭上。對于君王的過錯,便下意識的忽略了。阿合馬為什么當政,為什么能執掌元朝的權柄。是因為元世祖忽必烈當時迫切的需要國家富起來,所以選擇了阿合馬。如果真的是仁慈愛民的君主,不會選擇阿合馬而是選擇主張仁政的儒家大臣。
再來阿合馬清查戶口,振興鹽鐵之業,行紙鈔等政策,都大大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特別是在紙鈔這一項,元代的紙幣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早完全取代金銀貨幣流通的紙鈔。
在增加百姓賦稅的時候,阿合馬也一同規范納稅制度,制定了30分取1的稅制,使納稅有章可循,一定程度上,防止了貪官污吏的隨心所欲,保障了元代商業的正常發展。
在元世祖忽必烈初期,各級官吏都沒有俸祿。官員們因此大肆盤削百姓,而且還是正大光明的盤剝。等到阿合馬之時,制定了國家官奉制度,使元朝官員不敢再大肆貪污。
忽必烈曾言:夫宰相者,明天道,察地理,盡人事,兼此三者,乃為稱職。阿里海牙、麥術丁等,亦未可為相,回回人中,阿合馬才任宰相。所以說,阿合馬的確是一位有才能之人。
相比于清朝貪官,比如說和珅而言,阿合馬本人的資產無從記載。只籠統的說,在查抄家產之時,金山銀山堆積,并有人皮兩張,妻妾五十人,侍妾四百多人。只從這簡單的語句,其實也能知道阿合馬過的生活是多么的腐敗奢侈了。
下一篇:愛之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