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普爾是波士頓陵園里的一位職業守墓人。每個月,他都能準時收到一個署名為“愛德華夫人”的女士郵寄過來的匯款單,原來,這是一筆鮮花費,愛德華夫人英年早逝的兒子就埋在這個陵園里,她要求卡普爾每天都要買一朵鮮花獻到兒子的墓前,好讓在天國的兒子感受母親對他的愛。卡普爾已經照做了兩年。
“您為什么不和以前一樣,按月匯款呢?”卡普爾不解地問道。
“是這樣的,因為我身患重病,醫生說我挨不過圣誕節了,所以我得提前做好安排,這10萬美元幾乎是我的全部遺產,我要將它給兒子‘繼承’!”
這個消息讓卡普爾有些難過,“請放心吧,夫人,我保證會每天為您的兒子獻上一朵鮮花,至于那2萬元,我是不會要的。”
有著卡普爾的這番保證,愛德華夫人覺得很欣慰,她在祭拜完兒子后,轉身打算朝路邊一輛正在等待她的“的士”走去。
“可是,夫人,我有一句話不知道該不該說。”卡普爾突然說道。“請說吧,無妨。”
“哪好!”卡普爾說,“我每個周末都要去監獄、孤兒院和老人院去看望那里面的人,我發現他們都非常喜歡我帶去的鮮花,喜歡聞它們或濃郁或清雅的香味,看它們或嬌艷或素雅的外形。即便這些鮮花非常廉價,但卻能給予他們以鼓舞和振奮。但是,如果這些鮮花擺在陵園里,又有誰能聞到和看到它們,并受其鼓舞和振奮呢?”
“你到底想說什么?”愛德華夫人有些憤怒地問道。
“我的意思是,您的這10萬美元應該花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而不應花在死……死人身上。”卡普爾吞吞吐吐地說道。
“你在說什么!他是我的兒子,生前最喜歡鮮花了,你這個混球,快把支票還給我,我另找別人!”愛德華夫人氣急敗壞地嚷道,之后便不由分說地將支票從卡普爾的手中奪了過去。最后,頭也不回地坐上車絕塵而去。
此后,卡普爾便再也沒見過愛德華夫人,當然也沒再按月收到她匯來的鮮花費了。
卡普爾開始覺得有些內疚,甚至后悔自己那天說的話,傷透了一個母親的心。
一年后,當卡普爾正像往常一樣,整理陵園里的雜草時,一輛車在陵園門口停了下來,從車上走下一位女士。卡普爾一眼就認出了對方,她正是愛德華夫人。
“我今天是特意來向道歉和感謝的,一年前的那次關于鮮花的事,我回去后認真想了很久,覺得您說得非常對。于是,接下來我便開始給醫院里的病友們送鮮花,很多病友真的因此而戰勝病魔,獲得新生,而我竟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愛德華夫人對卡普爾激動地說道。
卡普爾聽后也非常激動,等愛德華夫人離去時,他來到一座墓碑前,喃喃自語道:“杰克、羅里,爸爸要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爸爸救活了一個被醫生告知即將死亡的人,并讓她給更多的人帶去了生的力量……好了,今天就說這些吧,你們在那邊都要好好地聽媽媽的話,耐心等待爸爸與你們團聚的那一天。”
愛德華夫人也許永遠都不會知道,15年前,卡普爾的妻子和兩個還都不滿10歲的孩子便在一場車禍中全部喪生,悲痛欲絕的他為了能和妻兒在一起,才選擇了當一個職業守墓人,并積極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15年來,卡普爾自掏腰包給無數活著的人獻過鮮花,但卻從沒有給過睡在陵園里的妻兒。